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八節 徐州也換將 文 / 黃初

    第二百六十八節徐州也換將

    范哈兒的理想,與松井石根他們可能相距太遠,根本無法交集,但是眼下新任的日軍派遣軍司令西尾壽造大將,卻是同樣有通過暫時平息戰事,來盡快吸收手上好處的意思,至於強硬的繼續對華攻勢,在連續經歷了南京戰役和台兒莊戰役後,確實讓日軍方面,開始重新審視起中**隊的戰鬥力來。

    歷史上的台兒莊戰役,只是抗戰過程中的曇花一現,而且果實瞬間就不保,徐州會戰的結果最終仍舊是失敗。

    但是這一次,因為南京保衛戰勝利的影響,周邊形式的改變,加上范哈兒派出的裝甲團有力援助,不僅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比歷史上贏得的要輕鬆好幾倍,而且事實上對於南下已經形成了極大阻礙。

    如今,日軍雖然救下了部分北逃的瀨谷支隊和阪本支隊士兵,但是面對枕戈待旦,非常強勢的中國徐州方面軍,也是不敢再隨便以精銳支隊為先鋒就立刻南下,華北的寺內壽一大將,同樣準備聚集起了足夠的兵力,以層層推進的方式,一步一步向徐州方向進軍,踏踏實實的打下徐州來。

    雖然華北方面並沒有喪失奪取徐州的信心,但是接連兩場失敗的戰鬥,還是讓日軍大本營方面,意識和中國的戰鬥優勢已經有所下降,下面將要進行的戰鬥方式,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尾壽造這位文職將領,提出他以非武力強攻攻佔中國的模式,立刻贏得了東京戰時大本營的支持。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和談順利舉行。

    范哈兒和武漢最高統帥部派來的代表,以及日本大本營和華東派遣軍方面的代表,幾方齊聚一堂,就眼下的中日戰時,以及最主要的杉山元問題,進行直接面對面,不通過第三方的商談。

    雖然這個會議一開始,外界就反響強烈,幾大報紙上都有評論擔心,國民政府和范哈兒,可能是在出賣國家的主權和利益,有些電台,更是直接在廣播節目中聲稱,又一次馬關條約的和談將要在南京舉行了。

    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范哈兒,卻是在媒體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證,絕對不會出賣任何國家的主權利益,請同胞放心,就算武漢方面有這個意思,他也堅決不會同意。武漢方面同樣立刻闢謠,聲稱不奪回被佔國土,絕不釋放杉山元。

    蔣委員長作為目前全國的最高抗日領袖,公開在中央社的電台中發表演講,呼籲國人支持正在南京舉行的和談,希望借此難得的契機,讓日本人交還中國的被戰國土。

    雖然這番話說的籠統,甚至沒提交換的具體條件,但是有一點輿論還是馬上相信了,就是這次的南京和談,國民政府這邊起碼不是準備投降賣國的會議,就不知道日本人會不會信守信用,在交換了杉山元以後,重新發動攻勢。

    不過政治上的事情,實在說不上什麼信用不信用的,日本人在和談的時刻,就沒有停止好些軍事行動,在北線的寺內壽一,已經將大股部隊南下,狙擊在山東和江蘇交界地帶,隨時可以對台兒莊徐州一線發動全線攻擊;而在南方,日軍的三艘戰列艦、兩艘航母和幾艘重巡洋艦組成的登陸艦隊,已經在台灣港口集結,隨時可以南下對廣州或者福州發起登陸作戰的攻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和談在一開始,就充滿了日本人方面的巨大軍事壓力。

    中國方面明明把握了巨大的籌碼,卻是在這樣的外部壓力下,不得不艱難展開談判。

    「第一,立即無條件釋放被中**隊不道德劫持的陸相杉山元大將,作為回報,日方可以交還部分被俘的中國高級軍官;第二,雙方正式展開互換戰俘活動;第三,武漢國民政府必須解散。只要中方答應了以上三點,我們才可以展開正式的停戰談判。」

    日本代表在和談一開始,就宣讀了西尾壽造大將的日方和談條件。

    這樣的要求,中方別說同意了,甚至連認真談一下的興趣都缺乏。

    作為中方高級代表的前外長張群以及第七戰區參謀長鄧錫侯,也同樣宣讀中國方面的和談條件。

    「日軍立刻撤出七七事變後攻佔的中國土地,承諾以後全部交還所有佔領中國領土,若日方能答應以上兩條,我們可以同意交換戰俘,釋放被俘的貴國杉山元陸相……」

    張群的話音剛落,日本談判代表就立刻提出抗議:

    「我軍杉山元陸相,並非被中國俘虜的軍人,而是你們採取非正當手段,以卑劣行徑劫持的,杉山閣下不是戰俘。」

    這位談判代表,明顯是比較敬重杉山元的狂熱軍人,最後一句甚至是錘著桌子說出來的。

    對於這一點,原本一直慣會說話著稱的張群前外長,卻是雙手一攤,看似無辜的道:

