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六節 美軍的海島爭奪戰 文 / 黃初

    第三百五十六節美軍的海島爭奪戰

    十一月十九日,當赤道的烈日西斜時,美**艦上的官兵還在猜測第二天將會輕而易舉地取勝,他們被來自塔拉瓦島的三架日軍巡邏機發現時,仍然毫不在意。

    警報飛向誇賈林和特魯克;這樣一次大規模進犯的時間和目的地是一清二楚的。東京的帝國參謀本部守衛吉爾伯特群島的最初計劃,依靠的是從拉包爾出發的遠程轟炸機的襲擊和聯合艦隊的出擊,但是現在這個計劃已不現實,因為日軍在布干維爾阻止美軍登陸的戰鬥中損失的飛機太多了。

    守衛馬金島的部隊只有幾百人,然而,在塔拉瓦,柴崎可以依靠一支強大的守軍打退迫在眉睫的進攻。這位將軍命令他從佐世保第七特種海軍登陸部隊中親自挑選出來的四千名海軍陸戰隊員「堅守陣地,直到最後一個人」,他告誡他們和幾百名朝鮮勞工「要把敵人消滅在水邊」。

    他的部隊集中在貝蒂奧島臨海的一側,因為看來在不穩定的小潮階段,美軍從這個方向來的可能性最大。小潮能把環礁湖中的混凝土般的珊瑚灘露出將近半英里,但柴崎哪裡知道,進犯者用的是上個世紀的海圖,而且特納海軍少將決定下一筆大賭注,斷定「游離潮」——無論是漲潮還是落潮都能保持一整天——將對他有利。

    十一月十九日夜裡,在「電流作戰計劃」的兩支部隊接近塔拉瓦和馬金時,緊張不安的戰士們在悶熱的船艙裡作戰前準備。這時「鸚鵡螺號」潛艇險些遭難。它為了運送奉命攻佔附近的阿貝馬馬島的一支海軍陸戰隊分遣隊而浮出水面時,被誤認為敵人潛艇,遭到了自己部隊的襲擊。

    號手吹起嘹亮的起床號,為海軍陸戰隊第二師迎來了十一月二十日。他們從擁擠的書架式床鋪匆匆起來,許多人來不及刮臉;士兵們迅速吃了牛排雞蛋早飯,匆忙穿上沉重的軍裝,檢查了武器和裝具袋——包括彈夾、手榴彈、兩壺水和應急乾糧。這些海軍陸戰隊員奮力鑽出狹窄的艙口,沉重的靴子踏得運輸艦卡卡作響,他們照規定在運輸艦所載強擊艇和登陸艇上各就各位。

    凌晨三時三十分,乘坐平底船似的坦克登陸艦的第一攻擊波的戰士開始爬上兩棲車。在運輸艦上,強擊艇和登陸艇已做好下水準備。一小時後,這支小艦隊抵達貝蒂奧島以北五英里、通向暗礁的航道入口外面的集結地點;掃雷艦首先開進去清理出一條通道。隨後跟進的是兩艘驅逐艦,它們將為兩棲車第一攻擊波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這支部隊將從橫跨珊瑚淺灘的一道七百英尺突堤兩側登上那紅色的海灘。

    在黑暗中,水手長的哨子刺耳地響著,運輸艦周圍的海水波浪翻騰,強擊艇在水上團團打轉。兩棲車從坦克登陸艦敞開的船頭門下水。日軍的一盞探照燈盲目地搜索了一次;早晨四時四十一分,一顆紅色照明彈在該島上空劃出一道弧線。然後四周又是一片漆黑,直到半小時以後東方透出第一線曙光。

    五時十分,「馬裡蘭號」戰列艦彈射出它的落彈觀測機。日軍把彈射器發射時的閃光當成了開火信號。美軍的三艘戰列艦、五艘巡洋艦和七艘驅逐艦威力極大的艦側炮回敬了他們。有半小時多,這個三英里長的珊瑚島上大火熊熊,爆炸聲響成一片。

    滾滾的濃煙從島上騰起,與上空的霧氣混成一體。日軍的炮台還沒有沉寂,美國海軍的轟擊就按預定計劃於五時四十五分停止了,因為預料第一批空襲飛機這時已經到來。但是二十分鐘過去了,航空母艦上的飛機仍未抵達。精心計劃的進攻時間被打亂了,因為運輸艦不得不起錨駛離敵軍越來越準確的炮火射程。航空母艦的飛機終於在六時剛過開始轟炸,但是它們的七分鐘攻擊時間太短,而且炸彈沒有穿透防護層很厚的防禦工事。海軍的炮擊重新開始,系統地轟擊了兩個半小時。

