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三節 見元首了 文 / 黃初

    第一百六十三節見元首了

    世界上第一門現代火箭炮是1933年蘇聯研製成功的bm13型火箭炮。這種自行式火箭炮安裝在載重汽車的底盤上,裝有軌式定向器,可聯裝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彈,最大射程約8500米,1939年正式裝備蘇軍,1941年8月在斯摩稜斯克的奧爾沙地區首次實戰應用。當時蘇軍的一個火箭炮連以一次齊射,摧毀了納粹德**隊的鐵路樞紐和大量軍用列車。火箭炮齊射時,像火山噴發熾熱岩漿,鋪天蓋地般傾瀉在敵目標上,聲似雷鳴虎嘯,熱若排山倒海之勢。不僅消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和軍事裝備,而且給敵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以致德軍士兵後來一聽到這種炮聲,就心膽俱裂。為了保密,當時蘇軍未給火箭炮定名,但在發射架上標有表示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兵工廠的「k」字。可能由於這個緣故,蘇軍戰士便把這咱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親切地稱之為「卡秋莎」。

    嚴格地說,「卡秋莎」是導軌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的具有炮管式發射裝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國於1941年正式裝備部隊的158.5毫米6管牽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管牽引式火箭炮。

    德國人研究火箭炮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1909年,德國的克虜伯公司就購買了瑞典人溫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專利,並獨立進行了改進和試生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火箭炮曾在戰場上試用。但是,還沒等大量生產,大戰就結束了。與此同時,蘇聯在火箭武器的研製上,一直予以極大的關注。蘇聯人的動向對德國人研製火箭炮具有很大促進作用。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克虜伯公司又重新開始了火箭炮的研製工作。研製工作從火箭彈的火藥開始。開始時用的是黑色火藥,而且是手工操作,工藝性很差,再加上黑色火藥容易衝擊著火,使研製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到了1935年,一種新型的、耐衝擊的火箭推進劑研製成功,這種火箭極便於大規模組織生產,從而使德國的火箭炮研製工作大大加快。

    德國人重視多管火箭炮的研製工作,首先是因為它的火力密度大,結構簡單,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向敵方陣地傾瀉大量鋼雨,面殺傷威力極大,而且在射擊後可以用牽引方式迅速轉移陣地,是一種物美價廉的炮兵武器。火箭炮的最大缺點是彈道不穩定,射彈散佈大,火箭彈的外彈道軌跡容易暴露自身。為此,德軍規定火箭炮射擊後應迅速轉移射擊陣地,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在二戰中,德國人發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種口徑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牽引式和自行式多種形式。

    這次「一號特工」展示給范哈兒看的,正是克虜伯公司正在研製的41型火箭炮。

    「能搞到更詳細的數據麼?」

    范哈兒立刻追問。

    「范督,搞到更多一些的結構數據應該沒問題,只是克虜伯自從研製出了新的推進劑後,也還在對老式的火箭炮結構進行改進研製。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的到最終的定型數據。這新型火箭炮的保密重點,現在落在了推進劑上面,這方面我就無能為力了。」

    「呵呵呵……」范哈兒滿意的笑了起來,「只要結構圖紙就行,至於推進劑方面,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解決。」

    推進劑的事情,確實是范哈兒最不擔心的。

    因為四川本來就有現在全世界開發量最大的天然氣田,雖然這些出產的天然氣,不能直接用來作為火箭推進劑,但是毫無疑問,根據這些天然氣,分析提煉出適合作為推進劑的燃料,還是相對比較容易,至少比利用間諜慢慢獲取,要簡單不少。

    「是!范督,那我會盡快把結構數據拿來。」一號特工信心十足的保證。

    這個時代的火箭炮,結構還是比較簡單的,一號特工相信,就算沒有具體的官方數據,只要自己這樣的特工,利用望遠鏡遠遠的觀測一番,就能得到大致相符的數據。而德國人現在對火箭炮的保密,也是把重點放在推進劑和點火方式等幾方面,對於火箭炮具體的機構,卻是並不怎麼嚴加防範。