    「中日兩國彼此正式宣戰,已處於交戰狀態,貴軍的杉山元陸相被我軍擒獲,怎麼能不算戰俘?」

    「不錯,雖然杉山元陸相是被一群勇敢的中國漁民擒獲,但是據說他們當時還帶了手槍等自衛武器,絕對是正大光明的擒獲,他們是戰俘,這一點毫無疑問!」鄧錫侯同樣在一邊很是肯定的糾正。

    因為杉山元是什麼身份,對於接下來的和談,絕對非常重要。

    但是日本人最喜歡玩的,同樣是文字遊戲,一看中方這邊一口咬定杉山元是戰俘,雖然讓談判的很多日本軍人感覺受了侮辱,但大本營的代表,還是立刻趁機提出:

    「好,那我們就先彼此交換全部戰俘,再進行後繼的和談吧。」

    這位的目的很明顯,是想通過普通的交換戰俘,把杉山元換回來。

    「和談尚未開始,此時交還戰俘,恐提升彼此戰力,如今日本占強,為防止此次交換戰俘行動成為助長日軍實力的機會,我方認為應該將行動延期至正式和談,並且達成協議之後。」張群很會見招拆招。

    玩文字遊戲,中國人的精通程度,肯定是高過日本人的。

    張群這麼一叉開,日本人在口舌方面說不過,知道對方談判底氣足,所以不像以前外交場合那麼好說話了,也就放棄了僅僅依靠口頭威嚇,來的到戰場上得不到的利益幻想。但是他們既然決定推動這次和談,當然也有他們的準備和底氣。

    作為派遣軍方面的代表,再次強硬的冷哼了一聲:

    「既然你們想先和談,再釋放杉山元閣下,那麼也先等我們打下廣州和徐州,南北皇軍在南京會師的時候,再來談這個問題吧!」

    那位直接把身子一站,就轉身離開。

    到了現在,在場的任何一個中國高層代表,還有誰會不明白,如果不能破除日本的軍事壓力,在南京的談判桌上,中國人休想從日本人那兒取得一點好處,別說好處了,一點對等的交換都不可能獲得。

    就在日本派遣軍代表離席的時候,中方代表的臉上,表情都是很不好看。

    反倒是繼續留下來扮演好人角色日本東京大本營成員,很是笑容滿臉的致歉啊,鞠躬啊,留下來勉強維持了外交場面的基本利益,還繼續和張群等人說好下次會談的時間,到時候看情況再談。

    無論如何,南京和談的第一次會議,雙方不歡而散。

    雖然這一次會談,沒有取得任何一個成果,但實際上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次談的舉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成果了。

    在老蔣領導的最高統帥部看來,起碼日本人現在也不得不正視中國,直接面對面的做下來和自己談判不是。以前的日本鬼子,可是連和中國人談判都看不上,幾次稱呼要不以國民政府作為對手,想要更換對話的對象。

    現在雙方不通過第三國中轉,而是面對面的談判,這就是中國抗戰的一大進步啊。

    第一談判是失敗了,但中央社還是馬上刊發文章,認為這是抗戰以來的一大進步,同時號召國人,自由真正的自強不息,才能贏得尊重,只有拿武器捍衛自己領土和主權的國家,才能贏得敵國的尊重。

    一番宣傳下來,這次失敗的談判,也成了抗戰的一大勝利。

    這樣談判的結果,到是也並不出范哈兒預料。

    實際上,在瞭解到日本人沒有停止軍事準備,范哈兒就知道,這次的和談不可能馬上得到結果,甚至自己已經準備好了繼續打大仗的準備。就算和談不能讓雙方停戰又怎麼樣,以現在中國戰場的形勢看,就算是堅持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也不可能再像歷史上那樣,完全丟掉半壁江山。

    在這樣的情況下,范哈兒立刻放鬆了對南京和談的關注,轉而集中到正在進行戰備的徐州和廣州兩個地方上來。

    日軍對於南方廣州,早就虎視眈眈,在開戰不久,就曾想發起對廣州的攻擊,但是因為華東戰事進展屢屢不順,囤積到台灣的陸軍經常被華東戰場抽調,而空軍戰場,卻是蘇聯空軍的偷襲中,傷亡和損失慘重,大量的戰備物資,在上次台北空襲中被焚燬,以致對廣州的攻擊行動,一拖再拖,直到現在,因為戰局發展所必需,日本戰時大本營才將手上新武裝的三個師團,派遣到了台灣,讓海軍配合準備,發起在廣州的登陸攻勢。

    中國方面對於台灣日軍的聚集,早有發現,只是在這個時候,大家對於掌握了完全制海權的日軍,實在是沒有辦法,根本難以預測日軍的具體登陸地點,也就無法針對性的展開軍事鬥爭準備。

    不過中國方面還是可以肯定的判斷日軍的攻擊防衛,應該是南方的廣東、廣西等地,至於攻擊長江北岸的可能性,則幾乎不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州等南方重要城市,早已經一級戰鬥準備,沿海的反登陸工事以及岸防部隊,也早聚集了一批又一批。

    準備工作是做了很多,但對於掌握了制海權和日軍登陸部隊,從最高統帥部到廣州駐軍方面,對於此戰仍舊是沒有什麼信心。

    南方的這條防線,仍由日本人自由攻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現在真正能夠干涉和置於期望的,還是北方的徐州戰場。

