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十七節 西南武裝力量 文 / 黃初

    第一百十七節西南武裝力量

    劉文輝和王家烈兩人,聽到龍雲的這個建議,也是齊齊看向范哈兒。

    這半年多時間下來,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在西南地區論單兵戰力和總體軍力,恐怕還真是得屬范哈兒的新七軍最強。雖然他只有七萬人,比其他幾家的兵員數略少,但實際戰力,卻絕對比其他任何一家都要強。西南聯軍如果沒有范哈兒的新七軍做中堅,不管是對付紅軍還是蔣軍,恐怕都有點困難。

    范哈兒聽到龍雲的建議後,卻是心中苦笑。

    他叫另外三家來,只是想讓他們提高警惕,別被蔣介石趁虛而入,可沒有叫大家一起對付紅軍的意思,更沒有和蔣介石翻臉,再來一次大型內戰的意圖。

    以他新七軍現在的戰力,也許血拼幾仗之下,確實能將紅軍阻止在境外,至少那位太祖,肯定會意識到進入的利弊,選擇另外地方突破。但是那樣的話,他的部隊就是和紅軍成了死仇,既不利抗戰中的團結,也不利抗戰後的相處,最後肯定只能落得個跑到國外過餘生。何況幾仗下來,他和紅軍的部隊,肯定傷亡慘重,那樣就算不被蔣軍所趁,等所抗戰爆發的時候,也沒有幾分戰力能夠打日本鬼子了。

    至於對付蔣軍,他到比對付紅軍還更有信心一點。但打他們比打紅軍更難,不說現在一開打多長能決出勝負,就算勝利了,也保住自己的地盤,南京國民政府還能在實力大降後,再堅持抵抗不被日本人速戰速決的徹底擊敗嗎?至於自己失敗的下場,那肯定更是不用說,估計想跑到國外去當個寓公都有點困難。

    他辛辛苦苦弄出那麼西南聯盟來,明面上是為了對抗蔣軍,但主要還是為了停止西南內戰,養精蓄銳,準備抗戰。只要來上那麼一次血戰,就會讓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都白費,他當然不會同意。

    所以在面對另外那三個大佬期待的眼神時,他果斷的搖了搖頭,否決了龍雲的建議:

    「不,即便我的部隊想打、能打,我也不會和紅軍打,那樣只會白白便宜了蔣軍!至於蔣軍,只要他們不對我們主動開戰,我們更是不能挑釁尋戰,否則就會便宜了紅軍。」

    范哈兒一句話點明要點。

    劉文輝和龍雲、王家烈他們,都弄清了這次事情的關鍵問題。

    就是不管他們選擇和哪一支部隊打,他們都不會討好。所以看來想要不被人漁翁得利,就只能選擇和其中一家講和,那樣說不定還有可能也做做漁翁。或者是乾脆同兩家全部講和,完全中立。

    「不打?這何其難啊!」劉文輝大搖其頭。

    龍雲和王家烈,也是在一邊慢慢點頭。

    這是很顯然的事情,他們是『共產』黨必須消滅的官僚軍閥,彼此勢不兩立,顯然不大可能講和,而蔣介石那兒,講和的唯一條件,估計就是交出兵權和地盤吧,至於隨後會有什麼下場,大家也都可以想像,更是不能接受。

    「要不,我們還是選擇和張少帥、廣西的那幾位一起聯合起來,乾脆再來次中原大戰,拚一拚,看看能不能將老蔣趕下台來?」劉文輝狠厲的說了一個建議。

    這話一出,不僅是范哈兒冷汗直冒,就是王家烈和龍雲,也是面上血色大減。

    「不行!」

    「不可!」

    龍雲和范哈兒先後喊出阻止的話來。

    兩人對視一眼,又看了看旁邊抽著雪茄,面不改色的劉文輝,也不得不心中佩服,確實是老牌軍閥,這方面把天捅破一個窟窿的勇氣,確實不是他們能夠比擬的。

    但他們還是先後細說阻止道:

    「劉兄,現在如果再挑起軍閥大戰的話,勝算且不說,光是全國其他力量的譴責反對,就會把我們幾個趕下台啊!」

    「不錯,范某在前年自上海回川時,就曾和劉玉甫提起過,東洋倭寇亡我之心不死,恐怕幾年內還會對我們再動手,到時候就不是一個上海、一個東北就能滿足他們的了。如果這時候我們還不團結一致增強自身實力,就不一定能在接下來的抗戰中生存下去。何況還是想挑起全國內戰,那絕對是自取滅亡!」

    最後一句由范哈兒說出,聲音特別嚴厲。

    劉文輝本來淡定的神情,在聽到范哈兒最後這句話的時候,卻是微微一變,很是觸動的深深看了范哈兒一眼。

    作為傳統的國人,他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親近感,絲毫不比范哈兒他們低,只是因為受傳統文化影響,觀念和方式上,稍微有點差異罷了。

