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誌之輔佐劉備

第三卷 荊襄霸業 第一章 霸業起點 文 / 葉戀

    第一章霸業起點

    趙雲率軍進駐桂陽郡的軍報傳來,陸羽終於將心放到了肚子裡。

    自此荊州九郡全部落入了劉備軍的手中,劉備軍不管是人力物力還是戰略縱深都有了質的飛躍。

    大漢自高祖劉邦建國以來,經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等幾代雄主南征北戰,其疆域在原來秦朝三十六郡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共有六十八個郡。六十八郡由北向南,自東向西分佈在十四個州內。

    分別是最北邊包括遼東半島在內,民風彪悍的幽州;北依長城,以太行山為城,黃河為池,鹽鐵聞名天下的并州;土地富饒,有天下糧倉之稱的冀州;東臨滄海,西傍泰山的青州;橫跨兩淮,因商富甲天下的徐州;處於百戰之地的兗州;人口眾多的豫州;擁有長江天險,包括整個江東的揚州;橫跨大江兩岸,有魚米之鄉,天下爐鼎之稱的荊州;處於嶺南蠻荒之地,民族成分複雜的交州;地處天府之國,民富國險的益州;位於絲綢之路咽喉,勾連西域的涼州以及東都洛陽所在的司州和西都長安所在的雍州。

    荊州是大漢十四個州中最大的一個,共有九個郡。從北向南分別是以上雍為首府的魏興郡、以襄陽為首府的南陽郡、以江陵為首府的南郡、以公安為首府的宜都郡,和江夏、長沙、武陵、零陵、桂陽五郡。

    荊州最早的開發是從春秋楚國統治這裡的時候開始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雲夢澤和漢江沖積出來的平原保證了楚國的強大,而且荊州北部的冶鐵業在這個時代也是有著赫赫聲名的。

    然而在陸羽看來荊州的發展還是遠遠落後於中原的,而且地廣人稀,勞動力嚴重不足。就說南部的四郡,幾乎是幾百里才有一個村子,更不要說像樣的小鎮和城市。

    瞭解了一切的陸羽不由心中苦笑,在自己以前生活的那個時代,根本不用擔心有事沒人做,一份工作幾十上百個人搶,而現在空有千里肥沃的土壤,卻沒有人來耕種。沒有人,即使自己是神仙恐怕也沒有用吧。

    為此發愁的陸羽只好建議劉備頒布鼓勵生育的政策,如果一家生育得多的話,政府將給與一定的補貼。而一家如果生下三胎以上的男孩,將由政府來撫養。

    不過人口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然而在陸羽的發展計劃裡,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想盡辦法的他就差沒燒香拜佛了。為此他甚至將荊州的軍隊削減了大半。

    原荊州軍有近二十萬人,其中騎兵三萬,水軍五萬,剩餘的皆是步卒。由於騎兵隊缺乏馬匹的南軍十分重要,所以陸羽將他們全部保留了下來。

    另外,水軍在河網縱橫的南方有著重要的地位,正所謂南船北馬,而且在陸羽心目中荊州水軍還有一個潛在的敵人,那就是周瑜訓練出來的江東水軍,就像自己在隆中說的那樣,孫家是絕對不會對荊州死心的,一旦孫策平定了江東必然會西向染指荊州,到時劉備軍肯定要面對周瑜訓練出來的那精銳天下的江東水師,所以陸羽挑選出水軍精銳利兩萬人日夜操練,而且他還打算為荊州水軍設計一種新的戰艦。

    這些水軍加上挑出的兩萬精銳步卒和劉備軍原來的軍隊組成新的荊州軍。

    其實這個計劃裡還有一層意思,由於劉備是客領荊州,即使有蒯家這樣的荊州豪門帶頭臣服,要獲得民心也需要一段時間。荊州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人數眾多,這樣一來可以防止原荊州老臣的勢力在劉備軍中不會過於膨脹,以致無法收拾。

    陸羽的建議很容易就通過了,原劉備手下眾人素來信服陸羽,而荊州的舊臣大都以為陸羽只是為了提高軍隊戰力,解決勞力問題,少數幾個看到深層意思的又不好說破,所以無人反對。

