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節 火箭 文 / 黃初

    第一百六十二節火箭

    實際上,奧運聖火傳遞是希特勒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時所想出的創意。

    這實在有些諷刺,因為如今在世人眼中,奧運聖火已經成了世界和平,天下一家的象徵,在開幕式上將聖火點燃已經成為奧運會正式開始的標誌。而他的真正實踐者,卻是後人一致認定的戰爭狂人。

    范哈兒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團長,也是實力派軍閥,在德國時就受到了較高的尊重,在希臘參加聖火點燃儀式也非常受歡迎。

    這個年代,中國雖然屢屢遭受入侵,國際地位一跌再跌,但是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底子擺在那兒,國民生產總值照樣能夠穩進前十,所以像范哈兒這樣的實力派,在國外受到基本的尊重還是沒有問題的。就是願意和他友好交往的外國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歐美人士自命不凡,他們基本有自己的交友圈子,表面對著范哈兒態度彬彬有禮,卻絕對不會允許或者願意邀請他加入他們的圈子。

    范哈兒在西南過慣了高高在上的日子,來到國外雖然也受尊重,但明顯被別人排斥在圈子外,當然讓他不爽了。心中有點不舒服,甚至有脾氣也不發不出來,畢竟對方並沒有真正失禮的地方。

    隔閡,發自心底的漠視!這是范哈兒對此時歐美人士對華態度的基本認識。

    也難怪,後來老蔣幾次參加世界峰會,卻基本很難得到世界範圍的公開讚揚,這是因為歐美白人對華偏見養成已久,根本不是一點點國際影響力的增加,就能改變的。

    范哈兒在希臘期間,唯一的外交活動,就是拜會了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顧拜旦先生。

    對於這位開創了一個時代的人,范哈兒還是非常尊重的,雖然對方並不是特別瞭解他這位中國「將軍」的身份,也並沒有對他特殊對待,但范哈兒還是對這位先生,說了幾句誠摯的讚美。

    這位老人家的貢獻,在以後的歲月中,才會顯得愈加的突出。

    不過在希臘奧運聖火點火現場,孤零零的站了一段時間後,范哈兒乾脆取消了後繼準備對希臘進行的順道訪問,而是直接乘坐專機,返回了德國柏林。

    因為希特勒已經結束了他對軍隊的巡查,返回了柏林,並且拍電報過來,表示非常願意見到范哈兒這位聞名已久,卻還從沒一見過的中國朋友。

    言談間的熱情,比希臘的那些奧運貴賓,要熱誠和親切了多。

    但范哈兒知道,這位希特勒是骨子裡的種族主義者,他現在的熱情,基本是因為利益需要。而那位元首大人,為了利益,甚至都是願意和猶太人合作的。

    不過當范哈兒重返柏林的時候,照例第一個接見他的,卻是第三帝國的外交部長紐賴特男爵、實際負責奧運工作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和柏林奧運會籌備委員會主任、擁有一半猶太血統的萊瓦爾德先生。

    「尊敬的范將軍,歡迎你來柏林參加第11屆奧運會,我謹代表德意志帝國人民和柏林市民,對你和你的代表團到來,表示最誠摯的歡迎!」紐賴特男爵代表納粹政府,首先對范哈兒一行人的到來表示歡迎。

    康斯坦丁.馮.紐賴特男爵,德國外交官、政治人物,1932年至1938年擔任德國外交部長;1939年至1941年擔任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保護者(總督),1932年,紐賴特被召回擔任帕彭內閣的外交部長,持續在之後的施萊謝爾及希特勒內閣裡,擔任該職位至1938年。在希特勒擔任總理早期時,紐賴特增添了希特勒擴張政策的光環。他曾參與1933年德國退出國際聯盟、1935年英德海軍條約之制定及重占萊茵蘭。1937年加入納粹黨及同年9月被授予黨衛隊上將榮譽軍銜。

    「尊敬的紐賴特男爵、戈培爾博士、萊瓦爾德先生,能夠率團參加柏林奧運會,是范某的榮幸。對於即將召開的奧運會,我也是期盼已久,希望這會是一屆成功的奧運會、偉大的奧運會!」

    范哈兒根據秘書事先的提示,禮節性的對納粹德國代表進行了回復。

    紐賴特這個死板的德國貴族,對於有些外交禮節,還非常講究,范哈兒不得不配合一下,進行客套性十足的談話。

    到是那位天生活動能力極為出色的戈培爾博士,對於范哈兒表現的格外熟絡,沒有特別客套,就表示:

    「德國是個偉大的國家,中國也是個偉大的國家,相信來自中國的范將軍到德國柏林後,肯定會有所收穫的!柏林奧運會的成功,更是大家都可以預料的!」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納粹黨宣傳部部長,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也許這位博士,確實是張揚了納粹罪惡的超級大壞蛋,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傢伙在宣傳上的天賦,對於大眾傳媒的認識,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和兩位黨政部長相比,擁有部分猶太人血統的柏林奧運會籌備委員會主任萊瓦德爾,則顯得低調多了。只是在一邊賠笑,根本不插嘴參與和范哈兒的談話。

