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三百零九節 盟軍共同艦隊 文 / 黃初

    第三百零九節盟軍共同艦隊

    珍珠港的戰火還在燃燒,同時東南亞的戰火,也已經開始爆發。

    在「威爾士親王號」上,兩艘英國主要戰艦的艦長和z部隊的參謀官一起開會,在這次會議上,面色蒼白的湯姆?菲利普斯爵士必須決定採取什麼行動來回答前一天下午海軍部的來電:

    「在南中國海行進的日本遠征軍表明他們要入侵,根據這種估計,報告海軍或空軍可採取什麼行動。」

    混亂的情報紛至沓來,使菲利普斯海軍中將對整個形勢沒有明確的瞭解。日本人在宋卡和帕塔尼的登陸似乎已獲成功,來不及執行「鬥牛士行動計劃」的印度軍隊已冒著瓢潑大雨撤出前沿陣地。在哥打巴魯,日軍灘頭堡正向內地推進,威脅著機場。據認為,入侵馬來亞和暹羅的日本艦隊只有兩艘戰列艦護航。

    在熱得像一座蒸籠的司令艙裡,菲利普斯大汗淋漓,他現在意識到,他的威懾使命已告失敗。他不願意讓z部隊停在港口內成為敵機炸彈的轟炸目標。他概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黃昏時啟航,摧毀宋卡的入侵灘頭堡。成功依賴於出其不意和戰鬥機對他的戰艦提供充分的掩護。在休會吃午飯的時候,他致電海軍部講明了自己的意圖,並請求皇家空軍司令普爾福特少將做到:

    1:十二月九日白天偵察福特島以北一百英里的海面。

    2:十二月十日天剛亮時開始偵察離海岸十英里以宋卡為中心的一百英里的海面和地面。

    3:十二月十日白天在宋卡附近海面上空提供戰鬥機掩護。

    但在馬來亞北部日軍灘頭堡上激烈進行的戰鬥已使這些要求不可能實現,因為再過五個小時z部隊就要出海了。

    海軍部除了批復菲利普斯的電文外,最後只是要求,如果戰事確實不可為,就退守印度,和在緬甸的范哈兒東南亞艦隊匯合,最終確保印度洋的制海權。

    其實在z字艦隊抵達遠東新加坡之前,范哈兒就曾派人去和英國人駐渝盟軍軍官商議,希望z字艦隊能和自己的東南亞艦隊會和,以少帶多,以戰列艦帶航空母艦,組成特混編隊,應戰日本的南下艦隊。

    但是當時驕傲的英國人,在聽到范哈兒的建議後,卻苛刻的提出,要讓擁有一新一舊兩艘航母,以及大量輕重巡洋艦的東南亞艦隊,抽出新銳艦艇編入z字艦隊,由英國派遣艦長到軍艦上指揮作戰,才能同意合作。

    這樣的條件,幾乎等於把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艦隊,拱手送給了英國人。雖然知道英國派艦長指揮的話,可能戰鬥力比自己的那些軍艦艦長還要稍微強一點,但范哈兒怎麼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他立刻予以拒絕,並且堅持要求,雙方只能在軍事行動上服從一致指揮,具體軍艦的管理,則必須獨立。

    英國海軍部對於范哈兒的東南亞艦隊完全沒有信心,根本不認為他們有多少戰力,隨後卻是根本不和菲利普斯商量,就直接拒絕了范哈兒的整編要求,僅僅是答應兩支艦隊在孟加拉灣進行了一次聯合演習,就繼續讓艦隊前往新加坡。

    而和東南亞艦隊舉行過聯合演習的菲斯普斯司令,實際上對於這支完全由美國人調教的東南亞艦隊,還是有幾分認可的。因為全艦隊上下,除了水兵完全美國化外,舊軍官卻是大多出自英國的海軍軍校,很有幾分英國化。對他們的戰鬥力和合作可能,菲利普斯非常認同,覺得即便不能和英國的主力艦隊相比,起碼也能普通的巡防艦隊媲美了。

