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六節 水雷外交 文 / 黃初

    第二百九十六節水雷外交

    作為二戰實際最早爆發地的中國,在過去的1939年中,反常的顯得十分平靜。除了日本和蘇聯在中國的佔領土地上打了一場短時間的戰役,中日兩國之間在年初以後,卻等於沒什麼大仗。

    反而是在南京的談判,一直斷斷續續的維持著,雙方交換了不少的戰俘,達成了一些避免擦槍走火的協議。

    當歐洲的大戰開始以後,兩國不約而同的,開始從中收穫好處。

    中國不用說,僅僅是西南聯盟對歐洲的出口,就瞬間增加了三倍有餘,讓1937開戰後就停滯增長的國民生產總值,再次有了一個大幅的提升。

    而日本,也是利用英法荷的綏靖主義,加上德意等國的示好拉攏,而遊走在兩個陣營之間,從中收取了大量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不管是英法和是德國,對日本的態度都空前良好。

    而日本提出的不少要求,都得到了這幾個國家的滿足。

    其中日本關於封鎖香港和緬甸目前中國最主要的兩個交通口要求,就被英國政府提上了討論日程。

    最後決定香港的所有輸華物資,必須嚴格檢驗,確保除人道主義的物資,其他任何涉及軍事和民用的輸出,必須停止。為此還下令香港總督府,要求組織水警和陸巡部隊,進行嚴格把關。

    對於緬甸的陸路交通禁令問題,卻因為緬甸殖民地政府難捨那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國會和政府部門之間強烈的遊說,而沒有馬上得到執行。

    但是在英國面臨德國壓力越來越大,國內保守還是準備為了示好日本,不至於讓他們再給自己的遠東地區增加壓力,而準備繼續討論,並且最終批准禁令。

    時間進入1940年,整個世界已經充滿了真正世界大戰的味道,雖然在宣戰後,德國的西線還是沒有任何大戰,但是英法還是明顯感覺到了壓力。

    法國於9月3日宣戰後,打算只防守同德國的邊界。軍隊佔領了馬奇諾防線,在它後面部署了兵力不大的「掩護軍」。但對整個陸軍的動員剛剛開始。預定進行動員和使動員起來的全部軍隊完成戰略展開,需要三個星期。照法國人的看法,縮短這一期限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他們認為在戰略展開結束之前,一等調集足夠兵力就實施進攻是適宜的。

    英國遠征軍的頭兩個師要到10月的第一個星期才能到達大陸,另兩個師則要到10月下半月才能到達。對於英國的其他師,目前還不能指望。對法國人來說,這也是他們不開始進攻行動的理由,因為這些行動的全部負擔都得由他們獨自承受。阻止法國人實施進攻行動的重要的,也許甚至是主要的因素,是他們害怕德國人巨大的空中優勢。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們想避免以任何積極行動去進行戰爭。

    於是,波蘭人便只好聽天由命了,所發生的事恰恰是希特勒指望的。法國人只限於在西方壁壘前進行一些局部性衝擊。由於西方壁壘並非到處都能隨著邊界彎曲,而是盡可能構築成直線形的,德軍又奉命謹慎行動,所以法國人能比較容易地佔領兩個突出的地段,即薩爾布呂肯西南的「瓦倫特」地段及薩爾布呂肯和普法爾茨森林之間的邊界突出部。9月13日在後一個地段實施的進攻,曾一度使德軍害怕法軍突向茨韋布呂肯方向,迫使它急忙調預備隊到受威脅地段。

    當德波戰爭結束,從東線騰出來的德軍兵團西調已經顯而易見時,法國人從10月3日起開始由他們佔領的大部分邊境地區撤出。他們不想讓前出的兵力遭到突擊,於是退回到國界線,在個別地方還退到了國界線後面。德軍追蹤而來,對工事構築很差的法軍野戰陣地頗感吃驚。

    據德軍最高統帥部10月18日戰報宣佈,德軍在西線的總損失是。陣亡196人,受傷356人,失蹤144人。這一期間俘虜了689名法國人,另外還損失了11架飛機。

    這一數字表明,當時雙方航空兵的行動很有限,而且都沒超出偵察飛行的範圍。法國人要求英國人停止對德國的空襲,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沒有防護的工業企業遭到報復性襲擊。

    正當法國人想保持這種不戰不和的中間狀態時,希特勒新的計劃已考慮成熟了。在迅速戰勝波蘭的影響下,他打算盡快向西方發動進攻。

    法國不願進行戰爭,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而且沒有絲毫跡象表明將來可能改變那種立場。相反,許多事實說明,法國認為戰爭已變成無目標的了,結束戰爭的願望變得更加迫切。

