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319章、道印封魔三萬年 文 / 人弗
三地創生,三華分它,自生蘭米演化天醬,億允助道祖;穢霄演化魔道,所化元始天魔;華氛掩護萬物,所化元生始母。原本三華演化,應是互不相交。互不相礙。天道居上,上行忘澤;眾生居下。行生死輪轉。上體天心,下敬神鬼;魔道居下下,守殺性滅亡道,不染因果。」
天地創生,太虛之中三華分立,由此現天道與魔道雙道,而那華氛自無生中來,演化有生之道。為生靈之母。
天道與魔道對立,一者為忘情合意之道。他者為殺戮滅道之魔。亦如陰陽兩面,相互對立。然而雖然兩道不融。必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幸虧天地造化將兩者分離,中間居有眾生,設輪迴,天地之限,就算是天道仙者,幽冥魔頭,也無法輕易的越境而出。
「元生始母造化萬物,居於天地之中。幾萬年來,生靈靈智不高,心性卻是單純,天地因此得享平衡。但元生始母憐眾生苦處,無法如無生之中的神通大能者一般修行,求長生。脫輪迴苦海。故以神者形貌。取自己一滴血。於眾生之中,去神留人,為人道。人於世間,雖然後命短短數十寒載,比之飛禽無飛天之能。比海中游魚無入海之能。氣力亦不如陸間猛獸。但元生始母開了人者本性,元神得以昭明。與天地輪轉,六道之中取五補一人道,圓滿上三道,如此成就六道。上修明達可脫,下墮本心入惡道。」
笙盈緩緩說來,林玄應聞之這才明白,眾生之中,為何只有人得天獨厚,修行圓滿便可成道,而他者眾生,想要修行圓滿,卻要先修功德,以求脫離原胎。成*人道,才可上修。這並非天地對他生不公,而因人者原本就是元生始母所造。設於眾生脫的一個機會。
「元生始母此善意,卻不料魔道眾神通者所感。魔道與天道為敵。生性喜殺,欲滅萬道,只存魔道,此為天生所至。亙古未變。但由於六道亙環於其中,無法毀去,但人之誕生,卻給了魔者機緣。」
「昔時未有人時,眾生靈智不開,心中並無善惡之分,萬般行為,只憑本能趨使。而人得開靈智,元神照耀光芒,初時有元生始母化身駐世,又有神者傳道於世間,人得教化,向善向道,法得弘揚,那時民心淳樸,修行非常容易,十人修行,得道者**。」
「然而諸位大能者弘法,駐世僅四十九年。而後各歸各職,只留道統。人者自行修行,圓滿者成天境道境,全憑福緣。而其他眾生先修人道,累積功德。再向上修。」
「神者離世,世間再無庇護,而天道削,便有魔道出現,霍亂於世佩。此為天地輪轉,自然而為。
魔入世間,以萬般虛幻,誘眾生背離大道,染五濁惡氣,本心受惑,經常是一世苦修,臨了便毀於一旦。如此世間分善現惡,不在世一片清明,而被攪得一片混亂。」
笙盈說道這裡,心中似有無限悲傷,說道:「如果僅是如此般也便罷了。但上界大神通者小看了魔道霍亂人心得本事,不過短短幾千年,眾神通者於世間所留諸多道統,大部分消亡,而人心被迷,自己卻還不醒悟。如此人心背離,天道即將不存。」
「仙者行道,自然不會妥視天道泯滅於世間,難道就任由魔道橫行?」
林玄應眉頭一皺,緩緩說道。
「當然不錢」
笙盈微笑說道:「魔道所作所為,終於到了天道無法容忍的地步,於是元始道祖親下九幽魔淵,見元始天魔,言兩道相爭,不應以霍亂世間為代價,故而與魔道訂立賭約,以百世為限,道尊與天魔同以化身入世,於世間只留本性,不存神通,只憑自身所證之道,一較高下。」」
