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318章、智慧之劍斬情絲 文 / 人弗
我那徒兒前世乃六天道女。今世臨幾,並非只是與真代洲」世點緣。況且我道門之中所言,入得六天,與天合道,便是離凡,斬去千百世無數糾纏的緣分。」
弈真女道說道。
「好一個斬緣。你道門行殺,伐,滅之道,於自身也要斬去塵世絲絲之緣。但這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之緣,又豈是一今天道所能斬盡!」
林玄應一揮手,面前漂浮出一條紅色長絲,散著璀璨的額光芒,似這人世間最美麗的存在。
「這條情絲,便是糾纏我與笙盈百世的源頭,自十世前她修成正果,我隕落凡塵。這情絲便是從未斷絕」。
玄真女道臉上微微露出動容之色,良久,歎息一聲,說道:「貧道原以為昔日吾以斬魔之劍,早已將要她十百世糾纏不休的情絲斬去。沒想到終究是無用
林玄應說道:「斬魔劍乃是道胎藏魔之劍,若說斬緣,的確綽綽有餘,不過情絲牽連,一分兩端,道友只斬笙盈,不斬我之情絲,又如何斬得盡?」
林玄應話音一落,玄真女道輕歎一聲。
林玄應微笑一聲,說道:「道友不必如此,情緣是緣,道緣是緣,本是同根,又何必斬去?何不順其自然?。
玄真女道歎道:「道友也是修行人,當知如此勞塵,不過是拖累,與修行又礙。況且道女之所以不得回天,便是受此所累
林玄應搖搖頭,說道:「道友何必誆我?天道運轉,區區情絲,又何在它所理會?笙盈這番下來,必是有天命。心既不死,何來斬緣?」
林玄應頭頂靈山浮現,智慧法身赫然是變成了一柄佛光沛然。其中似囊括寰宇世間,真理玄妙,無窮智慧的博佛劍!
「道友,此乃佛祖智慧法身所化,可謂智慧之劍!」
林玄應握住智慧之劍,輕喝一聲,智慧之劍,頓時斬向那糾纏自己與笙盈生生世世的情絲。
恐劍斬情絲!
在玄真女道震驚的目光之先,智慧之劍竟走出人意料的穿過情絲,就如同斬入水,赫然是沒有斬掉情絲一分一毫。
「怎備,怎麼可能?怎會如此?」
玄真女道震驚的說道。
林玄應挽動劍花,道:「智慧斬情絲,是斬的孽情,貪情,墮情,無果強求之情。道門為求清淨無為,只求天道,以滅自身之情為道途。但殊不知太上忘情之後便是大情,是於此世真情
所謂此世真情,並非簡單的諸如你愛我,我還你,便是真情。
真正真情,乃是自太虛之光照出生靈。於這天地創生以來,兩個毫無關係的生命,經過萬世輪迴,修得得真緣。
俗話說的好,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共枕眠。一次擦肩而過,一次驀然回,都可能是千百年前的共同修行,才至今生所得纍纍碩果。
世間不信佛者,常言出家之人,斷七情,決六欲,背離人倫,所以善男信女,常以佛門是洪水猛獸,對之大家排斥。
其實這不過是做凡人觀,對佛門的誤解。
佛觀世人,無一不是佛,而如今之人,卻是因本心被迷,在六欲紅塵之中失去了方向,故而為人。
所以真正出家修行之人註:這裡只為修行,本真解脫,而非是那些為了躲避世間仇殺,或者是自暴自棄,生無可戀而出家得人,是真正的修行之人。,對於冉們來說,出家並非走出家,而是回家。
