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誌之輔佐劉備

第三卷 荊襄霸業 第一百七十四章 祁山大戰(下) 文 / 葉戀

    卻說關羽、張飛與典韋、顏良捉對廝殺,將兩邊軍士看得是目瞪口呆。

    眼看一百合過去了,關羽和典韋一對依舊沒有分出勝負,關羽的大刀是青光霍霍,典韋的玄鐵戟是死氣沉沉,在場中直打得是火星四濺。

    但此時顏良卻漸漸敵不住張飛了,本來顏良的武藝便在張飛之下,手中的九環象鼻刀又差了張飛的丈八蛇矛一籌。

    不過還沒等顏良敗下陣來,只見他座下的那匹黑鬃馬一矮,把顏良給掀下馬去。

    再看那馬,已是口吐鮮血而亡。

    張飛是何等力氣,雙臂能力貫千鈞,所謂馬是將之足嘛,顏良每跟張飛硬拚一招,座下的馬還不得受七分力?百招下來,顏良的這匹黑鬃馬愣是給張飛活活拍死了。

    張飛就待上前給顏良補上一矛,斜刺裡有人大吼一聲︰「賊將休傷我兄,文丑在此。」

    說話間,就看文丑策馬衝了過來,手中提著一柄三鋼槍。他原來的那柄大鐵槍也在官渡之戰中被毀了,這柄槍正是曹操所賜,乃是當年項羽手下猛將九江王英布的兵器。

    這柄槍光槍頭就有一尺長;和別的長槍不同,這柄槍有三個,一傷著人,血就會順著三個之間的血槽流個不停,止都止不住。

    張飛見了,一張臉都樂得亮了,「哇」的大叫一聲,捨了顏良來戰文丑,好久都沒打得如此痛快了。

    不過張飛與文丑才戰了幾合,突然從劉備軍背後傳來長長的號角聲。

    「嗚……嗚……嗚……」一面大皂旗高高飄起,上書「大漢平陽侯左將軍劉備」。

    劉備軍的兵馬聽到號角聲,便如同潮水般分開,露出大旗下頭戴九龍盔的劉備。

    劉備身披龍麟鎧,手揚著雌雄寶劍,面如冠玉,大耳垂肩,鼻直口正,一股王者之氣流露開

    來。

    在劉備身旁,6羽、龐統坐在馬上。6羽依舊是青衣儒衫,淡然而笑的樣子;龐統呢,到哪裡都是抱著他那個大酒葫蘆,一幅□子喇碴的樣子。

    在三人身後,八員大將一字排開。

    左邊為者乃是馬。馬乃西羌五大聖女-白馬羌族聖女之後,八歲就被送上羌族的「聖山」賀蘭雪山學藝。

    有一日,馬與同在雪山上學藝的龐德在山腰練武,卻碰上了被羌族人稱為「神怒」的大雪崩。

    兩人狂奔之下落入一個雪窟之中,方才躲過一劫。

    不過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兩人在洞中現了一塊女媧補天剩下的五彩神石。

    相傳上古時代,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爭雄,水神共工失敗,頭撞不周山而亡,結果天崩地陷,洪水無邊。世上從此只有夜晚,沒有白天。女媧為救天下生靈,采五彩石補天,她用藍石造天,白石造雲,紅石造霞,重複了人間光明,所以五彩神石只留下了黑鐵和精金。馬請來西域神匠將精金打造為槍,黑鐵打造為刀,便是他手中的神槍「飛翼」和龐德手中的魔刀「噬魂」。

    在馬的身旁,是雷銅、張翼、吳蘭三將。

    劉備身後八將右邊為者乃是太史慈。

    太史慈頭戴火焰盔,身穿赤焰火麟甲,座下是當年在北海降服的碧眼棕麟獸,手提著方天畫戟,落月弓斜挎在背間。

    在八部天龍將中,太史慈和黃忠一樣,也擁有兩件神兵的。方天畫戟又名「嗜血戟」,乃得自呂布。

    呂布擁有胡人血統,自小在匈奴族中長大,方天畫戟便是匈奴族祭祀秘密供奉的聖物,相傳當年這支魔戟出世之日,盡殺方圓百里的生靈,飽飲鮮血。

    手持此戟之人每殺一敵,便可從敵人鮮血中獲得精力,無窮無盡,永不知疲倦。

    另一件神兵就是落月弓。

    落月弓乃是上古時,箭神后羿窮畢生精力所作。相傳后羿用神弓「射日」射落九個太陽後,便高高興興的準備回部落與嫦娥成親,沒想到嫦娥已經偷吃了靈藥,飛昇仙界,住進了月宮。