    在第五艦隊旗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上觀察戰況的斯普魯恩斯的參謀長查爾斯?穆爾上校對此印象根深:「大火到處燃燒。椰子樹也被燒死;似乎島上已無生物……部隊靠近海岸,看來只要走上島去就行了。」

    穿過六英里環礁湖開過來的兩棲攻擊部隊,由於猛烈的逆風拖延了集結時間,因而比預定時間更遲。進攻發起時間(第一攻擊波登陸的最後時限)不得不兩次推遲,指揮船發出信號讓打頭陣的「兩棲車」開進去時,已經是上午八時五十分了。它們距離海灘還有十五分鐘的航程。

    這時,轟擊已經停止,使日軍得以利用這關鍵的十五分鐘時間調整射擊方向。他們還把部隊調到了面臨環礁湖的海岸,因為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美國「女巫式」俯衝轟炸機對他們的干擾並不很大。

    「阿希蘭號」艦橋值勤軍官說:

    「他們將站著進去,島上活著的日本兵不到五十人。」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登陸艇母艦駛進環礁湖,把它運載的登陸艇小艦隊放入水中,它們組成了第四攻擊波。這艘登陸艇母艦也運載著兩棲坦克,它的後艙就是一個容納這些小艇的浮動港。運載前三批攻擊部隊的九十三輛「兩棲車」,在戴維?肖普上校指揮下,以四海里時速開始破浪前進;猛烈的炮火和密集的機槍子彈暴風雨似地抽打著面前的環礁湖水。他們的前進速度「像令人窒息的烏龜賽跑」。儘管笨重的登陸艇速度緩慢,但是它們的履帶使它們能爬過寬達半英里的珊瑚淺灘。

    特納對海潮的賭注無論如何是輸了,運送後幾批增援部隊的登陸艇無法靠岸。只有河馬狀的「兩棲車」能爬上海岸,可是它們遇到了敵軍猛烈的炮火。災難來臨了,日軍的炮彈開始擊毀「兩棲車」;還有一些兩棲車在珊瑚叢中失落了履帶。士兵貝爾德是帶頭攻上「紅一號海灘」的一輛「兩棲車」的機槍射手。

    他說:

    「我們現在前進了一百碼;敵人的火力十分猛烈,而且越來越猛烈。他們在擊毀我兩邊的登陸艇。一輛牽引車被擊中起火,停了下來,裡面跳出來的人都像燃燒的火炬。」

    子彈象傾盆大雨一樣落到美軍頭上,貝爾德的「兩棲車」被一發炮彈擊中拋錨。裡面的十一名倖存者被迫爬過最後的三十碼淺灘,抵達岸邊。他們象另外幾百人一樣奔向唯一可以躲避勢不可當的炮火的隱避處——沿高潮線走向的一道四英尺高的圓木牆。

    士兵們聽到小赫伯特?艾米中校在「紅二號地段」高喊:

    「跟我來,我們要佔領海灘,那些小雜種擋不住我們。」

    但接著,他就被一顆子彈打中,倒進已經把淺灘染成深紅色的死人和死魚的亂屍堆中。

    在相鄰的「紅三號海灘」上,肖普上校涉過齊胸深的水,利用突堤橋樁的掩護衝了上去。需要用重炮和坦克摧毀日軍的碉堡,但是運載坦克和大炮的坦克登陸艦無法越過那道珊瑚屏障。

    這時,只有十一輛坦克終於爬上了淺灘,可是又被迫擊炮火擊毀了,因為海水使發動機滅了火。受了傷的坦克部隊指揮官掙扎著爬出炮塔,倒在屍體堆上。由於無線電收發報機都因灌進鹹水而無法使用,經過九十分鐘可怕的混亂之後,肖普上校才找到一台還能使用的機器。他聲嘶力竭地呼救,要求給予「盡可能的火力支援」。

    有「林戈爾德號」和「達希爾號」驅逐艦能從環礁湖提供火力掩護。後續部隊的登陸艇仍然被露出水面的礁石擋住去路。倖存的「兩棲車」試圖把第四攻擊波渡過去,但是它們吸引了密集的排炮,不能靠岸。倒霉的海軍陸戰隊員被留在齊胸深的水裡,面臨著拚搏半英里才能到岸的嚴峻考驗。他們靠涉水和游泳穿過日軍子彈和迫擊炮彈橫飛的淺灘。被指派為《時代》雜誌報道塔拉瓦戰況的羅伯特?謝羅德是同這個攻擊波一起來的。