林玄應震驚道。
「沒錯。道祖人間化身,便是這些間道門的三清聖祖,而那天魔化身,卻走出人意料,於九十九世間竟是沒有出現過一次。」
「嗯?怎會如此?」
林玄應一皺眉頭,天魔化身入輪迴,竟是隱而不出,其中必是藏有玄機。
「道祖雖是化身轉世,但畢竟是無塵無礙,忘情至道的忘情之身,這百世修行,與最後一世。便早已修至仙道業位,知曉原由,知道天魔化身必會於這最後一世現身。」
「果不其然,就在這百世輪迴將滿,賭約將終之刻。忽然天搖地晃。山搖地晃,天降火雨,洪滿爆,赫然是凜凜天災降下。眾生受盡苦難,被慾念所驅,受人盅惑。人人只顧自己之生,為糧食大打出手,為水源居所你爭我奪,甚至兵戎相見。第一次,人類意識到,熊熊燃燒的戰火,可以讓自己獲得不勞而獲的果實。虛偽狡詐,可以讓自己名真言順的掩蓋自己醜陋之心。」
笙盈歎息一聲,說道:「由此一來,天災**,人道已走向魔道傾斜。等到道門明瞭之時,卻為時已晚。終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天魔化雲十十世也中。並不行修行之道。而是化世間萬人川曉眾生,終知人心乃是天地兩生陰陽的結合體,善惡並存。與此百世圓滿之刻,那天魔化身一國王子,引誘臣民背離道向魔,毀天地山澤靈脈,污人間善良本性,種種迷障。」
「道祖眼見賭局,已是分明,終究是魔道略勝一籌。正在心灰意冷之際,久久不現三界的元生始母終於出現。道祖問「元生始母為何而來。」元生始母泣曰「我見孩兒受苦,做母親的如何不傷心。你與他天道魔道賭博,為何要我這孩兒做賭?卻是苦了我那孩兒。」道祖面露慚色,終是羞見元生始母,故而說道「以人間做賭。卻是不可為而為之,如今賭局已定,我天道已輸。大勢去矣。」元生始母以淚洗面,說道:「魔道若是永存,世間孩兒該當如何?。
道祖道:「魔雖興盛,但世界依舊有法駐世。非到末法之刻,眾生雖是受苦,但尚有解脫之刻。若是末法到來,眾生再不醒悟,那便要得六萬餘念之苦,等魔消道漲之時,再行解脫。」
元生始母自知道祖所言非虛,但終是母愛兒心切,不忍讓魔頭於世間如此霍亂,說道:「即便如此,我也要盡力而為,讓那魔頭回那九幽去,即便他不肯,也要鎮壓他三萬年,我當開金蓮生子下世,再行普度,於那末法之前,為兒留最後生機。」
「道祖終是被元生始母所感,不惜自承違約之業,取三清之魂,煉製三枚符印,將那天魔化身誘來,以人間靈脈,借天地山澤之力。封印天魔化身。但天魔既以勝得賭約,修為精進,已不是道祖可以輕易封印,更是穿越了三界阻隔。真靈降臨。天魔臨世。世間再無希望,但在那最後關頭,卻是元生始母取來那混沌破開之時,一元之華所塑天碑。削了天魔頭上穢靂之華,又集眾生孩兒之力,與道祖共同施展神通,終將那天魔困在人間與那九幽之間的縫隙之中。」
笙盈歎息一聲,說道:「然而三者於世間之鬥,卻也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初時天地不過兩分,是為無邊寰宇。但三神之爭,終於讓人間承受不住這毀天滅地的極天之力。終於崩潰,四分五裂,散成無數碎片。便成為如今這般寰宇星辰。而只餘四處人間依舊存在,便是如今的苦集滅道四境。」
