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三章 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 文 / 瑞雪星晨

    兩個山區軍隊最高領導人進入軍校做了老師,政府部門人員加入了政協和人大--特委會很是費了一番腦子,這兩個部門都太陌生了。

    其實在末世前幾年人大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劉軍長解釋說以前人大確實是安置失勢官員的地方,所以實際上發揮不出什麼監督啊之類的作用,你能指望手下敗將給勝利者提出多少有利意見?

    隨著時間推移,建國的那批人慢慢離去,各種離退休制度,任期制度完善起來,人大才慢慢開始正常運作起來,這種方法也是確保穩定的一種措施。

    如果全部把人攆到社會上,須知很多人做不成事,但是壞事的能力還是有的,那將會造成混亂,這也算是老成的治國經驗吧,儘管給世人造成了舉手人大的不好印象,並廣受攻擊。

    看起來特委會的人大也將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舉手人大的情況了,李峰毅覺得目前緊張局勢下沒什麼不好,這種方式在末世前也是在逐步摸索完善的,他不指望能建立超越末世前的體制。

    那不現實,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是知道根據實際情況辦事情的人。

    在防線和北京北部山區之間沒有集群喪屍後,將由孫蔓飛的清理公司負責清理工作---特委會決定成立商務部,商務部的一項任務就是管理新成立的各種公司。

    他們的清理方法和民政部不同,民政部是全鎖子甲裝備進入,除了不攜帶武器,和軍隊一般無二,運輸也是重兵部隊出動,都是供給制,一日三餐不斷,除了違反軍法,其餘基本一樣。

    公司做這些事情,除了開始派出鎖子甲裝備的人員進入查看標記有無危險,如果有危險,再出動武裝清掃,其餘的全是布衣倖存者進行,裝備耗費就省了很大一塊。

    一方面是組織方式不同,一方面是設備的差異。

    以最簡單的溫度來說,軍工設備必須適用於-40度~+120度,工業設備為-40度~+80度,民用級直接就是0度~70度。

    為了達到這一標準,軍工級設備的費用就比工業級貴很多,工業級又比民用級貴很多,而且往往是以倍數差距計算成本了。

    各家公司還搞了花樣繁多的獎勵機制,幹不好倒不會挨餓---末世人類太少了,特委會也是吸收末世前的經驗做法的組織,有嚴格的《勞動保護條例》。

    只不過干的不好會比別人少很多物質激勵,其餘什麼業績比賽啥的一應俱全,饒是大家都是從末世前教育發達,信息通透的年代過來的,也不能不入彀中。

    特委會的最低保障也就提供3個月,如果還沒有加入任何一家公司找到工作,就會被送往民政部組織的基本勞動力大隊從事危險工作了。

    基本上除了生死關頭,公司制一般比較有效率---公司畢竟是創造效益不是拼生拚死的組織,尤其是在挖掘新的需求方面,獲取利潤的**,讓他們無時不刻不在想著怎麼更好的為人民幣服務。

    目前特委會的領導機構比較混亂,國家機構,政府機構混雜,雖然是按照末世前的政府組織方式設立的,不過時值末世,難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畢竟他們還沒有救出常委的那些人,無法按照國家名義行動。

    山區基地報告說末世那天,國家領導人因故在各處視察,紛紛失去了聯繫,在京的幾個沒能救出來,連同軍隊一起在途中遇難了---特委會很希望能救出幾個,這樣各方面的事情都比較好辦理。

    三個基地徹底融合了,沒有睡榻之旁的鼾聲,武裝力量部開始進行新的計劃,北部東三省人口有一億一千多萬,南部是中國腹地,有十幾億人口。

    目前特委會處於東北和中國廣大腹地的喪屍群夾攻之中,在軍事上來講,這很不利。

    參謀部補充了兩個山區基地的職業參謀,他們的分析更加到位,不是特委會的野參謀班子能比擬的。

    簡單的數字立刻就讓特委會同意新的戰略:向南防禦,向北發展。

    最終劃定向南沿著海河流域適宜防守的河流劃定和中部腹地的防線,防線以北進行清理作戰,喪屍群將被引誘到各個遠離防線的北部用炮火,槍支快速殲滅,之所以遠離防線地帶消滅,是為了不讓熱兵器作戰的巨大聲音引來防線以南的喪屍群。