    截至中午時分,在塔拉瓦島傷亡人數已超過百分之二十。

    第一攻擊波上岸的海軍陸戰隊員不到一千五百人,他們都擠在圓木牆下面幾碼長的一段海灘上。在「紅海灘」最遠的一端,兩輛「謝爾曼式」坦克已開始向貝蒂奧島這支滑膛槍的槍托一端的「綠海灘」發動側翼進攻。

    威廉?霍金斯中尉帶領他的一個排的狙擊手跟在一輛「兩棲車」後面前進。這輛「兩棲車」越過了那道牆,摧毀了設置在戰略要衝的一個機槍掩體。另一個連隊用爆破筒和火焰噴射器摧毀了一些碉堡,向內地前進了一百英尺。海軍的炮火延伸到該島臨海一側——在美軍陣地前面只有幾百碼。這使柴崎無法集合他的部隊,發動一次協調的攻勢,把進攻部隊打迴環礁湖。

    但是,肖普的部隊的處境十分危險;他中午發出的電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我們需要援助。形勢嚴重。」

    這個電報是從上校的指揮所發出的,他的指揮所設在一個日軍地堡背後,地堡的佔領者仍然被圍困在裡面。

    「馬裡蘭號」戰列艦上的通訊問題使朱利安?史密斯將軍和希爾海軍少將仍然無法弄清楚戰鬥進展情況。他們通過肖普發回的絕望的信號和關於一百多艘登陸艇陷在環礁湖裡的報告意識到,登陸行動遇到了嚴重的困難。

    下午一時半,他們要求特納海軍少將批准把後備隊派出去。同他們的電報一同發出的還有一份預兆不祥的報告:

    「仍然遭到頑強的抵抗……勝負未卜。」

    這封電報的結論同兩年前守衛威克島的海軍陸戰隊在末日來臨時發出的最後一次信號完全一樣,使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尼米茲海軍上將感到迷惑不解和憂慮。

    在離馬金島不遠的「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上,第五兩棲部隊作戰室裡氣氛越來越緊張,特納海軍少將和史密斯將軍正在同他們的參謀磋商對付危機的辦法,然後才能決定是否派出海軍陸戰隊後備隊。

    他們原來估計,「電流作戰計劃」北線攻擊部隊將受到「聯合艦隊」最大的威脅,但是兩棲部隊的指揮官們現在卻發現,災難沒有落到他們頭上,它發生在南面八十五英里的塔拉瓦島。

    特納越來越感到不安,因為馬金島的登陸行動本身大大落後於預定時間。布塔裡塔裡島的抵抗是軟弱的,而特納海軍少將堅持延長轟擊時間,因為他看到日軍炮兵還在繼續射擊。運輸艦在強擊艇於八時半發起進攻之前已經到達離海岸不到一英里的地方。本來應當輕而易舉地取勝的戰鬥,也因為干擾了登陸行動的那種反常的低潮而受挫。

    第一批「兩棲車」爬過珊瑚暗礁攻了上去,遇到了相當微弱的抵抗。這時,登陸艇後續攻擊波到達了,但是無法靠岸。拉爾夫?史密斯將軍的攻擊部隊不得不依靠「兩棲車」往返運輸,把他的部下送上海岸,由於第二十七師效率低和缺乏戰鬥力而受到影響。到傍晚時分,特納才給斯普魯恩斯發電報說:「正在前進。沒有遇到抵抗。」

    塔拉瓦的情況全然不同,傷亡慘重的登陸行動持續了整個下午。海潮不漲,後續部隊冒著猛烈的炮火,仍在淺灘裡向前衝殺。航空母艦的飛機對這個狹窄的小島進行了猛烈的掃射和轟炸,一直打到黃昏。這時,恰好紅日西落,晚霞映照著屍體遍地、坦克和「兩棲車」殘骸在冒煙的環礁湖。

    希爾海軍少將向第五兩棲部隊司令發出電報說:

    「海潮使登陸艇白天無法登陸。大炮和補給品運不上岸。」

    他報告的傷亡人數將近一千五百,幾乎是已經上岸的約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員的三分之一。

    特納收到塔拉瓦戰鬥勝負未卜的嚴峻電報的那個晚上,他的指揮艦正在馬金島附近。幾分鐘以後,他更加憂慮重重,當時消息傳來,「獨立號」輕型航空母艦在日落時遭到十六架日本轟炸機的襲擊,損傷嚴重,被迫退出戰鬥,已被拖走。

