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末世發展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四章 收復天津1 文 / 瑞雪星晨

    天津子牙河畔,負責天津方面作戰的5軍,6軍聯合指揮部設在京津唐高速公路永定新河大橋上,李強坐鎮。

    這次作戰帶有現代化裝備殲滅喪屍的試驗性性質,特委會準備試驗各種戰法,探索有效合理的方法殲滅喪屍。

    事先派出民政部基本勞動力大隊已經盡量把這塊作戰區域物資回收了,危險區域沒有交給那些公司進行,孫蔓飛很想接下這個單子,不過要價太高了,特委會覺得還是讓基本勞動力大隊那些犯人、懶人們承擔比較合算。

    5軍,6軍組成的聯合指揮部參謀部制定了詳盡的計劃,於8月2日報武裝力量部審批。

    「怎麼這麼快?」李峰毅很驚訝,他雖然不知道詳細制定計劃的方法,但是手裡厚厚一摞計劃文檔告訴他這可不是一天兩天搞出來的。

    「其實懷柔和門頭溝山區基地軍方一直有收復城市的計劃,不過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來匯報的施永成總參謀長沒有搶功勞,做為職業軍人一員的他也覺得軍方沒有動作很沒有面子,「需要的物資,運輸,情報等等都不足,加上內部一些混亂,所以一直沒有執行,這份計劃就是在那個基礎上把咱們現有的條件盡可能運用了,還有一部分細節,在準備階段還需要繼續進行細化。」

    這是一場全熱兵器作戰,將據此計算消滅喪屍的物資數量,檢驗特委會目前可以達到的生產、運輸及整體組織能力是否達到消滅喪屍的需要,該如何進行加強和改進,選定天津做為實驗基地,因為天津離北京最近,也因為天津在全國也屬於特大型城市,搞定天津,可以據此計算各個中小型城市的收復難度。

    北京屬於特例,是特委會剛成立不成熟時期收復的,要是每座城市都搞幾個月,光全國就得幾百年才能收復了,所以選定天津的意義就在於,大規模引誘,聚殲。

    特委會每一個人都動員起來為作戰奔波,特委會區域內每一份物資也都為保障作戰提供服務。

    共計一線作戰軍人2個軍,6個師,每師為2萬人的主力師編製,根據喪屍群的特點,初步進行了一些試驗性改進,加強了重火器裝備,一線受衝擊地段及危險位置全部配備鎖子甲。

    依次往前線共有:最後方前線補給基地,重炮陣地,重機槍陣地,步坦協同陣地四道,每道根據各自的情況再細分為各個不同層次,務求讓武器威力形成合力梯次,物資供應,人員調配通行無阻。

    陣地防守以熱兵器為主,最後的戰場打掃則以鎖子甲部隊冷兵器為主,那時候就沒必要浪費彈藥了。

    所有武器、車輛安裝相應操作限位裝置,避免人為操作損壞,需要的數量過於龐大,除了工業部成批量的製作外,還把方法通報全軍,動員各部隊有條件的自行改裝,然後就派出技術人員到處檢查,防止關鍵時刻出問題。

    前線的道路一條一條被清理出來,前敵總指揮部認為沒必要做什麼別的障礙物,只是一群沒有任何武器是喪屍,在現代化火力面前,就連遊牧騎兵都不如,有那精力,不如多搬運些彈藥來的合適。

    特委會出於謹慎還是在前線要求設了一道戰壕,起碼騎兵有了一定程度的傷亡就攻不動了,但是喪屍不會,除非不知名的原因,它們不會逃跑。

    而如何應對逃跑的喪屍群,山區基地沒有預案,就在前幾天,人類還認為喪屍從來沒有逃跑的意識,根據最新的喪屍特點,參謀部決定用遠程炮火攔截逃跑的喪屍。

    一個又一個倉庫被打開了,彈藥、武器不要錢的往前線運著,堆放在各個指定集結地點。

    「不用考慮空襲了,」李強覺得這也不錯,這麼密集的堆放,如果有敵方空襲,哪怕一枚導彈命中,特委會就可以回到冷兵器時代了。

    戰士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飲用水在步兵裝甲車裡待命,他們要做為喪屍的食物吸引喪屍,並承擔最後打掃戰場的任務。

    後勤補給基地中炮彈,子彈基地最靠近前線,運輸也最方便,而且他們周圍道路通透,因為很多數量的物資還在後方倉庫準備起運或者在運輸路上,一旦開始戰鬥,物資源源不斷的會被消耗掉,與此同時最後方的倉庫裡會有補充物資被運過來。

    相比來說一天才三次運輸量的食品、飲用水陣地稍遠一些,一次性就準備齊了6萬人半個月的食品和飲用水,它們後方就沒有留通行的道路,如果不足再次協調也來得及,基本上如果半個月的數量不足的話,彈藥也已經被消耗光了,再多也沒有必要了。

