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八節 海戰結果 文 / 黃初

    第三百三十八節海戰結果

    「祝賀你們在最後兩天取得的光榮成就……」尼米茲當天下午早些時候致電弗萊徹海軍少將。

    因為當晚他接受了「列剋星敦號」可能已經得救的看法,可直到他看到珍珠港司令部籠罩著陰鬱的氣氛,方才迅速復告:

    「記住這一點,我們絲毫不知道敵人的情況——敵人受到多大的打擊。可以有把握地說,敵人也受到了打擊!而且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的友軍正在接近日本艦隊,計劃對他們進行第二次打擊……」

    這所謂的友軍第二次打擊,指的自然是范哈兒的東南亞艦隊了。

    這一次東南亞艦隊出擊,范哈兒已經做好了犧牲幾艘艦艇的準備,因為除了前面一次靠導彈作弊的海戰,這才是東南亞艦隊第一次艦對艦的實戰。在這樣真正的實戰中,沒有經歷過幾次像樣大戰的東南亞艦隊會有所損失,那也是可以預料的事情。

    不過不經歷風雨,就不可能讓自己的海軍成長,所以即便估計到了會有所損失,范哈兒還是毅然下令陳策率領海軍出擊。

    因為這已經最好的一次出擊機會了,如果按照歷史上那樣發展,和美軍一戰後的日本艦隊,卻是損失不小,很可能真讓東南亞艦隊在付出一定損失後,取得輝煌的戰果。

    日本艦隊的損失究竟有多麼慘重,對此時的美國海軍來說卻是還有待猜想,因為尼米茲這位海軍上將和他的參謀部都不相信美國飛行員所說的已經擊沉了那兩艘日本航空母艦。

    失去「列剋星敦號」的戰鬥結果,使弗萊徹放棄了派遣巡洋艦隊進行夜戰的原來打算。在接到尼米茲關於不要拿他剩下的航空母艦進行不適當的冒險的命令之後,第十七特遣艦隊便向東南方向駛往努美阿。

    高木海軍中將向著所羅門群島北部航行了一夜,那兒有一艘油船等著執行緊急加油的任務,高木也不想再追了。儘管受傷的「翔鶴號」正以較慢的速度駛往特魯克,他仍然能夠實施一次全面空襲,因為有用的飛機已經轉移到未受傷的「瑞鶴號」。但是,無論是他,還是他的航空兵司令原海軍將軍,都認為沒有理由懷疑他們的飛行員所說的美國航空母艦確已葬身珊瑚海海底。

    井上海軍中將已經決定召回入侵莫爾斯比港的部隊,再次推遲入侵巴布亞半島,直至更多的航空母艦和岸基飛機能夠贏得有爭議的珊瑚海的制空權。當山本在午夜收到召回入侵部隊的電報的時候,他氣憤地電令後籐海軍少將和高木海軍中將改變航向去「消滅敵人」。

    第二天上午,「瑞鶴號」的飛行員必須起飛去進行另一次黎明偵察巡邏。在後來的兩天中,他們在波光粼粼的寂靜的珊瑚海上航行。海上僅有的是第一次海戰留下的屍體,在這場海戰中,雙方的飛機攻擊對方的艦艇,雙方的指揮官一次也沒有看見對方的艦隻。日本人損失了七十七架飛機和一萬二千噸的「祥鳳號」輕型航空母艦,一千零七十四人死亡。美國海軍估計損失了六十六架飛機、一艘油船、一艘驅逐艦,四萬二千噸的「列剋星敦號」重型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被擊傷,五百四十三人死亡。

    按噸位計算,日本帝國海軍顯然取得了珊瑚海海戰的戰術上的勝利。但是,被擊沉的艦隻的數目並不一定意味著戰略上的勝利,正如一九一六年日德蘭大海戰所表明的那樣。假若把一九四二年五月關係重大的第一周週末發生的珊瑚海海戰的後果,同這些海戰對一系列事變的結果所產生的影響相衡量,那麼美國及其盟國毫無疑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但就在這個各有收穫的結果被美日確認之前,珊珊來遲的中國海軍東南亞艦隊,卻是突然挑起了第二次海戰。