出凡間苦海,回西方母懷。得知真我,見得母親。
而你既在人世間,自有許多情絲糾纏,是你斬也斬不掉的,須知昔日釋迦摩尼,也有佛妻。佛讓你修行,守戒守規是全憑你本心,也並非強求。
這裡說一下修佛之人,清規戒律對於不同人來說,所守之規是不一樣的。你修行之時欲修的是什麼果,當修的便是什麼規。並不是你想持戒就持戒。有些人明明境界不夠,心性不夠圓滿,便持菩薩戒,你境界不夠,心性不夠,就算持戒,想要有始有終,也幾乎是不可能。需知你境界不到,所生魔性就越大。你持戒一輩子,也許此世將終,將要回家之時,魔性就會橫生。
舉個例子,從前有一個居士,一輩子持戒,將死之際,兒媳見婆婆可憐,於是便說:「婆婆啊,你這一輩子吃素,現在身體不好,大夫的說得吃些好的補補身子那居士這時心中忽起一念,心想媳婦說的也對,但自己持戒,又如何吃得?這時兒媳以為婆婆是默認了。便做了一頓好肉。
說來也怪,若在平常,居士修行,又佛法加持,聞得肉香便覺得是臭味,平常家人吃肉,她都無法靠近飯桌子。但這一次聞來,卻覺這肉真是香啊,真是誘得你垂涎欲滴。
為何居士有如此感覺,便是修行之時產生了魔障,魔障一生,就誘得你毀修行。此時居士便是魔性戰勝了佛性,如果此時她能夠忍住,以大毅力將魔障克服,那今生修行,便是成了正果。但品沁沒有忍住,就此開了葷,結果不但今世修行朝卜因犯戒造下了罪業,今世算是白修了。所以你心性不到,不要強行持戒,若境界到了,不需別人強求,你自己便會自持。
所以佛只會讓你行你本心真知,絕不會強求你做任何事,你看到了,明白了,覺悟了,便根本不需強求。所以那些不知真解的無信仰者,萬不應以自己偏微的智慧,去曲解佛的智慧。
哪怕有一天你攀爬到智慧的巔峰,佛早已在那等你不知幾萬萬年了。
所以世間得真愛者,不需理會別人的看法,不要奢求不屬於你自己的情緣。心動了,真愛了,便去堅定的攜手。在這個一世之路,相互扶持,相知相守,這一世結之緣來之不易,更應珍惜。
人是未來佛,佛走過來人,若知世間路,何需慧劍斬情絲?只當紅塵一縷真心。不是牽伴。而是良緣,所以世間真愛人,應與有情人,做快樂事,莫問是劫是緣!
玄真女道也是有大智慧之人。終於長歎一聲,說道:「渡苦海無路而生道,彼岸之後當有法。再行無方,佛祖原來已走了這般遠了。」
林玄應微笑說道:「道友,這十世之中,我皆是靈慧未開,混混沌沌,不曉前生後世。今者我自末法中來,因緣巧合,修行至此,才能將這宿世之緣開花結果。道友,可否能夠成全與我?」
真人面前不做假,林玄應如此說,已是將一切全部點明。
以林玄應說的如此分明,玄真女道知曉這一切都在緣法之中,今世即便笙盈的情絲早已經被她斬斷,但只要見到林玄應,也終究是無用之。
「貧道自得道啟,知曉道女有此情劫。故而劍斬情絲。更受意徒與你多次相見,演算那宿世之緣,原以為一切都已盡了,沒有想到終究只是一廂情願之為。」
玄真女道自歎一聲,似有無窮疲憊之意,說道:小徒如今在聞道山之中修行,道友自去,自會知曉前因後果。」
林玄應聞得此言,終於鬆了一口氣,誠信一拜道:「多謝道友成全。」
林玄應此次上得玉瓊仙門,便是為了笙盈,為了與她今世成全百世輪迴所修姻緣正果,但這其中最大的一關,便是玄真女道,因為若無她應允,林玄應今世恐怕都無法見到笙盈,有緣無分不相見,自然無法情絲再續。