    之前報紙上確實經常有人頻頻鼓吹,日寇侵華之心昭然若揭,言之中國如不整軍備戰,只有迎接滅亡一途。但是在劉文輝看來,他只是管理西康和四川部分地區的軍閥,管理一方,當然就治理一方,至於憂國憂民,替南京的中央政府擔心天下守不守得住,則完全沒有必要。要擔心日本人侵略,那也要等到他把南京打下來後再說。

    直到現在再次聽見范哈兒憂心國家命運的深切語氣,他才在意識到,恐怕以現在西南聯盟這個總指揮的脾氣,別說挑動打內戰了,就算他想不管外事避居在西康養老,恐怖也不成,絕對會被范哈兒挖出來動動他那身老骨頭。

    「那你們說怎麼辦?」劉文輝直接看向范哈兒。

    龍雲剛才已經有過提議,而王家烈在四人中的影響力,卻是明顯處於最低,見識和意見常常都被忽略。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新奇意見的,又能被大家接受的,也只有范哈兒了。

    范哈兒沉吟了良久,他對現在的局勢,確實是已經考慮了很久,但也沒有十足把握的辦法,只能盡量找一個可能會消除戰爭,或者說是減小戰爭爆發可能性的方法。

    「我們來一次聯合軍事演習吧!」

    「軍事演習?」劉文輝、龍雲、王家烈齊聲疑問。

    「不錯,就是調動我們四家手下最精銳的部隊,在川鄂邊區進行一次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邀請各界名流和大小報紙、電台記者,進行公開的軍事演習匯報。嗯,如果可以,我還想邀請我們川軍的劉玉甫(劉湘)一起參加。展示我們的強大實力,震懾任何一個敢於侵犯西南地區的敵人!」范哈兒沉聲解釋。

    一說到請記者來,還是公開的匯報演習,這幾位大軍閥,也就大致明白了范哈兒的意思。

    這是想通過這次公開的演習,來展示自己一方軍隊的強大戰力,讓外界認清楚,自己西南大聯盟的實力有多麼強悍,如果想要侵犯我們的領地,就得先掂量掂量,有沒有這個能力打過我們的部隊。

    對於休戰半年以後的西南聯盟軍力、戰力,四大軍閥其實自己也並不是很瞭解。

    這半年部隊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也許,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能不能通過一次演習嚇退紅軍或者蔣軍且不說,至少也能讓自己,多少瞭解一下自己部隊的真正戰力不是。

    因為自從聯盟成立後,大家停戰搞經濟建設,部隊主要是加強各種軍事訓練,。唯一進行的軍事活動,就是在范哈兒給自己部隊進行新式武器換裝的時候,另外三家也利用他的軍火購買渠道,分別對自己手下的精銳部隊,進行部分換裝。

    老式步槍換新式步槍,那是必須的。輕機槍、重機槍,則是根據各家不同的財力、實力,進行了不同幅度增加裝備比例,至於小口徑火炮和大口徑火炮,同樣也是根據財力和實力,組建了不同規模的獨立炮兵部隊。從最小的迫擊炮小隊,到最大的炮兵團,很多都是第一次出現在西南幾大軍閥的部隊序列中。尤其是在見識到了范哈兒空軍的厲害後,包括劉文輝、龍雲、王家烈三家在內,還分別都購買了一批飛機。

    其中龍雲一人就購買了戰機達15架,而劉文輝也是咬牙重新購買了12架,至於王家烈,在去年的戰鬥中損失慘重,而為了收攏貴州上下的權力,又花費了不少,所以最終只是購買了8架飛機。

    這些戰機,大多是老式的「寇蒂斯」和「錢斯.沃特」戰鬥機。

    性能說不上最差,但也絕對遠遠落後於同時期歐美國家的現役飛機。

    新式戰機不是沒有訂購,其中龍雲就向美國馬釘公司意向訂購了6架馬丁139wc型轟炸機(b-10轟炸機的外銷型號)。

    只是這種先進轟炸機,就連美國空軍自己都只是剛剛開始列裝,真正對外出售,肯定還要緩上一兩年時間。

    而美國之所以同意對西南集團出售這種新式飛機,一則是看在西南地區最近半年連續大量訂單的面子上,還有一個,則是因為1935年b-17「空中堡壘」的誕生,讓美國空軍有了更好的選擇,b——10的生產和銷售已經蒙上了一層陰影。

    歷史上,b-17抄襲了許多源自於b-10的設計並且更加發揚光大;其機身亦為全金屬低單翼構成的流線造型,並且在機身上配備大量的球型機槍座,而且因為裝備了四發動機,而使得載彈量、航程、火力、裝甲都能躍升到雙發的舊式機b-10的兩倍以上。美國正式選擇b-17與b-25作為下一世代的長距離與中距離轟炸機後,馬丁公司頓時因為失去了財源收入而從天堂跌落地獄,下一世代的試作機b-26又還沒完成,結果陷入資金不足濱臨倒閉的危機。結果,馬丁公司被迫將淘汰掉的b-10,與還堆在生產線上的半成品機群,賤價脫手換取資金周轉,遂吸引了當時財力不是那麼充裕的荷蘭、阿根廷、智利、土耳其、中華民國、與蘇聯的部份研究單位低價採購,編組成經濟又實惠而且數量龐大的轟炸機部隊。