笙盈娓娓道來,林玄應這才明瞭這今天道,魔道,與人道之間的糾葛,冉及苦集滅道四境的來歷。
林玄應沉默片刻。看著笙盈。沉聲說道:「莫要告訴我,你自下界來。便是為那困居與兩界縫隙之中的天魔而來。」
笙盈看著林玄應眼中露出了癡癡的愛意。柔聲說道:「我自遵道祖之意,下界而來,本有遺憾,此生卻是無法與你相見。但今世竟是讓我們能夠再見,已讓我心中無憾了。」
林玄應眼中露出炯炯之光。僅僅的抱住她,沉聲說道:「告訴我,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到底你下界又是為要如何做?」
笙盈柔聲說道:「你放心。並非是如你所想像那般。」
笙盈輕輕掙出林玄應的懷抱。看著他溫柔說道:「昔日道祖與元生始母,將天魔封印,為了讓眾生借法重歸大道,保有解脫的一線生機。只要世間法不消,天魔就不可能破印而出。但是世間變化,便是天著神人亦不能盡知,道祖一日凌駕天道之上潛修,忽感人間蠢蠢欲動,竟是天魔的氣息。自那封印之中緩緩洩出,隱隱有破印而出的跡象。故而道祖降下道旨,讓世間道門修行有成之人。若成仙道,當鎮守封印三百年,三百年圓滿,再入六天來,以此延緩天魔破印的度。」
林玄應聽到此處,哪還不明瞭。歎息一聲,說道:「我明白了。原來這玉瓊仙門,就是昔日元始道祖化身傳道之處,而這太華仙山之下,恐怕就是九幽與人間的縫隙。難怪你師尊已修至仙位,卻是遲遲不入六天,坐定仙山,原來便是為封印那天魔。」
「沒錯。正是如此。
玉瓊乃道祖親傳,可得道祖的天所傳道旨,的代祖師時起。便得道祖旨意,仙門之中凡修行有成者,必當以法身鎮守三百年。自如今已換過四十九世,你便知仙門所存之時,已不可所知。」
笙盈點頭說道。
林玄應知曉越多,越是覺得陣陣寒意由心而生。沉聲說道:「你老實告訴我,不許騙我,到底你來這些間,是要做什麼?想來也不是三百年如此簡單。」
笙盈看著他,吃吃笑道:「傻瓜。你不用這般擔心。」笙盈站起身,緩緩走至崖便,俯視山下,輕聲說道:「仙門歷代修行又成者雖是以法身鎮守,但在三千年前起時,便已不能將天魔完全困住,使得魔靈洩露輸分。天魔何等神通,即便是這幾分魔氣,依舊足以為禍世間。但好在有天下道門存在,即便有魔頭為禍,依舊可以斬殺。但是魔源不除,魔氣長久洩露,終究會讓封印鬆動,最後讓元始滋板下而而道祖未免末法蘭刻提早到來,便讓我濟一以暫靈之身將道印修復,讓天魔無法破印,直至末法來臨。」
笙盈說的輕鬆,但林玄應深知,笙盈修復道印。便要以真靈融入道印之中。只要末法之時不到。她便永不能出,非但如此,還有承受天魔夜以繼日的誘惑與折磨,一念鬆動,便是萬劫不復。
「我不准!」
林玄應閉上雙眼,沉聲說道。
「傻瓜,又不是永不解脫。你擔心什麼?」
笙盈柔聲說道。
「末法之刻到來,又豈是萬年,你若與道印融合,便要受苦不知多少年,再得自在之時,不知多少年了。我不准!」
林玄應就像是一個冉執的孩子,絕不允許笙盈去做這等事情。
笙盈輕輕靠在他的懷裡。心滿意足的說道:「傻瓜。如今你也是修的福滿功德之境,還說這般賭氣話,這是笙盈宿命,總需要去完成。」
林玄應搖搖頭,說道:」我自然明白。並且比任何人都要明白。正因如此,我才更不會讓你去做這等傻事。」
笙盈抬起頭,目中光亮閃閃。似有無比複雜的情緒。
林玄應緊緊抱著笙盈,斬釘截鐵的說道:「無論如何,我不會讓你再離開。我一定會想出辦法,想到兩全之策