    陸羽將新組建的荊州軍編為五個團,除了劉備親自直屬的近衛兵團,其他四團都是每四營一個團,每團兩萬人。分別是由關羽直屬的青龍兵團,由黃忠直屬的金龍兵團,由太史慈直屬的赤龍兵團和甘寧直屬的海龍兵團。

    近衛兵團集中了劉備軍所有的精銳,包括管亥率領的近衛營,張飛率領的鐵騎營,趙雲率領的飛騎營,高順率領的陷陣營,關平率領的天狼營,臧霸率領的地狼營,紀靈率領的神狼營,周倉率領的鬼狼營以及劉辟、龔都、裴元紹率領的三個重步兵營。

    青龍兵團和金龍兵團是由原荊州軍改編而來的馬步混成兵團,赤龍兵團是原來的丹陽四營編成的,而海龍兵團則全部是荊州水軍編成的。這就是後來劉備軍聞名天下的「八部天龍」其中之四。

    為了給這幾個軍團選主將,陸羽可是大傷了一番腦筋。原本青龍軍團陸羽是打算交給魏延的,在陸羽心目中,魏延可以說是蜀國的一員很有領兵能力的大將,可惜沒有多少施展才華的機會,難得的是魏延很有戰略眼光,歷史上諸葛亮一伐中原時,他就曾建議出奇兵偷襲長安,可惜生性謹慎的諸葛亮沒有聽他的話,否則歷史就會改變了。不過為人生性孤傲,人際關係很差,這在平時或許沒什麼,到戰時,這些就有可能影響各軍團之間的配合,要知道戰場上一個微小的錯誤就可能導致全局失利,所以陸羽找了個更傲的關羽來壓著他,或許只有關羽那超強的人格魅力才能鎮的住冷僻孤傲的他吧。而且關羽的戰術水平可是很高的,只看他水淹七軍,活捉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打得曹操手下防守第一強人曹仁一個勁求救,嚇得曹操差點遷都就可以得知了。

    而金龍兵團本是荊州舊部,交給黃忠統領理所應當。黃忠領兵打仗,衝鋒陷陣當世不作第二人想,只是脾氣火爆,有時有些衝動,所以陸羽找了個冷靜謹慎,有大將之風的張遼來輔佐他,兩人一動一靜,相得益彰。

    太史慈有勇有謀,最善打硬仗,將劉備軍中僅次於近衛兵團的丹陽兵交給他,最適合不過。再加上熟悉軍中事物的文聘做他的副手,赤龍兵團可以說是陸羽最放心的一個軍團。

    海龍兵團是陸羽一力主張交給甘寧和徐盛的,徐盛一直在南方遊學,熟悉水軍,而甘寧更是不用說,他那大名鼎鼎的」錦帆賊」的綽號可不是白叫的,歷史上東吳的水軍之所以無人可擋,可以說全靠了兩個人,一個是機智冷靜的東吳大將蔣欽,另一個就是長於帶兵、悍勇無雙的甘寧。

    雖然和曹操秘密簽訂了停戰協議,但在爾虞我詐的政治面前,沒有什麼事一定可信的,只有實力才是最好的保障。曹操雖然遠征袁術,但仍在許昌方向布下了十萬大軍,洛陽和長安方向也各有五萬大軍枕戈待耽。吃夠苦頭的陸羽對曹操的回馬一槍可是心有餘悸,黃蜂尾後針可是最毒的。

    所以陸羽和諸葛亮、徐庶仔細商量了一下,把甘寧從宛城撤回來接管海龍兵團,海龍兵團駐紮在漢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夏,而青龍兵團則接管宛城,金龍兵團駐紮在汝南。只留下近衛兵團和赤龍兵團守衛襄陽。

    軍隊的整編很快就完成了,現在的劉備軍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再加上以前積累的經驗和陸羽在新野改革是建立起來的行之有效的行政制度,所以一切都是順帆順水。

