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十七章 整頓徐州 文 / 醉風吹雲

    第十七章整頓徐州()

    本來還想當個甩手掌櫃,不過我還是估計錯誤了。那些一般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們幫我解決了,不過每一天還是要去參加議事,還有那些大是的決議也需要我的首肯,這樣,原來我在沛郡的閒暇日子不復存在。

    既然不能休息,我就好好地幹吧,不過天天這樣,也讓我的審理能力提高了不少,也算是為我將來有了更大的地盤打下基礎吧。

    同過這幾天的參政,我也瞭解了徐州的情況。不愧為商業大州,人口雖然不是最多的,就算是算上黃巾暴亂之後來到徐州的流民,現在也就四百來萬。不過它的稅收是全大漢裡最高的,比現在人口最多的冀州多了一半左右。不過農業就不怎麼樣了。因為人口基本上集中與淮河以北,導致人多地少,所以農業不怎麼發達。不過還好,基本上糧食都能從江東那購買,因此糧食也不會緊張。最近又是把流民疏導到廣陵郡內進行開墾,大量的農田被開墾出來,相信徐州的農業水平還會上了一個台階的。

    如果說徐州的商業另人滿意,農業還算可以的話,那軍事就是十分糟糕了:偌大的一個徐州,常備士兵居然只有十餘萬人,這還加上了我自己的三萬多人,其中還有一大半是郡守部隊,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打起仗來,能調動的也不過四萬多人,裡面還包括了陶謙手下的精兵丹陽兵一萬餘人。難怪會被嚴白虎和臧霸這兩個小小的山賊給欺負成這樣。曹操來攻,如果我們不來往援救的話,彭城還真有可能被攻下。看來陶謙還真不能在亂世活下去呀!

    瞭解了這些,我也就更好地做出決定。和他們商量了下,估計徐州除了郡城守衛之外,還能支持十萬人左右,於是我下令全州招募士兵六萬人,招募的士兵都到彭城集合,由陳登統一安排。而商業方面,我進一步鼓勵商業,把原來商業的三稅一改成了四稅一。還取消了城門稅這個限制,不過進城的檢查還是要的。農業方面,我也學起來曹老大,實行起屯田,不過我做不了像他那樣的無本買賣,牛和農具還是要到別州買的,不過屯田好處多多啊,這點小出血,簡直可以忽略了。而屯田之事,我也委託了廣陵太守陳珪負責。

    本來我是想稅收變成六稅一的,就是考慮到現在士人看不起商人,不想改動過大遭來他們的反對。不想就是六稅一他們還是覺得太少了,最後我沒辦法,畢竟我是知道減少稅收的好處的,表面上是稅收在短期內會減少,不過等到賞家知道徐州的稅收更少後,便都會來徐州買賣,更是直接帶動了商業的發展,長期之後,稅收必然會超過現在的。不過我知道,陳群這些對商人有偏見的士人可不知道,於是我把修改稅收的好處一一列了出來,不過他們還是不同意,最後我只好改成四稅一,並且約定,如果一年後徐州的稅收水平超過現在的水平,那麼徐州的稅收將改成六稅一,如果沒達到,將改回原來的三稅一。這點他們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在他們看來,減少稅收,而納的稅要維持在減少前的水平,這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也就答應了下來。

    等到處理完這些事,我也接到了嚴白虎退兵的消息。看著剛送回來的消息,我心裡想到:能否完全地掌管徐州,就看曹豹回來後的反應了。

    過了幾天,曹豹帶著萬餘人的隊伍歸來,我則在城門那迎接他,等到他走近我時,下馬拜見我。

    我道:「巨高(沒找到曹豹的字,先用曹嵩的吧!),一路辛苦。」

    「無妨,州牧大人整日為徐州操勞才是辛苦,小將這點算什麼。」

    我聽完後大笑,帶著他回到議事廳。隨後曹豹向我報告了戰報。裡面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都是規規矩矩地。也是,曹豹本來就不只名將,能當上徐州的一把手,也是因為徐州沒有將才的緣故。報告完了之後,曹豹就回去了。

    晚上,我帶著張飛拜訪了曹豹。當然,這次不是和政事有關,而是為張飛的婚事而來。

    進了屋子,首先迎出來的就是曹蘭,隨後曹豹才慢慢地走出來,把我們請到了客廳。

    待我們都坐下之後,我便道明來意:「備還在沛郡時,舍弟張飛曾就過令嬡,隨後兩人一見鍾情,只是巨高不在,備無法提親。今巨高歸來,備特來做媒,望巨高能把曹蘭嫁與張飛。」

    我的話剛說完,我們身後的兩人的臉立刻紅了。張飛還好,臉本來就黑,現在紅了,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而曹蘭就不同了,小臉通紅通紅地,剎是可愛。曹豹可能對那次事件也有耳聞,現在看女兒的反應,也知道女兒的心事,只好點頭答應了下來。

    見他點頭,我大為高興地說:「如此,我們便是親家了。明日備便帶聘禮來提親,不過大婚之日,親家以為何日為好?」

    曹豹想了一會兒道:「一月之後可否?「

    時間還夠,於是我也點頭同意了。現在和曹豹聯姻,曹豹也算是自己人了,徐州現在可以算是我的了,現在我這個州牧才真正坐穩當了。

    在隨後的日子裡,各種事物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首先就是減低稅率,還有取消城門稅,這些受到了商人和普通百姓的歡迎,還有很在徐州周邊的商人在聽說徐州降低了稅率,有很多都湧到徐州交易。本來徐州商業發達,就是憑藉著比其他州更低的稅收,現在又降低了,怎麼叫商人不瘋狂。

    在廣陵的屯田,也在陳珪的主持下順利地進行,第二年又肯定是一個豐收年。

    特別要說一下新招募的士兵,本來想招募士兵就好,不想引出了一位講才江夏平春人李通。雖然我是不怎麼瞭解他,不過在斟選都尉的時候,他力壓群人,最後還和陳到打成平手,就連對戰陣的見解都得到了關羽和陳登的讚賞,這怎麼不讓我高興。

    而新招的六萬餘人,也在關、張、陳、李四位將軍的訓練下迅速形成戰鬥力,看來泰山之行馬上就可以進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