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九節 意大利人的建議 文 / 黃初

    第一百二十九節意大利人的建議

    范哈兒集團,需要一個有國際觀,瞭解列強諸國習慣、並且知道應該怎麼樣處理和那些國家習慣性思維的顧問。

    現在這位來自意大利的司特凡尼顧問,正好符合這樣的條件。

    這位顧問在接受了范哈兒的聘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馮.塞克特將軍給老蔣送書一樣,他也編撰了一份詳細的報告,細述當今歐洲各國和其他強國之間博弈,以及像范哈兒集團以及中國這樣的國家,應該怎麼樣處理自身地位等等。鑒於目前中日之間已經日漸明朗的衝突,他同樣也提到了部分怎麼應對日本勢力入侵的意見。

    其中一條非常震撼的建議,讓范哈兒幾乎非常難以靜下心來細看。

    他在報告中分析了西南聯盟周邊的勢力後提出,以西南聯盟現在的戰鬥力,如果全力出擊的話,已經有了擊敗暹羅的能力,而為了在以後日本入侵後,能保證西南聯盟繼續有出海口贏取海外援助,就必須盡快搶佔現在不屬任何西方大國的暹羅作為控制區。並且表示,以英法兩國現在的綏靖政策,這種出擊行動,只要許諾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很容易被他們所接受。而以幫助暹羅王拉瑪六世復闢為條件,完全可以輕鬆贏得暹羅國內人民支持,從而贏得戰爭勝利。

    唯一需要擔心的日本,也因為還沒與英法等國開戰的決心,加上受補給影響,不大可能派遣除海軍之外的武裝力量干涉。所以現在,絕對是趁機搶佔暹羅的最佳時機。

    這樣一個動人心弦的建議,范哈兒確實是激動了看了再看,最後卻還是無奈搖搖頭。

    不是他不想,而是擔心會被老蔣趁火打劫。如果他實力足夠的話,也許會冒險一試,但隨著這幾年暹羅軍人政府不斷擴軍備戰,他又才剛剛穩定住整個西南聯盟,已經沒有機會輕易擊敗暹羅,一旦戰事持久,肯定會被老蔣或者是其他勢力所趁,到時候得不償失,肯定無法保證抗日的大局。

    還不如耐心等待,繼續用英國殖民地緬甸作為抗戰後的出海口。如果日本人想來攻佔緬甸,自己到時候再出手回擊也不遲。

    這份報告的最終建議,受制於司特凡尼本人的見識水平,范哈兒當然不會完全採納,但是中間由司特凡尼述說的很多情況,恨過勢力背景和國家內幕,卻是引起了范哈兒的極大重視。

    他對於現在世界的幾個主要大國,不管是後來的軸心國一方也好,或者是盟國一方也好,瞭解情況上來自於後世書上、電視記錄片的寥寥一些內容。完全是一知半解,有個大致印象而已,根本沒有一個整體性的深刻認識。就算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後,受信息傳播條件的限制,其實並不比周圍大多數川軍團人士瞭解得要更多更好。

    尤其是對於某些歷史上非常重要,但現在還沒出現較大變化的效果,他對這些國家的瞭解,真的只能用一無所知來形容。

    好在現在多了個司特凡尼,他不僅深知歐洲各國的底細,對於日美等國,以及他們這些國家的殖民地、勢力範圍等等,也因為職業的關係,都進行深入研究過,瞭解程度,遠超國內同時期研究各國關係的專業人才。

    而且這個司特凡尼顧問,背後還潛藏有巨大的實力。

    年初,他也曾參與國民政府的經濟建設,並締結了一份類似於合步樓條約的中意貿易協定。司特凡尼在意大利的影響力,並不下塞克特將軍在德國的影響力。

    范哈兒才一僱傭這位顧問,就很快發現了這一點。

    「老闆,作為顧問的職責,我覺得很有必要讓你更進一步仔細瞭解一下西南政權需要面對的內外形勢。」

    在范哈兒的要求下,司特凡尼這位顧問,並沒有向一般顧問一樣稱呼范哈兒的官職,而是因為受雇於范哈兒私人,直接稱呼他為「老闆」。

    這麼一個商業性質很濃的稱呼,也算是確認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他們是純粹的利益需要顧問,而非政治需要的支持。

    「我們意大利的國家影響力,可能不如德國,但是意大利人需要接觸的國家,需要自身地位面對的對手,卻是絕對超歐洲大多數強國。這些年來,我們經常要努力站在利益衝突的平衡點,謀求意大利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麼些年下來,卻能一直維持現在的地位,可以說,如果還有誰能被冠以最瞭解歐洲諸國,那就只有意大利。」司特凡尼如是向范哈兒宣傳。

    司特凡尼的這份國際觀自信,主要來自於一戰中意大利的勝利。

    如今這個統一的意大利,並沒有德國鐵血中崛起的波瀾壯闊,翻天覆地;即使最後依靠普魯士的力量,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完成了北部的統一,但從意大利人身上卻看不到普魯士人所擁有的那種強大的民族張力和民族進取精神。

