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五節 大勝 文 / 黃初

    第二百四十五節大勝

    就在南京城中的范哈兒,剛剛得出城中勝利局面已經大定,戰前的第一戰略目標可以實現的時候,正在和日軍第四師團作戰的陳蘭亭,也再發來捷報:

    「我軍已經撼動日第四師團陣線,敵軍正有後撤跡象!」

    這絕對是一個奇跡,以僅僅兩個並不是特別精銳的師,對陣日軍一個甲級師團,仍由這邊主動也就算了,現在攻擊的一方,竟然還可能將人數多又佔據守勢的一方,打得可能後撤了。

    收到消息的范哈兒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翻著手上的捷報看了好幾遍,再讓前線偵察兵確認後,才相信事實確實如陳蘭亭說所。

    其實日軍第四師團對於陳蘭亭部兩個師的進攻,剛開始時到是並不怎麼慌亂,好歹戰力和人員數量上,還是佔據了一定優勢的,但是等到松井石根的全軍向蘇州方向後撤的命令下達後,第四師團的高層就慌了手腳。

    南京前線皇軍兵敗了!

    這是第四師團高層的第一反應。

    然後就是考慮,還在這兒和陳蘭亭部拖延交戰的第四師團,會不會被追擊過來的中**隊包圍全殲?

    稍微一考慮,那商販集團出身的領導者們,自然多少有點向後撤的意思。

    兩軍交戰時,上峰的一些隱晦的暗示,都可能造成下面極大的動亂,何況第四師團的小兵,都更是十分會看人臉色行事的,自然更加敏感。還沒等師團長官們請示松井是不是讓他們後撤,很多士兵就已經私下自己顧自己收拾裝備,準備提前跑路了。

    當柳川平助以強大毅力,收攏了剛剛跑出南京城的將近一個師團日軍殘兵,並且決定留下一個聯隊的士兵斷後,其他部隊立刻和他一起去和第四師團會和,撤往蘇州的時候,第四師團再次發來一個震撼這位新任司令官的消息。

    「既然殘兵已經和司令長官部會和,第四師團考慮到南京之圍已經解除,決定本部提前向蘇州方向撤離……」

    「八嘎牙魯!」柳川平助氣得拔出他的指揮刀,忍不住向找第四師團的官兵砍上幾刀出出氣了。

    這個無恥的大阪第四師團,竟然再次準備當逃兵了。

    本來這位柳川代理司令官,還想著是不是可以立刻第四師團拖住陳蘭亭兩個師的機會,自己以急行軍聯合第四師團,前後夾擊,將陳蘭亭部給全部吃掉,以報這次在南京城中失利之仇。

    但現在第四師團一撤,他自然再不敢打這個主意了。

    「命令第六聯隊斷後,其餘部隊立刻向蘇州進發!」柳川平助這時候也只能下令,趕緊向蘇州方向撤離了。

    這時候如果再不走,被得到空閒的陳蘭亭部拖住,自己反而就可能又被從南京城中追出來的范哈兒主力給圍上,到時候弄個主力全軍覆沒,也不是沒有可能。

    柳川部的行動,很快傳到了范哈兒的司令部中。

    「報告司令長官,我前線偵察到,日軍松井部和柳川部,在會和南京出逃的敗軍後,僅留下一個騎兵聯隊斷後,其他部隊已經立刻轉道向蘇州進發,並不準備和剛剛逃離的日軍第四師團會和的跡象……」

    收到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將近三個師團的敗軍,根本不敢戀戰的匆忙逃離消息後,范哈兒頓時長長鬆了一口氣。

