第二卷 龍隱新野 第十三章 襄陽平定 文 / 葉戀
第十三章襄陽平定
襄陽城上。
蔡瑁對著滿面煙塵的黃忠大罵道:」汝貪功冒進,使大軍身陷重圍,又貪生怕死致使吾弟孤立無援,含恨沙場,是也不是?」
黃忠抗聲道:」忠曾提醒蔡將軍小心敵人埋伏,是蔡將軍不肯聽在下的話,才會被劉備軍所圍,忠突圍之際,蔡將軍早已為敵將所殺,還望將軍明查。」
蔡瑁這時大怒道:」還敢狡辯,汝輕敵冒進,令吾弟戰死沙場,又折損了這許多兵馬,焉還有臉面回來見我。此時竟敢將所有罪責推於吾弟身上,欺我不敢殺汝不成?左右,給我綁了。」說完,蔡瑁身後幾個士兵如狼似虎的撲向黃忠,將他按在地上。
身邊眾將齊聲求情,大將文聘這時道:」大戰在即,黃漢升乃我荊州第一猛將,殺之只恐亂了軍心。」
蔡瑁此時正是盛怒之下如何聽得進去,大吼道:」誰敢求情,與之同罪。」說完就要將黃忠推出去斬了。
黃忠虎目含淚,仰天長歎,為將者為死於兩軍對陣之前,卻死於自己人的鍘刀之下,莫不是最大的悲哀。
這一切一切卻激怒了一位真正的血性漢子,城上眾將中一人飛身而出,手起刀落,一刀將蔡瑁的頭砍了下來。
只見此人赤膀虯筋,黑眼碧發,一身灰袍,手中大刀此時吾自淌著鮮血,凜然若殺神。
眾人不由大驚,仔細看卻是山陽人魏延,魏文長。
魏延這時大聲道:」蔡瑁逆賊,軾君罔上,暴虐無道,又顛倒黑白,亂殺忠良。今我為荊州百姓除此惡賊,有不服者可問過我手中寶刀。」說完兩眼寒光直逼眾人,看得眾人都低下頭去。
魏延道:」即無人反對,可打開城門,迎城外大公子和劉使君進城。」眾將轟然應諾。
蔡瑁兄弟飛揚跋扈,眾人早已對其心懷不滿,尤其是劉備廣發檄文將蔡瑁逆行公諸於眾,加上劉表死得甚是蹊蹺,遺書更是大出眾人所料。眾人早就對其離心離德,只是蔡瑁手握生殺大權,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城門打開,還在苦苦思量如何才能攻下襄陽的陸羽不由大吃一驚。要不是暗箭埋伏在城中的密探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呈報給了他,他甚至懷疑這是敵人的誘敵之計。
仿如夢幻般,眼中堅不可摧的城池就這樣輕易地落入了自己的手中,劉備軍上下不由欣喜若狂。
襄陽城府衙。
劉備嘉獎了一番魏延和文聘等開城的將領,有見過蒯越、蒯良等一眾文官,對其安撫了一番。
這時劉琦恨聲道:」可惜走脫了那毒婦。」
陸羽想了想,問道:」如今那劉琮和蔡姬往何處去了?」
文聘道:」開城時,城中一片混亂,蔡瑁的親信張允與蔡和開了東門,保著劉琮和蔡姬往東北去了。」」看來他們是去投曹操了,倒還有幾分頭腦。」陳宮聽了冷笑道。
如今襄陽城破,荊州在無勢力可以阻擋劉備軍,劉備軍掌控荊州可以說只是時間問題。這樣,投靠曹操或許還能留下一條小命,而曹操為了以後能有借口把手伸進荊州,想必也不會虧待他們吧,想不到他們竟還有點小聰明。
這時眾將就商量扶劉琦登上主位,畢竟在名義上,劉表統治荊州多年,幾乎天下人都將荊州看作了是劉表家的領地,此時劉琦子繼父業,可以說名正言順。
就連陸羽也覺得表面上還是讓劉琦為主,這樣方能一塞眾人之口。
但這時劉琦突然站出來道:」劉琦豎子,才不足以治州縣,德不堪以服三軍,荊襄九郡帝王之資,兵器錢糧甲於天下,四面強敵無不窺視,若落在琦手中,遲早為他人所乘。現有玄德叔父在此,叔父仁義之名播於天下,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新野軍更是天下虎狼之師,有叔父坐鎮於此,天下有何宵小敢正視荊州。今次叔父助我報此血海深仇,劉琦無以為謝,願將荊州之位讓與叔父。此乃劉琦一片肺腑,望叔父不要推托。」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震驚,只有諸葛亮搖扇微微而笑。
此時劉備軍眾人顧是相視無語,奇的是原荊州的老臣也都默不作聲,大廳內一時間滴水可聞。
劉備這時沉聲道:」賢侄,此次出兵,一為報景升兄生前照顧劉備之恩,二感於賢侄的一片孝心,劉備絕無半點私心,若賢侄不放心,吾明日就帶著人馬退出荊州地界,前去宛城如何?」
劉琦這時急道:」無奈一片真心,叔父切勿誤會。劉琦確無意於此位,如不是蔡瑁毒計害死父親,我絕不會與二弟爭這荊州之位,我所欲者,不過逍遙二字,還望叔父成全。」
這時原荊州眾臣也紛紛上前相勸,劉備只好答應下來。
陸羽這時來到劉琦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讚賞地看了他一眼。
劉琦苦笑道:「我自己事自己知,送我美酒佳人我是來者不拒,讓我管理這荊州九郡莫若殺了我來得簡單。」
一番話逗得眾人不由都笑了,這時劉備發現荊州眾將中沒有黃忠,遂問道:」為何沒見黃將軍?」
文聘道:」黃將軍說他前次得罪了使君,無顏來見。」
劉備一聽道:」如此,劉備罪莫大焉。備當親往請之。」於是劉備領著一種隨從來到黃忠的府地。
黃忠聽說劉備親自前來求見,連忙迎了出來,有些慚愧地道:」敗軍之將,怎敢勞使君親來動問。」
劉備聽了含笑道:」前次兩軍對陣,多有得罪將軍,還望將軍不計前嫌,出山助劉備一臂之力。」
黃忠拜倒於地道:」忠癡活了四十餘載,以致是非不明,忠奸不變,險些犯下千古大錯。承蒙使君不棄,忠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連忙將黃忠扶了起來,眾人紛紛上前恭喜劉備又得一員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