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七節 遲緩德日結盟 文 / 黃初

    第一百六十七節遲緩德日結盟

    其實這一次奧運會,在很多競技過程中有瑕疵。

    譬如體操這一沒有尺寸、分秒和重量等客觀評分標準的項目中,德國不僅包攬了男、女團體冠軍,而且獲取了多枚單項金牌。一位法國記者不無諷刺的說:德國選手在柏林奧運會上總是處在比他國有利得多的條件下。

    希特勒是納粹的精神領袖,他或許能煽動起整個德國的狂熱情緒,卻無法讓奧運會順著自己的意思進行。所有的比賽都競爭得格外激烈,所有參賽者都奔著冠軍而來,希特勒不可能讓那些非雅利安人種的運動員放棄對體育的夢想。

    在奧地利對秘魯的足球賽上,發生了大規模騷亂事件,一些秘魯球迷攻擊了奧地利球員,德國方面又未能及時控制局勢。國際足聯聽說此事後,命令奧地利隊和秘魯隊在兩天後再戰。秘魯人不滿,便砸了德國駐秘魯的領事館,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德國裁判的無能和德國在奧運會組織工作上的疏漏。希特勒看不起南美人,秘魯人也沒把希特勒看在眼裡。到了奧地利隊和秘魯隊重賽的時候,大家等了半天也沒看到秘魯人的影子。後來,德國人得知,所有參加奧運會的秘魯運動員都背著行李打道回府了。而為了表示南美國家的團結,哥倫比亞足球隊也放棄了後面的比賽。

    在田徑比賽裡,日本選手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兩枚金牌。這也是希特勒未曾料到的。其中,朝鮮人孫基禎代表日本參加馬拉松比賽,並摘走了金牌,績是2小時29分19秒2。這是亞洲人第一次奪取長跑項目的金牌。孫基禎當時用的姓名是頗有點日本味道的「孫龜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擺脫了日本統治,他才改回自己原來的名字。孫基禎後來憶及往昔情景時不勝感慨地說,當他站在領獎台上看到升起的太陽旗時,他痛楚地低下了頭。據說當時一家朝文報紙因報登這一鏡頭,還惹怒了日本統治者,報紙主編等都被押進了牢獄。

    而日本人對於中國隊在這次奧運會上取得的成績,同樣是深感驚訝的。

    以前每一次奧運會結束的時候,日本人和國內的很多激進分子,總是會拿中國的體育成績說事,每一次得出的結論,都是為了把「東亞病夫」這頂帽子,深深的戴在中國人頭上。

    而這一次楊秀瓊的奪金,卻是狠狠的給那些人一個耳光。

    不管怎麼樣,至少在體育運動上,再沒人足夠資格說中國人是病夫。

    至於是不是靠女人奪得金牌,這些就只有明顯心存惡意之人的中傷了,明智者絕對不會響應,更不會支持。

    到是這個時候的德國,也許是因為受希特勒和范哈兒主動結交的影響,對華態度普遍不錯,對於中國體育代表隊的成績,都由衷的表示了祝賀。

    其實這次除了范哈兒率領的正式運動員代表團外,國民政府還派了一個武術表演隊(男6人,女3人)和一個體育考察團(男35人,女2人)。這個考察團曾赴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考察。中國運動員儘管在正式競賽項目中戰績不佳,但武術表演令西方人看得發呆,特別是雙人對練深受觀眾歡迎。

    范哈兒有一種清楚的感覺,德國在對華態度上,有點和歐美其他國家不同的友好。但是當他想要進一步和德國靠攏,好索取更多的好處時,德國方面卻又適當的和他保持了距離。這一種感覺,在這次的柏林奧運之行中,范哈兒感覺分外清楚。

    想不通為什麼對華若即若離的,范哈兒在奧運結束,他即將返回中國,和希特勒的一次交談中,曾經詢問:

    「元首對於中國人怎麼看?」

    希特勒曾說:

    「中國人並不能等同於靼韃人和匈奴人,他們是特殊的人種,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種,理應享受更多權利。」

    因為希特勒的一些專家曾認為高貴的雅利安人的最古老先祖在中國西藏,後來各分支不斷轉移到歐洲。因此在得到中國的同意的情況下,派專家去西藏考察人種,但沒有結果。因為漢藏同源,所以中國人的主流漢人,身上也可能有雅利安人血統。而在中亞的古代雅利安人(比如伊朗的波斯人,所以希特勒說伊朗是亞洲惟一純正的雅利安人國家。正因為如此,所以德國與伊朗在二戰中關係極為密切),他們由於絲綢之路的貿易,有很多去了中國,與中國漢人通婚。所以中國人身上或許有更多的雅利安人血統。