    范哈兒也是很中意的點頭,他相信,在他本人離開德國之前,肯定能得到具體的數據了。

    其實他這次出訪德國,也確實是為了更好的接受情報員收集的間諜資料和情報。

    范哈兒在德國的派遣人員畢竟不多,很多人頻繁往來中德兩地的話,馬上會被德國的情報機構盯上,當然也就不合適傳遞情報資料了。而以范哈兒的奧運代表團長身份出訪德國,德國政府卻是絕對不會對他進行太過緊逼的偵察,他完全可以在拿到情報資料後,光明正大的離開,而不用擔心德國情報人員攔截。

    就在范哈兒結束了自己情報人員會面的第二天,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紐賴特,親自致電范哈兒,表示:

    「元首將會在明天中午接見將軍閣下!」

    來到德國這麼多天,范哈兒一直在想著怎麼見到希特勒,等了這麼長時間,今天終於得到確切的會見消息,他反而沒有什麼激動的感覺。

    終於就要見到那凶名赫赫的大獨裁者了,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呢!范哈兒一臉的苦笑。

    本來他在來德國之前,就已經決定,要在希特勒面前,扮演一番先知的角色,將一些歷史事件,提前進行預言,從而取信這位元首,為他和西南地區,贏取更大的援助。

    但是真正到了德國,經過這麼些日子的等待後,范哈兒卻是又對自己之前的決定有了猶豫。

    感覺這些日子,希特勒明顯是故意在晾著自己啊,難道這個傢伙,對自己已經有了警覺提防?

    范哈兒回憶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和老希的幾次過手,好像沒出什麼問題啊?

    不過隨即,范哈兒就想到了問題真正在哪兒,就是一直沒出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呢。因為自己已經通過在德國的代表,幫希特勒和納粹黨,進行了幾次預見性的指點,而事後,也確實一一應驗了,期間一直都沒有出問題。

    這樣高的命中率,放在希特勒的眼前,也許短時間內還不會有什麼問題,時間長了,他當然會有所懷疑。而雙方相交整整五年多,希特勒怎麼可能還不懷疑。

    鑒於此,范哈兒決定,這次去見那位元首,還是老老實實好了,除非他主動問題,自己絕不主動預言。

    第二天上午,德國外交部派車來接范哈兒一行人。

    當奔馳敞篷車抵達總理府前的時候,外長紐賴特男爵,已經在大門口代表希特勒迎接范哈兒了。

    「尊敬的范將軍,元首已經在裡面等候您,您隨時可以和我一起進去見他。」

    紐賴特男爵先是笑著朝范哈兒點頭,隨即讓自己身邊的翻譯,將話轉譯給范哈兒。

    「哦!那還等什麼?我可是早急著見見偉大的德國元首了!」

    范哈兒大笑著一筆劃手,讓紐賴特帶路。

    總理府並不比范哈兒的范莊大多少,但是戒備森嚴,先手阻止了范哈兒的保鏢和副官通行,雖然心中無奈,卻還是讓范哈兒暗暗點頭。

    德國人看來還是很謹慎的啊,就算希特勒現在在德國國內,擁有「神」一樣的威望,但是防禦警戒,卻是一絲也不馬虎的。

    三轉兩轉,一行人就來到了那位元首的辦公室。

    紐賴特笑著「啪啪」兩聲敲門後,裡面立刻傳來一聲「進來」的答覆

    門是從裡面主動拉開,一個秘書打開門後,就把范哈兒、紐賴特、翻譯三人讓了進去。

    展示在范哈兒眼前的,就第三帝國元首的辦公室。

    只是裡面簡單得讓范哈兒很吃驚:

    房間不算大,一張碩大的黑褐色辦公桌正對著門放著,桌上放著一盞檯燈和一些文具,桌子背後是一排高高的書架,上面擺滿了各種書籍。地板正中間鋪著一塊墨綠色鑲著淡綠色花紋的地毯,靠牆放著一張長長的絨布沙發,一張茶几和幾把椅子。天花板上安裝了一個簡單的吊燈,在四周的牆上沒有什麼豪華的裝飾,左邊的牆上掛著一副大大的歐洲地圖,另一邊則掛著一面德國國旗和幾幅描寫中世紀神話故事的油畫。