    被淘汰的十幾萬勞動力暫時一解了陸羽的燃眉之急,大片的荒地得到了開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仍然滿足不了陸羽的需要,要啟動陸羽心中的發展計劃這些人口還遠遠不夠。

    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真的有神的存在,上天似乎聽到了陸羽心中的聲音,為他送來了大量的人口。

    這一天,陸羽還是像往常一樣與六部各官員一起處理政務。

    這時劉備手下的文官系統已經有了很大的擴充,除了從徐州起就跟隨他的陸羽、陳宮、簡雍、孫乾、糜竺、陳群、陳登等人和後來加入的徐庶與諸葛亮,現在又多了蒯越、蒯良、伊籍等一眾荊州文官,而且劉備在陸羽的授意下,又請出了在荊州隱居的幾位大賢。

    分別是歷史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一力推薦的向寵以及其叔向朗,與徐庶合稱」四賢」的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三人,以及主理蜀國財政、擁有超強政治實力的馬良,和其弟,歷史上因為街亭之戰被諸葛亮揮淚斬掉的馬謖,其實說起馬謖倒是挺怨的,從他歷史上現的幾次計來看,還是具有一定謀略才能的,要不也不會得到諸葛亮的重用,可惜諸葛亮沒看出他是個傑出的參謀型人才而不是個領軍打仗的將才,所以才會痛失街亭。

    陸羽看著廳中的眾人,心中雄心萬丈,劉備軍終於有了爭霸天下的實力了,自己沒有辜負這麼多年來劉備大哥對自己的信任。

    這時代替糜竺主管戶部的馬良站了出來道:」半年多來袁術與曹操連場大戰,徐州和淮南十室九空,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大量難民向西逃到豫州,已經有一部分從汝南逃入了荊州,我們雖然想了一些辦法,但無奈人數太大,很多百姓現在仍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

    旁邊蒯越接口道:」最主要的是這些難民的湧入使得民心不穩,一些州縣都發生了搶糧的事情。」蒯越出身世家,和荊州豪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近來不少難民瘋搶荊州的富戶已經讓他傷透了腦筋。

    糜芳這時道:」那不如派軍隊阻止難民進入。」

    陳宮歎了口氣,搖搖道:」這只會激怒那些百姓,而且和主公以仁義治天下的理念不符,這樣會讓主公失去民心的。」在陳宮心裡,得民心者得天下,以仁義為本的儒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要不當初他也不會棄曹操而去。

    一直瞇著眼睛的諸葛亮這時彷彿突然睜開了雙眼,施施然站了起來,輕搖手中的羽扇道:」我有一計,或可變害為利。」說著看了看微笑不言的陸羽。」荊南四郡地廣人稀,百里而無人煙,將難民置於那裡,當可收開荒安民之效。」

    諸葛亮此言一出,頓時在眾人中掀起了一片波瀾。

    糜竺首先站出來反對道:」難民人數眾多,而且長途遷徙耗資巨大,荊州剛剛平定,恐怕難以支持。而且荊南地處荒僻,豫州到荊南不下千里,如何讓難民自願前去,若用強恐怕難安民心。」

    陸羽知道該自己說話了,於是站起來道:」我倒是不這樣認為,荊州現在急需人口,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就憑空多出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的四個郡,爭天下不能看一日之長短,何況比起曹操、袁紹等大諸侯我們現在還很弱小,所以我們更要注重發展,這是一件有長期好處的事,即使現在苦一點,將來一定會得到回報的。所以我認為不僅要接納這些難民,而且還應該派人到徐州和淮南去爭取更多的百姓遷過來。至於讓這些百姓自願,可以告訴他們,荊南的荒地可以任由他們開墾,耕種五年以上就歸他們所有,我想一定會吸引很多人的。」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不過都接受了陸羽的想法,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接著眾人分配了各自負責的事宜,各忙各的去了。

    看來這些天要忙死了,眾人心中紛紛這樣想著。不過好在眾人基本上都習慣了劉備軍這種快節奏的辦事效率,成天有數不清的事要做,卻如同水到渠成般解決,一切井然有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