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附身玄德

第1卷 第一百八十八章袁紹過河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八十八章袁紹過河

    說是反曹同盟發動的,也不確切,不過確實因他們而起。

    當時王子服受襲退回洛陽之後,曹操便對他產生了懷疑。去的時候未受襲擊,而回來之後卻受到,並且死傷之人多為他所派人馬,而且所邀之人還因為如此不來京城,任誰都會產生懷疑的。

    而那王子服也是精明之人,在察覺到曹操的懷疑他時,便不去找董承,在家中裝病,不見任何人。暗地裡卻在接見親袁之人,並且傳遞一些假消息回去,希望兩家因此開戰。

    如此伎倆,怎麼可以瞞過曹操,因此曹操便不再理會他,只是命人暗中觀察。而袁紹可就沒曹操這麼厲害了,雖然他手下的謀士都是看出這些消息有假,不過自大的袁紹還是執意要進攻曹操,二十萬大軍,詐稱五十萬已經在前往并州的路上了。

    本來王子服放出假消息,目的是在迷惑曹操,令其解除疑惑,根本沒有想到袁紹會上當。不過就在這計策就要意外取得成功之時,董承那卻出了亂子。

    曹操當時也是沒想到袁紹會如此,居然是率領如此大軍往并州而來。此時曹操的主力幾乎都在長安一帶準備進攻馬騰,而早洛陽這邊的軍隊都是處在關鍵位置上,不能調動,因此曹操也是決定先發制人,命令夏侯惇強攻箕關。並由長安調回五萬兵馬準備防守。

    那邊曹操與袁紹才剛開戰,洛陽城內董承已經就是有點得意忘形了,活動也開始頻繁起來。而這很快就引起了曹操的注意,因此董承所接觸的人,其中包括董承,很快就被曹操嚴密監視起來,使得他們不能有半點異動。雖然此刻血書與義狀並未給曹操發現。不過就此高壓之下,董承也是露出了一點馬腳,這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而與此同時,夏侯惇在曹操的強令之下,不惜一切代價地強攻箕關,終於是趕在袁紹率大軍來到之時拿下了箕關,把袁紹大軍擋在關外。

    袁紹見此哪裡肯還,在數次搦戰而夏侯敦不出的情況之下。袁紹只好下令強攻,想要反奪回箕關,不想卻被夏侯惇與李典拚死守住,終於是等到了來援的五萬人馬。袁紹見曹操援軍來到,才是收兵悻悻而回。

    短短十餘天地時間之中,袁紹與曹操便是經過了一場爭奪箕關的大戰,雙方各有死傷。最終是以袁紹的失敗,箕關的丟失而告終。

    雖然這場戰役並沒有持續很久。也沒有非常激烈,不過它就如同在火山之上開了一道小口子,讓這火山熔岩得以噴射而出。

    在豫州早以準備多時的孫策也是發動了襲擊,而從這次攻擊的效果上來看,孫策必然是預謀已久。並且實施地很完美的。

    此次孫策的目標也十分明確,那就是處在荊北地張繡。而這此孫策打得也很輕巧,他並沒有選擇正面強攻,而是採用正面誘敵。迂迴包圍的戰略。而迂迴的走向,正是張繡比較薄弱的環節水上。

    當時張繡早知孫策的目標是他,於是帶著近半兵力在一險要之地防守。而孫策在正面採用的是輪戰的方式,早晚不停地叫陣,用此來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當到了晚上,再以輕舟搭載士兵繞至敵後集結。如此兩天之後,孫策見時機成熟,便開始強攻。而當戰鬥到達最關鍵地時候。程普卻率領五千士兵由張繡身後殺出。經此,張繡大敗逃回宛城,而孫策就在其身後緊追不捨。

    雖然是損失了近半部隊,不過不過張繡仍有一戰之力,孫策想要得勝那也是很困難的。不過就在此時,張繡卻是受到了賈詡的蠱惑,居然是放棄了宛城,率軍棄城而走。向上庸逃去。如此劉表的唯一屏障就這麼莫名其妙地失去了。他將獨自面對孫策的復仇。

    見此情形,劉表立馬慌了。下令迎敵地同時,也是相我發出了求援信。

    劉表的求援信一到,我便知道此時的形勢已經不太樂觀了。張繡一退,劉表將直接面對孫策,而在他面前,除了一條長江之外再無它物,如果孫策渡過長江,那麼劉表再無法抵擋孫策。如果荊州被孫策奪去,特別是荊州水軍給周瑜使用的話,想要擊敗孫策那就很困難了。