    在房間的正中間,正有一個人微笑從辦公桌後走出來,迎向范哈兒他們,這人當然就是老希了。

    范哈兒終於面對面的見到了這個著名的獨裁者,那張世人熟知的面孔。

    他只有中等的個子,在那群人高馬大的德國納粹黨領導人當中算是比較小的。穿著一件黃褐色的制服,一條黑色的褲子,在制服的口袋上別著他那枚一戰中獲得的一級鐵十字勳章。烏黑的頭髮梳著他那標誌性的髮型,而在他那隻大鼻子下面的那撮小鬍子也被修整的整整齊齊,深邃的雙眼現在正閃動著高興的光芒。

    「歡迎你,我的中國朋友!」老希伸出雙手,想要擁抱范哈兒。

    范哈兒面上也是一臉微笑,心中卻是一驚,他可不想和這位來個擁抱,怕晚上做惡夢,所以立即一個立正,敬了個舉手禮。

    「向偉大的德國元首致敬!」

    「啊!范將軍,雖然我們之前從沒見過面,但你早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希特勒被范哈兒打斷了擁抱動作,卻是毫不介意。

    反而順勢握住了范哈兒正在結束舉手禮動作的手,熱情的招呼道:「你知道我這兩天多麼盼望著想見到你麼?快,快請先坐下。」

    希特勒笑容滿面,他根本不管范哈兒的致敬,激動的拉著他的手。直接硬拖著還沒反應過來的他來到靠牆的沙發邊,和他一起坐在了沙發上。

    他讓范哈兒坐下以後,直接招手示意翻譯過來快速翻譯,隨後完全沒有絲毫接見外賓的疏遠,而是真像自己熟識已久的朋友一樣,開始興高采烈地和范哈兒說了起來。

    「范將軍,你這次能來柏林實在是太好了。你之前的每次預言,都能給我帶來奇跡和希望。在32年進行了第一次預言後,33年、34年每年都是如此。你每次都能給我帶來奇跡,甚至挽救我的危機,幫助我實現理想。你真的是上帝派來幫助我和德意志帝國的朋友!」

    「元首,我……」范哈兒剛想謙虛幾句,可他的話剛出口就又一次被希特勒毫不留情的打斷了。

    「范將軍,你知道我們即將做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嗎?有了你的提示,我們已經提前完成大量準備,德國的復興之路,已經不可避免……」

    希勒特滔滔不絕的在范哈兒面前展開演講。

    范哈兒他臉上還是保持著微笑,好像是聽懂了希特勒的話的樣子,還不時的點頭,好像在對他的意見表示支持。

    看看自己只能聽老希「演講」,根本插不上最,范哈兒內心只能苦笑。

    他設想過很多中見希特勒的場景,深怕被這個瘋狂的人看出什麼破綻,內心一直戰戰兢兢。沒想到這次見面,卻發現他根本不用多說,在他面前的老希,根本就是個口水男,自己只要坐一個熱心的聽眾就行了。

    旁邊陪同的翻譯和紐賴特男爵,還要偶爾張口,只有范哈兒,只要扮演一個沉默的「神棍」角色就行了。

    直到希特勒自顧自演講了半天,先說他的德國復興之路,說完再說他的種族論,再說完之後又回到了德國將要繼續走的路,整整一個多小時,基本都是老希一個人在說話。

    終於,這位口水男的口水干了。

    老希停下演講後喝了一杯水,卻突然停住了自己的話題,猛地問范哈兒:

