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六節 中日推手 文 / 黃初

    第一百五十六節中日推手

    范哈兒和老蔣一起巡查了那支委員長特別衛隊後,當然能感覺到這支部隊的強大戰鬥力。心中很受震撼,連聲讚道:

    「厲害!厲害!不愧是中央軍精銳中的精銳!」

    不過,他內心也並不特別畏懼這個特別衛隊,到是有幾分感慨:這樣的裝備和投入程度,要是中國的每支正規軍部隊都能做到,那哪裡還需要怕區區的日本鬼子。不過現如今這樣的部隊,在老蔣手中卻也只有一支。

    委員長特別衛隊,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正規軍,他們更多像是後世的特種兵。

    其實范哈兒自己,也想訓練出來一支部隊,就是類似這樣的特種兵部隊。不過他的要求還要更高,針對性也更強,人數也更少。到了現在,整整五百人的部隊,仍舊以第二警衛營的番號掛在第四師名下,並未正式成軍。

    訓練一支優秀特種部隊所需要的時間,遠比其他一般部隊要長。

    這第二警衛營,也許整體實力不如這委員長特別衛隊,但要是正式成軍以後,讓他的士兵一對一和特別衛隊士兵格鬥的話,卻也絕不輸於這些中央軍的精銳中的精銳。作為一個後來人,范哈兒對於特種兵戰力的瞭解,遠超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同樣,他的訓練方式和成果,也超過這個時代的普遍標準。

    人數上的劣勢,並不是他不想建立一支更多數量的特種兵,只是這種部隊,實在是燒錢最大的單位,幾乎可以無止境的投入。范哈兒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支出,這五百人已經是他現在所能供養的最大單位。

    而現在看看老蔣的這支特別衛隊,范哈兒心中只能羨慕,雖然他們的單兵戰力,還比不過自己的第二警衛營,但投入規模,卻是絕對遠超范哈兒的第二警衛營。

    到底還是中央政府好啊,掌握的錢財資源,是自己拍馬也趕不上的。就算現在西南工業經濟極為發達,重慶集團更是商業收入巨大,但范哈兒能動用的錢財,還是無法和老蔣這個掌握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最高統治者相媲美。

    委員長養四千人的特別衛隊,他老范就只能養五百人的特種兵。

    1935年11月中旬,范哈兒搭乘專機,協同新訂婚的未婚妻楊秀瓊一起,返回了重慶。

    這次到訪上海和南京,他會見了全國很多重量級人物,並且和他們達成了一些協議,最後還和老蔣達成共識,在西南當前權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將來日寇有所行動時,西南將會出大軍襄助中央軍抗戰。

    可以說,這次出行,絕對是成果豐碩。

    當范哈兒的飛機在重慶機場停下後,從迎接人群中走出三個大人物,在場的所有人都認識,他們分別是四川省主席劉文輝、雲南省主席龍雲和貴州省主席王家烈。

    他們這三大巨頭,今天竟然親自到機場來迎接范哈兒歸來。

    「哈公這次辛苦了!為西南七千萬百姓辛苦勞累二個月,老哥代表四川人民,感謝你啊!」

    「呵呵,那小弟只能代表雲南百姓,感謝哈公!」

    「王某也代表貴州各界,向哈公表示最誠懇的感謝了!」

    劉文輝、龍雲、王家烈,紛紛向范哈兒進行問候,並且表達了他們對范哈兒這次代表西南四巨頭東行的感謝。

    「職責所在,范某不敢推辭!」范哈兒拱手謙虛。

    這次范哈兒東行前,老蔣曾以邀請西南各省級大員參加全運會的名義,讓范哈兒、劉文輝、龍雲、王家烈等人一起去上海,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次恐怕是老蔣夾著大勝紅軍的餘威,想要收取各地方的權力。尤其是西南地區這樣的新興大集團,更是眾所周知的引人矚目,肯定要被老蔣動手打擊的。

    劉文輝、龍雲、王家烈,並不是身處抗擊日軍的第一線,對於中央軍正需要面臨的緊張局勢,並不是十分瞭解,僅僅是通過一些報道和內參得到的消息,自然不能真正理解國民政府的困境。

    所以在得到老蔣的召令後,三人一直很緊張,根本不敢去南京,甚至都反對范哈兒帶隊去參加上海的全運會。

    不過在范哈兒分析了一番厲害關係後,他們最終還是同意了由范哈兒,代表他們去上海,和老蔣進行接觸性談判。既然身在這個國家,就肯定無法避免和中央政府的接觸。

    只是范哈兒的那些謀士,卻不放心范哈兒單刀赴會,讓他盡量裝瘋賣傻,做出一個貪花好色的形象,讓老蔣放鬆對西南的忌憚。

    而這一次,顯然是非常成功。

    范哈兒去上海和南京等地的成果,也早早通過電報,告知了他們。對於現在的結果,西南聯盟各成員沒什麼實質損失,反而算是正式得到了中央的承認,還與老蔣達成了合作協議。劉文輝等三人,都是萬分幸喜。

