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誌之輔佐劉備

第三卷 荊襄霸業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南蠻戰象 文 / 葉戀

    清晨的大江上煙霧迷濛,靜悄悄的一片。

    江陵城就巍峨的矗立在江水之濱,城頭此時還高高飄揚著劉備軍的大旗,不過看上去它似乎快要易主了,起碼在東吳軍的眼中是這樣看的。

    江面上出現了上百艘東吳軍的戰船,他們是奉周瑜命前來攻取江陵的。船上的士卒一片輕鬆,如今白龍軍團的兵力全部在荊州北部和曹軍作戰,海龍軍團則被困在江夏和長沙,江陵不過是一座空城。

    率領這支水軍的蔣欽也不禁微微而笑,全憑大都督妙計才能一舉攻破江夏。只要再拿下江陵,就徹底斷絕了荊州南部與劉備軍的聯繫,荊南四郡乃至交州還不手到擒來。

    劉備領地出產的棉布和瓷器便出自這兩地,江東每月都要向海外運出數船棉布、瓷器,其利潤之大,實在讓人眼紅。

    有了此二地,江東就有錢修造更大的戰船,到時東吳便可與曹、劉鼎足而立,加上海外的夷洲、呂宋、爪哇、出雲等地,一統神州也未可知。

    蔣欽正在憧憬著,東吳戰船已到了江陵城下。

    只見得江陵四門大開,從外向裡望去,整齊的街道上一個人也沒有,而城頭也是靜悄悄的一片。

    那種萬籟俱靜的感覺讓人彷彿置身於鬼域之中。

    秋風掃過,肅殺之氣油然而生。

    蔣欽也是東吳大將,此時不禁感覺出有些不對,但具體在何處他又說不上來。

    蔣欽令一小隊士卒先行入城查探,自己則率大隊人馬在城外接應。

    這樣即便有事,己方也可從容應對。

    不多時,探查的士卒回報,說城中的大半百姓已經逃散,只有些捨不得離家的老人留在城中。

    蔣欽方才釋然。於是他一面率領大軍進城,一面傳令出榜安民。

    這片土地以後將會屬於東吳,而城中的百姓也將是東吳的子民,自然要對他們好一些。

    隨著安民榜的貼出,一些躲在屋子裡的百姓這時也走了出來。

    蔣欽帶著東吳兵馬走稍微有些人氣的大街上,心情卻一點也輕鬆不下來,那種不安的感覺始終纏繞著他。

    這時蔣欽走上城頭,城外就是滔滔不息的江水,看著看著,蔣欽突然猛地停住,臉色大變。他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自己奉了大都督的將令後,便日夜兼程,滿帆而行,即便是探馬通知江陵也來不及,更不要說把百姓撤走。

    江陵的劉備軍是怎麼知道會有東吳大軍前來偷襲的?除非他們早就料到了。那麼眼下自己孤軍深入………

    還沒等蔣欽想完,就聽見城外「砰、砰、砰」三聲炮響,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從四面八方向城中湧來。

    蔣欽大驚之下,連忙高聲叫道︰「快關城門!」

    城下的幾個吳兵聽了,慌忙就要去關城門。就在這時,幾個原本在城下晃攸的「百姓」突然從懷中亮出利刃,向吳兵撲了過去。

    原來這些「百姓」都是劉備軍士兵所扮。吳兵猝不及防之下,不禁著了道,即便有幾個反應過來的,也被圍殺致死。

    很快,劉備軍就如同洪水一般從城門湧了進來。當先一員大將赫然是臧霸,臧宣高。

    原來臧霸領著他直屬的幾營兵馬從上雍撤出後,並沒有回到新野,而是奉徐庶的將令一路向南,日夜兼程趕往江陵。江夏失陷,江陵成了溝通荊南惟一的樞紐,若江陵有失,荊南的海龍軍團便成孤軍,徐庶當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長久以來,天下人只知道劉備軍有6羽、龐統、諸葛亮三大軍師,徐庶的才能完全被三大軍師給掩蓋了。

    以有備算無心,其結果不問可知。江陵城中的東吳軍如同一盤散沙,只能各自為戰,很快就被劉備軍的洪水給捲走。

    蔣欽手持著一對大鐵矛在劉備軍陣中左突右殺,那一對大鐵矛每一挑每一刺,都會帶走一個劉備軍士兵的生命。

    不過個人的拚命只能凸現這支軍隊的悲哀,改變不了勝負的命運。

    臧霸這時提著大刀來到蔣欽面前,粗豪的笑道︰「東吳小兒,今日讓你見識了我家軍師的妙計,看你等他日還敢為虎作倀!」說著話,臧霸提刀就和蔣欽戰在一處。

    蔣欽苦戰良久,已是人困馬乏,此時如何是臧霸的對手?不到十合,被臧霸用刀背拍於馬下。劉備軍士卒一擁而上,將蔣欽捆了個結結實實。

    臧霸這才傳令收兵,遣人飛馬報捷。

    在漢中與荊州陷入膠著狀態的同時,益州南部也陷入了危機。南蠻王孟獲領著金環三結、董荼那、阿噲喃三洞人馬,已經攻陷了建寧。

    鎮守建寧的霍峻、呂凱帶著敗兵一路逃回了瀘津關,來見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見了二人樣子,眉頭微皺︰「仲邈、季平何以如此狼狽?」