    范哈兒並不是很清楚這段歷史,但他知道美國二戰中的名機是「空中堡壘」,絕對不是這個什麼b-10,所以對它的興趣並不是很大,他準備等「空中堡壘」出來後,再想方設法向美國訂購幾架來玩玩。

    除了龍雲這支b-10轟炸機部隊將來肯定要引起范哈兒空軍小心關注外,其他那幾十架老式飛機,基本引不起范哈兒空軍的興趣。

    他甚至都暫時沒給自己的飛行隊換裝新式戰鬥機,而是繼續利用和劉湘飛行隊合併後的那22架老式飛機,來撐起西南的半片天空,完全壓倒另外三位軍閥加起來的空中力量。以至於在一年內增加的飛行力量,僅僅就是幾家教練機而已。

    當然,他並不是什麼都沒做。事實上他已經獲得美國駐重慶總領事威爾的支持,可以向美訂購1935即將採用作為美國空軍制式戰機的p-35戰機,數目為整整50架。至於馬丁轟炸機,本來就是他最先從美國訂購的,雖然數量也同樣只有6架,僅準備作研究、試飛用,但後來看龍雲對自己確實順服,考慮將來對印支半島用兵肯定是雲南打前鋒,就同意幫他訂購了6架,讓昆明的飛行員,先演練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天空。

    b-10馬丁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金屬低單翼近代轟炸機,由美國馬丁飛機製造公司製造,是二戰中著名的轟炸機,其設計思想是極其經典的。1932年公開展示時,可說是集30年代初期最先進科技於一身,其速度、防禦力、載彈量、火力等各方面優異的性能,令美國陸軍航空隊與各**事觀察家大為震驚;她的速度是當代所有轟炸機的1.5倍以上,甚至比大多數的雙翼或高肩翼單座戰鬥機要來的更快、更敏捷。三挺點30機關鎗的自衛火力更是令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都開始反省下一代轟炸機與攔截戰鬥機的設計案,美國陸軍航空隊也毫無疑問地選擇b-10作為下一世代的主力轟炸機,從此之後重火力、高速、大型的重轟炸機時代到來了。陸軍航空隊的亨利.阿諾德將軍即評價b-10為「合眾國戰略轟炸機部隊的先趨」。

    這種飛機性能當然好,但是價格也太貴,更主要是後面還有「空中堡壘」作為選擇,范哈兒感覺抗戰早期,肯定是防禦作戰為主,其實轟炸機的使用頻率,肯定不如戰鬥機,所以決定只是少量購買。

    隨著現在戰鬥機和轟炸機分工越來越明確,他覺得這些轟炸機買來,除了在將來中南半島,也就是現在被成為印度支那半島的地方,有一定較大空間外,自己早期的國土防禦作戰中,實際使用的機會不會很多。

    當然,就算使用的次數再少,買肯定還是要買的,6架b-10,不僅可以被用來訓練轟炸機飛行員,還可以被用來研究仿製。

    范哈兒早就知道,30年代時四川大學有一個自製飛機計劃,早期因為資金投入和學校關注度不夠,中途停產,後來抗戰時期在國民政府空軍支持下,重新全力研製,還真的被他們製造出了幾家樣機,既有戰鬥機,又有轟炸機和運輸機,可惜又隨著抗戰勝利,除了運輸機外,其他機型因為沒有得到軍方的一架後繼訂單,而無法投入量產,最終逐漸消亡在歷史長河之中。

    現在有機會改變這個歷史,范哈兒當然不會錯過,所以在打聽清楚這個研究小組的確切消息後,他就立刻就撥了幾十萬銀元的研究經費給他們,讓他們繼續研究戰鬥機和轟炸機的製造。甚至還從自己飛行隊調來一架老式「寇蒂斯」飛機,給他們作為研究的參照,就算不能獨立研發,進行簡單的仿製也行。

    僅僅半年時間,在范哈兒再把原來雲南空軍的幾十架一戰名機「佈雷蓋」和「紐波特」,都一股腦交給這個研究小組後,他們很快就率先成功的仿製出了幾架「佈雷蓋」和「紐波特」。而且因為採用了進口發動機作為動力,性能上實際比原裝的法國「佈雷蓋」和「紐波特」還要好上一點。

    只可惜「佈雷蓋」和「紐波特」畢竟是一戰時代的飛機,這種雙翼木結構戰機,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空戰需求。所以在范哈兒下了12架飛機的訂單後,就連背後控制著四川大學的劉文輝,都沒有向他們訂購一架。

    其實范哈兒購買這12家老式戰機,當然也不可能真讓它們來作戰,他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培養飛行員。這些木結構帆布飛機,價格只需幾萬法幣,實在是低廉,作為訓練飛行的教練機,性能上也勉強夠用了,維護和購置成本還特別低,他到並不覺得用起來有什麼不好。

    就在剛剛不久前,這個研究小組又完成了一架「寇蒂斯」戰鬥機的仿製,等到它試飛成功後,他們就真正具備了生產符合戰力需求飛機的能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