    至於這次和老蔣的談判,是由范哈兒代表西南聯盟達成,其實隱含了范哈兒作為西南聯盟真正領袖的意思,這三人雖然心中也有點嫉妒,卻相比與自身利益得到的維護,感覺還算是能夠接受,並沒有在面上有什麼異樣。

    反而在看到楊秀瓊這位著名的「南國美人魚」後,熱情的開起了玩笑:

    「哈公此行收穫不小,而且情場得意,竟然讓南國美人魚來到我們西南,兄弟幾個實在欽佩不已啊!」

    「過獎!過獎!」范哈兒面上謙虛的一臉微笑,神情中卻是不願多談的意思。

    美人魚的到手,當然令他高興,但回去後怎麼安撫家裡,也還是一個需要頭痛的問題。這次迎接沒看到自己的幾位姨太太,他就有點預料,以至於龍雲他們的玩笑恭賀,也不願意多聽了。

    西南幾個巨頭,都是精明人物,哪裡會看不出來。

    從飛機場出來,幾人一起坐車到了范莊,繼續進行不公開的會談。

    范莊本來就是重慶新建的最豪華莊園,在范哈兒執掌整個西南地區後,更是經過了一番擴建和升級維護,現在他雖然不如南京的總統府,卻也比原來還要豪華、精緻不少。

    另外三位省主席,坐在范哈兒的范莊中,很有一種地方大員朝見中央首長的微妙感覺。

    「三位主席,這次上海、南京之行,行前安排的事務還算勝利的達成了,另外,我走前說的那個猜測,如今在老蔣那兒也算是得到了證實:日軍屢次犯我邊境,侵我主權,恐怕在幾年之內,兩國就會有戰事發生。」

    范哈兒在和三位巨頭通報了東行成果後,又說了一句。

    因為之前已經說了和老蔣中央軍合作抗日的事情,這次劉文輝他們三人,乍一聽到范哈兒的說法,到也並不覺得特別意外。

    但是聽完之後,龍雲還是在長長鬆了一口氣之後,又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國戰一旦爆發,華東、華北,恐怕一定會生靈塗炭,國家民族如此多災多難,實在是讓人扼腕歎息。」

    龍雲還算講究家國觀念,對於中日之爭,很有自己的國家榮譽感。

    西南這幾位大軍閥,雖然不是什麼愛國愛民的大好人、大英雄,但對於國家觀念上,卻是絲毫沒有錯誤傾向的。他們很明確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逃避自己身為一個國人將領的職責。

    劉文輝和王家烈兩人,同時一陣無奈的搖頭。

    「哈公以為,中日何時會爆發正式的戰爭?」

    「這事應該不遠了!不過國戰何其重大,中國現在沒有多少準備,但日本方面的準備也不會那麼快就做好。據我估算,兩國之間還需一番政治上、軍事上的推手,隨後才會進入實質戰爭。大概在兩年內,就會爆發全面戰爭。」范哈兒進行分析。

    「全面戰爭?」

    「不錯,就是席捲整個中國的戰爭!」范哈兒的語氣很肯定。

    「唉!」劉文輝歎了一口氣,「哈公,到時候出兵華北、華東,我們也會分派幾支精銳部隊過來,絕對不會讓你一個人承受損失的。」

    「嗯,這樣就好。」范哈兒點點頭,「嘿嘿,我本來也沒有獨立承擔損失的意思。中國國大,日本國小,中國國力弱,日本國力強,雙方各有優劣之處,所以這次戰爭,必然會是一次持久之戰。我們西南要出兵,絕對不會像協議上定的那樣,只要一兩個軍就行的,戰事一旦持久,恐怕我們大家都出去打一仗,也是基本鐵定的事情。」

    這算是提前和幾人打了招呼。

    和日本的戰爭,大家都應該有些心理準備。

    戰爭潛力這方面,持續和平的西南地區,如果積極準備的話,能動用的力量,其實也不會比南京的國民政府小多少。尤其是在以後東部戰場連戰連敗,中央軍損失慘重、又失去東部地區的時候,西南地區作為中國後備的最大兵源,肯定要更大規模的出丁出兵。

    范哈兒的歸來,讓西南還算安定的局面,繼續開始了新一期的高速平穩發展。

    支持抗日和整編部隊,並沒有特別快速的特上日程,基本上,還是按照范哈兒原來設定的規劃,在以一個正常的速度進行。只有一點,那就是宣傳抗日,主張抗日的言論,慢慢開始在西南各地的報刊雜誌上,變得多了起來。

    范哈兒雖然還沒有展開實際的抗日行動,但是輿論和心理戰準備,卻是已經提前打響。這方面,他並不比進攻方日本慢多少。

    到1935年底,西南地區完成整編部隊共計四個軍、一個非整編軍、四支地方警備部隊、四支憲兵部隊,四支飛行大隊,總兵力超過四十萬人。這其中,范哈兒的兵力僅為十萬人,但就戰鬥實力比例來說,卻是佔了將近四成。