    於是我說道:「孫策驅趕張繡,已逼劉表寫來求援信,此時若被孫策得手,後果不堪設想。」

    「正是,不過主公或可稍慢援救,待孫策過江之後,兵馬再入荊州之地。」陳群說道。

    「長文說地有理,如無險,何來救。正好當時柴桑已抽調兵馬回徐州,此時正可以此為由暫緩救援。」諸葛瑾說道。

    我聽後,才知道事情並沒有我想像中地那麼糟糕,於是說道:「如此,便令陳到與徐勝領三萬士卒前往柴桑駐守,另傳令張遼,讓其進攻豫州。」

    我地命令很快便下達下去,在壽春的張遼很快便攻入豫州。孫策此時的大部隊都在荊州正面進攻,因此所留下之防守部隊並不多,只有汝南城留下了足夠地守軍。因此張遼也是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汝南城下。

    而陳到與徐盛領兵三萬一面向柴桑趕去,一面在關注著荊州的消息。如果孫策成功渡江,那麼即刻由柴桑出兵支援劉表,而他們大軍也將加快行軍速度。如孫策沒能渡江,那麼三萬大軍就會進入柴桑,並在此待命。

    不過我的計劃雖然是美好的,不過現實中並不能完全地實現。

    其原因就是袁紹,在箕關攻打不下,反損失了過多士兵之後,袁紹也是選擇了退兵。不過很快,袁紹二子袁熙也是找到了曹操的一處防守破綻,在白馬津這突破了曹操的沿岸守衛,成功地奪取了白馬津,為袁紹南下提供了一個落腳點。

    曹操此時也是用心險惡,在見到白馬津已經被袁紹所得,而兗州是他早已經要放棄地地方,因此他索性直接把兗州所有士兵都調至關內,不做無畏地傷亡,並且把能遷走的百姓盡量遷走。

    如此一來,曹操便正式放棄關外之地,放任由我與袁紹去爭奪。

    袁紹渡過黃河,這就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了。袁紹現在的優勢,歸納起來就是三多:兵多、糧多、錢多。放眼天下,誰都無法在這三方面上與他抗衡,就算是我坐擁商業大州徐州,也僅能在錢上與之相比,其餘兩方面都是處於劣勢。

    而以往都是憑借這黃河天險,才把袁紹擋在河北。如今袁紹居然輕易就突破了黃河天險,把就如同猛虎下山。而且曹操主動後撤也是我所沒有預料到的。

    袁紹真正實力的恐怖,想來曹操與我一樣清楚。如今突破了黃河天險,他不謀求把他殺退回去,並且還主動退兵,這不合常理。如果說是怕了,這就是有點可笑了,想那曹操怕過誰了;如果說是打不過,他怎麼不來與我暫時聯合擊退袁紹呢。如此推算下來,也只能說曹操是故意的了。隨後我召開的緊急會議也是證實了我地猜想。

    在會上,眾人也是對袁紹如此輕易就突破黃河天險感到震驚。而徐庶更是立即說道:「此乃曹操『兩虎相爭』之計耳。」

    「元直所說沒錯,袁紹對中原之地垂涎已久,如今得此機會,必然不會錯過,大軍不日便會渡過黃河,主公應早做準備。」諸葛瑾說道。

    正在此時,荀諶手指地圖上說道:「主公請看,白馬津離司州最近,袁紹過江如若攻打於我,則尚需時日。而壽張,任城,山陽,雛陽,譙郡五城皆處在要衝之地隱把青、徐二州保護起來。且五城皆乃州郡治所,其城池必然堅固,界時我軍正可先奪此五城,修築城防以應袁紹。」

    聽了荀諶如此之說,我也是往地圖上看了一圈後想道:「曹操把百姓都遷移走,把士兵都調遣走,總不可能把城池都搬走吧。而且從地圖上觀之,這五城所處地地理位置極其好,只要暫據了這五座城池,就可以形成一定地防守,阻擋袁紹進攻青、徐二州。」

    而就在此時,步騭也是說道:「袁紹此番過江,所帶兵馬必然不少。而如今主公之兵馬皆分散在外,集結起來尚需時日此計正可延緩袁紹之進攻步伐,望主公勿再猶豫。」

    我聽後也是說道:「此時陳登征交州兵馬與柴桑兵馬不可調回,如此算來,彭城僅餘七萬守軍,確實不足。」說完,我想了想後,便下令道:「太史慈、李通聽令,與汝二人各三萬兵馬分取山陽與雛陽,定要在袁紹攻此之前做好準備。」

    「得令。」二人接令後立即前去準備了。

    隨後我又下令道:「速發快馬至雲長與文遠處,令雲長速取壽張與任城,文遠立即停止攻打汝南,轉而進攻譙郡。」

    待兩匹快馬飛奔而去後,我又下令道:「現今全境之內,各郡皆抽調半數郡兵共至彭城集結。」

    一切命令皆已下達,現在就等兵力集結後與袁紹開戰了。如果不趁現在把袁紹趕過黃河,待袁紹立穩腳根之後,那就困難了。而在此時,我也不得不感歎,曹操用此計真是太絕了,用已經是無民之地,逼迫我與袁紹開戰,還真是一招妙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