    最終完成了統一的意大利人,終於也走上了擴張的道路,但其實力和野心的落差給人一個「准強國」的形象。那時群雄並起,法國、德國、英國、俄國、日本甚至美國的擴張都沒有意大利人這般艱難。

    以後二次世界大戰,意大利人的表現實在不符合一個大國的形象:一戰兵敗波河,差點讓奧匈揍趴下;打落後的埃塞俄比亞,付出了十餘萬人的傷亡;二戰對已經被希特勒擊潰的法國,損兵折將;優勢海軍避戰地中海,被殲於托蘭塔;東非十萬大軍被不足萬餘英國人全殲;北非以5敵1,卻全線崩潰;遠征弱小的希臘,卻喪師辱國。

    希特勒這樣評價意大利人:我用5個師就可以征服意大利。

    但正是這麼一個被大多數人,被大多數國家冠以「無能」這個評價的意大利,他面對非常窘況的外表環境,卻還勉強能維護自身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且屢敗屢戰,仍舊可以四處搶佔殖民地。在國際關係中,處於一個非常微妙、近乎四處逢源的地位,不能不說,自有他獨到的手段。

    相比於德國顧問的那種武力保證自身安全學說,這位司特凡尼顧問那種利益平衡保護自己學說,更符合中國國情,更容易讓范哈兒接受。

    所以,范哈兒非常信任司特凡尼上面那番說法。

    「顧問閣下,我信任你的能力,我也已經看過你的那份報告。對於你提出的,應該趁機和德美等國交好,堅決抵制日本入侵這一點外交方針,我毫無疑問。只是你覺得,我們西南聯盟,具體應該要怎麼樣行動,才能抵抗日本人已經到家門口的侵略呢?」

    作為對這個老顧問的考驗,其實也是一種真正的尋求,范哈兒在看過司特凡尼的報告後,還是提出了最本質的問題。

    不官外交上採取什麼行動,對於西南聯盟來說,都還是有點遠。對於中國,對於西南聯盟來說,最根本的,還是要想方法,怎麼在接下來的抗日戰爭中獲勝。

    對現在的范哈兒來說,一切的外交和經濟建設,都是為了就下來的抗日戰爭。

    司特凡尼聽到范哈兒的這個問話,並沒有詫異。

    他來到重慶後,就很明顯的感覺到,西南聯盟高層不同於南京國民政府的很重要一點,就是他們對於日本人根本沒有絲毫幻想,對和平根本不報任何期望,早就認定了中國將會和日本會有一戰,而且如果不加制止的話,這戰爭也肯定會波及到西南地區。

    所以在遞交外那份政策報告書後,他知道自己最需要想講述的,肯定還是怎麼樣和日本對抗。

    「您確定真的不打暹羅麼?」

    「這個……我確定,你還是說說其他吧。」范哈兒苦笑著搖頭。

    如果去年年初他有現在的實力,那他絕對以暹羅王拉瑪六世的名義出兵,但是現在,暹羅不斷擴軍,又裝備了大量購自日本的先進武器,與日本的關係進一步密切,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喪失了最佳攻取暹羅的機會。

    「那好吧,你是老闆,我聽你的。嗯……你已經在搞經濟建設了,我也不是那種精通內政的人,但我相信有一點很明顯,想要和日本人在戰爭中取勝,武力毫無疑問非常重要,而這武力,就主要涉及武器和部隊兩方問題了。」

    「嗯,那閣下在武器和部隊建設方面,對我有什麼建議麼?」

    「呵呵,當然,老闆,我和塞克特一起看過你的部隊了,認為你的部隊毫無疑問建設的不錯,如果還有什麼缺點的話,也許就是缺少那種血戰到底的決心,還有實戰的經歷,這些還是必須通過戰爭來淬煉。不過武器方面,老闆,別的國家我不敢說瞭解,但意大利的武器裝備,我卻非常瞭解,也覺得很不錯,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可以向你推薦,並且爭取最大的優惠給西南聯盟。」司特凡尼笑著說出了最後的建議。

    作為一個意大利籍的顧問,他當然要時時刻刻想著自己母國的利益了。

    「哦。意大利的武器麼……好像聽起來確實不錯的樣子。」

    二戰中的意大利軍隊雖然打得一塌糊塗,但是他們的武器其實並不差,意大利好歹也是工業強國,那雄厚的工業底子擺在那兒,設計生產出來的武器,當然也不會太差。

    司特凡尼很快向范哈兒推薦了幾種武器,第一個就是著名的伯萊塔公司出產的輕武器系列。

    這位老顧問特別推伯萊塔公司的手槍,認為他是性能和外型最出眾的手槍,任何一個優秀軍官,看到這種手槍就會忍不住喜歡。至於步槍、馬槍和卡賓槍之類,這位老將軍在看到98k以後,到也不是額外推薦了。

