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七十一節 以槍換兵 文 / 黃初

    第七十一節以槍換兵

    范哈兒同意贈送的武器量比較大,幾個保安團和警備團一瓜分,就差不多每支部隊都有了。

    陳蘭亭卻是認定不能太助長這些地方部隊的實力,堅決不同意支援武器。

    無形中,這些部隊和陳蘭亭的關係,就差了一大截,而對支援武器最多的范哈兒,則顯得更加親密。

    這次的結盟,明明是由王纘緒和陳蘭亭發起的,但最後,那些地方部隊的司令們,卻基本上是完全跟著范哈兒走,認他作了好大哥。

    這個世界,拳頭大就是大哥,三人中范哈兒實力最雄厚,他們當然是選擇范哈兒為首領了。王、陳雖然覺得有點不舒服,但他們在見識過第四師的實力後,卻也確實覺得自己的戰力稍有不如,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不妄圖改變。

    對於這個出乎預料的成果,范哈兒大為欣喜,熱情的接受了這些人的示好。

    那些雖然是地方部隊,人少兵弱,大部分士兵的素質可能連原來的綠林袍哥都不如,但好歹也是有合法外衣的官方人員,潛在影響力不可忽視。

    范哈兒現在實力雖然增加了不少,但在四川的影響力,卻還沒有特別增加。

    本來他還準備,利用這次二劉之戰,好好的打一場大仗,以最終的勝利,來展示自己的實力,從而贏得更大的名聲和影響力。

    沒想到,現在戰爭還沒開始,僅僅是送出了那麼幾條破槍,就讓自己的影響範圍,猛然擴大了好幾分。

    范哈很現實,有好東西送上門,他當然不會錯過,很自然的利用這些傢伙的示好,對他們提出了唯一要求:

    就是要兵,要技術兵!

    「能開炮的士兵啊……」

    這些保安部隊,士兵素質當然不能和正規軍相比,但他們中,也有不少人是原來某些軍閥潰敗後的逃兵,懂得操作火炮的人,到也還真會多少有幾個。

    幾個人一商量以後,表示會推薦他們手下中最好的人才過來,就算炮打得不准,但至少也是能操作的人來。

    范哈兒一看有門,馬上再提出,要求讓這些保安團把懂火炮的人全部送來,他每個人可以回報一桿新式毛瑟槍。

    這樣的補償措施,立刻讓幾個保安團團長興奮起來,紛紛拍胸部保證,肯定會送最好最多的人才過來。

    有個聰明的團長甚至還提出:

    「范哈公,我手下個楊老主席那兒待過的老兵,他好像還會搗鼓電台、讀密碼什麼的東西,可惜我那兒沒那些玩意兒,現在只能給我當當文書,你看……:」

    「這也是人才,我要了,換一桿……恩,還是換兩桿毛瑟吧,他們值這個。」范哈大方的答應換人。

    大家並不笨,看到范哈提出的要求,就知道他要找的是那些技術兵種。

    其實各地軍閥,包括他們這些地方部隊,對於技術兵種,那些特殊人才,都非常重視。可惜,受制於自身條件,他們就算重視,也不一定能真正把這些人用上。

    別的不說,這些保安團,基本上就沒一門火炮,即便手下有懂得炮兵技術的人又如何,高薪白養起來卻根本沒用,那還不如送到范哈兒這兒,用來換一桿新式的毛瑟槍合算呢。

    就連提出電台通訊兵的那個保安團長,也明白手下這名通訊兵的重要性,不然也不會讓他作文書了,但以他保安團的實力,給自己部隊配上電台還不知道要再發展幾年,在即將大戰的時候,也不如送給范哈兒,換點現成的武器,馬上增強自己實力好。

    范哈兒本來只想出一桿槍,後來也是意識到這些傢伙們心裡都清楚技術兵種的重要性,才臨時提高待遇,換成了兩把毛瑟槍。

    重賞重信之下,果然有所回報,本來還想藏一些特殊兵種的幾個團長,一聽高到可以換兩桿毛瑟,立刻忍不住再次心動,紛紛把手下壓箱底的人才,都供應了出來,換取范哈兒的毛瑟槍。

    在四川馬上就要再次內戰的時候,他們這些小勢力的領導人,都非常清楚只有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在亂戰中保存自己,如果這時候還藏著掖著不能馬上使用的人才,那絕對是最愚蠢的行為。

    一陣交易之後,范哈兒發現自己付出了五百桿毛瑟槍,卻換來了大量的技術兵種。

    這裡面,炮兵這種只能算是相對高級的普通士兵,大概佔了三百人,其他像通訊兵、信號兵、爆破兵、機修兵、軍醫等等這些真正特殊的兵種,則有一百餘人。

    總數量不多,但范哈兒還是大為滿意。

    要知道,他之前整個第四師,在有意擴充之下,特殊兵種也不過才兩百來人,已經比四川其他任何一個師都要多了。現在僅僅是付出部隊剩餘五百桿槍,就換了一百多的特殊人兵種,那絕對是大大的賺了。