    菲利普斯在舉行合作演習後,立刻就把自己的報告發回了國內。但英國海軍部的自大,卻是不願意收回已經作出的答覆,白白葬送了雙方整編的可能性。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z字艦隊在新加坡孤軍迎戰日本南下艦隊,英國海軍部怎麼可能不擔心。在這個時候,他們卻是又決定放下姿態,主動和范哈兒聯繫了。

    「哼!」范哈兒不屑的將英國人的電報扔在一邊,「早前讓你們整編,你們不願意,現在竟然讓我的艦隊頂到新加坡,和你們一起打擊日本人,這怎麼可能!」

    范哈兒可是知道,日本的南下艦隊,不僅擁有航母和戰列艦,還擁有法屬印度支那的陸基遠程轟炸機支持。到了新加坡,自己的陸基轟炸機,完全不可能給艦隊給予幫助,到時僅僅依靠列剋星敦級和那老舊不堪的「蘭利」號上幾架飛機,自保還不夠用,根本不可能給予z字艦隊空中保護,到時候還是難免失敗。

    所以他答覆:

    「讓東南亞艦隊和z字艦隊合併也可以,但z字艦隊必須退回印度洋,新艦隊只能在印度洋,依靠緬甸和印度的陸基航空兵支持,才能迎戰日本龐大的南下艦隊……」

    范哈兒的這個建議,幾乎等於是讓英國人放棄了對新加坡的海上支持。

    雖然明知道新加坡的守護,關鍵還是要看本土陸上兵力,但是有沒有海軍支持,也同樣至關重要。這也不想放棄,那也想要的英國人,對於這個建議遲遲不能答覆。

    最終給予范哈兒的回復是,讓他的東南亞艦隊在印度洋和馬六甲之間等候,由z字艦隊先獨立迎戰日本南下艦隊,如果初戰不順,再讓z艦隊退入印度洋和東南亞艦隊匯合,雙方共同應戰日本艦隊。

    這樣的要求,基本算是滿足了范哈兒的要求,他立刻表示同意。

    雙方立刻派遣海軍官兵,商量在緬甸仰光組建盟軍共同艦隊司令部,負責指揮中英兩國艦隊的事宜。

    因為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美國人也決定不再掩飾自己參與對日作戰的決心。在知道中英兩國正在組建共同艦隊的時候,也立刻表示,可以讓菲律賓的部分艦艇,也參與到盟軍共同艦隊中來。

    這樣一算,盟軍在東南亞的海軍實力立刻大增。

    如果日本南下部隊不算陸基的支持,僅僅就艦艇數量來說,盟軍的海軍實力,其實並不差日本南下海軍艦隊太遠。

    新加坡(下午五時三十五分)二十三時三十五分

    太陽正從這座殖民地大城市的後面慢慢沉落下去,「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偷偷溜出系泊處,慢慢駛出柔佛海峽。對於親眼看見它們出港的少數人來說,這是總督的每日告示的具體表現,這張告示是用英文、馬來文和中文張貼的:

    「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收到大量警報,我們的準備工作不但做了,而且受到考驗……我們懷有信心。」

    萊頓海軍中將並沒有這樣的信心,他在看著z部隊出港時預言:這是他同被派來接替他的那位敢作敢為的海軍將領的最後一次見面。

    湯姆?菲利普斯對他這次使命感到不安的心情已經表現出來了,他在駛進公海的「威爾士親王號」的艦橋上對旗艦艦長說:

    「我拿不準普爾福特是否理解我為什麼這樣重視十日那天要有戰鬥機在宋卡上空掩護。」

    然而,這種不安心情絲毫沒有傳到甲板下面的兩千多名水手中間,他們樂於離開這個悶得要死的港口,渴望參加戰鬥。當天下午,當「反擊號」艦長坦南特告訴他們「我們要出去自找麻煩」的時候,他們高聲歡呼起來。