    雖然輕武器方面推薦的不多,但范哈兒財大氣粗,當然不會吝嗇購買幾隻手槍,來向這位意大利顧問示好,所以當即決定購買2000把伯萊塔手槍,作為西南聯盟中高軍官配槍使用。

    這位老顧問從這兒,馬上就看出了范哈兒的經濟實力,他接下來立即就趁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老闆,我覺得你的部隊中,如果說肯定還缺少一點什麼的話,那一定就是坦克了。雖然現在世界各國各軍的坦克裝備很不齊全,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但是我毫無疑問,在面對塹壕戰的時候,使用坦克,是最有效的解決手段。」

    「坦克麼……」范哈兒臉上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我也覺得很重要。」

    實際上,他的部隊中雖然沒有正規的坦克,但萬縣機修廠早已經在他命令下,順利將幾十輛新購的美**用大卡車,改建為了全裝甲戰車。

    這是一支秘密的實驗性部隊,數量不多,用來對付國內的對手甚至是日本的輕型坦克,卻也差不多都夠用了。但畢竟他們的性能還沒到「無法超越」的程度,一公佈出來恐怕立刻就能被對手找到應對方法,所以就連上次的聯盟大演習中,他都沒有動用,一直在進行著保密,準備等在戰場需要的時候,才突然推出,以便出奇制勝。

    范哈兒認為,他的部隊需要,是一支使用真正坦克的重裝師。

    重裝師的主力裝備,當然就是履帶的中型、重型坦克,他實際上也已經劃出了草圖,讓機修廠的幾位中外技師一起在進行設計了。等到芝加哥財團在四川建立的履帶式拖拉機廠一開始投產,就他就會基於這種拖拉機地盤,進行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實驗性生產。

    至於為什麼直到現在,他的部隊中都沒有正式列裝任何一種坦克,被這個意大利顧問輕易抓到問題所在,一是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他經歷的戰鬥中,需要動用坦克來攻堅或者突襲幾乎沒有;二是他就算想買坦克,那些友好國家和勢力那兒,也都沒有他看的上的坦克啊。

    如今才1935年,此前大多數國家的坦克,主要武器裝備仍舊是以重機槍為主,後世所謂的重型坦克,就算是英美等國,現在都沒怎麼大量列裝呢。而重機槍為主要武器的坦克,范哈兒認為自己改建的那幾十量裝甲車,就能比這些坦克要做得更好了,根本無須特意購買。

    所以來到這個世界三年,他也為了抗日戰爭做了很多準備,明明各方面條件都具備,但他就是一直沒給自己部隊批量裝備坦克。

    現在被司特凡尼這麼當面提醒,范哈兒想想四川的那個履帶式拖拉機廠馬上就要開始投產,也是該培訓一支坦克操作部隊,讓以後的重裝甲師練練手的時候,所以范哈兒最終選擇了接受司特凡尼的意見。

    「但是這種坦克必須要有較高的速度,並且武器裝備要有火炮和機槍兩種,不能僅僅是重機槍。在滿足了前面兩個條件下,則還必須盡可能的加厚裝甲。」他提出了附帶條件。

    在范哈兒的要求下,司特凡尼還是給范哈兒推薦了一種勉強符合他要求,還算很不錯的輕型坦克。

    cv35輕型坦克,由意大利生產,性能諸元為:乘員2人,發動機68馬力汽油機,重量6800公斤,速度26公里/小時,武器為20mm自動炮1個和機槍1挺,裝甲結構栓接,裝甲厚度6-40mm。

    這種坦克的威力不能說如何強,但好歹也是一種有槍有炮,準備現代的坦克。最關鍵的是,只要給他們配上電台,馬上就是一種很好的偵察型坦克。

    而且實際上,這種坦克被採購應用的範圍還很廣,除了意大利本**隊使用外,其他像西班牙的佛朗哥政府等好幾個國家,都採購了部分cv35坦克。用戶中,甚至還包括了國民革命軍的第五軍。

    當然,第五軍的cv35坦克,也是司特凡尼向國民政府推薦的,**在經過一系列性能檢驗後,最終認為這種坦克不錯,所以就採購了幾十輛。現在范哈兒同步採購,到是省了很多性能檢測的程序,也可以讓坦克批量運達。

    所以在考慮了一番後,范哈兒最終決定採購30輛cv35,既可以作為以後重裝師的偵察坦克用,也可以現在提前用它們來訓練坦克兵。

    其實司特凡尼還想再幫意大利國內的幾家飛行公司,給范哈兒推薦一批性能不錯的戰鬥機或者教練機。

    只是這方面范哈兒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雖然他知道現在這個時代的意大利飛機,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在各種國際比賽中,意大利產飛機並不比德法等國的少。可他已經決定選擇美國的p系作為主戰飛機,當然不會選擇二戰中沒什麼大名氣的意大利戰鬥機了。至於教練機、轟炸機之類,也肯定是想引進生產線進行生產的,所以大部分都拒絕了。最後只是決定和意大利馬基公司,合作研發一種新型民用教練機,就不再另外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