    按照原計劃,東南亞艦隊應該在第一次海戰結束後十二小時內,趁剛戰鬥後實力空虛的最佳時機,對日本海軍發起致命一擊。

    但是很遺憾,東南亞艦隊是一支新銳艦隊,他的艦艇組成來自各個國家,成員更是複雜,所以在茫茫的大海上,他們幾次派出搜索機偵察日本艦隊的蹤跡,都沒有找到。

    為了保持了艦隊襲擊的突然性,東南亞艦隊又一直保持了無線電靜默,不敢聯繫美國艦隊海戰的具體情況,所以陳策海軍司令在讓偵察機搜索十幾個小時,仍舊找不到日本艦隊的蹤跡後,就判斷,認為日本艦隊應該已經結束了和美國海軍的戰鬥,啟程返回金蘭灣駐地或者臨時錨地特裡克了。

    所以這位海軍司令稍一思考,就當即下令,立刻朝特裡克方向追擊。

    從珊瑚海附近的海域偵察的結果,發現那兒有大量油污和漂浮物,陳策判斷肯定進行了一場激烈海戰,日本艦隊應該有傷亡,這樣負傷的艦艇肯定要去特裡克修理,所以這個時候朝特裡克追擊絕對合適。

    追擊的結果,就是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點鐘的時候,偵察機突然打破無線電靜默,通知東南亞艦隊旗艦:

    「發現一艘日本航母和兩艘護航驅逐艦,看起來航母負了重傷……」

    偵察機發現的,正是戰後僥倖逃得一命的「翔鶴號」,它確實處於幾艘驅逐艦護送前往特裡克修理的過程中。

    一旦打破了無線電靜默,陳策立刻不再猶豫,當即下令全部艦載機起飛,對日本航母艦隊發起攻擊。

    這位海軍司令,曾經還幻想這是不是會是被美國海軍殲滅後的殘餘日本軍艦。

    反正此時無線電靜默已經打破,他也不再顧忌,立刻聯繫美國海軍,詢問具體海戰結果,當得知日本海軍最多沉沒了兩艘航母,起碼還剩一艘完成無缺的主力戰艦後,他卻是無奈的判定,美國海軍應該只是擊沉日本艦隊一艘航母,而現在他需要面對的,除了那一艘負傷的日本航母,還得提防一艘保持了完整站立的日本航母。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策當即追加命令:

    「盡快結束對負傷日本航母的轟炸,完成後全艦隊向西,返回仰光……」

    在自己對此面對日本兩艘航母的情況下,陳策已經沒有信心取勝,所以他乾脆打一槍就走,也不管是不是最終能夠擊沉那艘負傷的日本航母。

    「翔鶴號」實在是倒了大霉,它在和主艦隊脫離,前往特裡克後撤的時候,已經將航母上大多數艦載機都轉移到了「瑞鶴號」上,它此時艦艇上根本沒幾架可以升空作戰的戰鬥機,當東南亞艦隊的艦載機飛抵「翔鶴號」上空的時候,除了漫天的防空炮響,幾乎沒有一架日本戰鬥機迎戰。

    這樣的戰鬥結果,當然不會出意外。

    當東南亞艦隊的航母還沒開始飛機回收作業的時候,陳策就已經從偵察機那兒,得到了日本負傷航母被擊成兩段,墜入大海的消息。

    隨後陳策不再追求擴大戰果,當即宣佈返回仰光。

    一次海戰,日本又一次比歷史上多犧牲一艘航母,才結束了最終戰鬥。

    珊瑚海海戰正式結束後,中國東南亞艦隊和美國弗萊徹海軍少將的部隊,成功地挫敗了日本南下以便控制珊瑚海和澳大利亞的海上通道的戰略計劃。自從珍珠港事件以來,日本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第一次遭到沉重的心理打擊,這是一個將使戰略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的事件。