    僅僅是這些特殊士兵,在關鍵時刻,就可以讓部隊的戰力倍增,甚至可能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范哈兒這麼重視人才,甚至願意動用最新式的步槍來換,不僅當場吸引了那些保安團和警備部隊的負責人,就連一邊的王纘緒和陳蘭亭,也忍不住差點想用手上的一些特殊兵種,來換取范哈兒的武器。最終還是覺得只要有范哈兒在,他們幾個師的武器裝備,就根本不用愁。

    所以即使心中願意出人,嘴上也沒有說出來。這要讓范哈兒知道,可能會後悔死,怎麼要白白幫這兩個結拜兄弟買武器。

    當范哈兒和陳蘭亭他們這些小軍閥,私底下做著各種交易的時候,二劉之間的矛盾,也終於開始爆發出來。

    劉湘與劉文輝都是四川大邑縣人,傳聞二人排輩還是堂叔侄關係,劉文輝是劉湘的ど叔,但劉湘卻要比劉文輝年長六歲。

    30年代初,經過長期的混戰,四川的一些老牌實力派,如熊克武、劉存厚、楊森等人,或失敗下野,或被嚴重削弱,都喪失了爭奪四川霸權的實力,二劉則成了最強大的兩支勢力。劉文輝後來居上,身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邊防總指揮、二十四軍軍長等職,其防區包括川康一帶八十一縣,幾乎佔四川總面積的一半,地盤大而且富,兵力達12萬人,在四川各派中首屈一指。

    劉湘此時任四川善後督辦、二十一軍軍長,其防區包括川東南和鄂西一帶共計四十六個縣,特別是控制著四川水陸交通的樞紐、進出口要津重慶,位置極為重要,兵力約11萬人。地盤上雖稍次於劉文輝,但兵力上與之相差不大。

    川內其他軍閥如鄧錫侯、田頌堯、楊森、李家鈺、羅澤洲、劉存厚等人,各有兵力或四、五萬,或一、二萬,單獨皆無力與二劉中的任何一方抗衡,但他們合起來近十五萬人,無疑就成了二劉均勢天平上起作用的砝碼。

    在以前的戰爭中,連戰皆敗的楊、李、羅等部,防地盡失,兵力大損,此時寄於劉湘籬下,自己無力再戰,卻極想挑起二劉之戰,以便依靠劉湘從劉文輝手中奪回防地。劉存厚偏處川東北一隅,防區緊挨劉湘地盤,自然看劉湘臉色行事。而最能舉足輕重的是鄧、田兩部。鄧錫侯外號「水晶猴子」,以老謀深算著稱,時擁兵四萬多人,駐在成都。田頌堯外號「冬瓜」,擁兵5萬多人,司令部設在三台。

    鄧、田與劉文輝同屬於「保定系」,在1925年之後,三人同駐成都,對外高唱「保定系團結」以自重。後來,隨著劉文輝實力的增長,逐漸超過了鄧、田。劉為進一步擴大自身力量,對自己的盟友大挖牆腳,並試圖兼併鄧、田兩部。1930年夏,劉文輝收編了田的教導師之一部;1931年春,劉又誘田部副旅長寇澄清率部附己。劉文輝還用金錢大力收買鄧部的師旅長。這使得鄧、田深感自身岌岌可危而對劉文輝痛恨不己,二人遂相依為命以圖自保,並欲聯合劉湘。派出代表赴渝面見劉湘,表示願意與之聯合對付劉文輝,劉湘當然求之不得。雙方幾經信使往來,終於結成了反劉文輝聯盟。

    當二劉成為四川壓倒群雄的兩大勢力之時,二人之間的矛盾也早就產生了。劉湘早有一統四川的野心,他經常公開聲言:「我統一四川後,將如何如何」。他的神仙軍師劉從雲也經常在劉湘的耳邊說:「一林不藏二虎,一川不容二流(劉)。」這更助長了劉湘要做「四川王」的野心。

    劉文輝亦是野心勃勃,他常向別人問計:「你看四川要如何統一?」儼然以統一四川為己任。同時,劉文輝還支持滇軍胡若愚打回雲南,支持王家烈獨佔貴州。這表明劉文輝之志不僅在獨霸四川,還力圖控制西南。

    劉湘在準備對劉文輝的進攻時,也從蔣介石那裡得到了支持。在國民黨新軍閥的幾次混戰中,劉湘始終站在蔣的一邊,並曾出兵相助。而劉文輝則不然,他數次與反蔣派結盟反蔣。蔣介石對二劉的愛憎也可想而知。1932年夏,劉湘把解決劉文輝的計劃轉交蔣介石,正在江西剿共的蔣親筆復函,對劉湘備加慰勉,批准他便宜行事。

    劉湘內有同盟,外有靠山,終於下定進攻劉文輝的決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