林玄應告辭離開仙殿,踏上仙門最高處,接連六天之界的聞道山上,那一襲道衣,風姿綽綽,猶如謫落凡間的女子,靜靜倚靠在一棵蒼松之上,靜靜的看著眼下那山下花開花落。望雲捲動雲舒。
這幅寂靜的猶如一卷畫卷的美麗,似成就了一種無邊的永恆。
也許是林玄應不加隱藏的腳步聲,驚動了話中的仙子,笙盈轉過身,有些差異,也微有歡喜說道:「你怎麼來了?」
林玄應看著仙子,心豐浮現出千百世的輪迴之戀,那動人的滋味,充盈滿腔,頓時湧動無限的愛戀,柔聲說道:「因為我應該來了!」
笙盈眨動起猶如星辰一般璀璨,白雪一般聖潔的雙眼,好奇的看著林玄應。
「百世情願,今世開花結果。我何等歡喜。」
林玄應微笑,一縷情絲浮現在手中,聚在指間,輕輕的點向笙盈。
如此親暱的動作,笙盈卻出奇的沒有閃避,而是眼露茫然,和意思好奇。
一縷情絲結雙頭,哪怕是一方折斷,好生死相隔,都無法將它斬滅。無論時間,無論空間,都無法阻隔。
情絲繞指而柔,就像是打開了意識之中,一處封閉的閘門,笙盈的意識之中,頓時狂湧出無數光雨。那是她千百世的福緣,與輪迴往事,以及數世的情緣。
「你。」
即便笙盈如今已是地者境,但被林玄應以**力,打開了本心迷惘,看到了百世前生,哪還不知前緣往事?
「你,是神」
一句奇怪卻不意外的話,從笙盈口中傳出,半分小心翼翼,半分歡喜激動,似想觸及,又有幾分不敢相信。
林玄應早已抓住她的雙手,輕輕將她抱在懷中,柔聲說道:「如何不是我?你我苦苦尋找了彼此十世,終於在今夕相見,老天何等憐惜我林玄應。」
笙盈眼中噙滿淚水,輕聲說道:「那一世我入得六天,你卻道行盡毀,重入輪迴。我一人在那六天之上,空有無盡的生命。但又有何快樂?千年光景,是何等的漫長。我曾上入六天,下臨凡間,幽冥。看過孽鏡台,翻過生死簿,卻找尋不到你一絲一毫的消息。」
林玄應抱著笙盈,靜靜的依靠在蒼松之下,感受從她身上所傳來熟悉的氣息,心滿意足的說道:「我這十世,所經歷的一切,可謂光怪6離。並不在輪迴上有記載,你自然無法尋我。不過今世一切都已分明。終於讓我找尋到你。」
笙盈也是心滿意足說道:「是啊。真是不容易啊。」
百世情緣今朝開花結果,這是何等的不易,門子,本無惡,情更是偏偏人在泣紅小!」曰泯滅了情,惡污了緣,距離正果開花,越來越遠。
而林玄應與笙盈兩人,能夠雙雙看透百世輪迴,守之一顆本真之心,讓情絲以真情澆灌,以福德給養,終於讓屬於兩個人的情絲,在今世緊緊纏繞,開花結果。
兩人就這樣彼此擁著,感受彼此身上的溫度,以及呼出的氣息,那是何等的美好。
時光不知過了多久,笙盈終於從這甜美的愛果之中醒來,臉上那份出塵之意全然不見,有的卻是幾分精靈般的俏皮:「你此世福緣深厚,所染情絲也是不少。呀,有兩根已是如此根深蒂固,還有一根處於萌芽。」
笙盈在林玄應的胸口上一抓,赫然是抓住了三根大小不一的情絲。
有兩根已是十分粗長,儼然已經扎根。另外一根卻細小的可憐,可以忽略。
林玄應微笑的看著笙盈,笑著不說話。笙盈看他笑的可惡,無比認真的說道:「雖然我不是凡見女子,但畢竟也是女人,需知我也會吃醋的!」
林玄應聞言,哈哈大笑,笑的是何等的開懷。
笙盈想裝作吃醋的樣子,但卻怎麼也氣不起來,佯作怒了半天,卻是把自己逗笑了。