    戰鬥了兩天兩夜,日軍固然被消滅了將近兩個師團的兵力,但是**這邊的消耗和損失,也是何其之大啊。

    作為直接指揮部隊作戰的一線司令官,范哈兒對於自己的損失,可是非常清楚。

    整整二十個新投入的戰鬥師,其中參與一線強攻的精銳師,就直接損失將近三成人員。

    這還算好,也很正常,但真正讓人無法承受的是,那本來只是跟在精銳師後面,充當撿便宜的新編師部隊,卻是在戰鬥結束後,損失了將近一半的人員。而且這一半人員中,真正死於日軍手中的,不過佔了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其他人要麼是臨陣脫逃被就地槍決;要麼是自己胡亂逃跑,不知道被哪兒冒出的流彈、地雷給炸死了;甚至還有部分,很明顯是督戰隊監督不力,讓他們直接從戰場上逃走了。

    所以那二十個師實際總減員數目,也超過四成左右,僅比被圍殲的日軍稍微好點而已,這個時候組織兵力追擊,恐怕都不一定能組織起有效的隊形來。

    這樣的情況下,范哈兒這個司令官當然清楚,是絕對不可以繼續對日軍追擊作戰的。

    而且加上南京城中原來將近十個師的殘軍需要救助,大量設施和場地需要緊急修復和維護,范哈兒在日軍明確已經向蘇州方向後撤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追擊。

    所以當柳川平助率領本部日軍,匆忙和同樣後撤中陳蘭亭兩個師交錯而過時,雙方只有部分激動的士兵,遠遠的對著敵軍打冷槍。作為兩方最高指揮官的柳川平助和陳蘭亭,都沒有下令作戰。

    而率領了幾個完整編製師,前來接應陳蘭亭的范哈兒,也是一點也沒有讓部隊急行軍的意思,只是遠遠的跟在日軍後面,遠程炮擊了一番,等會和陳蘭亭部後,就自動將全軍後撤回了南京城中,僅僅是利用優勢兵力,將柳川平助留下斷後的一個騎兵聯隊,給全軍殲滅在了南京城外圍而已。

    「親愛的同胞們,我們在南京紫金山給你發現場第一手報道,就在我們的遠處,通過望遠鏡可以清晰的看到,日軍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兩部人馬,正在快速向蘇州方向逃竄,我們要率先向全國播送一個好消息,南京保衛戰,我們勝利了!我們守住了我們的首都,我報贏得了抗日以來的第一場正面戰鬥的勝利,南京城萬歲!南京城守軍萬歲!中華民族萬歲……」

    《南京還在戰鬥》節目組,確實是第一個向全國播送南京戰役獲勝消息的第一家媒體。

    這方面,就算是總部已經遷移到重慶的中央社,也是落後了《南京還在戰鬥》大半個小時,並且在播送中,更是直接大量引用了南京還在戰鬥節目組的消息。隨後則是新華社和《重慶日報》等其他幾家有內部消息的媒體。

    至於另外一些電台和報紙,則是基本在收聽了這些媒體的報道後,才在第一時間,發出了號外:

    「南京大捷!」

    「我們勝利了!」

    「**守住南京城了!」

    勝利的消息傳開,中華大地上,鞭炮聲和歡呼聲不斷。一個個壞消息之後,終於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而且是在很多人眼中作為「最後一戰」的首都保衛戰中,最終獲得了勝利,這份勝利,確實是來得尤其不易。

