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六章 鑒寶爭風 林斌博學(1) 文 / 我是奸商
對於財大氣粗的曹吉來說,那個漢代的玉臥羊形硯滴就跟街頭的包子沒有什麼兩樣,一件的寶貝現身,眾人甚至有種看花眼的錯覺,雖然說這次珍寶大會來的玉玩店家並不算是太多,可是每有一件玉器,在場的人都要仔細的辨識一下,然後還要講述一下這個玉器的來歷和辨認方法,這些都是要耗費時間的,所以一個上午也只是簡單的過了六七個。
中午吃過飯之後,這些人都各自的尋個地方稍事休息,在生意上有來往的去一邊找個僻靜優雅的地方,溝通溝通感情,商談一下晚上去那個樓子裡面度過,而另外如同曹吉那樣想要買一些東西的,也都趁這個時候私底下溝通一下,劉開林剛吃過午飯就被人給拉走了,連話都沒有跟林斌說上。
唯一比較相熟的曹吉吃飯的時候也沒有出現,估計是被人給拉走了,無聊之下,林斌決定在這個院子裡面轉轉,也趁機欣賞一下這原汁原味的蘇州園林。
院子內以山石為主要的的景色,山上古木參天,山下是一個人工的水池,在山水之間是一條曲折的復廊,而復廊的兩側則全都是鏤刻的窗子,長廊利用院內的水畫,透過漏窗的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
順著院內假山上的石鋪小徑盤旋而上,能看到蔥蘢的古樹,還有許多竹子,而且還匠心獨運的佈置了蔓掛的籐蘿,和叢生的野花,讓整個假山的景色顯得樸素自然,就跟真山野林一樣。
而滄浪亭就在山頂上,亭子結構古雅,跟整個園林的氣氛相協調,周圍有幾株高大的古樹。在亭子的石柱上,卻是一對楹聯:
清風明月本無價;進水遠山皆有情。
這個時候亭子裡面沒有人,可能是因為經常有人打掃,小亭裡面倒也十分的乾淨,林斌坐在了小亭裡,舉目望去,多半個院子的景物盡收到眼眶中,雖然是冬天,不過仍有不少的綠色,這讓他感到有些心情舒暢。
可是就在林斌賞景的時候,忽然間聽到遠處傳來了說話聲。
「還是錢東家你有想法,在滄浪亭這樣文雅之處共賞文雅之物,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一個人恭維說道。
「李掌櫃的這番話,我聽起來怎麼這麼酸呢。」一個人怪腔怪調的說道。
讓人一聽就知道這兩個人不對付。
錢苡仁?他也來這裡了?林斌不由回頭望了望,卻只看到彎曲的石徑,看樣子那幾個人還沒有到。
不過錢苡仁似乎並不太給那人面子,開口說道:
「文雅個屁,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大字不識一鬥,那裡跟文雅沾的上邊,我也就是看到這東西稀罕,所以才花了大價錢買來了,這次來讓幫我過個眼,別讓那幫沒開化的傢伙把我給騙了。」
話音剛落,林斌就看到幾個人已經轉過彎,領頭的正是大聲吵嚷的錢苡仁,他也看到了林斌,臉色變了下,道:
「原來是霽月齋的少東家,真是巧了,剛才我還滿院子的找你們呢,不成想竟然在這裡碰上。」
林斌笑了笑,回答說道:
「他跟幾個同行有些事,錢東家找我們有什麼事情嗎?」
錢苡仁聽到這個,不由看了林斌兩眼,笑著說道:
「還不是為了原先說的那個玉器,對了,你是霽月齋的少東家,這眼力勁肯定是差不到那裡去,要不你幫我掌一眼?」
聽到錢苡仁這樣說,他身後幾個人看著林斌的目光頓時就有些不善了,這些都是小成玉店的掌櫃的,這般低聲下氣的圍著錢苡仁,一來真的對那個玉器好奇,另外也是抱著結善緣,拉生意的目的,現在林斌忽然間橫插一缸子,一個個的自然都是一致對外了。
林斌笑了笑,上午聽到了錢苡仁說起來那個金玉良緣的時候,他都十分的感興趣,現在聽到能夠見到實物,心中高興萬分,不過卻還是客套的說道:
「錢東家太抬舉我了,我只是一個末學後進,在場有這麼多前輩,我還是聽聽的好,也長長見識。」
聽到林斌這樣說,跟在錢苡仁身後的兩個人臉色好轉了一些,而錢苡仁則開口介紹說道:
「這位是霽月齋未來的姑爺,也是霽月齋將來的東家,可謂是文武雙全,一表人才,這位是明月坊的掌櫃的,張誠,這位是陳記玉店的陳昌陳掌櫃。」