    悲憤至極的后羿誓要把月亮射下來,但這時天神已經收回了射日弓上的神力,雖然依舊遠勝凡間弓箭,但卻不足以將月亮射下來。

    所以后羿決定重新打造一把神弓。

    他踏遍仙境福地、窮山惡水,用天上炎窟中的密銀作弓身,用南海蛟龍筋作弓弦,開始打造落月弓。

    這把弓一直打了三年,后羿日夜敲打,片刻不得停歇,眼看神弓就要出世,驚恐了天上的眾神。

    眾神深恐凡間擁有如此強大的神器,在最後關頭降下天雷,擊毀了鑄爐。后羿傷心之下,吐血而亡。沒想到的是,后羿最後一口血竟然使得落月弓最終鑄成,雖然被天雷擊傷,未竟全功,但也不在射日弓之下,成為了一把絕世寶弓。

    在太史慈的身旁,是吳懿、周倉、裴元紹三將。

    曹操眼見差點折了顏良,深恐典韋和文丑再有閃失,遂傳令鳴金叫二將轉回。關羽、張飛見劉備來到,也不追趕,放二將回陣。

    這時就見曹操回身道︰「仲康著話,曹操催動座下寶馬「絕影」,來到陣前。曹操用馬鞭一指︰「叫劉備陣前答話。」

    6羽這時向身後的太史慈微微示意,太史慈點點頭,保著劉備來到陣前。

    曹操見著劉備,目中寒光一閃︰「劉備,汝織席販履小兒,可識得天軍神威乎?」

    劉備聞言,面沉如水︰「曹操,你名為漢相,實為國賊,如何敢妄稱天軍?我今日乃是奉詔討賊。」說著話,劉備把漢獻帝的那封血詔給掏了出來,在馬上大聲朗讀。

    這一讀,真可謂是句句殺氣,字字誅心。曹操臉上如何掛得住?當即就把懷中的令旗抽出來了。

    令旗一揮,曹操身後的大軍就衝了出來,與劉備軍混戰在一起。一邊是兵精、一邊是將勇,打到天黑也沒有分出勝負,兩軍只好罷兵回營。

    深夜,離祁山十里的劉備軍大營。

    6羽正在帳中收拾行裝,帳簾挑起,龐統抱著大酒葫蘆從外面走了進來。

    龐統灌了口酒,一屁股坐在榻上,瞟了眼正在收拾行裝的6羽︰「這就要走了?你真的有把握拿下斜谷?」

    6羽這時停下手,沉吟道︰「從漢中到關中只有三條路可循︰一條是祁山大道,有曹操大軍在此,輕易難以通過;第二條路是出子午谷,子午谷地勢險要,大軍難以通行,且曹操多疑,此處必布有伏兵;只有第三條路兵出斜谷,雖有斜谷關天險,卻並非沒有一絲機會。取得關中,成敗在此一舉。」

    龐統喝著酒沒說話,6羽此時歎了口氣,拍拍龐統的肩膀道︰「士元,此處就靠你了,定要讓曹操相信我們乃是要出祈山攻打關中。」

    龐統擺擺手,不再看6羽。

    6羽笑了笑,也不在意,拿起行裝走了出去。

    馬蹄聲遠去,龐統的眼中露出一絲神傷的表情。

    祁山正在大戰的同時,荊州南部的長沙也打得如火如荼。

    周瑜計賺江夏,雖得甘寧拚死鎮守,也只保住了北岸大營,徐盛把守的南岸大營還是失守了。徐盛當機立斷帶著手下海龍軍團的四營人馬退往長沙。

    不過所謂有一失必有一得,卻不曾想,這一舉動正好挽救了長沙。

    徐盛從大江入雲夢澤,溯湘水而上,三日就到了長沙城下,而這個時候孫策正帶著東吳大軍攻打長沙。

    徐盛見了,一揮手中銀戈,帶著海龍軍團的一百多艘戰船就衝了上來。這個時候的長沙還位於湘水以西,要攻打長沙,必須要渡過湘水。結果東吳軍正在橫渡湘水的時候,海龍軍團憑空殺了出來,攔腰把東吳軍截成兩段。

    劉備軍的水軍雖然不如東吳水軍,但孫策這次是從6路而來,根本就沒帶戰船。此時江面上的東吳軍坐的都是些臨時找來的漁船和木筏。水中的規則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海龍軍團的將士在江夏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悶氣,此時全撒在了江面上的東吳軍身上。

    先是滿天的石塊,接著是一片一片的箭雨,到後來乾脆直接用大船碾過去,可憐江面上哭喊震天,連塊完整的木頭都找不到。

    這時東吳軍雖然數倍於劉備軍,但也只能望水興歎,徒呼奈何。

    岸上的孫策面色鐵青,當即讓周泰往江夏調水師來援。周瑜正在江夏圍攻甘寧把守的北岸大營,聽得孫策大敗,不由一驚,立刻調凌統、凌操父子去助孫策。

    不過等凌統、凌操父子到得長沙,從交州來援的文聘也到了,長沙的戰勢一時間陷入了膠著狀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