    尼米茲宣佈這是「一個將產生決定性的具有深遠意義的後果的勝利」,意義究竟多麼深遠,他在後來的一個月裡還無從知道。日本損失了兩艘輕型航空母艦和許多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雖然是有限地但卻是決定性地削弱了聯合艦隊的優勢,這將嚴重影響山本海軍大將謀求在中途島同太平洋艦隊攤牌的行動計劃。

    美國報界使公眾毫不懷疑誰應戴上勝利的桂冠——但這是因為美國海軍將「列剋星敦號」被擊沉的事實巧妙地隱瞞了四個多星期的緣故。

    「日本人在太平洋大海戰中受挫,十七至二十二艘艦隻被擊沉擊傷……」通常保守的《紐約時報》在五月九日冠以這樣的大字標題。但日本同盟通訊社則在正式新聞公報中宣稱自己是勝利者,因為「翔鶴號」是屈辱的被中國東南亞艦隊擊沉,他們還特意隱瞞了這個消息,雙方的宣傳機器繼續進行珊瑚海海戰,日本帝國海軍聲稱他們擊沉了美國兩艘航空母艦和一艘戰列艦。

    美國報界將要給公眾造成美國在珊瑚海海戰中取得了更大勝利的印象,因為美國的這一勝利,是對日本部隊即將在菲律賓取得了最後勝利的消息的沉重打擊。

    對於仍舊堅守巴丹的兩千菲律賓和美國士兵來說,最近這四個星期結果成了一段極為恐怖的時期,因為日本的大炮和炸彈無情地轟炸這塊最後的陣地。對於固守在海灘防禦工事後面散兵坑裡的海軍陸戰隊第四師的一千三百名士兵來說,就好像住在靶的中心。大雨夜以繼日地下個不停,毀壞了防禦工事,剛修好又被沖壞,整個陣地被沖洗得碎石凌亂。四月二十九日夜晚,轟擊達到高潮,為了向日本天皇的法定生日獻禮,一百五十門重炮向盟軍陣地猛射,大樹底下尚存的草木燃燒起來了,爆炸捲起滾滾塵煙,頓時天昏地暗,大陸依稀難辨。

    「你和你的忠實的將士,已成為我們作戰目標的象徵和我們的勝利的保證……」溫賴特將軍當晚受到了羅斯福總統特發無線電報的嘉獎。

    這份電報暫時鼓舞了巴丹坑道司令部裡面容憔悴的軍官們,但他們與外圍部隊的聯繫正被迅速切斷,接著有人報告,日軍已經摧毀了海軍陸戰隊的炮兵陣地,這個陣地離坑道的壘著沙袋的東門還不到一英里。亂紛紛的報告不斷傳來,說又有幾批敵人已經佔領了陣地,正在坦克的掩護下向縱深進逼。

    酷熱的坑道司令部裡騷亂不堪,顯然,溫賴特的筋疲力盡的參謀們面臨著失敗。一隊衣衫襤褸的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軍官,和威廉斯少校率領的一批軍士一起,勇敢地發起了最後一次猛烈反擊,企圖重新奪回那座半邊塌毀的水塔旁邊的炮兵陣地。

    黎明時天色灰暗,這一隊人像耗子一樣地從一個彈坑爬到另一個彈坑。憑著一股由於絕望而產生的決心,威廉斯成功地發動了猛烈反擊,使陣地上的日軍措手不及。這是一個短時間的勝利。坦克和大陸炮火的定點轟擊很快摧垮了這道勇敢的防線,日軍毫不放鬆地向壘著沙袋的馬林塔坑道的入口進逼。

    溫賴特擔心一旦日軍進入幾千赤手空拳的傷員擁擠在一起的坑道,會有一場血腥的屠殺,於是電告總統,他將懷著破碎的心,因悲傷而不是羞恥低下頭,他必須安排投降。

    「告訴日本人我們將在正午停火……」他向仍然在彈洞壘壘的地下掩蔽所裡堅持戰鬥的戰地指揮官發出命令。「我們或許不得不在正午時放棄抵抗,我們還不知道他們是否要向我們開炮,我們可能堅持不住了……」