    戰場的局勢仍然很平靜,德軍負有捕俘任務的偵察兵搜索在繼續,統帥部在搜集有關敵軍編成、配置和法軍士氣的情報。

    英國人在10月月中前以4個師(2個軍)在莫爾德和巴約爾間的比法邊界,即距戰線很遠處佔領陣地。這一地域有一條幾乎綿延不斷的防坦克壕,由間隔1,000米的永備發射點以側射火力對它進行掩護。該陣地於1939年冬季建成,它是馬奇諾防線的延續,用來防備德軍經比利時實行突破。從11月開始,每三星期就有一個團到達薩爾河戰線,到5月初,兵力已整師整師調到那兒了。

    12月,原先開到的部隊在法國編成了第五個師,而在1940年頭幾個月,由英國又開來了5個師,這樣,英國遠征軍便增加到10個師。英軍後方構築了50個有水泥跑道的機場。在英國陣地和南特港之間有許多道路相連接。

    如果說英國人和德國人都已在冬季對即將開始的行動進行大規模準備的話,那麼,法軍卻完全沒有做這項工作。法軍統帥部計劃在1941年秋季以後才開始進攻。他們並不特別相信德軍會進攻,軍隊根本沒有做進行戰爭的準備。

    在西線戰事發生之前,德國傾全力對英國發動了海戰。同時,在歐洲其他地區,軍事行動也正在進行。

    希特勒原希望不同英國交戰,但現在只好接受另一種現實了。誠然,在最近的將來,一個島國不可能成為大陸的危險。例如,它連輕率對波蘭承諾的義務也無法履行。何況英國空軍還不夠強大,不足以馬上構成嚴重威脅。當然,英國可以立即開始實行海上封鎖,這種封鎖會造成較大的麻煩,但它無疑不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幾年那樣孤立德國。

    現在德國處境非常寬鬆:蘇聯不僅僅是中立國,它還承擔了提供大量原料和糧食換取工業品的義務;意大利宣佈自己為非交戰國,並通過這個含義比「中立」還要豐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特別的善意;東南歐沒有參戰,而供應很多農產品和原料。這樣,歐洲市場的很大一部分是開放的。

    只有油料狀況從一開始就令人深感憂慮,開始實行摩托化的陸軍、空軍以及轉用液體燃料的海軍,如同國家的整個經濟一樣需要數以百萬噸計的油料。德國本土的石油開採量較低,此外便只能指望羅馬尼亞石油和愛沙尼亞不大的油母頁岩貯量。只有經海路才能到達世界大石油產區,而英國海軍又掌握著制海權。總的說來,英國的宣戰在初期尚未造成致命危險。

    但這不能成為未來也可高枕無憂的理由,由於英國決心全力以赴把戰爭進行到徹底勝利,並且還有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援。所以,如果德國想講和,那就必須戰勝英國,不過德國沒有做好進行那種戰爭的準備。這可以從給海軍下達的對英作戰訓令中明顯看出,這一訓令只由一句簡短的話組成:「海軍應與敵商船隊,主要是英國商船隊作鬥爭。」

    在德國57艘潛艇中,有半數以上太小,不能在大西洋作戰,進行作戰的潛艇需定期輪換,其中一部分還要為新艇訓練艇員,有些潛艇需要維修,這樣,戰爭初期雖投入了大量潛艇,但在最初幾個月平均每月僅有6-7艘參加作戰。

    有時還可使用「袖珍」戰列艦去對付敵人的商船隊。但德國海軍暫時還無力採取更大的行動。

    在各種情況下,空軍在與英國商船隊作鬥爭時都提供了不小的支援,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過的。飛機可攻擊敵商船,條件有利時還攻擊軍艦,並在敵港口入口處佈雷和對港口進行襲擊。

    希特勒還指望離間法國與英國的聯盟,於是對海軍在法國港口外擊沉英艦的行動進行限制,這給法國人造成了很多不便。對法國的空襲則應完全停止。

    儘管在潛水戰方面曾做出一些限制,潛艇力量也有潛在的弱點,德國海軍仍以其特有的鬥志開始對英作戰,初期勝利令人充滿信心。

    1939年9月23日前,被擊沉的英國船隻總噸位達到232,000登記噸,不過這主要是因為情況暫時對德國有利造成的。開始作戰的第一波次潛艇非常多。它們遇到了戰爭開始後返回英國和法國的大批船隻,敵人的商船沒有武裝,防衛也組織得不夠好。

    但不久,英國人突然開始採取對策。

    10月底,德國海軍在一份報告書中指出,潛艇和水面艦隻與敵商船隊進行鬥爭的結果,儘管從軍事上看應該認為是令人滿意的,但由於採取這樣的鬥爭形式,這些成績很不夠,而且不能對戰爭的結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眼看已經明顯不能指望英國改變立場,於是德軍下達了使用了水雷的命令。磁性水雷由飛機和軍艦布設,它能在艦體磁場作用下發生爆炸,軍艦甚至不直接接觸水雷,而只要靠近它的上方通過即可引爆。

    1939年冬,德軍驅逐艦、輔助船隻和飛機在英國東海岸附近布設了水雷。起初,這些水雷的突然出現給英國造成了嚴重危險。布設在港口入口處的水雷所導致的船舶損失,很快就急劇增加了。