    至於特委會再三要求的戰壕,前坦克兵認為很多餘,不過他還是在炮兵陣地後面挖了一條戰壕,他不想破壞大家的良好關係。

    數百輛wz551通用輪式底盤、wz8x8車族輪式底盤和bk車族底盤的100毫米、105毫米、120毫米自行輪式重炮,新90式122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90a式122亳米輪式自行火箭炮都集中擺放在子牙河北邊京津高速公路和濱保高速公路交界處起沿著京津高速公路往北一字排開,公路車道的另一邊道路供彈藥車輛往返提供彈藥補給。

    因為道路情況良好,他們採用的全部都是輪式自行火炮---為了避免損毀道路,履帶式裝甲車輛已經要求非必要情況不能開上公路行駛,在職業軍人的操作下,精度不用那麼擔心了。

    每門炮旁邊都跟滿了人,都是接受培訓的人員,在輪班作業中,他們很快就要在有經驗的老兵帶領下完成獨自操作,在和平時期,這些是違反操作規範的,不過目前沒有人考慮這些了。

    他們劃定各自射界,盡量避開殲滅區的公路,那些可以在最後由坦克清場。

    李強是個坦克大炮流強烈支持者,他把ztz99式主戰坦克排在子牙河北邊做為最前沿的一道防線,子牙河就是他們的護城河,會消耗掉第一波喪屍,等需要進攻的時候,喪屍的屍體已經把河填滿了,不會造成阻礙。

    步兵裝甲車輛把一邊車體斜對準子牙河,車頭面向公路,便於開進開出進行機動,這樣可以發揮火力,每輛裝甲車只有車長,駕駛員,炮長和3名戰士,只需要保留能射擊的窗口操作人員及彈藥運輸人員就足夠了,在裝甲車之間是重機槍和輕機槍陣地,他們擔負著主要殲滅任務,從新中國第一代53式重機槍到新式的毫米重機槍各種口徑的重機槍應有盡有,武裝力量部以後會逐步定型統一的口徑,目前以消耗光庫存為主。

    每個重機槍班組只保留了射擊指揮員,射手,和副射手三名操作手,其餘全部被統一執行任務的戰士取代,不用考慮如何轉移,陣地也預設好了,彈藥由運輸人員統一配送。

    準備階段彈藥箱已經堆滿了陣地,伸手就可以拿到單鏈,更換的槍管和其它易損件也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在後面補給點上,彈藥及各種槍械物資更是堆積如山。

    這些裝甲之外的戰士一律被要求穿上鎖子甲,不過手部在操作的時候不能帶上手套,工業部還沒來得及把槍械扳機套圈擴大到能伸入帶著手套操作的程度。

    機槍手的鎖子甲手套都掛在自己的腰帶上,有需要再戴上,在裝甲車裡放著鋼管陌刀等冷兵器,誰也不知道千萬屍群會有什麼變化,能不能頂住這個衝擊力,雖然職業軍人們都認為沒有問題,不過特委會還是過問了下。

    考慮到地面承載能力,裝甲車輛距離河邊為100米左右,他們是第一道防線。

    緊張的忙碌工作就這麼進行著,直到戰役開始的時候,軍火生產線還在進行緊張的調試,他們要爭取早日投入生產,能夠保障庫存,他們考慮到彈藥會消耗很快,但是沒想到消耗的速率會很有那麼快而已。

    參戰部隊的紅旗映紅了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的作戰集結區域,這塊區域南有子牙河,東西兩側是兩條匯入子牙河的河流半包圍著,北部是各種各樣進進出出的運輸車輛,人員,裝備高度密集。

    40公里的戰線,排布了1250輛步兵戰車,中間是2500挺輕重機槍,再加上2000門各種口徑大炮,形成了一座血肉磨盤,要把千萬喪屍一網打盡。

    2015年8月10日天津喪屍群殲滅戰開始了,宣傳部現場直播了作戰經過。

    先是武裝偵察車輛四處拋灑新鮮血肉,逐步把喪屍引到指定區域,然後武裝偵察車輛從預留的缺口開到子牙河北岸,緊接著坦克封堵住出口。

    大片的浮塵高高的飄揚在天空,好似一場沙塵暴那樣,黑了半邊天。

    緊接著密集的腳步聲「咚咚」的響徹天空,是喪屍群在發起密集衝鋒,它們被沿途拋灑的新鮮血肉吸引衝了過來。

    末世水流充沛,幾場雨下過之後,子牙河寬達6,70米,深度也恢復到了3~7米左右,水流湍急,人類戰士們在各種車輛裡隔河望著逼近2公里外g205國道的黑壓壓喪屍群,即使是最勇敢的戰士也緊張的喘不過氣來。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衝到了一公里的距離,李強看了看手錶,8點15分,下令開火。

    如果是面對人類作戰,肯定要在大炮射程之內就開始大炮轟炸,以求消滅敵人並打擊敵人士氣,但是面對喪屍群作戰的時候,預訂的開火順序是1000米外重機槍攔阻射擊,600米外輕機槍點射,也是攔阻為主,然後是100米步槍清場。

