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挾得天子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一十八章挾得天子

    長安城內,李、郭二人的內鬥,也成了明刀明槍地搶奪了,二人對於皇帝的爭奪,可謂是勢在必得。不過也正是因為張濟及時率兵趕來勸和,二人才是相繼罷兵,不過現在卻是和歷史發生了一個不小的轉變。

    被勸和的兩人,並沒有放獻帝東歸,而是繼續軟禁在長安城內。而張濟的南征,也提早了了半年,而這其中的原因,也正是因為他率大軍進了長安城。

    原來張濟的軍力本就不能與李、郭二人想比。隨後因為樊稠被設宴殺死後,張濟接手了樊稠的部隊,不過實力還是兩人之下。

    而現在兩人內鬥良久,軍力都有所損耗。而張濟新來,這樣三方的勢力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而這,也是李、郭二人所恐懼的地方。隨後事情彷彿是商量好了的一般,兩和打打合合,矛盾重重的二人又再度聯合起來,連手排擠張濟,讓他不能夠染指於獻帝。

    隨後的事情似乎又回到了歷史的軌跡上,張濟因為受到二人的排擠,於是帶著大軍南征,打算打下一片地盤,不過卻被孫策所敗,後與劉表議和,終於是取得了宛郡的治理權。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沒有了張濟鎮守弘農郡,長安城又少了一道防線。而促成曹操南征劫持獻帝的,還有袁術的按兵不動。

    在淮南的袁術,此時正是曹操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揚州疫病肆虐,我已經沒有餘力進攻曹操,當時曹操主要防備的便是袁術。

    不過當時袁術似乎是很配合,一直把大軍收在壽春城中,並沒有出兵的跡象。不過這並不能表示著曹操出兵就安全了,而使曹操下決心出兵的原因,正是因為曹操得到消息,袁術正在壽春準備登基稱帝。

    正是因為曹操得到了這個消息,所以曹操也就敢於集中兵力,準備出征。不過有情報顯示,就在曹操出征之前,曾經派遣一隊使者前往壽春。在等到這隊使者平安歸來之後,曹操才帶著大軍向長安攻去。

    隨後的事情便地十分簡單。雖然西涼戰士的戰鬥力絕對是天下少有,那些常年生活在嚴苦地帶的士兵,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根本就殺曹操所不能抵擋的。不過還是有一句話說得好:由一隻綿羊所帶領的一群獅子,是怎麼也打不過由一隻獅子所帶領的一群綿羊,這就是為將者的差距。

    現在的李傕、郭汜二人,無疑是陷入了這個理論當中。儘管二人已經又聯合在一起,軍力比曹操來說,又盛大了不少。不過他們所面對的曹操,那是無所顧忌的曹操。再加上將領方面的劣勢,以及謀士的巨大缺點,他們一對上曹操之後,便在連連撤退。

    隨後又因為長安城中的董承見李、郭大軍在城外阻擋曹操,長安城中防守薄弱。不過董承還是不認為曹操能夠擊敗李、郭二人的聯軍,於是聯繫了幾名忠於大漢的舊臣,在城中發動兵變,帶著獻帝逃出了長安,由小路想洛陽逃去。

    也正是因為這等變故,讓正在交戰的三人有一些措手不及。他們的目標本來都是獻帝,現在獻帝逃了,他們還留在這兒大戰幹什麼。於是他們很有默契地,都停止了交戰,各自向獻帝可能逃跑的方向上追去。

    或許是李、郭二人的運氣好一些,獻帝讓他們先找到了。不過此時的獻帝周圍,不單單只有原來兵變的那幾千人,邊上還多出了一隻軍隊,那便是李傕與郭汜的手下敗將楊奉。

    對於自己的手下敗將,二人自然是沒有放在眼裡。現在的他們,一心只想先搶回獻帝,把獻帝先掌握在手中。不過此時的楊奉手下,卻多出了一人。名叫徐晃。

    只見徐晃拿著開山大斧,帶著三前士卒擋在路中,隨後大吼道:「爾等亂賊,安敢襲擾帝駕。」

    見楊奉還敢派人前來阻擋,李、郭二人便以為是拖兵之計,於是便遣一將,想把徐晃部給衝散。

    不過衝出那將,剛一近得徐晃身前,一招未放便被徐晃一斧劈下,隨後連人帶馬一起被劈成兩段。

    二人見此大驚,隨後又想到曹操的那幾員猛將給他們帶來的損失,心中便已膽寒。不過此時徐晃所帶兵少,二人見已折一將,便也不派遣將領前去,直接催動大軍前行,打算以人數上的優勢殲滅徐晃。

    不過徐晃並沒有給他們機會,他仗著自己的武藝高強,帶著身後的三千士卒在大軍之中衝殺了一陣之後,便帶著剩餘士兵向後退去。而李、郭二人自然是不肯捨,率著大軍緊緊追趕著。

    也正是因為徐晃的這陣阻擋,獻帝等人已經逃出很遠。而且因為已經耽擱了好久,搜索方向錯誤的曹操也已經得到了消息,率著大軍向這兒趕來。

    隨後這場爭奪獻帝的戰爭,便也以戲劇般地開始了。獻帝在逃,李、郭在追,而在身後,還有著曹操大軍在拚命追趕。當李、郭二人追上獻帝之時,曹操的先頭部隊也已經到達了。

    現在的李、郭二人因為對曹操的忌憚,不敢輕起戰端。而楊奉本就因為勢力弱小,自然也不敢妄動。而曹軍也是因為要等待大軍的到來,倒也作出了防禦的姿態。現在的三方也就這麼僵持下來。

    不過萬事都有打破平衡的時候,而打破這個平衡的,卻是第三方勢力白波賊。在韓暹的帶領下,白波賊當先向帝架衝去,而這也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隨後便導致了四方混戰。

    四方混戰,最高興的莫過於曹操了。因為曹操大軍的主力尚在圈外,而在亂戰之中的,只是一小部分先鋒部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曹操帶著大軍在圈外遊走,當達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曹操才帶著大軍攻了進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曹操一舉奠定了勝局,很快便掌握主了主動權,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獻帝。

    隨後面對著三家的聯合進攻,曹操也顯得應對有方。採用各個急迫的方法,讓那三人無功而反,而自己,還招得一員大將徐晃。

    不過隨後的發展路線又偏離了歷史的軌跡。曹操搶回獻帝之後,並沒有把國都定在許縣,而是還都洛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