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九章 策劃後招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一十九章策劃後招
看到這條消息,我不禁在心中呻吟道:「沒想到曹操還是成功了。居然是趁著我無暇他顧的時候成功了,我也不禁抱怨這場疫病來的真不是時候。如果換作是平時,我定然會出兵阻擾,不會讓他這麼輕易成功。現在看來,一切都已經晚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將是多麼大的一個政治優勢啊。」
正當我苦惱之時,陳群說道:「主公,此時我等應迎奉天子。挑選貢品前去進貢,隨後提出迎天子來彭城之要求。」
我聽了陳群之言,心中莫名起了一股怒火。或許是我不想與人分享權利吧,相對於迎獻帝來彭城,我還是更傾向於把獻帝給殺了。不過另我意外的是,徐庶與陳登居然率先同意。
只聽徐庶說道:「長文說得有哩,主公此時正可速選貢品,頂需第一個抵達洛陽,進獻貢品。」
而其餘幾個謀士在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思考,也都知道了這個的意義,只有我與諸位武將還是蒙在鼓裡,不知所云。雖然這條建議看似是對我十分不利,不過手下之文臣都在贊同,這麼說來應該是對我有利的,只是我還沒想出來而已。而對於他們集體反叛於我,這件事我反倒是想都沒想過,因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陳登見我等都很疑惑,並且脾氣火爆的張飛就要爆發出來了,於是開口解釋道:「主公,長文此計,正可為主公帶來極大之便利。」
「怎講?」我急忙問道。
「此時曹操劫持皇上,正可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於主公可是萬分不利。而長文此策,正可抵消如此所帶來之影響。」陳登說完,稍微調整了一下思緒後說道,「如今曹操之經濟中心應在兗州,如若定下國都,決不會選擇在百廢待新之司州洛陽,而應在兗州境內。」
聽完陳登的話,我便想到:原本曹操在迎接了獻帝之後,應該是在許縣定都,並改名為許昌的。現在不但是時間提前了半年,就連所定之國都也改在了洛陽,這麼說來歷史已經發生了轉變。那麼就可以說,曹操是因為怕了什麼,才把國都定在了洛陽。想通之後,我把目光投向了底的眾位謀士。
果然,我一露出詢問的眼神之後,徐庶便接口回答道:「曹操此舉,無疑乃是懼怕無法保全皇上。如今以周邊勢力來說,無疑乃是懼怕主公也。」
聽了徐庶之言,我就更家疑惑了,我又怎麼會去迎接獻帝呢,於是我又想問曹操為什麼會懼怕我去搶獻帝。不過已經跟隨我很久的陳群似乎是看出了我想問什麼,連忙插話說道:「主公,此時若去進貢,以顯出主公心猶在大漢。而提出迎接獻帝,乃是一餌也,曹操必然不同意。到時主公可趁機索要官職,以正名也。」
原來他們打的是這主意,不過這麼一來,曹操會同意麼?雖然官職對我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的,憑藉著鎮東將軍的名號,管理徐、揚二州已經是足夠了。不過繼續取得別的州、郡之後,或許這個名號便不夠了。
於是我問道:「如此可行否?」
「此計定然可行,請主公放心。曹操才經過大戰,還未恢復。而邊上幾人皆在虎視眈眈,曹操定然不會因為一個官職而激怒於主公。」徐庶回答道。
既然可行,我邊問道:「由誰為使者前往洛陽?」
我剛一問完,陳群便自薦道:「既是群之策,當由群前去。」
見陳群要去,我也便不怎麼反對。雖然對於行軍打仗他不怎麼在行,不過對於玩弄政治,他就是一把好手了,此次面見獻帝,由他去的話我也可以放心。於是我便同意了。
現在獻帝被曹操劫持後多帶來的影響,經過幾位謀士的商議,應該是到達了最小的程度。不過具體的會怎麼改變,則還需要看曹操那怎麼應對了。
送走了陳群進貢的隊伍之後,又是過了幾,在揚州的荀諶也是帶來了消息,言山越各個族長都同意把族中未得疫病之族人派往山中尋找藥材,不過前提是我等要竭盡全力治療患病之山越族人。
我看到此消息之後,立即回信,自然是同意山越族這些消息了。隨後我把幾位謀士叫來,把荀諶的來信給他們看。
陳登看完之後,便對我說道:「主公,如此看來,防治之藥材已經足夠,可以令魯軍師開始實施計策。」
「正是,主公,如此一來,荊州之民心將歸附於主公,主公取荊州之後,將不會遇到過多困難。不過主公可曾想過,把交州也一併拿下?」徐庶說道。
「元直是說,治療荊州百姓之時,也一併治療交州百姓?」我問道。
「正是。」徐庶說道。
諸葛瑾聽後疑惑地問道:「可是揚州與交州所接之地,皆乃荒蕪之地,如何能夠救援?」
「非也,非也。交州與揚州所接,雖為荒蕪之地,卻也有山道。如今主公派往一隊人前往,免費發藥,並且言明荊、揚交界處有此藥發放,被驅趕至交州之民定會一批湧回荊州。到時便看劉表如何處理,如若處理不好,將進一步散失民心矣。」徐庶笑著說道。
「如若劉表拒不讓被驅趕之民過境來揚州治理,反會散失民心,並且還會進一步加深與交州士燮的矛盾,正是一舉兩得。」諸葛瑾讚道。
我聽後才想起來,劉表不但向揚州驅趕百姓,還向交州驅趕。不過因為荊州勢大,士燮並不能把劉表怎麼樣。不過現在徐庶所出之計,正是可以加深兩家只矛盾也。如果劉表同意放行,我也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會取得那些交州難民之心。因此此計對我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於是我便同意了,並且立即下令給魯肅,讓他依令行事。
不過我們剛把安定兩州之計給定下來,就傳來了幾條消息。首先的一條便是袁術似乎和曹操鬧翻了。雙方邊境上的摩擦不斷升級,不過雙方似乎都在克制著,並沒有讓戰事擴大起來。
而另一條消息,便是河北戰事又起,袁紹和公孫瓚各起大軍,又開始大戰起來。
看到這裡,我不禁歎了口氣。就算有我的糧草支持,公孫瓚的持續作戰能力也沒有袁紹強,怎麼現在還去與袁紹開戰,這不是自找死路麼。
而我所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我的糧草支持,才另公孫瓚的野心極度膨脹,想拿下冀州與并州,統一河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