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條件成熟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二十四章條件成熟

    袁術軍水寨的告破,也宣告著整個廬江沿岸都將沒有防守,都可能受到魯肅反的攻擊。

    不過此時的魯肅,顯然是沒有與袁術打游擊的打算。因為憑藉著現在的軍力,完全可以讓袁術摸不著邊,並且自己成功襲擊沿江各個城市。不過這麼一來。魯肅將不能吸引大片的敵人來到。因為如果這樣,袁術最終的選擇很可能是放棄沿江各縣,而不派兵來阻擊。

    也正是因為如此,魯肅便定下戰術,乃是把大部分步兵接過岸來,沿著這個營寨攻略周邊縣城。

    果然不出所料,袁術本來還想把沿江個城之守兵撤回內陸防守。不見見到魯肅想與他展開陣地戰,大喜過望,連忙命令大將紀靈領著大軍前來剿滅魯肅。

    甘寧在接到情報之後,便對魯肅說道:「軍師,袁術果然是派遣大軍前來。不過領軍之人乃是紀靈,並非呂布。不過所帶大軍,並非過江之步兵能夠擊敗,可需從水軍中抽調兵力否?」

    魯肅看過情報之後,也是有點意外。原本按照他的設想,袁術會見自己兵力過少而派呂布來此,力求速戰速決,然後再回軍抵擋曹操。不過顯然是魯肅高看來袁術,派遣紀靈來,只能是形成拉鋸戰。

    於是魯肅說道:「紀靈之能,與呂布相差不只一檔。既然是紀靈領軍,甘將軍不必令水軍支援,只需封鎖上游便可。」

    甘寧聽後,也知道此時不能讓上游的孫策水軍鑽了空子,便答應了下來。

    也正是在此時,在上游的孫策,也在為何時出兵而苦惱。雖然袁術也曾派遣使者前來,說明只須孫策承認袁術的帝位,就將以大將軍之職位授予。不過這樣的要求,孫策顯然是不會接受。隨後孫策還為了顯現自己的決心,把這名使者給殺了,把頭顱懸掛在城門上。

    不過現在的局勢也夠令他煩惱的了。正如同當前的局勢,肯定是誰先出兵,所受之阻力將最大,完全是給另兩家吸引兵力,實在是不划算。不過在拿到柴桑守軍的動作之後,周瑜便在第一時間內把自己所分析出的結果告訴了孫策。

    孫策聽完之後,那是更加苦惱。原本的形勢,是他最好的。因為另兩家與袁術都有大仇,並且都有不得不出兵的理由,因此到時候他等兩家出兵之後再行出兵,得到的利益將是最大的。不過現在被魯肅這麼一攻,袁術的防守必然向孫策這一邊偏移,這將為隨後的進攻製造著阻礙。

    也正是因為這樣,最後周瑜給孫策的建議是:三路齊攻。因為進攻之時,必然受到袁術軍的阻礙,那麼也不能繼續等待了。不過還是需要在我發軍之後才可發兵。因此,此時孫策全軍都在為將來的出兵而準備著。除了防守張濟的士兵之外,孫策已經調集了自己的全部家底四萬大軍在汝南整備著。

    當魯肅得到汝南孫策正在準備出兵之時,也是笑了一下。道:「甘將軍可帶領水軍沿岸騷擾,孫策水軍應不會下來。」

    甘寧聽後也很疑惑,不過魯肅又解釋道:「此時孫策已在準備出征,想來便是等到主公出兵之時再行出兵。如若這樣,不如再為此路吸引些兵力前來阻擋,而此地防守,便交由肅來負責,甘將軍可與丁將軍一起,至下游騷擾。」

    甘寧聽後還是有點不放心魯肅的安危,雖然魯肅之言他也覺得很好。不過九江二賊的厲害他是知道的。如果孫策水軍不顧一切地衝下來,魯肅必然是抵擋不住的。

    於是甘寧說道:「騷擾一行,只需承淵一人便可,寧便在此地與軍師一道防守。」

    魯肅聽後,哪裡不知道甘寧的用意,不過他還是同意了。隨後丁奉在得到命令之後,便帶領著一部分水軍至下游騷擾去了。

    而在廬江境內的凌氏父子,也是打地「火熱」。不過這聲勢,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因為在此行出發之前,魯肅已經囑咐過他了:不可與袁術軍正面交戰,還需留下袁術軍主力來阻擋孫策軍。

    也正是因為如此,凌操現在所制定的戰術,都是以饒字為主。正好因為過江之兵馬,不過一萬餘人。向比紀靈之五萬人之隊伍,顯然是靈活多了。而廬江之地,可謂是萬里平川,根本就沒有阻礙。於是凌曹便帶著大軍在廬江郡境內與紀靈饒起來圈子,完全是在牽著紀靈的鼻子走。

    現在的凌操,專門是攻打那些小縣城。每當攻下一城,也只是稍做休息,並且把糧草補充了之後,便把剩餘之糧草送與當地之民,隨後又帶著大軍想下一個縣城出發。不過打下之城,也不全是小縣城。有好幾個大的城池,因為防守不利,被凌操打了一個突擊,也被攻了下來,而裡面的糧草,也是被分發一空。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使被敵人牽著鼻子走,紀靈也只能帶著大軍緊緊跟隨,絲毫不敢馬虎。

    不過也正是在這幾天之內,真正剿滅袁術之戰也正式開始。因為曹操已經帶著十二萬大軍前來進攻袁術,而袁術也把自己血藏只主力全部派出,七萬大軍在呂布的帶領下,前去阻擋曹操。

    曹操與呂布再渡交接上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彭城。陳登一得到這條消息之後,便來找我,並對我說道:「主公,此時袁術主力已於曹操交上,而紀靈又在廬江境內被魯軍師拖住,因此此時正是出兵之良機,希望主公即刻下令出兵。」

    我聽後,也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便令全將前往議事廳集合,商議出兵一事。不過在去議事廳之前,我還把王越招來。

    經過了這麼久的軍事訓練,此時王越的身上,少了很多江湖人中的隨意,更多的,是軍人的嚴謹。

    王越見了我之後,便單膝跪下對我說道:「王越拜見主公。」

    我聽後點了點頭,讓他起身後問道:「三百士卒,可曾訓練完畢?」

    「回主公,已經訓練完畢,還請主公下令。」王越回道。

    「如此,此戰汝也可參加,汝可帶此營在備之親衛之中隱藏,如需汝等出擊,皆需備之私章才可調動,可記否?」我說道。

    王越聽後,大喜,連忙應道:「得令。」

    令王越下去之後,我便起身寬衣,向城中議事廳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