    在那三天中,當英美領導人焦急地等待著希特勒主動宣戰的時候,日本正在執行「第一階段作戰計劃」——佔領西太平洋的同盟國地盤。

    東南亞又一次被籠罩在陰霾霧障之中,七架日本轟炸機對尼科爾斯機場只作了一次象徵性的襲擊,同時一小股登陸部隊佔領了呂宋島北岸附近的巴丹島和卡米京島。在馬裡亞納群島上,除了繳獲一個坐滿了間諜的獨木舟以外,沒有發現敵人有其他活動,這是一個不樣的兆頭,因為孤單而又防備不力的美國前哨基地關島,就在日本佔領的提尼安島的視野之內。

    對於香港的守衛者來說,可沒有松勁的機會。港口不斷遭到轟炸,日本步兵開始往前調動,威脅著這塊殖民地的水源歡樂水庫上游格德林克防線的防守據點。在南面一千五百英里處,配備著輕型坦克和自行車的日本突擊隊,正在突破馬來亞-暹羅邊界上的薄弱防線,以便卡住克拉半島的咽喉,打通西海岸的戰略公路和直抵柔佛州——新加坡這座堡壘的後門——的鐵路線。

    盟軍企圖派遣馬塔多爾作戰部隊扼守位於克羅的邊界過境站,由於動手太晚而遭到失敗,在一場夏季瓢潑大雨中,這支印度部隊被日本坦克攆了回來。盟軍飛機從附近的亞羅士打機場起飛,對宋卡進行了一次轟炸襲擊,後來,日本人發動大規模空襲,迫使這個機場後撤,但在撤退之前,六架「布倫海姆式」轟炸機中有一架已經起飛去執行一項敢死任務。

    阻止日軍向馬來亞推進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印度第十一師身上,該師已從暹羅邊界後撤,以便佔領沼澤陣地,守衛錫特拉城和通往南方的主要公路。與此同時,日軍正從馬來亞西海岸哥打巴魯的入侵灘頭陣地展開第二次強攻,劉易斯?希思中將指揮的馬來亞中部防區所屬的印度部隊,遭到日本飛機的大規模空襲,逐步後撤到叢林之中。珀西瓦爾將軍的司令部卻仍然洋溢著自信的氣氛。雖然皇家空軍布魯斯特「水牛式」戰鬥機在第一天的戰鬥中幾乎損失了一半,他相信英國地面部隊三比一的優勢足以阻止日軍向新加坡的推進。

    因為這時候傳來的一個好消息,也是盟軍戰場上唯一的好消息。

    由中英暹三國組成的聯軍,終於在激戰三月後,成功攻克了鑾披汶獨裁政權的最後堡壘曼谷。暹羅完成了統一,也成為二戰中第一個擊敗法西斯政權,得到全面光復的國家。

    范哈兒、老蔣和英美等國,紛紛致電暹羅王室,對他們的表示祝賀。

    而暹羅王拉瑪也親自在曼谷發表演講,感謝盟軍各國的援助,並且表示將積極參戰,和其他法西斯政權決戰到底的決心。

    暹羅一光復,盟軍在東南亞的形勢立刻得到逆轉性的好轉。

    英國立刻從印度出發,通過緬甸和暹羅,向前線進行兵力輸送。

    日本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反而面臨遭受被中英盟軍攔腰截斷的危險。

    雖然這時候日軍大量南下,已經在法屬印度支那集結了大量兵力,對比中英聯軍並不太弱,只要抽調部分兵力防守,就完全可以應付。但是這麼一來,日軍能夠參與攻擊新加坡的兵力,就立刻減少了很多。

