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一節 上海開戰 文 / 黃初

    第一百九十一節上海開戰

    「放心,中日之間不管能不能在幾天內再另外爆發大戰,但這仗,卻是絕對不會這麼結束的,有的是讓你上戰場的機會。」范哈兒笑著搖搖頭。

    日本根本不可能因為中方的這麼一個通牒,而真的停戰。

    雖然這個停戰的通牒,很實際,也很合理,在這份文書發出後,包括德英美等國,都紛紛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表示,希望接受中方的這份停戰通牒,兩國坐下,好好協商和平解決在平津的衝突。

    不過日本人很現實,他們自己就經常藉著停戰呼籲的時候,偷偷完成調兵遣將,然後立刻談判不成功,突然爆發一擊,所以早接到停戰的最後通牒後,就很快發現,**這邊的軍事調動和動員工作,並沒有真正停止,雖然他們自己也沒有停止,但還是能從中看出,這時候停戰談判,對他們是沒有好處的。

    日本比中國早進入戰備狀態好幾年,這時候要是給了中方時間,反而會拉近彼此的戰鬥力差距。

    其實就算這一次日本可能真見好就收,接受暫時的停戰了,雙方在以後的日子裡,也馬上會再次爆發衝突,畢竟日本人吞沒中國的野心,從來沒有消失過。何況現在老蔣和國民黨中央,已經決定了和日本打一打,如果這時候日本方面退縮,反而會激發這邊抗戰的動力。估計日本人,應該也能清楚的看到這一點,所以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接受中方很現實的停戰通牒。

    所以最後的結果,那份呼籲停戰的最後通牒在達到日本,進行了簡短的討論後,最終被日本內閣否決,並且將內閣的討論結果提交裕仁天皇進行最後裁決,準備就兩國正式宣戰做準備。

    作為宣戰之前的最佳軍事目標,中日兩國不約而同的目光看向了上海這座遠東最繁華、影響力最大的城市。

    由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即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

    中國如果能夠收回這座城市的主權,不僅能極大的鼓舞國人的抗戰信心,還能增加國家在國際中的影響力,最終通過國際干涉,來停止中日之間的戰爭。而日本,則是想完全控制上海,進而掐斷中國的對外主要進出口通道,進一步增加逼迫中國投降的可能性。

    雙方不約而同的,同時向上海增兵。

    日本派出的是第三派遣艦隊,而中國則是蘇浙邊防司令張發奎將軍所部。

    8月13日,按照歷史正常發展的話,日軍已經將要對中國守軍發動進攻了,但這次因為中國的停戰通牒一事,而讓日軍的進攻計劃稍微延遲,此時的上海,除了稍微有幾分緊張氣氛外,市面上還是一片歌舞昇平,基本沒有受到中日在華北大戰的影響,甚至很多人與日本人的接觸,仍舊維持了一貫的友好,市面上,日本浪人帶著武器自由走動,而沒有絲毫受到影響。

    不過這些表面現象下,掩蓋著的私底下的暗流湧動。

    各方的間諜和探子,密集在各處活動,收集相關的軍事和地理情報,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

    其中作為上海灘三大亨的杜月笙,自然不可避免的要加入這種私下層面的接觸了。

    杜公館中,這位大亨正在看一封信件,而他身邊則是以楊管北為首的手下四大干將。

    「小北,這真是范司令托人轉交過來的?」

    「是,老闆,范司令的副官,特地到淞滬口親自將這封信交接給我,表示這是他們司令親筆寫的書信。」楊管北在一邊立刻點頭。

    「嗯,看這潦草的字跡,想來也應該就是范哈兒的親筆手書了。」杜月笙笑著將信件收起來,臉上已經沒有了剛開始時的緊繃神情。

    但是隨即這位大亨就手指輕敲旁邊茶几,鬱悶的表示:

    「不過這范哈兒的要求,也實在是忒古怪了點,要不是我知道他已經投效了蔣公,恐怕還真要懷疑他準備叛變投靠日本人呢,竟然想在這個時候,偷偷把武器送進上海來。真是……」

    由於在場的只有自己的四個心腹,而且范哈兒的要求,可能也必須落實到他們的身上來實行,所以杜月笙並沒有對他們隱瞞信件的內容。

    「運送武器?」楊管北一臉的驚訝。

    他之前沒有看過這份信件,現在也是第一次聽說上面的內容。

    「嗯,這范哈兒要求在今天這晚上,就從長江沿黃浦江口秘密運送一批軍火武器進來。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武器,但這時候日軍的軍艦在黃浦江上四處巡查,恐怕我們的船才一過去接貨,就會被他們察覺盯上啊,怎麼還能做到秘密行動呢!」

    「這個……」楊管北作為小弟,也是明顯的大皺眉頭。

    他的身份,正是負責主營輪船業務的經理,雖然自從戰爭爆發後,杜月笙就把大部分輪船,都調到南京等地去,幫國民政府秘密撤離一些重要人員和東西了。但是為了不引起日本人的懷疑,明面上還是留了大量的船隻在上海,這時候如果接運軍火,肯定是要讓他動用手下來行動。在這麼危急的局勢下,他內心當然也不是很樂意,只是不好張口幫杜月笙拒絕罷了。

