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八節 連續行動 文 / 黃初

    第三百二十八節連續行動

    發生在婆羅洲東海岸的大海戰,開始的非常順利,戰鬥的非常熱鬧,但是結尾就有點虎頭蛇尾了。

    范哈兒東南亞艦隊的艦艇數量很多,加上美軍增援的幾艘艦艇後,更是載彈量大增。他們這次和日本南下艦隊交戰的過程中,總共運載了超過三百枚的艦載型v2導彈。

    v2導彈的威力,出乎盟軍和日軍預料,但是他們的命中率,卻是比范哈兒之前實驗中評估的還要低。

    實驗中命中幾乎就只有三成,而在實戰中,卻是連兩成都不到。

    在交戰的過程中,除了首輪日軍沒有防備,幾乎立刻被命中了十來艘軍艦外,隨後幾輪襲擊,總共也就被命中了十來艘。如果不是這導彈的威力驚人,三千噸以下的艦艇幾乎是蹭著就傷,命中必亡,恐怕這歷史上第一次艦載彈道襲擊,就會以非常可憐的戰果結尾。

    但這一次,擺那強大的威力所賜,最終有十幾艘日軍的護航軍艦被擊沉。

    就在後面的南雲忠一膽寒,猶豫是不是立刻要撤退的時候,那邊的盟軍艦隊,卻是在發射完所有的v2艦載導彈後,立刻齊齊轉身,在上方戰鬥機的掩護下,快速的與日軍艦隊開始脫離。

    這一番情形,看在南雲忠一眼裡,真是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他手上最大的戰力航母完全無損,但是唯一的一艘大型戰列艦,卻在前面的襲擊中因為目標太大,直接被命中了三枚導彈,艦上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而且南下艦隊大部分驅逐艦,幾乎在剛才的襲擊中被擊沉,追擊行動要是沒有他們護航,實在是過於冒險了。

    當南雲還在猶豫的時候,早有準備的東南亞艦隊,立刻用下一個行動,打消了南雲的猶豫。

    剛才在導彈戰鬥中僥倖躲過一劫的日軍登陸艦隊中,突然響起幾聲劇烈的爆炸。

    隨著轟轟幾聲大響,幾艘大型登陸艦被攔腰炸成兩段,瞬間沉沒。

    而參謀官的信息,直到南雲注意到登陸艦沉沒的時候,才被遲遲送到他身邊:

    「報告司令,登陸艦隊受到敵軍魚雷襲擊……」

    「魚雷?該死,那是盟軍的潛艇。」南雲忠一馬上就判斷出來了。

    那的確是東南亞艦隊整合美軍和英軍的幾艘潛艇後,派出的突襲部隊。

    如果不是在前面的導彈戰中,僥倖把日軍南下艦隊的大部分驅逐艦都輕鬆擊沉了,這一次東南亞艦隊的幾艘潛艇,恐怕只能當成死士用了。但是因為有了前面的戰鬥做鋪墊,結果當盟軍的六艘潛艇發起攻擊的時候,日軍竟然在慌亂中,基本拿這些盟軍海下歷量沒有辦法。

    幾艘笨重的巡洋艦和戰巡,無奈的四處扔下深水炸彈,卻根本不能像高速高效的驅逐艦那樣,真正獵殺到潛艇。

    「轟隆……」一聲爆炸,就又是一艘日軍艦艇沉沒。

    站在旗艦艦橋中的南雲,只感覺眼前是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

    當日軍等登陸艦隊在付出了十三艦艇沉沒後,噩夢才終於中止。

    這個時候,盟軍數量稀少的潛艇部隊,已經消耗完了大部分魚雷,再無力發起攻擊了。

    而一直板著連的南雲,在艱難的下達了搭救落水日本水兵的命令後,就只能狠狠的把自己的帽子摘了下來,拽在手中。

    「司令官,登陸部隊還要繼續按照計劃……」

    「你覺得現在皇軍登陸還能繼續作戰麼?」南雲一聲大喝。

    過了半響,才無奈的澀聲道:

    「取消行動吧,我會向聯合艦隊和海軍參謀部解釋的,這次海戰失利的一切責任,由我一人承擔……」

    實際上,這一次海戰,對於日本海軍的戰鬥力,基本沒怎麼損失。

    僅僅是數量不少的驅逐艦,外加幾艘巡洋艦,雖然總噸位頗高,但畢竟不屬於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對於知道自己和美軍艦艇數量不佔優勢,講究以質取勝的日本海軍來說,根本不算太傷筋動骨。

    不過襲擊對於日本南下部隊的陸軍來說,卻是損失極為慘重的。

    整整十三的登陸艦上,每艘都有幾百名日本陸軍士兵,幾艘最大的甚至多達千人。現在一下被擊沉在海上,即便救上了零星幾人,實際陣亡人數還是超過了六千,僅僅這一次戰鬥,就幾乎減員了小半個師團,這對於本來就因為進行多個戰場的戰鬥而兵力不足的日本陸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如今就算海軍能夠在短時間內再湊出足夠的登陸艦艇,這方向的陸軍也再找不到足夠的士兵,來進行登陸婆羅洲東海岸的行動了。

    這樣一來,荷屬東印度油田區的威脅,等於在未來幾個月是基本沒有威脅了。

    當婆羅洲東海岸海戰勝利的消息傳到盟軍參謀部那兒,立刻讓所有的盟國都興奮不已。尤其是負責太平洋作戰主力的美國海軍部門,更是信心大增,在兼任海軍作戰部長的金上將交涉,立刻開始籌備提前的反擊行動。

    太平洋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就是反擊計劃的制定者和執行人。

    當尼米茲海軍上將召集參謀商議如何進行反擊時,他為了阻止日軍向澳大利亞逼進而集中兵力的時間還不到兩個星期。

    萊頓報告,日軍預定在五月三日或五月三日左右在新幾內亞-新不列顛-所羅門群島登陸。他預計入侵敵軍將有二十支部隊,掩護力量有幾百架陸基飛機和一支巡洋艦隊,此外還有第五師的兩艘航空母艦和一艘新的輕型航空母艦。敵人的目標顯然是要將他們的控制由新幾內亞的萊城和薩拉莫阿基地擴展到巴布亞半島南端的莫爾斯比港,接著進軍所羅門群島,控制珊瑚海至澳大利亞的通道,並且提供一個空軍基地,以便南進佔領新喀裡多尼亞的努美阿,繼而佔領斐濟,造成切斷美國海上通道的威脅。

    尼米茲決心阻止日本進軍所羅門群島,因為這將威脅他在埃法特島的前進基地以及計劃在努美阿修建的一個新的前進基地。

    同金海軍上將一樣,他認為這一連串的戰略島嶼是一條雙行道:一條也可使美國進擊拉包爾和日本在南半球的海島基地的公路。只有傾注太平洋艦隊的全部力量才能阻止即將到來的大規模進攻。由於缺乏前進基地,而且缺乏足夠的油船來為珍珠港事件後加入太平洋艦隊的七艘落後的戰列艦加油,尼米茲作出大膽的決定,將它們派回西海岸,以便節省燃料。他斷定必須以四支艦空母艦特遣艦隊來阻止日軍的進擊。

    這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得到了萊頓的保證,稱還未發現艦船駛往夏威夷。

    於是他作出了更大膽的決定,將他的全部航空母艦派去增援正在珊瑚海的弗萊徹海軍少將率領的第十七特遣艦隊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奧布裡?菲奇海軍少將取代布朗海軍中將擔任第十一特遣艦隊司令,「列剋星敦號」於四月三日向西行駛。襲擊東京後正在返回途中的哈爾西海軍中將,還需要等兩個星期才能補充給養,然後向西行駛同它們會合。

    儘管如此,尼米茲還是承認存在著風險,那就是可能只有前面的兩艘航空母艦同佔優勢的敵人遭遇。他對部下說:

    「如果必要的話,我們得承認戰鬥中的劣勢。」

    他的希望所在,是他的航空母艦載有較多的飛機,以及美國的豐富資源將會減少劣勢。在珊瑚海進行大海戰的計劃制訂完畢後,他飛到西海岸,去獲得金海軍上將的批准,因為將太平洋艦隊的全部力量派到距離夏威夷三千五百英里的海域,是他們在珍珠港事件之後的海軍戰略的巨大轉變。

    四月二十五日,在舊金山聯邦大樓第十二海區司令部會議室裡,金、尼米茲和他們的高級助手一起緊張地研討太平洋戰略。

    最擔心的是保守無線電情報的秘密,現在,他們的太平洋作戰必須依靠無線電情報,否則就不能狠狠地打擊敵人並使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處於主動地位。

    金認為所羅門群島是進攻的出發點,他贊成這樣的觀點:不讓日本控制珊瑚海和所羅門群島的戰略必要性,要求太平洋艦隊的全部航空母艦力量投入作戰。這是要冒非常大的風險的,因為「黃蜂號」和「突擊者號」航空母艦還在大西洋,在第一艘新型「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能如期在下一年服役之前,尼米茲只有一艘正在整修的「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留作後備。兩位海軍上將拿定了主意,相信他們的情報是準確的。

    奇怪的是,金海軍上將擔心的,與其說是他們所冒的巨大風險,不如說是不斷地從珍珠港清除「失敗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其中包括弗萊徹海軍少將。在哈爾西海軍中將到達之前,弗萊徹將指揮珊瑚海的特遣艦隊。

    一個星期之前,當第十七特遣艦隊報告,弗萊徹正駛往努美阿加油的時候,美國艦隊總司令打電報責問弗萊徹是不是「躲避敵人而去加油」。金認為弗萊徹應該正在前往襲擊拉包爾的途中,結果證明他估計錯了。先補充給養,再去進攻敵人,表明有些縮手縮腳,總司令在前一個月對第十一將遣艦隊指明了這一點,當時他命令威爾遜海軍中將推遲返回珍珠港補充給養,如果必要的話就讓水手們以硬餅乾充飢,在一九四二年的最初幾個月裡,在南太平洋巡航的幾個特遣艦隊常常把戰線拉得太長,飲食很單調,總是吃豆子和麵條,肉庫裡的肉快吃完了,艦上人員只好用抽籤的辦法售賣牛排。

    西南太平洋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金海軍上將同意任命羅伯特?戈姆利海軍中將——斯塔克海軍上將將要接替他在倫敦的職務——在尼米茲的領導下指揮這個新海區。然而,要到五月中旬他才能越過太平洋建立司令部,何況麥克阿瑟已經提出抗議,認為他的海軍司令利裡海軍上將應當擁有全部作戰指揮權。澳大利亞報紙盛傳即將對新幾內亞發動攻勢,這個消息是麥克阿瑟洩露的,氣得金海軍上將在馬歇爾面前大發脾氣,埋怨他的將領給整個海軍情報活動帶來了威脅。

    日本人毫不理會悉尼《先驅晨報》的猜測。當尼米茲於四月二十八日飛回珍珠港,實施二十三-四十二號行動計劃,而且萊頓報告日本行動計劃沒有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一點變得很明顯。現在,日本行動計劃有所擴大,在佔領莫爾斯比港以後,還要佔領磷礦島嶼大洋島和納努島。第二批佔領軍奉命同時開往代號為rz的地點,太平洋艦隊作戰情報處確定它是所羅門群島中部佛羅里達島上的圖拉吉城。

    美國海軍聚集足夠的力量阻止日本進軍澳大利亞的能力現在成了問題,因為金海軍上將奉行襲擊東京的機會主義戰略,使得尼米茲的全部航空母艦不能集中起來在珊瑚海進行大海戰。哈爾西海軍中將指揮的「企業號」和「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補充了給養,終於在一九四二年四月三十日駛出珍珠港,他發出的命令是「阻止敵人進佔新幾內亞-所羅門地區」。但他知道,他可能來不及同弗萊徹會合就要遭到日本人的進攻。

