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九節 虛假和平 文 / 黃初

    第二百八十九節虛假和平

    對於這支殘兵敗將湊成的整編部隊,龍雲雖然重視,但還是打心眼裡認為他們的戰鬥力肯定不強。

    甚至對他們的重視,也更多是因為范哈兒的命令,還有對於他們曾經參加前線抗戰的尊重,並不是對他們真正實力的承認。

    但是當龍雲的回答被范哈兒聽到後,卻是立刻讓這位范司令豁然變色。

    「我的龍主席啊,你這是什麼眼光?」

    范哈兒直接拉著龍雲和滇軍的幾位高參,一起來到**整編部隊那兒貼近觀察。

    簡單整潔的軍營中,根本看不出裡面生活著幾萬人的樣子,整個營房中一片靜寂,只有大校場上,士兵們舉著木槍偶爾傳來的喊殺聲,讓人清楚這兒是一個軍營。

    「看看他們,看看他們的眼神,還有牆壁上的口號,難道這些,還不能說明他們的心態和士氣麼?如果擁有這樣高昂士氣和戰鬥意志的部隊,仍舊不被重視,那我們也實在太浪費資源了!」

    范哈兒指著校場中,全都滿頭大汗在練槍斗術的整編部隊士兵沉聲說道。

    龍雲和他的參謀官們,並沒有馬上就接受范哈兒的觀點。

    這些士兵是不是真具有殺意和士氣,在已經習慣了辦公室的他們看來,並不是那麼容易一眼就看出來的。

    而范哈兒之所以能一眼看出這支部隊的優秀,正是因為他最近長時間堅守前線,見識過的精銳部隊和優秀實戰部隊實在太多了,才能明顯察覺出這些士兵的不凡。至少,在他看來,這些整編部隊比龍雲手下的所謂「精銳」滇軍,士氣和精神風貌上要好很多。

    那些參謀和龍雲臉上不以為然的表情,范哈兒當場就看出來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他卻是再沒想法,不想說服龍雲等人了。其實如果直接下命令讓龍雲給這支部隊撥付裝備也可以,但那不還如自己從川軍部隊中調集,到時候還能順便將這支潛力巨大的部隊,收歸自己嫡系呢。

    龍雲不知道他的一念之差,讓他丟失了一支精銳強大的部隊,以後當這支著名的「敗軍師」出現在對日戰場上,屢戰屢勝,並且往往都是死戰不退,最終贏取勝利的戰鬥經歷傳來時,龍雲才真正懊悔不及。

    此時的范哈兒,在看到龍雲等人的表情後,很乾脆的搖頭表示:

    「算了,還是我從川軍中調集一批軍需官來,負責他們的軍火武器和物資補給工作,只是到時候這支部隊的番號,就得歸屬川軍名下了……」

    龍雲等人在此時卻是早就迫不及待,馬上點頭:

    「哈公是西南聯盟領袖,,別說這樣一個敗軍師了,就算是你想要我們的滇軍精銳師,也隨時可以奉令調遣入您的麾下。」

    敗軍師的事情,也就此敲定。

    但是對於這支部隊的佈防,范哈兒卻並沒有馬上下令,僅僅是讓成都和重慶的軍需處,從成昆鐵路趕緊運輸一批物資過來,裝備這支部隊。

    他準備,讓這支部隊在適應了新的武器裝備後,就直接投放到印支半島戰場上去。

    以他們此時的精神面貌,也需要適當的時間進行緩和,同時對於新式武器的適應,同樣需要一段時間。范哈兒看好這支部隊的復仇之心,但是對於他們的實戰能力,卻也並不高估。

    1939年5月,天氣逐漸轉暖。中國戰場上,就連小規模的戰事也基本平息,中日兩軍,正式進入一種和平的對峙狀態。

    在這樣的「和平」背景下,很多人開始對局勢變得鬆懈。

    前線仍舊維持了高級戒備,但是後方的某些大城市,即便是作為戰時陪都的重慶,也都陷入了一片歌舞昇平的狀態之中。

    只有真正有遠見的人物或者是瞭解內幕的人,對於眼下的情況才有所真正把握。知道這不僅不是什麼和平,而是新一次大戰爆發前的最後平靜。

    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中國表明平靜,實際上私底下的準備和鬥爭,卻是不知道展開了多少回合。

    5月初,成都平原的一處秘密的軍事基地中,一次極為重要的軍事實驗正在進行。

    幾個巨大的鋼鐵支架,在一塊空地上不停的作出各種搖擺動作,而連接著這些鋼鐵支架的電纜,則是將這些動作收集到的反應,傳送到更遠的幾個低矮堡壘之中。

    在那低矮的堡壘中,燈光極為明亮,大量的機械,都不斷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坐在其中的大量辦事人員,更是忙著不停穿梭,很是匆忙。