    「唉,不管如何,那范哈兒,現在已經站在蔣公一邊,他以公務的名義,要求我幫忙配合,我也不好拒絕。這樣,小北你抽調一艘船出來,派幾個得力手下,去把那些軍火秘密運進黃浦江,盡量不要讓日本人察覺。這事風險太大,你自己就不必親自參與了,交給別人去辦就好。」

    楊管北聽到杜月笙這麼說,卻反而搖搖頭:

    「這事風險太大,如果交給手下,我擔心會出意外,還是由我親自出面去辦吧,要是真遇上日本人,憑我們在上海的人面,也還能周旋一下。」

    杜月笙頓時手上動作一停,盯著楊管北的眼中,滿是掙扎和猶豫。

    過了半響,才慢慢搖頭:

    「好吧,這事隨你,不過我要提醒你一句,真出了什麼事情,一定要以保全自己為第一目標。范哈兒也沒說那軍火有多重要,大不了便宜日本人,在這個時候,我們可犯不著為了他丟掉自己的性命。」

    「是,小北理會得。」楊管北笑著點頭。

    他是個血性的男子,但自然識時務。

    杜月笙這邊的決定才下,范哈兒那邊卻早準備的差不多了。

    當整整一滿船的軍火,被裝載運走後,收到消息的范哈兒,頓時大為滿意,心中更是充滿了期待:

    「希望這批東西,能夠在淞滬大戰的時候,發揮一點作用吧。」

    實際上他在上海部署的袍哥情報人員,數目並不少,只是他自己的輪船,早就被調到南京和其他地方,去運送南京中央博物院的文物,還有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去了,哪裡還有閒餘來冒險運軍火進上海,無奈之下,才找了上海幫忙,實際上,這次的行動能不能成功,他並不抱多大的期望,只要嘗試一下就行。

    萬幸,這時候上海戰雲密佈,但日軍的軍艦,卻是主要集中在撤僑和監視中國守軍上,對於一般的商船,雖然有心監察,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以在楊管北這個地頭蛇的幫助下,最終,整整一船軍火,終於被他有驚無險的運進了上海,轉交給范哈兒在上海的袍哥情報人員後,存放在了三鑫公司黃浦江邊的一個秘密倉庫中。

    時間進入了8月15日,日本內閣,終於還在公然拒絕了國民政府關於停戰的最後通牒,並且在當天,就下令佔據平津的部隊南下,同時命令駐滬部隊一級戒備,隨時準備進入攻擊姿態。

    他們很清楚的看出來了,一旦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最有可能的進攻方向,應該就是上海。所以決定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向南京施壓的圖謀。

    上海的兵力,日軍並不佔據優勢,不過他們對此早有準備,僅憑在上海的海空軍部隊,就能牢牢牽制**幾十萬兵力了。而且不管是日本國內也好,台灣朝鮮這些殖民地也罷,各支部隊早已經待命,援軍隨時可以乘船調集去上海參戰。只要上海的陸戰隊能堅持幾天,馬上就可以改變上海的兵力優勢對比,到時候不僅僅是拖住**一部分兵力,還能確保佔領整個上海,甚至更進一步奪取南京也有可能。

    其實他們在預判出**的最新攻擊方向,可能會是上海後,早已經毫無顧忌的提前開始向上海調兵增援。

    在這一點,日軍做的毫無疑問比國民政府要直接多了。

    國民政府自認弱國,需要博取外交同情,需要佔據道德正義的層面,各方面各步驟都想做的面面俱到,深怕被別人抓住道義的把柄,橫加指責,從而少了政府博取外國干涉支援的可能。

    就像這一次,明明知道日軍已經開始向上海增援了,而短時間內,對峙一線的兵力,也還是中**隊佔了絕對優勢,但最高國防會議,卻還是沒有馬上下令上海守軍對佔據上海市區的日軍立刻發動攻擊。甚至在日本的海軍派遣艦隊增援到了後,也還是沒有馬上動手。

    直到8月16日,剛剛派遣到華北增援的湯恩伯將軍的第13軍和衛立煌將軍的第14集團軍,突然出現在八達嶺、南口一帶,對正欲從北平地區南下作戰的日軍主力形成背後的威脅,日軍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立即命令兩個師團的兵力,攻擊南口的湯恩伯軍。

    湯恩伯軍戰鬥極為頑強,立刻給出擊的敵軍以沉重打擊。

    同時衛立煌軍已從保定附近穿過山地,向西北馳進,對進攻南口的日軍左側背發起猛攻,使敵陷入腹背受擊狀態。而保定滄州方向的張學良部、楊虎城部,也同時從正面出擊,對南下的日軍發動強勢反擊。

