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一節 新武器研發 文 / 黃初

    第二百五十一節新武器研發

    對於暹羅的干涉行動,並不會馬上出結果。

    現在從緬甸進口的部分物資,還是要不斷受到暹羅海軍的騷擾,但范哈兒其實有更好的辦法。

    他的那支東南亞艦隊,可不是擺設的。讓這支好不容易湊出來的艦隊去和強大的日本海軍拼消耗,范哈兒自然捨不得,但是讓他們拿不成比例的暹羅海軍練練手,卻是范哈兒非常期望的。

    而且本來掛的就是英緬殖民當局的旗幟,代表英緬殖民當局,肅清緬甸海域內,對正常商貿行動構成威脅的其他海上力量,原本就是義不容辭的事情。

    在范哈兒的指示下,這支東南亞艦隊馬上開始行動。

    雖然暹羅的海軍力量,比軍事政變之前,已經要增強了不少,但是對於擁有老式「蘭利號」航母和新型列剋星敦級航母「天堂鳥」號的東南亞艦隊,還是根本無法對抗。

    在英緬當局嚴禁東南亞艦隊挑起戰事的情況下,幾次出擊,將暹羅海軍逼退回了暹羅的港口龜縮後,這樣的海上威脅,就立刻消失無蹤。至於陸地上可能的騷擾,在緬甸反獨裁聯軍進入暹羅境內,挑起暹羅內戰後,這樣的威脅,也就早不存在。

    經過這麼一系列運作,西南地區的後方,總算又再次穩定了下來。

    當英國駐重慶總領事盧思德再次來訪時,就很誠懇的轉達了英緬總督對於范哈兒的善意,重申英緬當局對於西南當局的支持,並且願意繼續將現在的雙方貿易支持下去。

    英緬當局的很多人已經發現,即便是不向英國出口各類緬甸特產原料,僅僅是給中國西南的部分工廠代理生產和銷售,也足夠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了。

    對於中國西南這個大金主,即便是英國政府,也不願意輕視,這次盧思德再次前來,就是詢問范哈兒的肯定答覆的。

    而且陪同這位英國總領事前來的,還美國駐重慶總領事威爾史密斯,這位即將卸任回國的總領事,在選擇新的代理人上,同樣也英國總領事的眼光一致,覺得范哈兒是他們兩國最佳的人選。

    范哈兒對於英美兩國的固執,到真是感覺有幾分無奈。

    他乾脆明確的提了出來:

    「英美兩國和日本交涉的停戰條件,到底是什麼?」

    他雖然肯定不會同意,但是內心總忍不住,想探探英國人和日本商談的底細。對於日本向老蔣提出的要求,反正他不可能接收,也覺得英美兩國不大可能接收,要不然他們不用持續幾天的,一直在上海進行這方面的談判了。

    「范司令,我們無法明確的告訴你,因為具體和日本達成什麼樣的協議,還要看談判的結果。而現在,我們對於會議並沒有嚴格的限制,但是肯定不會如日本向你們蔣委員長交涉的條件那樣。」老威爾笑著朝范哈兒眨了下眼。

    這個美國牛仔,和范哈兒的私人關係,絕對比古板嚴肅的盧思德要好上不少。

    在重慶的外交人員中,混得最好的,其實也要屬旁邊這位來自美國的威爾總領事了。他不僅和范哈兒的私人關係良好,美國官方對於有大量美國人生活的西南集團,外交關係上也極為看重。

    在重慶擁有上萬僑民的美國,無疑影響力也較為強大。這些僑民都是有工作,有政府照顧的技師或者專業工人,非常受各界歡迎,而作為美國駐重慶總領事的威爾,能混得不錯,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因為美國政府在對待中日關係上偏向日本的行為,和威爾這位駐重慶總領事的建議並不一致,他已經幾次和美國國務院發生過衝突,為此,在堅持了半年時間後,這位總領事終於還是要被調離了。

    當初聽到這位素來親華,並且將西南的重慶當成自己第二個家的總領事要調離時,很多重慶人,都自覺的前來和這位美國牛仔道別,給他送上了不少的禮物,並且挽留他以後仍舊要常來重慶。

    威爾對於重慶的偏袒,即便在這個時候和盧思德這頭約翰牛一起來,也沒有稍加壓制,直接把英美政府暗中正在進行的勾當,也隱晦的透露於范哈兒了。

    而范哈兒在聽了威爾的話後,結合自己收到的一些情報,也馬上肯定。

    英法美三國,他們在意的根本不是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完整,而是要看日本能在侵略中華的過程中,瓜分到什麼好處,這樣的情況下,上海會議的陰謀卑劣程度,甚至還要超過慕尼黑陰謀。

