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創佛錄

第一卷 第二章 入門 文 / 蒼暝

    第二章入門()

    張荊崧運起清光,裹著和宸,飛越了萬丈深澗,便來到了雲流派的駐地。只見許多間古樸的房屋,分佈在一道山坡之上,之間有石梯或迴廊相連。其間又有雲霧緩掠,彷彿一派仙家居所。

    和宸被張荊崧領到了門派駐地之內。順石梯向上,一路上皆有弟子向張荊崧行禮。在和宸看來,張荊崧既然是派中戒律長老,又被之前那兩個少年稱呼為「師叔祖」,地位自然極高。而他由張荊崧帶領入門,自然引來了許多側目,讓和宸略感忐忑。

    二人步入正殿,殿中端坐一人,氣度威嚴,與張荊崧年紀相仿,打扮相似,只是身上沒有背負飛劍。張荊崧見到此人,便行禮道:「參見掌門。」

    端坐那人,便是雲流派掌門,張荊崧的師兄,吳梓。見張荊崧前來,吳梓也起身道:「師弟!」

    師兄弟二人寒暄過後,吳梓便看著和宸,問道:「這位是?」

    和宸見此,也向吳梓作揖道:「在下和宸,拜見掌門。」

    張荊崧讓過身子,拉和宸走到近前,道:「這位小友雖是凡人,但卻無意中穿過了我派的封山陣法,應是與我派有緣,我便想收他入派。」

    吳梓見和宸彬彬有禮,氣度又是獨特,身上服飾亦與尋常大不相同,便問道:「請問小友是何方人士,看閣下打扮,似乎不若我南贍部州之南方水土人士?」

    張荊崧卻接過話頭,道:「和宸小友罹患了『魂厥』,只記得自己名字,以及曾經居住在一個叫做『中華』的地方。」

    「中華?」吳梓捋著八寸長鬚,想了片刻,才道:「我雖遊歷遍南贍部州這東南一隅,共數十國,但從未聽說過有叫『中華』的地方。」

    和宸心想,你當然不會知道「中華」在哪裡。不過他為了表現得更像一些,故意裝出一副失望的模樣,彷彿一個失憶者,真的想要尋找自己的出身。同時他也知道了,自己正處在一個叫做「南贍部州」的大地方。

    吳梓見和宸面露失望神色,話頭一轉,便道:「不過神州寰宇廣無邊際,光一南贍部州,便不知縱橫多少億萬里,國家不計其數,號稱十萬國度,分佈在洪荒之間。我卻沒有去一一遊歷過。日後你若能修成仙人,便可遊遍整個神州寰宇,尋找『中華』之所在。」

    此番會面後,和宸幾乎已經被內定為派中弟子,並分配到一間弟子居住的獨立房屋。此刻,他正獨自一人躺在床上。沒有外人,和宸終於能夠將那些傷心事擺上心頭了。

    父母,朋友,那個世界的一切,似乎都已經成為了幻影。和宸也想回去,但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做。那個佛像已經融入了自己的意識,不能再如原來一樣,放到「卍」字上嘗試。不過既然是因為那個佛像而來到了這個世界,那麼,只要將佛像中湧出的那些字符搞懂,說不定就能找到返回的辦法。

    在迷茫之中,和宸給自己定下了第一個目標,便是弄明那佛像的真諦。

    三日後。和宸已經適應了這個世界的生活。他身上原本所穿的衣服,已經換下收好,此刻則穿上了那彷彿道袍一般的服裝。若非他頭髮太短,只要再扎上一個髮髻,便如這個世界上的人一般無二。

    到目前為止,和宸在這個世界上所見到的人,都如他一樣,黃皮膚黑眼睛,說的也是漢語,使用的文字,亦是繁體漢字。不過據說在南贍部州西方,也有那白皮膚黃頭髮的人種存在。至於這整個世界,便叫做「神州寰宇」,但除了南贍部州以外,還有其他什麼地方,就還暫時無從得知。

    今日,和宸便要舉行拜師典禮。他聽吳梓所言,自己將會拜到吳梓的三師弟,寧皓貞的門下。和宸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著叫做「道法」的神奇之術,雲流派,便是一道法門派。派中之人能夠運使飛劍、御劍飛行,又能長生不老,全拜道法所賜。自己拜入雲流派門下,便也能修習道法,和宸想想便也覺得激動。

    本來派中最高一輩,便是吳梓、張荊崧和寧皓貞三人,新招弟子,通常只能拜在此三人徒弟門下,成為他們的徒孫一輩。慧尚、元熙二人,便是吳梓的直屬徒孫。和宸能夠直接成為寧皓貞的徒弟,乃是莫大的殊榮。

    只是寧皓貞這個准師父,數日來都沒有露過面,讓和宸很是鬱悶。表面上,寧皓貞號稱是外出巡遊去了,但和宸從眾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幾分不妥。

