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百八十九章鳳翼初展 文 / 醉風吹雲
第一百八十九章鳳翼初展
果然不出所料,袁紹在得到如此良機,自然不會放過,於是他親率三十萬大軍渡江而來。不過士兵多了,渡河也就慢了,這倒是給了我很充足的時間準備戰事,而指定的那五城,也是先後落入我的手中。
在袁紹大軍渡過一半的時候,袁紹才是覺得安全了,才派出小股兵馬,或是五千,或是一萬,分別去佔領附近城池。也好當時五稱已被我佔去,而白馬津附近的三城守將分別是田豫、關羽與李通,這讓袁紹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並且關羽還憑其武勇,略施小計,把前來進攻的五千兵馬圍而殲之。漸漸地,白馬津附近一帶已經被袁紹佔盡,並且袁紹那剩餘兵馬已經渡河完畢,到此時,袁紹才真正露出他的利牙。
不過因為意氣用事,他又一次錯過了最佳地進攻時間。此刻的袁紹,並沒有攻打僅是剛站穩腳跟的我軍,居然是把目標轉向西面,居然是去攻打擁有汜水與虎牢兩大險關的曹操。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在撤回了關外那些防守士兵之後,曹操有足夠的兵力應對袁紹那人海戰術,因此袁紹在損失巨大之後,才知道放棄,把目光轉向了我。
只是經過了這麼多天的準備,我的準備已經做好,十五萬大軍已經在彭城中整裝待發。不過別看這十五萬人馬有很多,其中卻有十二萬人是各地郡兵集合而成,真正訓練有素之士兵不過三萬餘人。而且我也沒有袁紹那樣家底雄厚,這些士兵已經是我能拿出的極限了,如果此次失敗,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在得知袁紹掉轉方向,向我這兒攻來之時,我也是率領這十七萬兵馬向他迎去。不過在路上。這十七萬大軍也是少了五萬人,因為我派他們前去那五城替換回那幾未將軍,畢竟如此關鍵的戰役,少了關羽他們還真不行。
大軍行至雛陽之時,我也是在城中等待了許久,在等來了關羽他們會合之後,我也是等來了一條消息:袁紹在兗州行軍之時,就如同蝗蟲一般。路上遇到的每一個城池他都沒有放過,哪怕遇到的是一個極小的縣城,袁紹都會留下一些士兵進行看守。並且選擇最大的城池來存放糧草。
接到這條消息,徐庶也是對我說道:「主公,此時正可把這些土地讓與袁紹,一來避其鋒芒,二來耗其兵力。」
徐庶所說正是我所想地,既然袁紹要自己消磨兵力。我就成全他。於是在在隨後的幾天之中,袁紹在前進,我則在後退,把一路上的城池都讓給了袁紹。而袁紹似乎是心情極其好,來者不懼。統統是收下了。如此一直到了兗、徐邊境上之時,我已是不能再退,才停下來安營紮寨。而袁紹在此次接受城當中,也是分散出近三萬兵馬。這樣一來,達到二十五萬袁紹軍也僅比我軍多出四萬人,雖然我軍中有近八萬的雜牌軍。
因為此行兵馬過多,因此我也是分出兩支兵馬分別安營,列出一三角陣勢,互為犄角防守。而與我相距五十里的袁紹,也是分設五寨擺出一梅花陣。
夜幕降臨,正當我休息之時。徐庶卻來尋我,並且還帶來一人。本來我還以為徐庶來找我是有什麼軍情發生,於是問道:「莫非元直有妙計可退袁紹?」
徐庶聽後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並非庶有妙計,乃是此人有妙計耳。」
「哦?」我聽徐庶之言,也是把目光看向了他身邊之人。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卻是令我睡意全無。因為此人很醜,實在是醜。並且又是一席黑衣。在夜晚看來還真像鬼。倒不是說我怕鬼,而是此人太像一人。那就是鳳雛龐統。
於是我問徐庶道:「莫非此人便是龐統呼?」
徐庶聽後笑道:「正是此人。庶在休息之時,忽有軍士來報,言營外有一人自稱庶之故友,欲見庶,並且還拿出黑色羽扇。如此庶才肯定龐統至此矣。並且此時龐統以有破敵之策,庶便帶來見過主公。」
龐統來了,還真是雪中送炭,不管他是有計無計,此刻勢必要把他留住。於是我也是說道:「如此,速與備至帳中明說。」
進到營帳中後,只聽龐統說道:「吾料今夜袁紹必有防備,皇叔正可趁此襲營。」