    新加坡方面面臨的壓力,頓時大為緩解。

    同時日本原定通過暹羅攻擊緬甸的計劃,也立刻決定暫緩。因為此時他們的攻擊兵力,已經不能確保戰鬥能夠勝利。

    一時之間,要求增援的電報,不斷從日軍南下部隊中發往東京大本營。

    整個日本開始動員起來,不斷的向南線增派兵力和物資。

    東南亞的盟軍形勢雖然有所好轉,但能否達到目的,大部分要看由英國兩艘大型主力艦和四艘驅逐艦組成的特混艦隊z,是否能成功地攔截日本的護航運兵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天上午,菲利普斯海軍中將指揮這支艦隊向西北方向航行,執行這項任務,他圍繞阿南巴斯島兜了一圈,然後直上暹羅灣。空中佈滿厚厚的雲,時而下起濛濛細雨,敵機不能發現它們,勝利大有希望。

    正午時分,皇家空軍的一架「卡塔利娜式」水上飛機飛來報告經過證實的情報:

    「日軍在宋卡北面登陸。」

    菲利普斯在他的命令中寫道:

    「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我要迅速結束戰鬥,在日軍來不及集結兵力對我們進行大規模襲擊之前就向東撤退。」

    估計特混艦隊z最多不過遇到一艘老戰鬥巡洋艦,於是他命令水兵:

    「開火擊沉!」

    他滿懷信心地預料,用不著等候十八個小時,他就要把日本船上的入侵部隊攆到灘頭堡的淺灘上,可是他沒有想到,到了半下午的時候,一艘「伊-65號」巡邏潛艇發現了特混艦隊z,日軍接到潛艇的報告後,立即開展一場大規模的海、空搜索,尋找他的軍艦。

    松永海軍中將的西貢司令部聽到這個消息後亂作一團,根據早先錯誤的報告,他以為這些英**艦仍然在新加坡,正準備派遣第二十二航空戰隊的轟炸機去進行襲擊。黃昏時分,由七艘巡洋艦和兩艘戰列艦組成的兩支水面艦隊全速開往南方,松永的飛行員則在搜索著愈來愈暗的暹羅灣海面,企圖在夜幕降臨之前發動一次魚雷轟炸襲擊。他們沒有發現英**艦而奉命撤回的時候,早已入夜了。下午五時左右,巡洋艦上的水上飛機曾經發現過特混艦隊z。

    地平線上的這些不祥的小黑點,也曾被「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的瞭望員發現。菲利普斯不知道西貢並沒有接到水上飛機的無線電報告,因此斷定戰鬥近在眼前。他放棄了自己的計劃,但決定在天黑之前繼續向北航行,以便愚弄敵人,不過,他命令燃料快要耗完的「特內多斯號」驅逐艦往南開,等到第二天上午用無線電發報,請求提供戰鬥機掩護。

    特混艦隊z在晚上八時十五分之後不久轉頭向南,這真叫它大失所望。好像命裡注定的那樣,如果艦隊晚幾分鐘改變航向,那麼一隊日本巡洋艦就會進入他們炮火的射程。就在同一個小時,他收到他的參謀長從新加坡發來的一封電報,證明他改變航向的決定是明智的。這封電報提醒他,根據情報,敵人在印度支那南部有一個飛行戰隊:

    「它們在你們被發現後五個小時內就可以對你們襲擊,就看你們是否在今天被發現。」

    雖然有這個明確的警告,帕利澤海軍少將發來的另一封電報,迅速改變了菲利普斯的主意。這封電報是由文書在零時四十分的時候交給他的,電報說:

    「據報告敵人在關丹登陸。」

    其實這是一個未被證實的消息,後來證明是一場虛驚,原來是水牛踩響了埋在海灘上的地雷。但是,菲利普斯只是從表面上去理解他的參謀長的電報。他相信敵人肯定已經在馬來亞海岸的半中腰開始發動第二次大規模入侵。要想使已經在北面投入戰鬥的英國部隊不被切斷,必須緊急進行干預。他不想打破無線電靜默來證實這個消息,料定帕利澤會估計到他決定進攻,從而在黎明時分會在關丹提供空中掩護。

    「威爾士親王號」上的官兵聽到他們終於要參加戰鬥的消息,情緒頓時高漲起來。一小時以後,日本帝國海軍「伊-58號」潛艇艇長,發現「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駛入他的潛望鏡的十字標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