    南部防禦線在詳細規劃後,設定如下:向西以太行山脈為防線,收復天津後大海就是東部防線,往南利用發源自太行山脈的海河流域做為防線,向北暫時以燕山為防線,後方安定後就出師山海關,收復東北之後繼續揮軍北上。

    末世喪屍在哪兒,哪兒就是停戰線,是不能考慮什麼國界線了--不過很難說參謀部沒有藉機收復西伯利亞的意思。

    參謀部要求收復天津,這是距離北京總部基地最大的城市,末世前人口1300多萬,那就是說有將近1300萬喪屍,威脅很大,距離北京120公里,按照觀測到的喪屍一小時8公里的移動速度,如果衝刺的話,那就是1小時40公里。

    不論是哪種速度,都不用一天就能直撲城下,不能留著這個威脅。

    天津也是港口城市,物資眾多,收復這座城市,對特委會總體形勢十分有利,可以做為收復東北的重要物資補充點。

    出海口是不敢想了,末世開始,各海軍基地相繼被海洋異變生物給滅了,核潛艇也都失事了,造好的航空母艦也失事了,儘管海面上艦隻可能沒沉沒,不過人全沒了。

    參謀部準備把天津喪屍盡可能引到天津北部子牙河畔,預設炮兵陣地後集火消滅。

    兵力調配上是不可能把將近300萬解放軍全部壓上天津戰役的,重火力的條件擺不開,也沒必要,對付將近1300萬喪屍,預設陣地,全副重火力的情況下,有兩個軍足夠了。

    「還是熱兵器威力大啊,」李峰毅暗歎道。

    因此各個方向是同時展開的,根據運輸等限制因素有些側重點而已。

    看著詳盡的計劃,一幅幅地圖,一項項關聯條件,李峰毅兩眼迷離,太複雜了!

    大出意外啊,原來在小範圍都是一揮手大家就往上衝了,關鍵時刻自己拎根鋼管槍,喝一聲,「**員站出來!跟我衝!」

    就搞定了,這麼大的戰略可沒有考慮過這麼詳細,真的是術業有專精啊!

    打仗是門複雜的學問,監考老師是死神,要麼考好,要麼考不好,成績不是死就是活。

    不過李峰毅心裡加了個註解,還可以跑了重新來過,俺們補考!

    劉軍長看到作戰規劃的時候,不斷的點頭,「嗯,嗯……」

    處的時間久了,李峰毅知道這老爺子明面上學歷是國防大學本科,其實是根據地兒童團掃盲班畢業的。

    應該說連畢業都說不上,就是跟著八路軍的半文盲文化教員學會認識幾個字,主要是能分辨出路條的內容,後來在解放軍裡進一步把字算是認識全了,然後進入軍校學過一些作戰理論知識。

    他能做到少將軍長,主要是作戰勇猛,還能在歷次路線鬥爭中總是奇跡般的能站對隊伍,總是在霉運要落到自己跟隨的大人物時執行別的任務或者乾脆被調到另一個編製,就是這麼運氣好的讓人驚訝。

    他在餓死的邊緣被**八路軍救了性命,從此這一輩子就忠心耿耿跟著革命隊伍了,在他看來內部有些意見純屬正常,只要不是叛黨叛國都可以接受。

    「大家的意見都總結了麼?」劉軍長問道,戎馬一生的戰爭教會他很多東西,用起來駕輕就熟。

    「都總結了,」施永成參謀長回答道,他旁邊的是原門頭溝山區軍隊的參謀長王須明,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暫編第一集團軍副總參謀長,作戰規劃很大程度是山區軍人參謀們的手筆,新的參謀部就數這些成建制的軍官人數最多了。

    王須明暗自得意的看著李峰毅和劉軍長的表情,透過李峰毅平靜的面容,他注意到李峰毅的眼睛狂眨,要說李峰毅眼皮抽筋他是不會吃驚的,心裡哼哼唧唧,「哼哼,俺們也不是吃乾飯滴吧?不過是領頭的不爭氣而已。」

    劉軍長他可不敢輕視,這位老爺子如今也算是軍中為數不多的定海神針級的人物,老前輩們當年那麼艱苦給他們打下的基業,有些文化底子薄那是可以理解的,那叫沒有知識分子的毛病,軍隊其實是最講傳承的組織。

    劉軍長就拿起筆簽上自己的名字,又交給李峰毅。

    李峰毅暗自點頭,心想,「我料你也看不懂。」不過看起來是久經陣仗的樣子哈。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你們下去準備吧,特委會負責和各個部門協調下,保障作戰計劃順利實現。」他也簽了字。