    而工業產出反面,僅范哈兒的控制區和他名下公司的產值,在1935年的工業產值,就超過6000萬銀元,相當於超過一億八千萬美元。這裡面,當然也包括了幾家設在貴州、雲南、西康隸屬范哈兒名下的礦產公司。但劉文輝、龍雲、王家烈,這些年來的投資和產出也十分巨大,如果加上西南其他三省一區的產值,整個西南的工業數據相比較國民政府統計的1935年度工業產值,就會差不多佔了全國將近四分之一的工業產出。

    雖然這個數據,並沒有馬上對外公開,甚至國民政府的統計部門,都僅僅是根據重慶市隨便報上的一個數據,就得出了一個全國的工業數據調查。但西南地區蓬勃發展的工業,大量工業產品源源不斷的銷往全國各地,有很多拳頭產品,甚至有能力擠走國外的進口產品,還是讓西南和全國其他大多數地方,都感覺到了1935年的西南地區,工業化程度實實在在是很高了,雖然可能無法和真正的工業強國相比較,但至少,也是站在全國工業化進度最前列的地區。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了1936年。

    1月1日蘇聯外交部否認與外蒙古秘密締結『軍事協定『。4日,偽軍李守信部在日本唆使下,侵佔察哈爾省五縣。8日,宋哲元就任河北省政府主席職,並對民眾宣佈今後方針:一槍口對外,二肅清『共匪『。

    1月11日,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宣言,提出停止一切內戰,對敵經濟絕交,釋放一切政治犯等12項。21日,日本外相廣田在貴族院演說,提出對華三原則:第一,中國應徹底取締排日,拋棄依賴歐美國家的政策,實施親日政策;第二,中國承認「滿洲國」,加強華北與「滿洲國」的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融通與提攜;第三,在中國與外蒙接壤地帶,依日方要求實施中日「共同防共」。廣田並聲稱國民黨政府「對以上原則表示了贊成的意思」。

    這些內容看似簡單,而其實質則是要完全控制中國。正如蔣介石後來所說的,接受它「就是滅亡」。

    22日,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發表聲明:未同意廣田三原則。

    其實這廣田三原則,由來已久,並不是1936年新提出的。

    所謂「廣田三原則」,是指1935年8月1日日本外務省陸軍省海軍省經多次商議達成,並於同年10月在日本五相會議上通過的對華政策。「廣田三原則」是日本大陸政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就其實質來說它是滅亡中國的原則,就其地位來說它屬日本政府全面侵華的綱領性文件,在日本對外侵略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而中日兩國對「廣田三原則」交涉,是從1935年10月至1936年12月中日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這一交涉過程時起波瀾,給本來已經十分緊張的中日關係憑添不少劍拔弩張的氣氛,算是兩國正式開戰前的最後一次政治推手。

    這所謂三原則的每一項內容,都可以說是國民政府對日外交中的難點。同時,自所謂何梅協定形成後,中日關係異常緊張,日機在華北上空自由飛行的事實,更使華北國民感到極為憤慨和屈辱,國民政府面對這一情況,想和日本交涉,當然難度極大。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即一方面交涉的外部環境十分緊張;另一方面所要交涉的內容又足以使中國滅亡的情況下,中日有關「廣田三原則」的交涉開始了。

    從整個交涉過程看,在交涉破裂之前,國民政府的策略原則是,對「三原則」不接受但不拒絕交涉。之所以採取不接受的策略,是因為中國朝野都認「三原則」將極大地損害中國主權。

    老蔣在聽到「三原則」的某些內容後立即致電汪精衛,認為:

    三原則內容「如其為所傳要求放棄以夷制夷之外交,尊重偽滿與聯盟防赤三條,則形式似較減輕,而其內容即為脫離國聯,承認偽滿與聯盟對俄之變相……故其意義深重,不得不鄭重考慮」。

    老蔣的政治嗅覺極為靈敏,他十分敏感地注意到了這三原則所深藏的危害性。

    北平文化界救國會也宣稱,在所謂「廣田三原則」底下:

    「華北特別區、沿江沿海親善區、某某三省獨立區和其他的策劃……都將實現,如此,不但華北滅亡……整個的民族,快要淪為奴隸」。

    其他像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甚至直接稱其為「廣田三原則二十一條」。

    在此情況下,國民政府自然很難接受「三原則」。外交部長張群對著日使川野,只能無奈的指出:

    「要我國先承認三原則,這當然是我們做不到的」。

    也許是受最近連續的抗日、反日宣傳影響,西南的大部分民眾,已經有了明顯的反日傾向。

    這次廣田三原則公開提出來後,很多人擔心國民政府會想接受華北自治一樣,接受這旨在滅亡中國的協議。重慶、成都、貴陽、昆明等地,就經常有學生和民眾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要求國民政府拒絕同意廣田三原則,拒絕和日本進行這方面的談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