    巴丹半島在比歷史上多堅守了半年後,終於堅持不住了。

    溫賴特將軍在第二天受盡了侮辱,他被帶到馬尼拉,在投降書上簽了字,並且在無線電廣播中向菲律賓全國宣讀了投降書。他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忍受著個人的奇恥大辱,哽咽地宣讀著日本人口授的廣播稿,命令所有菲律賓和美國部隊遵守投降條件。

    「如不完全並忠實地遵守這些條件,只會帶來最慘重的結果……」

    下午十二時二十分,他呆望著麥克風,無法繼續念下去。

    在澳大利亞,麥克阿瑟聽到溫賴特命令菲律賓完全投降,不覺大吃一驚。他致電馬歇爾說,他只能認為這是溫賴特將軍一時的精神錯亂,他的處境使他易受敵人的利用。他廣播了撤消投降的命令,提醒棉蘭老的夏普將軍:「投降無效。」

    戰鬥繼續進行了兩天,後來日本人命令溫賴特的一名參謀飛到該島,敦促他們停火,並且成功的達成了日本人目標。

    除了游擊隊的活動外,菲律賓現在成了日本的「共榮圈」的一部分。

    對巴丹半島的最後進攻使八百多個美國和菲律賓人喪生,日軍死亡人數超過這個數目的三倍。但是海軍陸戰隊第四師的倖存人員中,僅僅三分之一在後來的野蠻監禁中活了下來。

    「巴丹半島不需要我發表評論……」麥克阿瑟在記者招待會上宣讀了他精心準備的讚頌稿。「它自己已經在槍口下講了話。它在敵人的墓碑上題了自己的墓誌銘。但是,透過它那最後一槍散發出來的硝煙,我似乎總是看到那些嚴峻的、面容憔悴的、蒼白的士兵們的形象,他們仍然無所畏懼。」

    這些難忘的形象驅使他的個人責任感,要去為死去的數以千計的美國和菲律賓士兵報仇,鞭策他重新呼籲發動遠征,收復菲律賓。

    事實上,這個日子也不遠了。因為決定性的中途島海戰,就即將爆發。

    根據對日本入侵中途島很有把握的預測,金海軍上將在第十六特遣艦隊的二十六艘艦隻於五月二十六日正午返回珍珠港之前,很快就決定接受情報處的估計,準備實施戰役計劃。

    「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停泊之後,哈爾西海軍中將立即前來向總司令匯報。尼米茲發現這個通常精神飽滿的海軍將領被嚴重皮炎弄得筋疲力竭,不由得大吃一驚,這是他沒有料到的。他原來指望領導藝術有了長進、指揮航空母艦有方的哈爾西在或許是整個戰爭的最關鍵的一場海戰中指揮美國的海軍部隊。

    哈爾西認為他不能指揮這次海戰將是他一生中最悲痛和失望的事情,不過他仍然無私地推薦他的巡洋艦指揮官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海軍少將代替他。

    同烈性子「公牛」哈爾西不一樣,斯普魯恩斯是一個講究方法的文靜的策略家,他作為一個行政管理家的才能使他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中注定佔有重要地位。

    尼米茲意識到,以戰術判斷準確和頭腦冷靜著稱的斯普魯恩斯,有可能成為美國海軍最關鍵的一次海戰的優秀指揮官。但是,他缺乏航空母艦指揮官的經驗,使他不得不服從弗萊徹海軍少將的命令,後者在第二天就要乘受傷的「約克城號」抵達珍珠港。

    斯普魯恩斯也決心應付他平生的第一場海空戰鬥,但他穿過基地前往醫院看望哈爾西的時候,想起總司令再三說過的這將是他最後一次出海作戰的話時,心裡卻不是滋味。哈爾西身上貼著藥膏,止住揪心的痛癢,他雖然無能為力,卻在盡量安慰斯普魯恩斯不要擔心缺乏指揮航空母艦的經驗,他向他保證,第十六特遣艦隊參謀們的全力支持將會彌補這個不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