    武裝力量部隨即對各支往南進軍的部隊做了調整部署,超過海河流域防線的被調了回來,同時派出以偵察營為骨幹的隊伍進行外圍偵查工作。

    比較安全區域的清理,建築防禦工事的工作全部由新成立的公司進行,商務部和他們談妥了清理出來的物資提成比例和稅收問題--宣傳部大力宣傳特委會區域的商業復興工作中,大致上所有的戰略物資一律回收,其餘物資收取一定比例作為稅收,剩餘的就是各種商業公司的。

    如果有什麼需要,就開招標會議,各家公司競標。

    特委會各個部門都進行了相應調整,統戰部和宣傳部目前工作連接緊密,他們要完成特委會美好生活的宣傳工作,盡可能分化,瓦解,吸引全國各大勢力。

    私底下,李峰毅好好表揚了葉留隼、徐子標一番,這次統戰部工作得力,準確分析了軍方,政府,倖存者的心理狀態,並協同宣傳部進行了有目的的分化瓦解工作。

    葉留隼謙虛的表示他做的還很不夠,其實是因為他覺得這次主要讓宣傳部出彩了,他覺得如果不搞個單刀赴會什麼的,實在對不起他滿腹韜略。

    他提出特委會可以製造裝甲列車,或者重型裝甲車之類的武器設備,沿著鐵路線打通全國各個交通線附近的基地,鼓舞各倖存者基地,方便的話可以派出人力、物力支援。

    他的建議特委會覺得很重要,劉軍長說這是當年派出敵後武工隊的套路,具體方法需要討論下。

    徐子標心裡美美的,末世前哪個寫歌的,拍影視劇的不都搞出幕後花絮,諸如有感於某個故事,感動的寫下歌曲啊,拍下電影啥的。

    山區車隊之所以停在那個女孩那兒,是因為那個路障當時還沒有挪開,徐子標嘴裡哼著《他是海盜》飄飄然從李峰毅辦公室出來了。

    只有孫曉山那個是例外,誰也沒想到那個龍戰海想挑軟肋下手,結果還踢到鋼板了。

    其實也沒想怎麼佈置,同時倖存者天涯淪落人,大家好好談,特委會倖存者們不介意讓他們分點蛋糕的。

    其實特委會倖存者的怨念只比山區倖存者的大,因為他們深陷2千萬喪屍包圍的都市深處,無人救援,絕望、恐懼遠遠不是能突出重圍的山區倖存者能比的。

    能夠讓軍隊、政府吃癟他們快樂無比---俺們千萬喪屍群中逃得性命,提著腦袋打下好大基業,你們就下山摘桃子來啦?

    特委會已經趁著八一建軍節的慶祝活動要求全國各地駐軍殘餘部隊進行本地區的災民救援工作,有條件的應該展開反攻,並進行災後生產重建工作---感謝《新聞聯播》,末世前一有大災,都是這麼宣傳的。

    中華民族實在是遭受了太多苦難了,已經總結出大災大難完整的流程了。

    宣傳部很遺憾李峰毅不能深入到各個災區指導重建工作,那樣就更有范兒了。

    工業部找到好幾條軍火生產線,主要是老舊的淘汰設備和實驗室裡的試驗品,他們和科學技術部一起進行符合末世人機工程的改造工作。

    軍火原材料很好找,末世人口滅絕絕大部分,遺留的各種物資除了倖存者必備的,都被原來的民政部現在的各種類型公司接手分門別類回收利用了。

    汽油、柴油、潤滑油等油類產品則被嚴格管制了,目前沒法生產,而喪屍群的猛撲只有機動車輛才能逃命的情況下,這個就是救命用的法寶了。

    不用開礦也足夠他們在這塊地方用上幾年了,不過考慮到全國這麼廣饒的國土,海量喪屍,那就遠遠不夠了。

    各部隊按照指定防區陸續開赴前線,偵察營已經沿著喪屍逃亡路線g101國道前出偵查了。

    山區部隊當時遠遠躲在公路兩旁只是目送了---讓暫編集團軍很是鄙夷一番,編入暫編軍的各山區軍官更加謙虛謹慎了。----------------------------------第四十四章《收復天津》不是那麼好寫的啊,大規模熱兵器作戰,其實勝敗決定在戰前,物資的生產,運輸,人員的協調,裝備的配置,損壞替換,修復,很麻煩的哈,不比熬夜寫程序來的輕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