    在這個時空中,磁性水雷最早的威名,並不是由德國海軍創造的,而是有中國的范司令在上海淞滬戰役期間第一個打響的。

    不管是英國海軍還是其他國家,在這個時候都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叫做磁性水雷的東西。

    所以在發現了德軍的磁性水雷之後,英國政府立刻通過駐華外交機構和與西南聯盟關係密切的緬甸殖民政府,與范哈兒接洽,希望出售這種技術或者是提供原理樣本。

    范哈兒看著坐在自己大廳中,面上明顯帶著一絲焦急神色的盧思德大使,面上強忍住才沒有笑出來:

    「盧思德大使請放心,作為英國的傳統朋友,現在僅僅是磁性水雷的要求,我們肯定可以滿足的,但是范某聽說,英國政府正在應日本政府的要求,而準備關閉緬甸和西南聯盟的陸路交通線,這樣的做法,恐怕和很難讓我安心啊……」

    在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中,對於范哈兒來說,最大的煩惱,恐怕就是英國人準備封鎖緬甸的問題了。

    雖然在他花費了大量金錢,並且出動了不少老關係的情況下,那個日本提出的禁運令最終沒有得到英國政府批准,但是現在英國國內的繼續討論,還是讓有點擔心。

    這次盧思德這頭驕傲的約翰牛,竟然難得在自己面前露出焦急形態,要求自己對英國提供幫助,自己怎麼可能不狠狠敲他們一把。

    僅僅是取消交通禁令還不夠,最好是再在政治上給予中國一定好處。

    盧思德早就預料到范哈兒可能會提出這個要求,英國政府對此也很有心理準備,提前給了盧思德權力。

    所以在看到范哈兒沒有斷然拒絕,而是提出了條件後,盧思德這個約翰牛的臉上,反而恢復了平靜。

    「范司令請放心,中英兩國的友誼和協議,絕對不會因為日本的施壓,而單方面得到改變。」

    他的這個答覆,基本等於滿足了范哈兒的要求。

    接下來具體的談判,范哈兒很乾脆的交給了手下人來負責。

    談判的過程非常順利,因為英國國內正在不斷遭受德國磁性水雷的轟炸,非常急需對策解決,所以在談判過程,為了追求速度,而對很多小要求不加討論,一概的答應。

    所以最終敲定,范哈兒全面提供磁性水雷的技術和反水雷方法,而英國則和中國政府簽訂正式的公開條約,確保緬甸的輸華物資通道暢通,並且中國可以派遣部分「民工」前往仰光港口進行協助運輸,以及在中緬鐵路上,設置補給點和中繼站等等。

    這裡面的「民工」實際很有內涵,范哈兒提出來的時候,難得的和英方發生了激烈的爭辯,因為這些民工的成分,毫無疑問是可以作假的。而實際范哈兒也準備派出正規軍,讓他們脫下軍裝進入緬甸,為未來可能的緬甸戰事,提前坐下埋伏。

    當這個要求最終得到達成後,范哈兒幾乎立刻決定把後面的要求也省略,先把協議簽下來再說。

    其實另外還有個不公開的秘密協議,就是英國政府承諾,香港殖民地當局的禁令,將僅僅以形式檢查的名義存在,實際再不嚴格把關輸華物資。

    這個協議一定,不僅確保了中國的陸路交通安全,同樣還讓西南聯盟對緬甸和東南亞的話語權空前增強。那些偽裝進入緬甸的西南聯盟部隊,絕對可以在控制中緬鐵路,以及以後的東南亞有事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等到協議一簽署,范哈兒立刻履行諾言,將磁性水雷的實物樣本,以及反水雷技術,通盤交付英國政府。

    這次被後來稱為水雷外交的事件,在中英關係和盟國建立中具有重大意義。為以後中國最終加入同盟國,搞好和英國關係,隨後介入東南亞事務,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磁性水雷的威力無疑非常強大,但反水雷也很簡單,而且方法不止一種。

    高科技的反水雷方法,就是給戰艦消磁,只是英國艦隊的龐大,戰艦數量的眾多,給消磁增加了眾多麻煩。另外這種水雷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只能在較淺處起作用,德國飛機長長只能把水雷投在離岸不遠的淺水裡。

    范哈兒教英國採取了最可靠的預防措施,使撈起的水雷不能為害,並知道了它們的構造。這樣一來,把這些水雷造成的損失限制在可以忍受的程度,只需要時間了,當然也需要耗費很多人力和物力,卻比戰艦消磁要簡單多了。

    英國人在意識到自己處於致命危險時,總是能發揚頑強精神的,現在他們就以這種精神工作。他們根據范哈兒提供的數據,同時施行了兩種排除新式水雷的方法,一邊人力打撈德國人扔下的水雷,一邊將環繞艦體的電纜通上電流,使船隻消磁。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採取了更簡便的方法,最終消除了德國磁性水雷的威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