    當一身戎裝的范哈兒,帶著幾個高級將領來到這個低矮堡壘中的時候,即便警衛員提前喊了一聲:

    「范司令駕到……」

    實際卻也並沒有任何一個工作人員站起來。

    在范哈兒匆忙擺手讓警衛員住嘴,隨即對轉過頭來的部分工作人人員一聲乾笑,悶聲吩咐:

    「你們繼續、繼續,不用理我,我就隨便看看。」

    隨即在人群中一找,立刻找到了一個看似很空閒的中年邋遢男子,拉著他就到一邊單獨說話了。

    「怎麼樣,老胡,我們的新式雷達,實驗結果出來了麼?能不能檢測到現役的所有飛行器?」

    那個邋遢中年男子,對於范哈兒的態度就恭敬多了。

    一見他問話,就低頭哈腰的連忙回答:

    「司令放心,最近幾次實驗的效果很好,你的投資絕對值得,只是我們手上沒有所有的飛行器,所以不能保證你的要求,但您放心,現在這雷達偵測金屬飛機的效果,絕對敢說有保證,別說是飛機了,甚至大型一點炮彈,我們也能做到同時發現,如果反應速度再快一點,有充足的時間發出炮擊預警也不一定。」

    這個回答一落到范哈兒的耳朵裡,立刻讓他大為驚喜:

    「你的意思是你們已經在研究炮擊雷達?」

    「炮擊雷達?這個名字不錯,不過可能和司令你的期望有點距離,我們的研製現在才剛剛進入理論研究,實物還沒有任何進展。畢竟,你知道,我們的底子實在是太單薄,也沒有更多的人手從現在的研究中抽出來,進展根本不可能那麼快……」

    後繼的回答,卻是又讓范哈兒高漲的熱情,馬上恢復了冷靜。

    「嗯,這樣也已經很不錯了……」即便心中覺得遺憾,范哈兒嘴上還是對工作人員進行了表揚。

    西南聯盟對於雷達的研究,因為范哈兒的提早建設,發展的一直很順利,並不比德日等國落後,僅僅稍微弱於英美而已。實戰雷達技術應用上,因為范哈兒這位部隊最高指揮官的信任和重視,實際還要略超英美軍隊一籌。

    如今對於西南聯盟的雷達和相關技術研究來說,最大的制約,並不是理論或者是硬件上的缺失,而是人手的短缺。因為可以從事雷達這種高技術研究的專精知識分子極為不好找,讓它的實際緊張,長長會受到人手方面的制約。

    別的問題也許范哈兒還可以解決一下,對於人手上的缺失,卻是他也不好馬上解決,因為現在已經出於戰爭狀態或者確切的說是臨戰狀態,涉及到保密問題,不得不特別重視,寧可推遲技術上的突破,也不能冒著機密外洩的風險。

    如果僅僅是出於對於敵人飛機的偵察,范哈兒可能還會稍微放鬆一點,畢竟那是一種本身技術就不成熟的應用,但范哈兒因為前期人手的缺乏,他對雷達方面的研究,實際上是和電波研究方面聯合在一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裡面很多技術的機密程度,就更進一步提高了。

    就在范哈兒和中年邋遢研究員低聲交換意見的時候,那個正在進行的重要實驗,也終於結束了。

    隨著研究人員的一聲歡呼,范哈兒即便不詢問,也能馬上猜到,這次的研究是極為成功的。

    隨著一份數據被遞到中年研究員的手中,范哈兒立刻很是期待著看向那張報告。

    「嘿嘿,司令,這次終於可以給你一個真正的好消息了,我們成功定位了大致的電波方向,以後利用我們的特設雷達,就可以發現我軍控制區域內敵人的秘密間諜電台位置,並且進行截聽和解碼了。」

    這次的雷達實驗,並不是軍事上的應用雷達,而是由軍用雷達衍生的定位雷達,雖然精密程度不高,但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一種高新技術,擁有跨時代的意義。

    隨著電台的出現,間諜往往可以通過秘密電台,將自己手上的機密情報,安全的傳遞到自己的老巢。即便這幾年反間諜技術突飛猛進,秘密電台經常被當地勢力利用電台原理定位和追蹤,甚至攔截電波進行解碼,但是在間諜技術和反間諜技術同時提升的情況下,各種手段總是快速的在被破解著。

    而現在范哈兒雷達機構研究的這種定位雷達,卻是比以前利用電台定位和截聽的技術,不知道要先進了多少倍,毫無疑問,他能更清楚更快速的定位那些秘密間諜電台,甚至進行特殊的干擾和截聽,從而達到使用者想要擁有的效果。