    就在那一天,在離珍珠港四千英里的太平洋上,兩艘日本運兵船在驅逐艦的護衛下,橫渡所羅門海駛往圖拉吉。這批日軍預定在五月三日登陸。「瑞鶴號」和「翔鶴號」航空母艦從特魯克出動掩護這次登陸,然後駛往珊瑚海支援mo行動。

    第二天,進攻莫爾斯比港的日本帝國陸軍南海分遣隊,分乘十一艘運兵船,從拉包爾啟航,密切支援這個船隊的有三艘巡洋艦、「祥鳳號」小型航空母艦,以及後籐海軍少將的四艘重型巡洋艦。

    井上成美海軍中將的第四艦隊的司令部設在特魯克。現在,這個司令部的時間表安排得很緊,要求在五月十日完成上述兩項行動計劃,因為艦隊的兩艘航空母艦必須返回,參加山本聯合艦隊六月一日進攻中途島的戰鬥。

    由於要緊急執行行動計劃,兩艘航空母艦沒有時間去襲擊澳大利亞北部的機場,以便掌握珊瑚海的制空權。而且,日本情報機構對同盟國海軍部署的瞭解是很不全面的。他們只能推測,既然「列剋星敦號」如他們相信的那樣在一月份被日本潛艇擊沉,那麼據信參與襲擊東京的三艘航空母艦必定返回夏威夷。當井上海軍中將的七支海軍部隊啟航,前往珊瑚海西邊執行這一系列複雜的行動計劃時,他的最後預測是:「強大的敵人部隊不大可能在這個地區。」然而他的整個戰略卻是全靠突然襲擊。

    這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已經失去了,因為在四月二十八日就首次證實了日本的計劃已在執行。澳大利亞海岸警戒隊報告,一艘日本運兵船和一些水上飛機在所羅門群島上游的肖特蘭島建立了一個前進基地。這個警戒組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防備德國的襲擊者而建立的;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軍官恢復並協調了這個組織的活動。白人移居者和本地人在所羅門群島和散佈在俾斯麥海的其他島嶼上,建立了一個廣闊的秘密。

    幾天以後,當這支日本入侵部隊向南駛過新喬治亞島的時候,他們用無線電發回了更多的「發現敵情」的報告。

    五月二日,圖拉吉水上飛機基地的五十名澳大利亞軍人撤退了。

    日本人並不知道,他們的整個計劃在五月的頭三天就已經暴露了,在那三天裡,大部分最後作戰命令被破譯出來。在珍珠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臨時作戰室裡攤開了一張珊瑚海地區圖。這張地圖和描圖紙別在一起,釘在支在兩個鋸木架上面的一張膠合板上。參謀人員用棕色鉛筆標出敵人海軍部隊的進展情況。一條航線從拉包爾穿過所羅門海至佛羅里達島,前往「rz」。從特魯克往南的兩條棕色線,代表高木海軍中將的兩艘航空母艦和後籐海軍少將的重型巡洋艦中隊。預料入侵莫爾斯比港的部隊所走的路線,是從拉包爾出發,然後拐向巴布亞頂端的盧伊西亞德航道。藍色鉛筆標出將要會合的美國部隊。從夏威夷往西行駛,但離會合地點還有大約兩千英里的,是哈爾西海軍中將指揮的兩艘航空母艦特遣艦隊。菲奇海軍少將的「列剋星敦號」,將在新赫布裡底群島以西大約二百五十英里的珊瑚海上一個標作「巴特卡普角」的會合地點,同弗萊徹海軍少將的「約克城號」會合,組成第十七聯合特遣艦隊。從東面開出的是格雷斯海軍上將部隊的兩艘澳大利亞巡洋艦,它們將得到從夏威夷派出的「芝加哥號」和「珀金斯號」重型巡洋艦的增援。

    當日軍行動計劃開始執行的時候,井上海軍中將沒有得到警報,不知道它吸引了如此強大的一支同盟國海軍力量,集結在珊瑚海,準備全力以赴阻止日軍南進。

    在後來的六個月中,這個點綴著棕櫚樹島嶼的碧海,將是一個發生一系列衝突的血腥戰場,而這些衝突將決定太平洋戰爭的命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