    至於扶植一個中國新的領導人,則完全是像藉著他去承擔和日本調停的結果,當一個替罪羊而已。

    弄明白這一點,范哈兒的臉上當即就有點不好看。

    「兩位,你們的政府,是想讓范某去給你們做統治中國的傀儡麼?還是英國和美國,乾脆準備把中國變成你們的殖民地了?「

    「范司令,你別誤會,我們和中國有長期的友誼,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過度傷害中國。既然威爾總領事已經那麼對你說了,我其實也肯定告訴一點隱情,因為日本人提出,想要讓河內的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來擔任新的國民政府總理,如果由他來當新中國統治者的話,那才是真正會把中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而我們之所以選擇,也正是因為相信你,不會把中國變成哪國的殖民地,又能維護各國在華的利益,才決定支持你,出任新的對日和談最終決定人選!」盧思德還是想范哈兒鼓動。

    聽到這頭約翰牛已經提起汪精衛了,范哈兒卻又無聲的笑了。

    他們對於自己,可還真是信任啊。

    其實范哈兒對於英美等國選擇的原因,看得很清楚,除了自己比汪精衛強,不會把中國完全交給日本人手中之外,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背後的西南集團力量。

    既然自己是依靠實力,被英美等國看重,那又何必低聲下氣,去求對方支持呢。

    只要自己實力夠了,他們的反對與支持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他們只有最終選擇與誰合作的權力,絕對不可能真正決定中國的未來。這是現在的,也是未來的中國,都肯定無疑的事情。

    「兩位總領事,我很遺憾的答覆你們,經過認真思考,范某人還是覺得,現在中國的抗日鬥爭,才是第一要務。而支持現在的抗日領袖,也是確保中國抗戰最終勝利的必要事務!至於對日和談問題,在沒有中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我也不認為最終的和談結果,會對重慶的國民政府有任何約束力!」

    范哈兒不僅拒絕了英美兩國總領事的提議,而且很乾脆的表明,自己也並不準備承認他們正在和日本在進行的上海陰謀。

    這個答覆一出,盧思德立刻氣得變了臉色,就連一邊的威爾,也是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拉住就快準備發飆的盧思德,這位善意的牛仔,正式向范哈兒鞠躬道別:

    「這件事情就這樣,五天後美國領事館就要舉行交接,還有一點事情需要忙,就先告辭了!」

    「威爾總領事放心,等你啟程的時候,范某一定到機場相送!」范哈兒對於威爾,還是保持了一貫的笑容。

    和盧思德握手道別,和威爾擁抱道別,范哈兒轉頭就叫來汽車,直接將自己送到了位於綦江的兵工廠,視察最新改進的多管火箭炮。

    武器必須經過實戰,才能得到最好的改進,這是早已經被人所認可的常識。

    川軍的火箭炮,無疑是在整個亞洲都非常有特色,並且較為先進的大威力武器。它的初始性能,實際上比德國的原產火箭炮還稍有不如,畢竟是仿製的武器,但是范哈兒從美國和德國進口的大量機床設備,讓他們對於生產這一類武器,並沒有技術上的難度。

    在經過了南京長達三個月,十幾次的戰鬥中實戰檢驗以後,軍方得出了一大隊需要的改進的要求。

    這些要求在匯總到後方的兵工廠中後,立刻被來自各國的軍火專家、工程師,合作商量改進的可能。

    完全滿足軍方的需求,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前方將士反應來很多關於火箭炮自身的問題,卻是大多能夠讓他們解決,僅僅是接觸了部分設計方面的失誤問題後,兵工廠就向范哈兒回報,新型的火箭炮威力倍增,尤其是最為關鍵的裝填速度,在緊急情況下,已經可以縮短到發射完一批火箭後,後繼裝填在低於十分鐘內完成。

    僅僅那麼幾孔的火箭炮,仍舊還要幾分鐘時間,和後世的火箭武器相比,還是並不怎麼先進。但范哈兒聽到後,卻是已經很滿意了,每次發射節省幾分鐘時間,如果再像南京保衛戰的最後決戰中那樣,進行持續一天一夜的炮擊,那不是可以連續多發射幾十輪攻擊麼。

    而且真正最關鍵的是,有時侯在快速戰爭中,就是那麼多發射一輪的機會,就可能產生改變整個戰鬥結果的變化。

    新型火箭炮的另外一大改進,就是彈徑增加到了300毫米,長度也有所增加,使它們的爆炸威力更加強大。只是這麼一來,原來的那種圓筒形結構,就不得不被取消。實際上本來就因為尾翼問題的限制,而讓老式火箭彈的生產極為繁瑣,現在一取消圓筒形結構,採用普通的工字形掛架,立刻讓火箭炮的生產簡單了不少,更容易批量生產。

    范哈兒對於這樣的該進,完全接收,不僅批復立即生產,還親自趕到綦江兵工廠,前來視察改進後的多管火箭炮試射。

    實際上,這一次的多管火箭炮,已經和之前主要以六管連裝模式有了很大不同,在前線將士的要求下,這次新型的火箭炮,被改進成上下兩排,每排六枚的十二連裝結構。

    這樣一來,它的機體自然龐大了許多,別說再讓小毛驢拉了,就是幾匹馬過來,也得考慮一下拖拉結構。就連一般的拖車,都不容易拖這個笨重龐大的新型武器。

    剛好芝加哥集團和福特汽車援建的卡車工廠,已經在嘉陵江附近的廠區內開始大規模投產,兵工廠的研究人員,直接從那兒搞來了幾輛炮兵卡車,直接往車身掛那麼一掛載,卻發現極為合適。