    范哈兒主動打招呼,他也只是再說了一遍歡迎范哈兒來柏林。

    1924年,特奧多爾.萊瓦爾當選為德國籍國際奧委會委員。1927年1月29日,萊瓦爾德領導的德國奧委會致函國際奧委會,希望由德國主辦第十一屆奧運會,並提出柏林、科隆、紐倫堡和法蘭克福四地作為候選城市。1933年1月24日,好心的萊瓦爾德被推選為柏林奧運會籌備委員會主任。這個半猶太人對運動會能否順利舉行此時已是憂心忡忡。1936年3月16日,萊瓦爾德會見了1933年2月9日即充任柏林奧運會大會總裁的希特勒。出乎意外的是,萊瓦爾德從這位總裁那裡得到了「全力支持」的諾言。這使他稍感寬慰。但是不久便厄運降臨,以戈培爾為首的納粹黨徒接管了全部籌備工作,萊瓦爾德被排擠於外。納粹甚至揚言,要撤消萊瓦爾德在國際奧委會的委員職務。這下觸怒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耶-拉圖爾申言,如果那樣,國際奧委會將取消柏林的主辦權。美國也發表聲明,以不參加奧運會相威脅。這樣納粹才算屈服了,萊瓦德爾勉強保住了他的籌備委員會主任職務。

    其實兩邊這次見面,其實主要是為了接下來希特勒的接見,創造條件而已,到也沒談什麼真正實質性的內容。

    大家都很清楚,雙方不可能談成哪些具體性的東西,所以不外乎口頭上宣稱歡迎來德國啊,德國真美啊之類的客套。最多通過一些暗示性的話題,套取范哈兒的態度,好回去對希特勒進行匯報,對他們接下來的正式會面,提供一部分資料。

    等到最後,也就是給中國代表團,發放一些通行證和身份證明之類的玩意兒,方便代表團在奧運會期間,能夠順利的出行和遊玩。

    其實這些東西,差不多要在奧運會結束以後,才可能派上用場,至於現在,中國的運動員們,經過幾天的休息,恢復了長途飛行帶來的疲勞感,現在正在柏林附近的體育運動場,進行適應性的訓練呢,他們哪有時間現在就出去玩。

    就連范哈兒的姨太太楊秀瓊,這期間也在一直在尋倆,根本沒時間陪范哈兒。

    不過范哈兒自己的事情也很忙,明面上藉機和德國的黨政高層,進行頻繁的接觸和會面,彼此拉關係套取好處,很是熱絡的活動了一番。暗地裡,還偷偷接見了一些西南籍特工和猶太社團領導人。

    這些特工不用說,他們有幾個在1932時,就被范哈兒派到了德國來,並且一過來就利用1932年的大選,和納粹高層拉上了關係,幾年下來,他們在德國的勢力和地位,已經變得非常穩固,基本能夠在各行各業有較大的影響力了。

    翻看了一張張的圖紙,范哈兒十分滿意。

    這些都是西南籍特工們,在這些年通過不停努力,從各行各業竊取到了各種機密圖紙。裡面不僅有各種先進武器和裝備的資料,也有大量民用工業機器和設備的圖紙。內容十分複雜,但絕對都市價值連城的寶貝。

    「嗯,你們做的很好,竟然連德軍最先進俯衝轟炸機的技術,都幫我搞到了!不錯,真是不錯。」

    看著對面那個代號為「1號特工」的第一批對德派遣人員,范哈兒滿意的點頭,不過頓了頓,最後卻又說道:

    「你們再努力一把看看,我需要德國最先進的火箭技術?一旦有相關消息,你們就立刻給我想方設法幫我搞到。」

    這些圖紙中,不僅有俯衝轟炸機的設計圖紙,還有其他各種包括雷達在內的高精尖武器設計圖。但范哈兒卻還是不滿足,他想要德國的v式火箭設計圖。這不僅僅是為了研製遠程的襲擊手段,也是為了研製火箭彈。

    對於中國戰場來說,也許喀秋莎火箭,使用效果比v1、v2火箭還要強的多,所以他要求一號特工,加大力度進行這方面的情報收集。

    「范督,你說的v型火箭,我們在德國只聽說過有一些理論研究機構,根本打聽不到真正進行實物研究的秘密機構。」1號特工直言不諱的對范哈兒指出。

    「哦!可是我明明聽在蘇聯的人員說,這火箭實驗已經出現了啊?怎麼在德國會還沒有發現呢!」范哈兒一陣疑惑。

    德國是他最早直接派出人員的機構,而且這兒雖然開始法西斯化,獨裁傾向越來越大,但是金錢還是能夠通行,還能利用收買手段,得到不少的情報。到是蘇聯,這個恐怖的國家,范哈兒派了大量間諜人員過去,損失的人手,卻是僅次於日本,讓他不得不暫停了在蘇聯的某些風險性較高活動。