    和宸又來到了門派正殿。正殿上分坐二人,右邊的便是掌門吳梓,左邊的,則是一個糟老頭。他面目猥瑣,神情恍惚,鬍子稀稀拉拉,身上冒著一股濃郁的酒氣。

    和宸已經猜到,那個不清不楚的老頭,就是自己的師父。再看看周圍,大家居然對此習以為常,一點也不在意。看來寧皓貞已經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了。

    拜師禮很簡單,先對祖師三叩首,再對師父三叩首,然後從師父手上,領過一本記載門派規矩的小冊子,便算完事。而在交付小冊子時,寧皓貞居然還打了個酒嗝,幾乎讓和宸笑出聲來。和宸斜眼看去,發現就連吳梓也在忍著笑意。

    做過拜師禮,寧皓貞便對吳梓說道:「多謝師兄,給我送來個這麼好的徒弟,讓我師父傳給我的這一支『雷雲劍』能有衣缽傳承。」

    吳梓歎了口氣,道:「當年師父分別傳了我們三人三種御劍術,尤以你的『雷雲劍』最高,但最是難學,你原先的六個徒弟,迄今也沒能入得了『雷雲劍』的門檻。我將如此好的徒弟,忍痛送入你的門下,你若再不努力傳授技藝,荒廢了此等良才,我必要讓他改投我們兩位師兄門下了!」

    寧皓貞乾笑一聲,道:「既然師兄成全,我必不負所托,定將我的一身修為,全部授予給他。」

    當日下午,寧皓貞便將和宸傳喚到自己的道場。在場的還有六人,站成一排,想必就是寧皓貞之前收的六個徒弟、和宸的六個師兄了。

    寧皓貞將一本書冊,遞到和宸手上,然後道:「此乃我派道法入門總篇,為日後一切修行的基礎,你先拿去看好記熟,每日辰時三刻至酉時,到此來參修,若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來問我或你的六位師兄。我明日又要去人間遊歷,斬妖除魔,你便先和你的師兄們一起修行吧。」

    和宸心裡清楚,什麼斬妖除魔,根本就是又要下山喝酒去了。不過此話只能放在肚子裡。萬一這老頭一時酒勁上湧,用那所謂「雷雲劍」劈過來,他的修為,肯定不是慧尚、元熙可比,和宸自忖沒有躲避過的運氣。

    不過當和宸剛剛開始翻看道法入門總篇,寧皓貞居然就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也不為和宸引薦一下他的六位師兄。看來他根本就沒耐心教徒弟,說是明日出去,今日就已想偷懶了。

    和宸的六個師兄,看著寧皓貞遠去的背影,極有默契的,以同一頻率,一同搖了三下頭,然後發出「唉」的一聲長歎。

    未免冷場,同時也要搞好與師兄們的關係,和宸合上手中書冊,走到六位師兄跟前,作揖道:「拜見六位師兄,在下和宸,日後請六位師兄多多指教。」

    這時,六位師兄中,看似最年長的那位,再次歎氣道:「還指教什麼,那老傢伙根本就不想教我等真本事,弄得我等六人名為雲流派一代弟子,修為卻只能算是二代弟子的水準,你讓我指教,我都覺得沒臉啊。」

    排在最末的那個師兄,也道:「反正我們六人,也就是在派中混個日子,修個幾百歲的長生便已知足。老傢伙的雷雲劍劍譜,你就直接拿去看好了,我們收著也是沒用。」

    說著,那個師兄,便從懷中掏出了一本書冊,交到和宸手上。其他五個師兄,亦同樣將懷中的雷雲劍劍譜取出,放到和宸手上,然後便是如釋重負的表情。弄得和宸目瞪口呆。

    「那邊牆上的木牌上,寫有我們的名字和住所,你若想問什麼,直接來找我們就是。」

    說著,六個師兄便魚貫而出,離開了道場,只留了和宸一人,手捧一堆書冊,呆立當場。

    和宸此刻回去,也是無事,便坐在道場裡,翻看起那《入門總篇》來。

    只是和宸越看下去,便越是糊塗。開篇第一頁,便寫道:「盤古開混沌,分清濁二氣,清為天,濁為地。二氣交融於天地之間,孕生萬物。」

    然後在後面,便是「天地為綱,人身為器,以器御綱,則天地由乎一心」、「意上玄門,可體道本」、「氣走諸脈,外則通陰陽,內則促生機」等等,這樣莫名其妙的話語。在和宸看來,這些話簡直就是荒誕絕倫,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這樣的情景,完全可以比擬他當年考某門外語時,面對滿篇不明所以的單詞,那種愣神的狀況。

    不過就當和宸看到昏昏欲睡之時,他的意識中,又冒出了那篇「佛文」,在和宸的腦海中,一字一句的不停重複閃過。而和宸也因此,進入了一種物我兩忘的狀態。他的身上,也因此泛起了一層佛光,但只有佛法精深之人,才能看到。因為那已是佛光的最高相,空寂之相。