    霍峻面有愧色道︰「我和季平原本聽從軍師將令,堅守不出。南蠻軍雖眾,卻也奈何我等不得。然而前幾日,孟獲卻派來一支象兵。那大象皮粗肉厚,弓矢皆不能傷。孟獲讓大象卷巨木撞城,結果城門被其撞破,建寧才失陷敵手。

    諸葛亮聞言,好言安慰道︰「如此也非汝二人之錯。你們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霍峻、呂凱方才施禮告退。

    諸葛亮這時一言不的盯著案上的地圖,若有所思。

    這可急壞了一旁的老將黃忠。黃忠已是年過五旬,卻依舊是性如烈火,此時大步上前道︰「軍師何必憂慮?黃忠願乞一支人馬,定斬敵酋而還。」

    諸葛亮見了,不禁微微而笑︰「亮正要請老將軍出馬,不過老將軍此去只許敗,不許勝。」黃忠不由愕然。

    卻說孟獲得了建寧後,帶著南蠻大軍就奔瀘津關而來。瀘津關乃川南門戶,只要攻陷瀘津關,就可以進入巴蜀盆地,對那裡富饒的土地,孟獲可是神往已久。

    不過他還沒到瀘津關,就碰上了黃忠率領的金龍軍團。

    兩陣對圓處,黃忠騎在寶馬「青騍」之上,身穿黃銅板甲,手提沉沙刀,射日弓斜插在背後,花白的□需飄灑在胸前。

    孟獲見了,不由對旁邊一灰衣人笑道︰「你們漢人沒人了嗎?竟然派一老叟前來。」

    灰衣人正是司馬懿,這時聽了孟獲的話,道︰「此人名叫黃忠,乃劉備手下八員虎將之一,大王不可小視。」

    孟獲輕視的看了司馬懿一眼︰「在你們漢人中是勇士,在我們族中可不一定是。」

    說著一揮手,招過手下大將忙牙長︰「去與我斬了這老叟,我要拿他的頭骨盛酒。」

    忙牙長聽了,提著他那口三叉就奔黃忠殺過來。黃忠一攏胸前長需,也將大刀展開,二馬盤桓戰在一處。

    不到二十合,黃忠的汗下來了。

    累的?不是,就忙牙長那點武藝,換平時黃忠一刀就把他砍了,可是今日有諸葛亮的將令「只許敗,不許勝」,所以黃忠刀刀都得注意力道,所謂力大了也不是,力小了也不是,黃忠能不流汗嗎?最後黃忠乾脆不打了,他把大刀一擺,領著人馬就跑。

    這邊孟獲見了不由哈哈大笑,神色輕蔑的看了一眼司馬懿,然後帶著人馬就追黃忠。

    司馬懿彷彿沒有看到一般,依舊跟在孟獲身側。

    追著追著,孟獲領著南蠻軍就追到一個山谷,谷口這裡早就建好了一座大營,此時黃忠領著人馬已經逃到大營裡去了。這時大營裡的劉備軍一個個弓上弦,刀出鞘,嚴陣以待。

    孟獲看了不由大笑,伸手招過自己的兄弟孟優,一指谷口的大營︰「阿弟,你率象兵去把他踩平了。」

    孟優看了看劉備軍,不由露出不屑的神情,翻身就爬上自己的戰象。

    「鳴喲,鳴喲……」看到戰象出動,所有的南蠻兵均齊聲歡呼。

    孟優騎在一頭特別高大的銀色戰象上,率先向金龍軍團的大營衝去。

    在他身後是一千頭體積龐大的戰象。這些戰象背上都背著一個巨大的籃子,籃子裡除了一個御者,還有

    四個射手。

    只有聽過戰象跑起來的聲音,才會真正知道什麼叫作震天動地。

    戰象還沒有衝到面前,大營的木柵已經倒塌了一片。

    好在金龍軍團的士兵都是來自山越族的戰士,他們對戰象並不陌生,因為山越有些族就飼養戰象。

    弓、矢、標槍紮在它們身上都造成不了什麼傷害,它們的皮實在是太厚了。幾乎是剛一接觸,大營的第一道防線就崩潰了。

    老將黃忠這時也皺眉看著橫衝直撞的戰象。

    他再次舉起了手中的大刀,金龍軍團的戰士如同潮水般向谷中退去。

    這時孟優率領的戰象差不多已經把劉備軍的大營給踏平了,此時他不等孟獲的將令,攆著劉備軍的尾巴就追了下去。

    孟獲一看,就要領著南蠻軍追進谷去,司馬懿不由攔住道︰「大王,兵法雲︰逢谷莫入,劉備軍此番敗得蹊蹺,而那諸葛亮又狡猾多智,需小心他在谷中設下埋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