笙盈感受林玄應不悔的決以及濃濃的愛意,心中輕歎一聲,沒有再說什麼,雙手環抱住他的腰,貼近胸膛,傾聽那堅而有力的心跳聲,以及那絲眷戀的溫暖。
凌靈在玉瓊仙山之中,一呆便是十數日,這個十數日的時間,竟是讓她十八年來的認知,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道玲得玄真女道之命,好好陪伴凌靈在仙門之中做客。道玲雖然修為不差,但入門修行也沒有多久,年齡又與凌靈相仿,故而兩人倒是瞞合得來。
玉瓊仙山地貌廣博,但門中弟子卻是不多,而真正的仙山修士。內門弟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道玲也是少有人能夠說話。而凌靈一來,終於有一個能說說話,一起玩要的人。哪能不歡喜?況且凌靈自山外而來。對於道玲這般不知世事,自有記憶起便未離開過山門的女修來說,外面的一切都是新奇。凌靈隨便講一些世間事,就足讓道玲連連讚歎。
而對於凌靈來說,這幾日被道玲帶著。乘仙獸,御氣行,騰雲駕霧,見道玲的神通,也是大為羨慕。
凌靈感慨最多的便是:「什麼時候,我也能像你這般。便是心滿意足了。
道玲嫣然笑道:「凌姐姐真是有趣,我聽門中師兄說,青粗真人在仙殿之中,與仙主論道,都是堪論平手,凌姐姐有如此明師,修青陽真人所傳仙法,姐姐還年必羨慕我?」
凌靈聽她的話,心中並未輕鬆,反而一陣心煩意亂,苦笑說道:「妹妹呀,你有所不知,我與青陽真人所見的時日並不比你多來。直到如今,我還不知他肯不肯收我為徒,更別說傳我修行之法。」
接著將來龍去脈對她詳細分說。
「咦?原來是這樣
道玲驚訝的說道。
「這回妹妹你知道了吧凌靈黯然說道:「如今我來玉瓊也有半月。青陽真人卻是見都未見我一次,只怕是早已離開此地,把我丟在這裡不管了吧
原來凌靈竟是以為林玄應早已將她忘記,丟在這裡不管。
「噗!」
道玲聞言,忍不住失聲笑了起來:「凌姐姐,你誤會青陽真人了。我聽有師兄說。青陽真人這些時日,都是在聞道峰上,陪伴大師姐,一直為曾離開,可是沒有離開仙門呢。」
「嗯?」
凌靈驚訝道。
「嘻!你不知道吧!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打聽來的。」
道玲眼中露出一絲興奮。悄悄的說道:「我聽說,青陽真人與大師姐有宿世之緣,分別數世,終於在今世修成正果。青陽真人此番上山,便是為了大師姐而來。」
凌靈被道玲的話勾出了好奇心,正要細問,忽聞一個聲音自天上而來:「小師妹,你真讓我好找。」
劍光一閃。卻是一個器宇軒昂,足踏飛劍而來的男修。
「原來是方雲師兄
道玲連忙起身相迎。
那名為方雲的修士落下劍光,微笑說道:「遠來你是在此陪伴凌道友。」頓了一頓,說道:「師尊著我前來相告,青陽真人如今正在仙殿,要我來告知凌道友前去。」
凌靈一聽。心裡鬆了口氣,心中暗道:「看來他還沒有把我給忘了。」但轉念又是一想:「聽妹妹所說,他們大師姐與他是宿世情緣,那豈不是我未來的師母?。
想到如此,凌靈不由一陣惶恐,生怕自己會惹惱了那未來的師母,使師尊不喜。
echo處於關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