    不過這裡只有修道者。

    待到酉時,日已黃昏,和宸才清醒了過來。在清醒前的那一刻,和宸身上的佛光,已經比最初時濃厚了一些。不過他一清醒,佛光也就收斂回了他的體內。

    和宸去齋堂用過晚飯,然後便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娛樂方式,和宸便早早睡下。只是當他睡著的時候,身上的佛光竟又再次泛起。他一直收藏在懷中的白紙上,亦泛起了一股微薄的佛力,與佛光相呼應,互相激勵之下,彼此都緩緩增強起來。

    昨日,和宸便已將六位師兄的名字和住址,都大致背下。今天,他又到寧皓貞的道場中,對著牆上的木牌,再次核對了一遍,然後便選了一位師兄,前往拜見。

    這位師兄,名叫孟謙。因為昨日六位師兄都未結識,和宸敲開他的房門時,才知道孟謙是六位師兄中的哪一個。

    孟謙的年紀,看似與和宸相仿,面淨無須,一派年輕書生的氣質。不過和宸知道,這些修道者的外表並不可信,比如自己師父這一輩,都是至少活了二、三百年的老怪物。所以和宸看見孟謙,仍然作了個晚輩的禮節,道:

    「和宸拜見孟師兄。」

    和宸不知六個師兄的入門次序,故只能在「師兄」二字前,冠以其姓氏。

    孟謙見是和宸,連忙道:「不敢勞師弟大禮。」

    孟謙將和宸讓進自己屋中,分席而坐,然後道:「在下在眾師兄弟中排行第三,只比師弟虛長了一點輩分。若師弟不棄,直呼我名字即可。」

    和宸卻道:「不可,日後若是在人前直呼師兄名字,實在不雅,不如就如我進門時那般,稱呼您為孟師兄,如何?」

    孟謙也不堅持,便同意了和宸的叫法。

    接著,和宸便先與孟謙拉起了些日常話題。借由自己「失憶」為掩護,和宸旁敲側擊下,瞭解到了這個世界的不少訊息。比如這世界一年也有三百六十日,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月,四年有一閏月。這個世界的世界觀,乃是仙、人、神、魔、妖共存,彼此時常混雜不分。南贍部州乃洪荒之地,此情景尤其明顯。

    南贍部州之東,隔著一片瀛海,便是東勝神州。那瀛海寬闊之極,海水都是弱水,普通仙人也是難渡,只有修成大羅金仙,方可跨越。在南贍部州之西,隔著婆娑海,乃是西牛賀州。婆娑海上,布有神奇的自然結界,便連大羅金仙也無法飛越。至於北方,隔著那更不知道多少億萬里的大洋,則是北俱蘆州。因那大洋上時常瀰漫起雷火罡風,連神仙也能吹成飛灰,故北俱蘆州和西牛賀州一樣,是從來也沒人能抵達過。

    至於四大部州以外,還有什麼樣的天地,更是無人能夠知曉。

    這四州之地,連同周邊的海洋、島嶼,便在人間合稱「神州寰宇」。

    既然西牛賀州和北俱蘆州無人能達,那麼南贍部州上的人,又是如何知道這二州的存在?原來傳說盤古開天後,其開天神器之盤古神斧,化為了五本盤古天書。其中之一,名為《山海經》,記載了整個神州寰宇中的一切自然狀況,乃是一本神州寰宇的最高地理志。《山海經》中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內中部分內容,被謄抄出來,做成副本,在人間流傳。故人們才知道寰宇天地之貌。

    至於《山海經》的原本,此刻已不知流落到哪裡去了。

    在和宸滿足了自己的求知**後,他才向孟謙詢問了自己對那《入門總篇》的疑惑。

    不料孟謙卻面露異色,道:「怎會如此,這《入門總篇》,只要識字者,無論何人皆是一看即可明瞭,師弟你竟然會看不明白?」

    這下,卻輪到和宸滿臉錯愕。那《入門總篇》內所寫,若非荒誕之語,也是玄機深厚,超出和宸理解能力以外。可孟謙卻說,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是認識字的人,就沒有看不懂的。是這個世界上的人太聰慧,還是和宸太笨?

    和宸翻開書冊,將其中不懂之處,找孟謙一一解說,可孟謙只言,此中之語,就如白話,意思已極其淺顯,再無從分解。最後和宸無奈,只得告辭了。

    「掌門和師叔,都說我是修道良才,可是這入門的法訣,我都看不明白。這算哪門子的良才?」和宸心中鬱悶,以至於自嘲起來。「難道他們收徒弟,都不先測試一下悟性?單憑眼觀,總有看走眼的時候。」

    和宸卻不知,這個世界上的人,天生便能夠領悟那道法之入門機要,猶如本能一般。所以在入門階段,人人間的悟性並無差別,修煉差異,全部取決於天生體質差異。道法修煉,唯有到中期以後,才有悟性高下之判。和宸體質優異,可惜並不是這個世界上的人,沒有那領會道法的天賦,以至於一開始便修行受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