「見過幾位。」林斌客氣的招呼說道。
不過他的這番客氣似乎並不被兩個人所接受,張誠看了看林斌,
「前些日子聽說霽月齋的沈東家又招了女婿,我還以為是傳言呢,沒有想到竟然是真的,聽說你是霽月齋周玉匠家的三小子,肯定是有些本領的了?」
林斌看了看張誠,對於這種自以為是的傢伙,林斌十分的痛恨,不過他也沒有必要做一個火藥桶,別人一點就爆,所以還是笑瞇瞇的回答說道:
「本領不敢說,倒是也學了一些東西,不過我看咱們還是先看錢東家的寶物吧,也好讓我也漲漲見識。」
錢苡仁聽到這個也是一笑,他是坐山觀虎鬥,剛才兩個人爭吵的熱鬧,現在又多了一個林斌更是有好戲看了,自然是是樂得看笑話,而且方才口頭上說得恭維,可是在他看來林斌只是一個贅婿,那可能有什麼本事,完全沒有想到林斌雖然說是上門女婿,卻跟贅婿有所不同。
說到這些就有必要介紹一下這裡面的區別了。入贅,就是男方「嫁」入女方,要改隨女方的姓氏,是最沒有地位的一種,另外一種就是結婚後跟女方父母住,兒女不跟女方的姓氏,而還有一種就是男方為了招攬人才,比較有名的就是招駙馬。
林斌跟沈家的情況則是介乎於第二種和第三種之間,沈家看上了林斌的才能,想要招攬他,所以讓沈希乾出面撮合沈碧君和林斌,可同時也為了盡量保住沈家的根脈,也要求林斌和沈碧君第一個兒子要姓沈。
不過這些都是家事,沒有人會出去宣揚的,雖然說林斌做出來過翡翠西瓜,可又能夠有多少人相信,那樣的一個寶貝會是一個年輕的毛頭小子做出來的呢。
「把東西拿過來把。」錢苡仁對身後跟著的家僕招招手說道。
一個方方正正的包袱放在了石桌上,錢苡仁上前打開,露出了一個十分精美的楠木箱子,打開後從裡面小心翼翼的拿出來一個鑲嵌著金銀的玉碗。
可是看到了那個玉碗後,林斌卻有些失望,這頂多也就算是一個金鑲邊玉刻碗,在玉碗的邊沿上鑲嵌著一圈金邊,玉碗上刻著鐵線蓮的圖案,不過這頂多算是金玉結合件並不是真正的金銀錯工藝。
「好一塊玉鑲金,恐怕花費了錢東家你不少銀子吧。」
旁邊那個自稱是明月坊的張掌櫃的奉承說道。
林斌撇了撇嘴,卻沒有說什麼,只有外行才會叫這個玉鑲金,看來明月坊的掌櫃的水平也就是一般般。
這種玉器上鑲金的工藝在應該叫做金銀錯,最早出現在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上,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皿及兵器等器物上的裝飾圖案。表現手法就是在器物的表面上繪出精美的圖案,然後再依照圖案的形狀鏨出槽溝。將純金或純銀拉成細絲或壓成薄片嵌入圖案中,而後打磨平整,拋光磨亮。使所表現的圖案形成強烈的色澤差別和耀眼的金屬光澤,顯得更為突出、雍容華貴、絢麗多彩。
不過玉器上的金銀錯工藝和金銀錯鑲嵌寶石工藝,卻多見於清代的乾隆年間,至於卻是沒有的。
而先前跟張掌櫃作對的則是陳記玉店的陳昌,聽到張掌櫃的這樣說,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這分明用的是金銀錯的手法,而且我看器形獨特別緻,玉碗上雕刻的是鐵線蓮,應該算是來自韃靼國的東西。」
聽到陳昌的話,錢苡仁不由點點頭,說道:
「陳掌櫃說的不錯,這是我從一個邊地軍戶人家買來的,說是從那些瓦刺人手中得來的。」
聽到錢苡仁這樣說,張掌櫃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不過眼珠一轉,看到了一邊站著的林斌,開口說道:
「少東家緘口不語呢,難道說是感到有問題?」
林斌不由的皺了皺眉頭,這個張誠還真是得寸進尺,不由開口說道:
「這個的確不是玉鑲金!」
聽到這個,張誠的臉色不由一變,方才陳昌說那番話的時候,他發現林斌的眉頭皺了皺,還以為他發現了其中不妥之處,想他年紀輕輕,嘴門不嚴,一問之下,估計就要說出來,誰知道林斌一張嘴,卻先否認了張誠自己的判斷,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