    重慶、武漢、廣州、西安、長沙,中國倖存的這幾座大城市中,勝利的消息傳來,立刻引來全城熱烈慶祝。

    武漢作為最高統帥部和「抗日最高統帥」所在地,慶祝場面更是熱烈,大量的人群湧上街頭,對著最高統帥部所在地歡呼。

    而作為「抗日最高統帥」的老蔣,在收到消息范哈兒的連續幾份電報,從簡單的報捷,到詳細的描述戰鬥過程報告後,也是忍不住欣喜的在房間裡走來走去。

    「中國果然不可戰勝!」

    「我國果然不可戰勝,不可戰勝!」

    老蔣激動的嘴裡只剩下「不可戰勝」這麼一個詞了。

    激動之下,這位委員長甚至都差點忘了給前線將士封賞,而是幾次來到門外,向那些遊行歡呼的人群致敬。

    最後還是最高統帥部和軍政部的其他幾位委員一起,草擬了嘉獎令,以及封賞令給老蔣,讓他簽署後通傳給了南京,這事才沒有出格。

    對於范哈兒和唐生智的封賞,非常為難,因為兩人不管是軍銜和勳章,都已經到了目前**系統中,普通將領中能夠授予的最高級別了。

    再上去,就可以和老蔣平級了。但這一次兩人立下守住南京的蓋世奇勳,當然不可能不封賞。所以最後,嘉獎令最後乾脆還是提升范哈兒和唐生智兩人為特級上將,頒授紫勳。

    中國國民黨政府曾於1935年設特級上將銜。此銜實際上專為蔣介石而設,到蔣於1975年去世後,國民黨軍隊已不設此銜了。國民黨軍隊的真正上將實際分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實際上這是上將銜中的兩個半級,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的軍銜領章都是二顆星,而且在很多場合都統稱上將。此前范哈兒和唐生智,都已經是一級上將了,這次再進軍銜,當然只有是特級上將了。

    對於這樣挑戰老蔣級別的事情,最高統帥部和軍政部,也馬上採取了補救措施,通知已經搬遷到重慶的國民會議:老蔣作為「抗日最高領袖」,率領麾下取得了南京保衛戰的最後勝利,因此要求授予他「海陸空三軍大元帥」軍銜。

    這樣的事情,不可能馬上解決,但是給范哈兒他們的嘉獎令,卻是馬上就傳達了。

    人在南京城的范哈兒,在收到武漢最高統帥部的這份嘉獎封賞令後,才算是稍微好受了一點。

    特級上將,那不是和老蔣比肩了麼?

    不知道武漢方面還有個大元帥準備軍銜的范哈兒,和唐生智一起別有一番興奮。

    相比於全國其他地方熱烈喜慶的場面,南京城中雖然也同樣歡呼雀躍,但是夾雜在大量勝利呼聲中間的,也有不少哭泣聲。

    南京這一場戰鬥,如果從蘇嘉線後撤算起,打了足足三個多月。

    在這期間,**投入了超過四十個師的陸軍部隊和海軍人員、要塞駐守人員、以及大量的壯丁新編部隊等等。

    但是到了勝利後,范哈兒統計數據卻發現,包括最後投入的那些新編師,以及早期投入部隊的殘餘老兵,現在整個南京城中的戰鬥力,還只剩下二十個師多一點的部隊。

    整整二十個師的人馬,超過二十萬士兵,在這一次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殆盡。

    相比於軍人的損失,南京城本身的財產和人員損失,也極為慘重。

    在早期抵擋日軍的巷戰中,南京城的大量建築,就直接損毀與兩軍戰火,隨後在范哈兒火箭炮的覆蓋式攻擊下,這中損毀更是進一步加重。根據副官處和參謀部的初步統計,這一戰,僅南京城中的建築類損失,就超過上千萬銀元。

    相比於財產損失,平民的損失同樣超過幾萬人。他們大多死於交戰中的流彈,但也有少量平民,是在給**將士幫忙,或者站出來一起戰鬥的時候被擊殺的。

    雖然在戰前的動員遷移,加上戰火燒到城中,確實讓大量的平民在後期又撤出了不少。實際上,到了日軍正式打入南京城中,同時封鎖長江江面的時候,南京城中也只剩下幾萬平民了,這些人分佈在偌大的南京城中,依靠地堡或者其他建築固守,本來危險也不大,但戰鬥足足打了幾個月,自然讓大多數人都無法躲藏,最終蒙難,卻也是國家一大損失。

    萬幸的是,南京保衛戰最終還是勝利了,他們被殺的仇恨,也多少報了一點。

    但是親人間的傷感,當然不會因為報仇了而減弱,尤其是城中還有大量損失了戰友的士兵,所以在南京保衛戰勝利後,南京城,反而是中國現在的大城市中,勝利氛圍最不濃厚的地方。