「若袁紹有準備,此去襲營不正中下懷?」我聽後很疑惑,便問出來。
龐統聽完便指著地圖解釋道:「皇叔請看,梅花之陣雖為穩固,主營四面皆有一營守護。然正因如此,主營往往疏於防守。以計誘之便可輕易突之。」說完,龐統羽扇轉指袁紹大營東北角說道:「此處有一樹林,袁紹若有準備,定在此處伏兵,以擊皇叔之兵。如此形勢,皇叔為何不襲之以破其策。」
聽了龐統的解釋,我的腦中漸漸清晰了,原來龐統是要把袁紹埋伏在外的伏軍給吃掉,不過襲營襲營,目前看龐統之策,頗有圍點打援之意思。進攻樹林內地敵人,並且以此誘惑營中袁紹出兵救援,只是絲毫沒見襲擊營寨在裡面。
此時徐庶顯然是知道我的想法,於是便笑著說道:「請主公再細往下聽之。」
不過在龐統接下來繼續說完,我才知道是我想錯了。此時龐統又是把羽扇一轉,在這張簡易地圖上連連指出,並且一句句解釋,總算是讓我知道了他所用的計策。我聽後也是大讚:「此計甚妙,請士元與備一同下令。」說完,我便令帳外親兵速去請諸位將軍前往中帳議事。
龐統聽完之後,連忙拒絕道:「下令之事,由皇叔下達便可,統便在帳中與元直敘舊便可。」
聽出龐統如此之說,我也知道他現在並非我的部下,如此身份確實不好說出此策,於是我也不勉強他。而現在他身邊有徐庶陪伴,我也不怕他跑了,於是說道:「如此,軍師可陪士元敘舊,備即刻前往中帳下令。」
當我來到中帳之後,只見眾位武將皆已到達,於是我便說道:「此前備剛得一計,可破袁紹,諸將需聽備號令。」
隨後我便指著身後的地圖,喚來李通與廖化下令道:「李通聽令,此番與汝兩萬兵馬佯襲北營。文達切記,東北樹林中必有袁紹埋伏,定不可驚動於他。待林中兵馬盡出之時,文達速往北面退去,備會派兵接應,界時將軍可再反身而攻。」
而後我對廖化說道:「袁營北面,有一山坡,與汝兩萬兵馬在此地接應李將軍。得勝之後,汝等速回。」李通與廖化皆領命而出。
隨後我又叫高順道:「此樹林可伏兵萬餘人,故與汝精兵九千,加陷陣營共萬人。待袁紹伏兵盡出之時,將軍速領軍士進入埋伏,待太史慈領兵退至此地時,汝可出林擊之。」高順聽後也是領命而出。
而後我又是喚來太史慈道:「與汝等三萬兵馬,李通計成之時,汝等速率全軍饒至西北角埋伏,待李將軍遠去之後,便以軍士身著袁軍服飾,以壓送俘虜之名詐開寨門,記住,詐開寨門之後不要戀戰,多燒其營房、糧草。界時外圍三營之兵袁紹必不會動,定會從中營發來援軍。而汝人之責,便是盡可能多地把袁軍引至樹林處,隨後聯合高順夾擊袁軍。得勝之後速回,不可戀戰。」太史慈聽後也是領命下去了。
到此為止,龐統所有計策都已經下達,並且所選之人正是龐統所要求的,如果這樣還不能成功,我也沒話說了。而後我見底下沒有被派出的幾位將軍,我便說道:「餘下眾人安心休息,明日搦戰皆靠諸位將軍了。「
正當眾人正要出營時,關羽卻說道:「此計並非徐軍師所出,不知大哥從何得來?莫非乃是夜晚尋軍師之人?」
聽到關羽如此說,我也是問道:「雲長從何看出此計並非元直之計?」
「此計太險,勝雖可使我軍損失微小,敗卻會陷大軍於困境,徐軍師定然不會出此計。」關羽又是說道。「還請大哥與羽五萬兵馬前去殿後,以保大軍安危。」
關羽的性格就是這樣,對任何文士都是不信任地態度。不過我還是決定讓他去,如果勝了,則會使他對龐統重視起來,敗來也有大軍救援。因此我便說道:「此乃鳳雛龐統之計,確實並非元直之策。如雲長當心,就與汝五萬兵馬前去。不過雲長切記,如勝則大軍不動,返回營寨,如敗,才可前去支援。」
關羽聽後也是說道:「這是自然。」
待眾人離去之後,我也是回到營帳中,只見徐庶與龐統還在裡面。於是我進去便對龐統說道:「備二弟關羽恐大軍有失,親率五萬大軍前去督陣,士元請勿見怪。」
龐統聽後也沒有什麼不高興,反而是說道:「如此正好,統對此計甚不放心,有關將軍前去督陣,安心矣。」
見龐統如此說,我也是放心了,隨後我也是沒有提邀請龐統加入我軍一事,因為我知道,既然龐統都來找我,並且獻上計策,那麼就有加入我軍的意向。不過他能否加入我軍,還要看此戰的效果如何。
熟話說:盛名之下無虛士。而從龐統的表現來看,寸功未立卻佔高位顯然不是他的風格。如果此戰獲勝,那麼我就增加一位軍師了。如敗,我也要想盡辦法把他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