    憑心而論,希特勒內心是看不起中國人的,但在這個種族主義橫行,白人普遍歧視有色人種的年代。希特勒對中國,其實還算是不錯的了。至少遠好於當時要殺光有色人種的3k黨盛行的美國和視有色人種近乎非人類的英國。

    「那麼德國和中國的關係,有沒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德國能不能擴大對范某的西南當局和我們國民政府的支持力度?」范哈兒再次提出這個問題。

    奧運期間范哈兒已經幾次提出這個問題了,但是戈培爾他們,每次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基本不正面回答。

    不過老希畢竟是老希,他當然不會退縮。

    「我個人對中國和西南當局懷有深深的友誼,但目前兩國關係的發展,一直還算不錯,接下來怎麼樣,只要繼續發展下去就可,沒有必要再人為的進行促進。

    聽到希特勒基本算是正式拒絕了擴大援助的可能,范哈兒頓時內心一陣不舒服。

    難道這時候,希特勒就已經鐵了心準備和日本結盟了?

    其實希特勒對中國還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他早年受到來自中國家庭的幫助,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繫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歎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併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甚至於有傳說,希特勒的床頭,一直放著《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鑒》,希特勒對中國古兵法和書籍非常喜愛。據他的,經常可以在這位帝國元首的床頭看到德文版的中國書籍。希特勒在視察法國佔領區和訪問意大利時都曾隨身攜帶孫子兵法的簡譯本,他還經常挑燈夜讀並寫了大量的閱讀筆記。在任命隆美爾為陸軍元帥暨北非方面軍總司令時,他也曾送給這位名將一本帶有自己註釋的孫子兵法簡譯本,讓這位忠心的將領感激涕零。

    對於希特勒可能會看《孫子兵法》范哈兒到有幾分理解,也很相信。但對於這位元首會讀《資治通鑒》,范哈兒是七分懷疑,八分不信的。就算是在中國,能夠真正熟讀《資治通鑒》的,又有多少人呢。那那麼厚厚一疊書給希特勒,估計僅僅是翻譯,就可以讓高貴的「雅利安人」暈倒一個排了。

    在軸心國結盟的初期,希特勒並沒有預料到日本的發展會如此迅速。當時在美茵茨的軍事基地裡,他曾私下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過:

    「和(日本)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

    對此,范哈兒到是覺得,與其說希特勒覺得和日本結盟是恥辱,不如說他是對日本的仇恨餘怒未消。他在後來孔祥熙訪德時,和他的官方回話中,就有所證明。在談到關於日本方面與中日戰爭戰事方面,希特勒憤慨地表示了對日本軍人的仇恨心情,說第一次歐戰將近結束,日本軍人乘德國駐軍無援之機奪青島之役,德國駐軍全部犧牲,此種奇恥大辱,日爾曼民族永不會忘懷,一定要清算云云。

    曾有人在希特勒和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發現希特勒也曾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設想:以巴卡思坦(當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的交接處)為界限,西方(歐洲,中東,北非,大西洋西岸)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領土,東方(亞洲,小亞西亞,印度,太平洋西岸)為中華民國領土。

    對此,范哈兒到是覺得完全是希特勒一時的狂想罷了。

    要是把一個人曾經提到的每一個瘋狂想法都當真的,那就真是太瘋狂了。

    他不會覺得德國會和現在實力的中國真正結盟,就算他們內心有這個想法,也不現實。他現在能做的,也是最想做的,就是盡量拖延德國和日本的結盟。

    反正德國參加世界大戰還要兩三年,而中國加入盟國,也還要幾年,這個時候,只要讓德國和日本不提前結盟,中國完全可以從盟國一方和德國那邊,同時獲得好處和支持,來對抗日本的侵略。

    不過儘管德國後來與日本結盟了,但實事求是來講,納粹德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後繼一直都相當曖昧不明,甚至可以說比較友好也是真的。

    在得知南京淪陷後,德國還曾秘密支援了**一些包括i號坦克,sdk.222,護耳式頭盔在內的德制武器,國民革命軍就有一個使用的完全是德式裝備,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也曾使用過德式頭盔。

    蔣介石向德國派了大量的公費留學生。至於抗戰前的大量德**事援助那就不用說了,直到抗戰開始後還不顧日本的強烈反對,小規模給中**援,直到1941年。德國蓋世太保不太找中國學生麻煩,甚至開戰後亦然。1936年奧運會,德國出資幫助中國代表團,這些也是事實。