    等到喪屍達到一定密度,槍支顧不過來,然後才是重炮登場,用鋼鐵錘子粉碎血肉疙瘩。

    很快重機槍的攔阻射擊就堆起了高高的屍牆,聽到槍聲的喪屍們忽然開始了加速度,它們沒有像人類那樣臥倒或者躲閃,就那麼直挺挺的仍舊衝上屍牆,然後不斷滾落下來,爬起來繼續衝過來。

    重機槍形成的喪屍牆繼續繼續往子牙河快速逼近中,裝甲車裡不停的往外扔出空彈藥箱,運進來新的彈藥。

    很多被打得缺胳膊斷腿的喪屍也繼續往子牙河爬過來,速度居然有人類小跑那麼快。

    「也許喪屍才是最好的鍛煉膽小鬼的地方?」李強放下望遠鏡腦子裡有了這個荒謬的想法,他搖搖頭。

    零星的輕機槍點射響起,把跑到600米的漏網的喪屍打倒在地,慢慢的輕機槍的射擊聲越發密集了,也在平地壘起了一堵屍牆。

    2500挺輕重機槍同時射擊,一分鐘就能消耗掉200萬發子彈,槍管壽命從3500發到12500發不等,不斷有到達預訂身管壽命的槍管被卸下來,和空彈藥箱後送,然後送上來新的槍管和彈藥。

    時間過了一個小時,消耗子彈達到一億兩千萬發,等到重機槍製造的喪屍牆和輕機槍製造的喪屍牆連接到一起的時候,重炮瞄準了前後總厚度達到將近600米,最高高度達到15米的喪屍牆進行了集火射擊。

    一發155毫米炮彈面對人類作戰的時候,殺傷面積是1500平方米,15平方米內沒有任何人類肢體存在,不過面對缺胳膊斷腿,還從來沒有腦震盪問題的喪屍,估計最靠譜的殺傷半徑也就是15平方米,其餘的喪屍會被氣浪吹走,但是除非正好被彈片削掉腦袋,其餘的應該還不會致命。

    喪屍牆厚達50米的血肉,可以很好的吸收炮彈殺傷力,一炮下去,響起沉悶的爆炸聲,血肉把爆炸威力和聲音都極大的吸收了,只會被炸起一道高高的血肉柱子,範圍沒有多寬廣,血肉在天上飛舞,形成血雨落下。

    結果40公里長,600米寬,最高達到15米的喪屍平原,炮轟了不下180萬發炮彈,每個炮兵陣地打了不下900發炮彈,才沒有看到上面有活的喪屍,也基本把喪屍牆轟平了。

    一門炮的發射速度在一開始大約在每分鐘6發左右,然後可以保持在每分鐘3發,共計炮擊3個小時,其中有的炮管已經到了身管壽命,就需要拉走換新的,有的實在太熱了,需要散熱才能繼續發射。

    從一開始堵住橋樑出口的坦克們就被衝到近前的喪屍們圍得密密的,好似種滿了活人的鋼鐵山丘一般巍然不動。

    每當喪屍堆成山丘,就會有當面的坦克開出去,碾壓掉,然後後續坦克頂上,等清理完路面,再返回原防線,沒有幾次,坦克就開不動了,逼近碾壓喪屍就好比把坦克封轉在一塊幾公里長的肉塊裡,坦克也表示壓力很大,發動機都給憋的冒煙了。

    李強緊急加強橋樑上機槍密度,還是不管用,迫不得已,下令炸斷了橋樑。

    參謀部門估計一上午的作戰大約打死喪屍120萬具左右,沒辦法,有的地方喪屍堆得厚,有的地方則空蕩蕩的。

    誰也不能要求喪屍均勻分佈在那兒,它們能直挺挺的面對慘淡人生,已經遠遠超越人類了。

    後勤人員開著保障車輛不斷拉走炮彈殼,拉來新的大炮,還要時常拖走到達身管壽命的大炮,拉來新的大炮。

    李強端起望遠鏡看著被轟平了喪屍圍殲場地,那兒的地面基本被轟成粉末,然後融入血肉,不過沒有形成泥沼,因為炮火的熱量驚人,冒出陣陣血肉蒸汽,轟平的場地後面,密密麻麻的喪屍繼續狂衝過來。

    「效果不錯,」李強很滿意的說,「全城的喪屍都開始往這邊衝過來了。」

    「喪屍密度下降很厲害,好像……好像咱們當兵的拉開散兵線似的,」他沒注意到一線處於高處位置的觀察哨在瘋狂報告……

    等李強看到後勤基地報廢毀損物資的時候,就面帶苦色了,報廢炮管槍管堆積如山,空彈殼已經是好幾座山了,空彈藥箱也是如此,這還是不斷後運的結果,原來的彈藥和作戰物資則被消耗下去將近一半了。

    再不加快運輸速度,下午就抗不過去了,漫長的黑夜就更危險了,前線危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