    「嘿嘿!這不是成自行火箭炮麼?」范哈兒看到實驗場區內的新型火箭炮後,頓時笑了出來。

    但是隨即腦海中另外一種著名的火箭炮身影,也同時進入了范哈兒的回憶之中。

    「喀秋莎火箭!」

    之前的火箭炮,結構複雜,製作精緻,但是眼前這種車載火箭炮,卻是結構極為簡單,而且造作也因為是試驗型號的原因,相對要簡單很多。

    「這種火箭炮的射程是多少?有沒有增加?」范哈兒問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早期火箭炮的裝填速度,主要是因為沒有形成炮兵一樣長時間研究訓練的套路,才導致比常規火炮要慢了很多,但這並不是關鍵問題。

    范哈兒在南京使用老式的火箭炮時,發現的致命弱點,就是它的射程實在太近了,只有兩千多米出頭,成本比加農炮的炮彈要高幾倍,射程卻比遠程的加農炮炮彈要短太多了。

    「這個……我們雖然對炮彈進行了改進,增加了燃料,但是現在射程,也就是達到了2800米左右。」設計師很是不好意思的回答。

    「2800米?」范哈兒皺了下眉頭。

    雖然還是不夠,和理想的火箭炮距離差距太多了,但范哈兒並沒有責怪或是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這也是進步了一點不是麼。

    腦中同時也再次浮現喀秋莎的樣子。

    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當初為了減少研製難度,早期型號使用的是一種超口徑火箭彈,戰鬥部的口徑是300毫米,後部發動機的直徑只有152毫米。這樣就相當於減少了火箭彈發射藥的藥量,導致它的射程也只有2800米。不過這種火箭炮的炮彈戰鬥部裝藥達28.9千克,比203毫米榴彈的威力還大,可以摧毀戰爭後期德軍的堅固火力點。

    范哈兒想起歷史上的喀秋莎火箭炮好像是有發射架,而自己眼前的這種12聯裝自行火箭炮,雖然也有軌道,但是卻並不安裝發射架。

    他當即叫設計師拿來稿紙,將自己印象中的發射架結構,花了一個草圖給他們,讓他們自行根據這個研究,製造出更好的火箭炮來。

    發射架的作用,當然比圓筒形炮管要弱不少,但是它勝在製造簡單,成本更低,對於這種眼下主動要集中大規模使用,才能發揮出它最大威力的武器,當然要盡可能的降低生產升本和製造難度了。

    范哈兒的草圖,很是給設計師們提供了一些靈感。

    他們本來就因為無奈取消早期的圓筒設計,對於現在的車載結構,總感覺雖然靈活和簡單了不少,但肯定還是那兒有問題,現在看了這個結構,卻是幫了他們大忙。仔細分析之後,進行計算設計之後,肯定製造出適應現在改進的機構來。

    這一次新型火箭炮的試射,在范哈兒的親自見證下進行。

    試射結果出乎范哈兒預料,爆炸威力固然夠強,但它的射程,卻同樣只有兩千米出頭,比設計師說的2800米極限,要短了不少。

    「這個……司令你放心,我們現在有了你設計的結構輔助,肯定能夠讓新型火箭炮的射程再增加一些的。」設計師連連向范哈兒保證。

    到是在試射前進行的機動實驗,讓范哈兒很感興趣。

    卡車的反應快速,畢竟比馬匹要強,在華東前線主要靠馬拉大炮的時候,自己使用卡車作為移動設備,在速度上確實要領先不少。

    就是現在這個基於福特汽車地盤的卡車,結構實在不能和范哈兒從美國進口的通用重卡相比。實驗場的平地上開開沒問題,要是進行越野,就肯定不行了。

    「立刻想辦法從美國弄一批軍用重卡過來,這些福特民用卡車,拉拉貨物還沒問題,拉炮絕對不行。」范哈兒立刻吩咐自己的秘書,通過福布斯那兒,進行一次秘密走私活動。

    美國對中國的武器禁運,還是很說話算話的。雖然沒有像後世的禁運那麼嚴格,但范哈兒想直接從美國購買武器裝船運回中國,卻也還是不大可能。只能通過第三國中轉,再裝船運過來,實際就是走私。

    而在福布斯和部分親華財團的影響下,這種費時費力的武器購買方式,也還是被美國政府默許的存在了下來。

    反正相對與日本在美國半公開的購買鋼鐵和石油,這樣的援助,還是很輕的行為。

    都說戰爭打得就是鋼鐵和石油,現在范哈兒是有深切體會了。

    最近需要范哈兒視察的新型武器,其實就還有不少,但是每一件新型武器,都是鋼鐵、石油這兩樣消耗巨大的原材料相關。

    至於其他那些高精尖的要求,范哈兒雖然也頭痛,但是因為數量相對少一些,感覺到是沒有那麼緊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