林玄應微笑說道:「那時我修行之出,不知今世會惹得如此情絲。如今現明悟。卻是為時已晚了。」
笙盈歎道:「算了。你們男人啊,總會有借口找給自己。」頓了一頓,莞爾說道:「那其中一人,便是那知畫姑娘吧。你今世為佛門法子,她亦受佛恩,如今報恩在你身上,也算是你的福氣。」
林玄應心中想到知畫那柔情似水的眸子,心中不由升騰起去窮的思念:「疏櫻與知畫,原本同是櫻枝小妖。而疏櫻自從修行有成後,便只求修行,斬卻了化身,成了知畫。知畫,如今卻不知身在何方。」
「另外那個。人是誰?奇怪,我竟然能看不到。」
笙盈眼中露出了驚訝的神情,手中另外一根情絲,上面竟是環繞著無數複雜難明的光華,竟是連笙盈都看不分明。
林玄應說道:「此事若說起來,有幾分離奇,就是我也無法確定。日後再說與你聽。」
等盈點點頭,將要情絲隱去。又緊緊的抱住了林玄應。
又過了不知多久,笙盈再睜開雙眼,似乎想到了什麼,剛剛無窮歡喜,卻是變成了一絲黯然。
「嗯?你怎麼了?」
林玄安察覺到她的異樣,關切的說道。
「百世輪迴,今世圓滿。但偏偏來的不是時候。」
笙盈黯然說道:「你可知我今世離六天,下凡塵,所為何?」
林玄應眉頭一皺,說道:「若說你因錯謫落,我自然不信,那便只有一個解釋,便是你此世重新入輪迴,不是為修行,而是帶著使命而來。」
「你說的不錯。」
笙盈歎息一聲,說道:「我此世謫凡,的確有使命。」
林玄應眉頭一皺,心中凜然。世間沒沒有大成就者,或者生而有奇相者,大多是仙佛轉世,帶使命入人間,此雖罕見,但無獨有偶然。
但這般大能者,多是以化身行走於世間,而不是如笙盈這般以本尊重入輪迴。
如此等於將自身百世修行的正果全部捨棄,重新來過。如此代價,若非驚天動地的大事,又有誰能夠做如此犧牲?
笙盈閉上雙眼,似沉浸在無窮的思緒之中,許久,才緩緩說道:「那是我的天之界,聽到的一個來自久遠的故事。」
「久遠的故事。」林玄應喃喃說道:「那是多遠?」
「混沌未開,三華創世之初。」
笙盈的聲音似穿越了時間長河,將兩人帶到了那不記年中,天地為生,生命不存,只有無邊混沌的太虛世界。
「太虛之中,原本無序,不知為何,忽有一日,自有三到光華從太虛中來。一曰太光,二曰穢霄,三曰華氛。太光為太初之光,穿透混沌,成就天地運轉自然之道,便是所謂天道。而那穢靂,則是穢陰迷霧之華,自成魔道,與天道相生相剋。」
「至於華氛,是為光明瓊華有生之氛,為萬物之母,衍生宇宙星辰,山河地理,草木生靈。」
笙盈緩緩說道:「天地創生,三華分立,自生三神。太光演化天道,所化元始道祖;穢霄演化魔道,所化元始天魔;華氛掩護萬物,所化元生始母。原本三華演化,應是互不相交,互不相礙。天道居上,上行忘澤;眾生居下,行生死輪轉,上體天心,下敬神鬼;魔道居下下,守殺性滅亡道,不然因果。」
林玄應凝神傾聽,笙應所說的,赫然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之秘聞,就算見多識廣的黃陵真人,亦是不知。
如此秘辛,神魔太初之事,大概也只有的天中來的笙盈,知曉一二。
echo處於關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