    「范將軍,你的統治區在西藏旁邊,你聽說過山銅、地球軸心麼?」

    「你是說沙姆巴拉?」范哈兒神色一肅。

    希特勒說的那些東西,他還真聽說過,不過不是他這個時代聽說的,而是來自後世的記錄文章。

    山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錄》中。他寫道:「1.2萬年前,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令人驚奇的大陸。它被無數黃金與白銀裝飾著,出產一種閃閃發光的金屬——山銅。它有設備完好的港口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掌權後,大肆鼓吹種族優越論,稱人類每700年進化一次,最終目的是將雅利安人進化為具有超常能力的新人類。希姆萊在組建黨衛軍之初,便明確規定,只徵召那些身高在5英尺9英吋以上、金髮碧眼、受過良好教育、具有純正雅利安血統的年輕人。1935年,希姆萊組建了一個服務於納粹教義的「祖先遺產學會」,網羅了包括醫學家、探險家、考古學家甚至江湖術士、精神病患者在內的各色「專家」,不僅對猶太人進行**實驗,還通過占卜、占星等手段指導德軍的軍事行動。

    在歐洲,長期流傳著一個關於亞特蘭蒂斯的傳說。傳說中,亞特蘭蒂斯大陸無比富有,那裡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勢力遠及非洲大陸,在一次大地震後,這塊大陸沉入海底,一些亞特蘭蒂斯人乘船逃離,最後在中國西藏和印度落腳。這些亞特蘭蒂斯人的後代曾在中亞創建過燦爛文明,後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向西北和南方遷移,分別成為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一些納粹專家宣稱,雅利安人只是因為後來與凡人結合才失去了祖先的神力。希姆萊相信,只要借助選擇性繁殖等種族淨化手段,便能創造出具有超常能力的、所向無敵的雅利安神族部隊。

    希姆萊奉命派遣以博物學家恩斯特.塞弗爾和人類學家布魯諾.貝爾格為首的「德國黨衛軍塞弗爾考察隊」奔赴西藏,這支隊伍還包括植物學家、昆蟲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這些納粹分子拍攝的紀錄片《西藏秘密》顯示,他們受到了不瞭解他們目的的當地領主的款待。但是,這群心懷叵測的黨衛軍成員並沒忘記他們此行的任務。貝爾格測量了很多西藏人頭部的尺寸,並將這些人的頭髮與其他人種的頭髮樣本進行比對;他們還通過被測者眼球的顏色來判斷其種族純淨程度;為保留數據,這些納粹分子用生石膏對十幾個藏族人講行了面部和手的翻模,製作了這些人頭部、臉部、耳朵和手的石膏模型。

    這次考察中,隊員們還從當地人口中得知有一個名叫沙姆巴拉的洞穴,據說那裡隱藏著蘊含無窮能量的「地球軸心」,誰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種生物場的保護,做到「刀槍不入」,並能夠任意控制時間和事件的變化。1939年8月,考察隊回到德國。

    1941年12月底,德**隊以損失50萬人、1300輛坦克、2500門火炮的沉重代價,在莫斯科會戰中遭到慘敗。同年冬,百萬德軍又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陷入被動。面對這些壞消息,希特勒和他的總參謀部一籌莫展。此時,希姆萊也在為如何擺脫軍事上的被動處境冥思苦想。他一方面組織江湖術士通過在大西洋地圖上懸掛吊錘的荒唐辦法,來尋找盟軍艦隊,另一方面,他想到了那個在遙遠東方的「地球軸心」。此後,希姆萊面見希特勒,提出派遣一支特別行動小分隊,前往西藏沙姆巴拉洞穴,找到那個能夠控制全世界的「地球軸心」,然後派數千名空降兵到那裡,打造一個「不死軍團」;與此同時,可以顛倒「地球軸心」,使德國回到1939年,改正當初犯下的錯誤,重新發動戰爭。為此,希姆萊與希特勒密談了6個小時,還向希特勒遞交了一份2000頁的報告,其中的一張地圖標出了沙姆巴拉的大體位置。因此在1943年1月,由海因裡希.哈勒率領的納粹五人探險小組,受命秘密啟程赴藏再次探查。

    范哈兒心中疑惑,這時候德國還沒失敗,這個老希怎麼就提起西藏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