    「當記一大功!」范哈兒聽說實驗成果後,直接對著中年研究員表態。

    雖然這項研究還沒有直接得到應用,但是范哈兒完全可以想像,等到這種探測雷達在自己的部隊中得到實用後,會給自己的反間諜工作,帶來多大的好處。

    這段時間日軍的日子非常不好過,自從侵華戰爭爆發以後,初期雖然百戰百勝,輕鬆的佔領了大半個華北和小半個華東,但是等到南京戰役爆發,並且在持久作戰,最終功虧一簣的不得不撤退後,戰事就開始變得不順利起來。

    徐州會戰的失敗,更是在日軍中醞釀起一種撤退情緒了。

    之前日本陸軍是堅決主張全面佔領中國,吞併中國國力的最強團體,但是隨著連續兩次大會戰的失敗,雖然還不至於形成悲觀情緒,但是信心上,還是深受挫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一面調整軍事戰略,一面也開始加強出軍事途徑外的其他侵佔途徑。

    在進入1939年之後,日軍的對國統區的間諜滲透工作,可謂是空前加強。

    即便是有范哈兒和戴笠的兩個情報組織合作,還是發生了大量間諜事件,導致中國在面對日軍時,處於部分政治和軍事不利。

    一旦進入這種虛假的和平時期,反間諜工作當然就立刻成為首要的重中之重了。

    隱秘但是絕對血腥的間諜戰,並不容易為公眾所知,但是那現實的血腥戰鬥,卻是很快就會被外界傳播開來。

    就在中日兩軍處於虛假和平的時候,中國北方的蒙古境內,卻是即將爆發一次大規模的衝突了。

    因為衝突涉及的雙方,目前並不是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對象,所以知道事件發生之前,外界都罕有他們雙方的信息。

    但是等到了五月上旬,在范哈兒派出記者刻意揭露之下,內蒙諾門罕這個小地方,卻是一下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

    因為這兒,集結了日本和蘇俄的大量軍隊,其中日軍的23師團,更是戰力排號都極為不一般的部隊。

    即便現在這兒的部隊,並不是兩國兩軍最有名的王牌部隊,但是他們的規模和身份背景,還是足夠引起外界的重視了。

    眾所周知,戰前日軍不過十六個常設師團,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隨後又擴軍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

    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製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又搞出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製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第23師團,絕對不是那種預備役部隊組成的特設師團。他的戰力即便不是全部日軍中的王牌,也絕對關東軍系統中的王牌。

    和日軍第23師團對應的是蘇俄的第57特別軍,這支部隊雖然並不在與內蒙交界的第一線,但是僅僅佔據庫倫,也足夠對外界說明他們的任務是什麼了。

    眾所周知,1936年3月12日,即「蒙古軍總司令部」成立後一個月,蘇聯就同外蒙古簽訂了《蘇蒙互助協定書》,規定:「一旦蘇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受到第三國侵犯的威脅時,締約國雙方必須立即計議當前形勢,採取一切足以保護安全的辦法,並相互給予一切援助,包括軍事援助在內。」毫無疑問,這個第三國就是指日本。

    其實外界對於蘇日之間的衝突,關注度是完全不下於中日戰爭的。因為他們兩國交戰引起的後果,對於隨後的世界大戰,才是馬上有巨大戰略影響的。幾個世界大戰主要當事國中,其中德國和中國毫無疑問早就在期待著蘇日之間的衝突和戰爭,而蘇俄,則是對這次戰爭充滿了擔憂,至於英美等國,則是以矛盾的心態,在看著蘇日兩個都不受歡迎的國家。

    此時日本東京當局,仍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爭論。北進計劃是以陸軍向蘇聯西伯利亞發動攻勢,目標是進攻至貝加爾湖一帶。而南進計劃則是以海軍為主,奪取東南亞資源,特別是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石油。

    而現在日本侵華戰爭的僵局,讓日本感覺通過中國南下海路並進東南亞的戰略設想,基本無法在短期內能夠實現,至於僅僅依靠海軍,對於日本這樣喜愛冒險的國家來說,都還有點冒險。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內部對於「北進」的呼聲,那是真正一浪高過一浪。

    甚至於在內蒙外蒙交接處兩軍對峙情況被重慶報紙曝光後,日本國內,還引用了某些期待蘇日戰爭的中國評論家觀點,在國內宣傳要求對蘇宣戰,進行既定的北進方略。

    如此種種背景,讓蘇日之間結束短暫的和平,重新進入戰爭,當然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