    這樣一來,從蘇聯人手中獲取的火箭技術,當然就變得比較困難了。

    范哈兒他其實弄錯了一個情況,專業不精的他,把航天火箭和火箭炮混為一談了。具體關於航天火箭還是火箭炮,其實是有細緻區分,他要找的是火箭炮,卻僅以火箭要求。雖然德國火箭在二戰中,因為v1、v2火箭而聞名於世,但蘇聯的火箭技術,此時在理論上確實走的比德國人還略早一點,德國著名的v型火箭,此時根本還沒研製呢。

    最早提出利用火箭星際旅行原理的,就是俄國人齊奧爾科夫斯基,他甚至在理論上計算了第一宇宙速度,以及通過多極火箭達到這一速度的可行性。這個成就是了不起的,蘇俄將他視為現代航天和火箭理論的奠基人也不為過。不過,他只是提出了理論,並沒有動手進行任何設計和試驗。他所在的即將滅亡的沙皇俄國沒有技術也沒有經濟實力來支持他實踐其理論。

    世界上最早真正設計和研製現代火箭的,是美國的高達德。他不僅在發表了星際旅行的更詳細理論,而且動手研製了世界上第一枚現代火箭。他利用超音速噴管將燃料燃燒的熱氣體變成超高速的冷氣體,從而使火箭效率提高了兩倍以上,這是現代火箭與古代火箭的本質區別。1926年,高達德研製的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在美國的麻省發射成功,其意義不亞於萊特兄弟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高達德火箭目前陳列在美國航天航空博物館最顯赫的位置。

    繼高達德之後,美蘇德英等各國都風起雲湧般地開展了火箭研究。美英因為常規武器的優勢,對這新玩藝並不特別熱情,高達德的領先研製基本停留在民間領域。前蘇聯是最早研製火箭導彈並投入實戰的。1933-1939年,前蘇聯火箭之父科羅廖夫研製成功了212、216、217三種型號的火箭彈。其中217火箭採用無線電制導和自動駕駛儀相結合,就是早期的空對空導彈。諾門坎戰役中,蘇軍新型的伊-16戰鬥機投入戰鬥後,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雙機進攻隊形,首日交鋒便用火箭彈將6架日機打得凌空爆炸。蘇軍戰機還用火箭彈進行地面攻擊,也取得了非凡的戰果。蘇聯本來在格魯申科的努力下,在三十年代取得了相當進展,不僅研製了100枚實驗火箭,而且頗有理論上的創新,但隨格魯申科被政治清洗,蘇聯漸失競爭力。

    真正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受到一戰戰敗制裁的德國,通過這種新式武器超越其對手的誘惑使德國投入了比其它國家更大的努力。以馮布勞恩等為代表的德國科學家在大型火箭發動機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v2導彈成為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現代運載火箭的原理與其也相差無幾,甚至德國還搞出了著名的火箭動力戰鬥機。當時德國在火箭領域的領先地位,都是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比肩的。

    范哈兒在火箭區分方面稀里糊塗,只是他還算有點頭腦:

    「算了,你們把有關火箭的東西,不管是遠程火箭還是近程火箭,都給我收集起來。特別是近程火箭,這個東西才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

    「近程火箭?」一號特工稍微有點疑惑。

    他最近為了打探德國的火箭技術,也研究了一下火箭技術的資料,自然知道,火箭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增加射程增加控制,區分上還有近程遠程那麼一說麼?

    隨即,他彷彿想到了什麼,立刻來到提交給范哈兒的一堆資料中,隨意翻找了幾下,就拿出一份情報來:

    「范督,這東西,你看是不是符合你的需要?」

    那資料上面,其實只是勾畫了一副草圖,有大致的參數,卻沒有具體的數據。但范哈兒一看圖上畫的那東西,卻是一眼認出來了:

    「火箭炮?」

    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彈的點火具和賦予火箭彈初始飛行方向。由於火箭靠本身發動機的推力飛行,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夠承受巨大膛壓的笨重炮身和炮閂,也沒有後坐裝置。火箭炮能多發聯射和發射彈徑較大的火箭彈,它的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襲性好,但射彈散佈大,因而多用於對目標實施面積射打擊。

    眾所周知,古代火箭是中國一大發明,最早的多枚火箭連發裝置和齊射裝置也是中國發明的。在中國明朝人茅元儀於1621年完成了《武備志》一書中記載的火箭及其發射裝置有幾十種之多,其中有一次可發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窩蜂」和「群豹橫奔箭」,有一發百夭的「百虎齊奔箭」和可連續兩次齊射的「群鷹逐兔箭」,這些都可看作是現代火箭的原始雛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