    希特勒對中國的友好,同樣影響了整個國家。在德國很多中國人便過得不錯,比如說蔣公次子緯國還是德軍軍官。如果說他只是高層之間交往的產物,理應受到尊重待遇的話,那很多普通華人在德國的待遇,也確實相對在英法絲毫不差。

    就是這樣的環境下,讓范哈兒和中國體育代表團,覺得在德國這段時間,確實過的很不錯。

    但就在他們即將啟程歸國的時候,范哈兒卻突然收到了一號特工送來的機密情報。

    「德國和日本將在11月簽訂合作協議?」

    這個消息,讓范哈兒大驚,難道德國真的準備和日本提前達成協議了。

    一旦這個協議達成,那中德關係必然面臨轉折,期間幾年的經營,不管是老蔣也好,范哈兒也好,他們的心思基本都要白費了。

    如果說范哈兒的努力,實在得到了一定好處後,最終沒有達成目標的話,那老蔣對結交德國的努力,則完全是白忙活了一陣,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老蔣派孔祥熙訪問歐美時,那位孔先生在離開美國後,坐德國郵船往復德國巴特諾汗溫泉,曾以短期療養為藉口伺機和希特勒作了二次的密談。希特勒對孔表示了德國的遠東傳統政策是以中德兩國的親善,幫助中國建設成一個富強獨立的國家是符合兩國利益的,由於軸心協定關係,一時需要撤退軍事顧問及政府派往政治、經濟、交通、工礦等部門的專家是不得已的。他說已暗示他的屬下把中國所有在德購置的軍需物資盡量在撤退軍事顧問及各種專家之前輸出國境,希特勒又以調解人自居,密示德國駐中國大使館陶德曼籍機調解中日問題。

    之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德國一直對華友好。

    而中國,包括老蔣個人,也一直是對德友好的。

    1932年蔣介石剛剛恢復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職務後不久,張靜江、戴季陶就拜訪了老蔣,他們曾是早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搞投機買賣時的拜把兄弟。他們告訴蔣介石,現在德國有一股勢力叫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黨,其黨魁阿道夫.希特勒主張鐵血政策,他們似可吸取其的做法。

    蔣介石聽了介紹後,不久又叫來戴季陶,請他帶代表團去德國考察,並表示,為要建立一個強大的軍隊,還將分批派人到德國學習。戴季陶從德國回來後,再次力勸蔣介石學習希特勒,加強政治上的控制和軍事上的準備,以外抗強權。蔣介石聽了感歎道:「希特勒乃當今世界偉人也!我是一國最高領導人,應當學習希特勒。」為了穩妥,他又就獨裁問題找來張學良詳談了一次。

    於是蔣介石命心腹顧問黃郛創辦《復興月刊》,第一期就刊登了一篇論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如何復興的長文。由於蔣介石的提倡,三十年代法西斯主義在中國盛行過一時,希特勒、墨索里尼像高懸於各處。國民黨元老張繼也曾公開推崇說:「蔣中正先生就是中國的希特勒。」此時黃埔系中一些骨幹分子組成「藍衣社」,倣傚墨索里尼的黑衫黨,一切惟「領袖」之命是從。cc系的「中央調查處」也是宣傳法西斯主義的一個重要系統。

    蔣介石政府與希特勒政權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蔣介石讓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朱家驊去德國,邀請了一批德國將領來華當軍事顧問。1932年5月請來了67歲的塞克特,他1920年至1926年擔任過德國國防軍總司令。在塞克特的幫助下,蔣介石製定了第五次「圍剿」的策略。由於中國『共產』黨內「左」傾錯誤,紅軍被迫長征。蔣介石的南京政府還加緊組織農產品和戰略物資向德國出口,第一批2000噸鎢礦運往了德國。

    1936年4月8日,雙方還在柏林簽署了《易貨協定之補充信貸合同》。美國《中國每週評論》很快發現了問題,立即指出:「我們對蔣介石在中國推行法西斯主義表示憂慮。」

    如果現在真的出現德日合作的話,也許德國可能不會馬上對中國怎麼樣,但是只要日本施加壓力,那德國對華的援助,就絕對會減少直至消失。那樣將來日本侵華時,需要面對的壓力,也絕對會減小很多。

    可以說,如果這次德日達成合作,那絕對是對於日本的侵略野心的一個很大刺激。

    明年抗戰需要提前都說不定!

    所以在收到一號特工的那個消息後,范哈兒毫不猶豫的馬上作出決定。

    暫緩貴國行動,盡一切努力,遲緩德日結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