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推翻清朝當總統

大道小說網 清軍新式陸軍資料 文 / 落字無悔

    概述

    清朝的新式陸軍在裝備上並不落後。以武衛軍中裝備最精良的聶士成武毅軍為例。這支13000人的部隊,擁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徑的後裝單發和連發毛瑟槍1萬支、7.9毫米口徑的後發毛瑟槍200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槍1萬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騎槍1400支,還有軍官用6輪連發左輪手槍和少量的溫徹斯特、哈齊開斯等步槍與騎槍。

    此外,武毅軍還有7.9毫米口徑的馬克沁機槍2挺,75毫米口徑的12磅克虜伯炮16門、60毫米口徑的7磅後裝炮32門、57毫米口徑的6磅格魯森速射炮32門,這些炮每分鐘都可以發射10發以上的炮彈。另外還裝備了37毫米口徑的2磅克虜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徑的20磅後裝炮等。這些火炮發射的開花彈、子母彈、葡萄彈、實心鋼彈等,可以分別摧毀城牆和炮台工事、擊殺密集進攻之敵、殺傷敵衝鋒散兵、擊穿敵艦鋼甲等。

    如此精良的裝備,比起八國聯軍任何一支都毫不遜色。這得益於洋務運動。從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舉辦專造子彈火藥的軍械所以來,到1899年,洋務派人士共創立了30家兵工廠。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一經出現,很快就會傳到中國,被清軍或買或仿製。這使清軍武器與西方相差不到10年。客觀地說,這種差距並不算大。

    火藥方面:1884年,法國工程師維列製成膨脹率高出黑火藥3倍的硝化棉無煙火藥。而後881年,這種火藥還在研製中時就出現在李鴻章的奏折中。1895年,江南製造總局試製成功,『洋匠自謂不及,現在每年可造6萬餘磅『。

    步槍方面:德國1888年推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連發槍??1888年式毛瑟槍。11年後,漢陽槍炮廠即根據購自日本的仿製品自行仿製完成,即著名的『漢陽造『。而此前,能夠5連發,性能與『購自外洋者無殊『的快利槍已經大量裝備部隊。

    火炮方面:清朝於1875年就已仿製成功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阿姆期特朗前裝炮,江南製造局還於1889年仿製成功大型的阿姆斯特朗後裝炮。

    不僅如此,大量直接購自西方的武器彈藥也補充到清軍隊伍中。這使清軍基本結束了冷兵器、火繩槍炮、擊發槍和前裝滑膛炮並用的狀況,從而進入火器時代。

    與這些武器彈藥一同輸入中國的,還有西方的軍事編制體制、軍事訓練方法等。

    還是以聶士成的武毅軍為例。1896年,聶士成從淮軍中選出馬步隊32營,完全仿照德國的訓練體制進行編組訓練。聶士成要求士兵不得充當雜役,每天必須操演兩次,練習槍炮射擊、快步翻山越嶺、臨敵隊形變換、堅守陣地、夜戰、刺殺等課目;每年還要行軍一次,熟悉地形地勢,體驗戰時生活。這使武毅軍成為武衛五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袁世凱的新建陸軍也『專仿德國章程『,一師下轄兩翼,每翼下轄步兵數營,另設騎兵、炮兵、工程兵等兵種,形成了能適應近代戰爭需要,遂行獨立作戰的多兵種合成作戰單位。

    --摘自《世界軍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