    除了剛剛從平津撤下來休整的二十九軍主力外,**在華北的主要兵力,全都投入到了對日軍南下部隊的圍擊之中。

    日軍為解救被圍攻的部隊,遂調集華北所有兵力增援南口,而中**隊亦不斷向南口方面增援。

    南口地區的大戰,日夜進行著。

    蔣介石為了避免南北兩個方向作戰,亦即防止日軍在華東沿海進攻,分散和牽制中**隊北上決戰的兵力。在蘆溝橋事變發生時,他便決心以先發制人的手段,徹底消除國民政府「後院」之潛在威脅。為此,蔣介石向華中守軍發出命令:

    以迅雷不及醃耳之手段,於規定同一時間內,將敵在我國華中地區以非法所強佔領之各據點實力撲滅之。

    「**於華北抗戰期間,奇襲掃蕩上海敵之潛勢力,爾後則確實佔領之……上海當軸應充實憲警之力量,俾能協助**掃蕩上海敵之潛勢力。」

    但由於日軍事先從漢奸那兒獲得了中**隊將以先發制人手段掃蕩華中日軍的情報,武漢以下長江中的日本海軍艦艇部隊和長江中、下游沿岸的部分海軍陸戰隊,在中**隊「一掃」之前,偷偷逃至上海。

    上海警備司令張治中將軍根據蔣介石的命令,為了掃除上海之敵,積極部署兵力。

    此時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兵力已經達六千人以上,又加上第3艦隊的艦艇部隊和空軍配合作戰,士兵數量佔劣勢,但綜合戰鬥力卻並不佔絕劣勢。

    8月17日,日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上,日本上海派遣艦隊和陸軍派遣部隊,全都雲集在艦上的會議室中。

    日駐華海軍第3派遣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於盧溝橋事變後乘旗艦抵上海,除了撤僑外,主要的目的,無疑就是增援上海日軍,並且伺機對上海的中國守軍發動攻擊,趁勢奪取整個上海。

    17日午後,在艦上舉行緊急特別會議,到會的有海軍武官本田輔、佐官沖野、田中,第3艦隊參謀長巖村,陸站隊司令大河內,陸軍武官喜多等,聆聽日軍東京總部關於上海問題的決定。

    在這個時候,日本已經正式決定,主動在上海主動開戰,利用上海的海空軍優勢,牽制中**隊兵力,不讓**繼續北上支援華北戰場。

    長谷川在宣讀完東京本部的命令後,對著全體起立站在下方的海陸軍軍官們再次下令:

    「諸君!報效天皇的時間到了,皇朝霸業就在眼前,如此就讓諸君一起努力。為了讓帝國之花在上海這座遠東的明珠上綻放,而獻出我們的一切……天皇板載!」

    「天皇板載……」

    一群日軍高級軍官在「出雲號」號的會議室中大聲吶喊。

    隨後,日軍各部立刻進入最後的戰前動員狀態,炮口瞄準中國炮台,士兵槍口瞄準中國守軍,隨時可以發動攻擊。

    8月18日晨9時15分,日艦出雲號率先以重炮向閘北轟擊。隨後日海軍陸戰隊一部,由天通庵及橫濱路方面,越過淞滬路衝入寶山路,向**駐西寶興路附近的保安隊射擊。**立刻予以回擊,淞滬抗戰正式開始。

    「出雲號」是一艘排水量近萬噸的裝甲巡洋艦,屬於出雲級裝甲巡洋艦,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日俄戰爭,並擔任過天皇的座艦。它長121.92米,寬20.93米,吃水7.37米,主機功率14500馬力,航速20.75節,編製672人。裝備203毫米炮4門,150毫米炮14門,12磅速射炮12門,2.5磅速射炮8門,4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隨著長谷川一聲炮擊令下,炮彈在上海的土地上落下。

    「轟隆」一聲爆炸,巨大的203毫米口徑炮彈爆炸,在中國陣地上留下一個巨大的彈坑。

    「敵襲……」早就嚴陣以待的中國上海守軍,立刻發出了敵襲警報。

    此時駐守上海的中國守軍,主力為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率的第87、88、36師及重炮兵兩個團,以及新增援過來的蘇浙邊區司令張發奎第55師、57師、獨立第20旅,他們正開赴浦東及上海近郊。其他中**隊正在陸續趕往上海的,計還有第39軍一部及第2、11、61、98師等部。

    中**隊在人數上,對於日軍自然是佔據了絕對優勢。

    受到炮擊之後的第88師孫元良,立刻向南京方面通報了日軍炮擊的消息,同時命令部隊反擊。

    槍炮聲在閘北響起,而頂在第一線的中國士兵,沒有絲毫退縮。

    「干他狗日的,竟然還真向我們主動攻擊了!」

    「弟兄們,加把勁,讓小鬼子好好瞧瞧我們的厲害,幫我們在華北受苦受難的同胞報仇!」

    陣地上的中**官和士兵們,不約而同的對鼓勁對日軍發動反擊。

    每個人都信心十足,對於僅僅七千的日軍,根本沒有絲毫畏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