    黃昏時分,貝帝奧島的日軍火力減弱了,使美軍第一艘登陸艇能靠近突堤末端,把第一批大炮和在海灘上等待撤離的傷員急需的血漿和醫療品卸到岸上。醫療隊員通宵拚命工作搶救傷員,海軍陸戰隊員則忙著在他們日落後佔領的一千碼海灘上挖散兵坑。柴崎本打算利用夜幕的掩護插入敵後,包圍美軍陣地,但是通訊器材被打壞了,不能發動協調一致的反攻。他只好派出敢死隊到突堤上和被擊毀在暗礁上的登陸艇裡佔據狙擊陣地。

    第二天黎明,當登陸艇開始運送後備戰鬥部隊時,海潮仍然太低,不能把登陸艇浮過暗礁。滑梯放了下來,把士兵卸在珊瑚淺灘上。隱藏在登陸艇殘骸堆中的敵軍狙擊手的子彈加強了岸上碉堡的火力。在第二天的五個小時登陸戰中,海軍陸戰隊的傷亡人數超過了第一天上午的比例。

    在岸上,肖普上校仍然沒有足夠的大炮和坦克打破敵人的防線。他的飲水、口糧、醫療品已所剩無幾,而日軍仍不斷從據點射擊,抵禦下雨般的炸彈和海軍炮彈的轟擊。進展緩慢。熾熱的車輛殘骸在淺灘上不斷增加,屍體在烈日下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臭氣。

    對美軍登陸行動造成極大破壞的反覆無常的海潮,終於在中午前後上漲了。五艘驅逐艦靠近了海岸,恰恰在第一批登陸艇爬過珊瑚灘頭的外層暗礁時,準確的射擊掃除了敵人的碉堡和炮兵陣地。現在部隊可以整個下午進攻海灘了。在更多的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肖普的部隊在該島狹窄的腰部橫插過去,把日軍防線切成兩段。

    肖普上校在傍晚樂觀地發出電報說:

    「傷亡很多,陣亡人數不明。戰鬥成效:我們在取勝!」

    這時他的坦克開始進攻兩翼的碉堡。

    從日軍陣地發出的猛烈炮火通宵未停,柴崎被包圍在貝蒂奧島中央的他的指揮大碉堡裡。

    第二天上午他發出最後一封電報:

    「我們已把武器毀掉;從現在起,人人準備作最後戰鬥。日本萬歲。」

    他剩下的碉堡被坦克、炸藥包和火焰噴射器逐個摧毀。海軍陸戰隊的推土機用沙子封鎖了他的兩層樓碉堡的入口,然後從上面的通風口灌進汽油,用一顆手榴彈引燃;柴崎同他的三百名士兵同歸於盡。一些日軍據點一直堅持到第二天下午,希爾海軍少將才發出電報說「佔領」貝蒂奧島。

    據官方記載,在進攻貝蒂奧島的七十五小時四十五分鐘裡,海軍陸戰隊進行了空前的苦戰。這場戰鬥使這個狹小的珊瑚島變成了荒島,島上棕櫚樹斷裂,彈坑纍纍,碉堡燒成廢墟。茫然若失的牧師指揮著挖土機進行挖掘大塚坑的可怕工作。只有一名日本軍官、十六名士兵和一百二十九名朝鮮勞工是被活捉的。幾天後,還有渴瘋了的敵兵從碎石中鑽出來瘋狂地進行『自殺』性襲擊。

    美國為佔領貝蒂奧島投入一萬八千多名海軍陸戰隊員;花費了三天時間,而不是原計劃的一天;代價是一千三百人死亡。

    「電流作戰計劃」並不是海軍對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攻勢的順利開端,甚至攻佔防守薄弱的馬金島也使陸軍第二十七師花費了差不多同樣長的時間。

    拉爾夫?史密斯將軍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十時半發出「攻克馬金島」的信號時,他的損失是六十四人死亡,一百五十人受傷。雖然這個數字同塔拉瓦的大屠殺相比是輕微的,但是他的進攻部隊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守軍。

    十一月二十四日,進攻馬金島的傷亡人數增加了,因為日本「伊-75號」潛艇用魚雷襲擊了「利普斯庫姆灣號」護航航空母艦。這艘軍艦在一片火光中斷裂,同它的六百多名艦上人員一起沉沒。

    在其後的幾天裡,美國部隊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沿塔拉瓦島和馬金島周圍的一些小島嶼成扇形展開,以清除孤立的日軍前哨;受了損傷的「鸚鵡螺號」潛艇運送的海軍陸戰隊近戰兵使阿貝馬馬島的戰鬥取得了輕而易舉的勝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