    「通知武漢最高統帥部,申請同意全國為南京的死難者和戰殞者,降半旗致哀一日!」范哈兒突然對副官發出命令。

    這次南京的平民損失,和歷史上單純的無辜殺戮有所不同,所以大多數國人,對於城中有遇難的平民一事,並沒有特別感覺,但是范哈兒卻是想起了歷史上的那個南京城中,歷史上那些遇難的同胞。

    自己誓死要打這南京保衛戰,也許潛意識中,就是想盡量避免那樣的人間慘劇發生吧。

    而現在,自己仍舊神情政府降半旗,名義上主要是是為了保衛戰中的戰殞者,實際上,他的內心,還是為了歷史上那些遇難者。

    范哈兒作為剛剛率領大軍獲得勝利的第一功臣,提出要為戰殞者降半旗致哀,國府當然不會不同意,很快,由蔣委員長親自批復的電報,就傳到了范哈兒手中。

    「哈公所求,一概允許,並特請范哈公傳達蔣某人和最高統帥部諸同仁,對於前線將士的慰問。不日,某將親率勞軍團,前來南京宣慰參戰官兵!」

    老蔣的回復,讓范哈兒笑著搖了搖頭。

    這位委員長在南京保衛戰勝利,不顧前線形勢仍舊緊張,就匆忙的跑來慰問參戰官兵,看來是對於自己的威望,很是忌憚,迫不及待,要來前線收買人心了。

    不過這樣的情況,范哈兒並不擔心。

    這次南京保衛戰後剩下的幾支部隊,原來的殘兵敗將,全都被自己拆散打亂重組了,由自己的嫡系軍官出任中高級指揮官,這老蔣想要再將他們收回去,基本已經不大可能。而其中佔據了一半人數的新兵部隊新編師,因為自己算是**系統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真正對他們好,並且承諾將他們收入自己嫡系親兵系統中的人,隨著南京保衛戰結束,自己履行承諾將這些新編師的番號序列,大多編入了自己第七戰區的嫡系部隊名下,這個承諾也算是完成,老蔣想要拉攏他們,當然也不大可能。

    唯一可能被老蔣親臨一線勞軍所感動,估計也就是原來中央軍系統的幾個精銳嫡系師了。不過像第88師等幾支部隊,在經歷了南京保衛戰後,基本成了殘缺部隊,保存完整的只剩下後期投入戰鬥的稅警團和委員長衛隊等少數幾支部隊,這些人馬,就算老蔣不親自來前線慰問,也基本不大可能跟著范哈兒走。

    所以實際上,老蔣親自來前線勞軍,爭取軍心,並沒有多少的軍心可以撈。

    雖然范哈兒知道老蔣這次來前線,可能要失望而歸了,但必要的迎接程序,還是要做的。

    同時隨著南京戰役的結束,下面需要考慮的事情,和必須進行的準備,也是馬上需要和各方討論並且趕緊作出決定的。

    范哈兒早就通過情報渠道知道,日軍並不是沒有足夠的兵力,來繼續進攻華東,而是短時間內不能調集足夠的兵力罷了。隨著南京戰事結束,等到自己的部隊休整完畢,估計日軍從各處調集過來的援軍,就足以又把原來的損失兵力補足,並且還有多餘了,到時候**採取什麼樣的應對策略,以及休整期間應該採取怎麼樣的措施,都是絕對需要好好討論的。

    所以范哈兒一邊對老蔣發出了歡迎通電,一邊卻也是密電各方,對接下來的國際國內形勢,進行討論了。

    1938年5月,此時中國的抗日戰爭自然打得如火如荼,但是國際上,歐洲方面,也並不是那麼平靜。中國在南京取得大捷,三個月戰鬥期間,總共殲滅日軍將近十萬人,這樣的勝利,即便是以**二十幾萬人的損失換來的,也還是足夠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力,引起某些集團,改變對中日戰爭的態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