    徐州一戰進行到現在,第五戰區的部隊雖然損失較大,但主體戰力還是保持了完整,完全有可能力,和日本南下的大軍,進行決一死戰的能力。反而是日本人,因為兩支南下支隊幾乎被全殲,逃回去後損兵折將,對於日軍的軍心已經形成了極大的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聚集了更多的部隊,他們的攻擊意志,也不見得會比之前的幾支南下支隊強多少。

    而且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這決一死戰的仗打得不是太糟糕,哪怕最後失敗了,徐州失守了,日軍也不大可能再有能力南下攻擊南京,所以這一仗的勝算,到是難得超過了五成。

    對於徐州戰役的第二階段戰役,中國各方的期待都非常高。

    尤其是作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更是因為前面一次台兒莊戰役的勝利,而對接下來的戰鬥信心十足。

    不過他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在戰事準備最重要的關頭,搭乘津浦鐵路的軍列,趕到浦口和范哈兒進行了會面。

    「哈公,小弟不多客套,還望哈公看在同為抗日的份上,再支援兄弟一些飛機和坦克。如果此時能成,小弟當公告天下,將此次戰役的首功,歸屬范哈公!」

    李宗仁很是言辭懇切的向范哈兒求援。

    對於徐州會戰的第二階段,范哈兒當然也是非常充滿期望。但是他眼下正在進行的戰鬥準備,卻是並不看好。

    「李長官啊李長官,先不說我的飛機坦克,我只問問你,現在你那小小的一個徐州,彙集了中央軍、川軍、粵軍還有其他地方各系各派軍閥,他們在前面階段的戰役中,就不是很聽你指揮,現在一看徐州戰場可能有功勞可撈,是表現的瘋狂,你覺得,不整合他們這幾股勢力,就算得到了我的飛機坦克支援,徐州戰場能夠最終勝利麼?」范哈兒無奈地反問李宗仁。

    台兒莊戰役勝利後,徐州前線的發展過程,完全出乎范哈兒的心理預料。

    以前他從來沒有想像過,中國其他軍隊,在前方取得了勝利後,能夠表現得這麼積極的參加抗戰。

    而實際上,現在徐州戰場上,就在上演這一幕。

    不過隨後戰區參謀長鄧錫侯的一聲提醒,卻是讓他意識到了,現在各派系的「積極」抗日行動,實際正在醞釀著失敗的潛在隱患。

    毫無疑問,積極參加抗戰是好事,但要是不停命令,各自搶功勞胡亂作戰,那絕對會讓本來可能取得的勝利,最終演變成為失敗。

    徐州戰場的司令長官是李宗仁,他以一個派系軍閥首領的身份,統領徐州的幾十萬大軍,這裡面,既有其他派系軍閥的部隊,也有比他更高一級中央軍的部隊,在之前的戰鬥中,就爆發過幾次不聽從調令,逼得李宗仁通過老蔣和最高統帥部間接下達命令的事件,現在部隊越聚越多,大家搶功勞的心態也越來越明顯,接下來的戰鬥,還怎麼可能順利地指揮。

    「唉,這是國情,李某也沒有辦法啊!軍閥、派系這本來就是中國的老大難問題,就算是蔣委員長都無法解決。」李宗仁無奈的搖搖頭。

    他當然也瞭解現在徐州的狀況,但是作為戰區長官,他卻連湯恩伯這樣的集團軍司令,都不一定調遣得動,還怎麼可能真正統合整個戰區的力量。

    「現在徐州戰區附近的那麼多軍隊,也許只有蔣委員長親自來指揮,才勉強能呼喚得動大部分吧!」

    李宗仁這句無意識抱怨的話一出,聽到的范哈兒卻是眼睛一亮。

    「也許,如果李長官願意讓出這天大功勞的話,還真可以讓蔣委員長親自去徐州,指揮一線部隊作戰呢……」范哈兒輕聲的提了一下。

    「什麼……」李宗仁豁然變了臉色。

    雖然剛才的話,是他自己說的,但是憑心而論,他可沒有將戰鬥指揮權拱手相讓的意思,這不僅僅是功勞的問題,還涉及到自己部隊的指揮權問題。

    如果那麼簡單就將自己的部隊全部交給老蔣指揮了,那還要他當初推動西南派系運動幹什麼?

    但李宗仁,確實是一個真心抗戰的將領。

    在聽到范哈兒的提議後,仔細一想,卻是又馬上猶豫起來。

    為了大局,自己是不是真應該請老蔣親自來指揮這次徐州會戰的二階段戰役?

    雖然老蔣來到徐州,如果其他各方軍閥不配合的話,也不一定能把所有部隊都指揮的譬如指使,但起碼,那些部隊絕不敢公然違抗命令。包括自己和范哈兒這樣的實權軍閥,只要老蔣命令一下,就肯定會乖乖配合。

    如果老蔣指揮徐州戰役真的可以大勝日軍的話,那他絕對願意同意。

    想到這裡,李宗仁眼光立刻變得堅定,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