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朝上門女婿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七章 鑒寶爭鋒 林斌博學(2) 文 / 我是奸商

    那明月坊的張誠耍心機反被林斌捉弄了一把,臉色端是有些難堪,語氣變得有些不善,說道:

    「這麼說少東家認識這東西了?我倒是要洗耳恭聽了,也好漲漲見識,免得以後打了眼。」

    這話說的確有些誅心,意思也很明白:你不是說我不對嗎?那你肯定是知道了,那就說出來聽聽吧,要是說你也不知道,那你在這裡瞎扯個毛啊。

    至於說出來之後,會不會承認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反正現在卻是要林斌給一個說法。

    而看到張誠自討苦吃,陳昌也難得的高興,現在看到張誠想要難為林斌,不由開口說道:

    「張掌櫃的,這大過年的你都這麼大人了,還跟一個小輩較勁,那張老臉還要不要啊。」

    一句話卻將張誠臊了一個大紅臉,他狠狠的盯了陳昌一眼,隨後又轉過來看著林斌,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咱們這玉玩行有『達者為先』的規矩,既然少東家知道這個到底是什麼東西,我自然是要討教一下的,怎麼說是為難的呢,難道說陳東家怕了不成?」

    錢苡仁反倒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再說的陰暗一點,這種同行間的爭鬥十分的正常,只要不是鬧了僵局,他倒是樂得看熱鬧,這大過年的難得找個樂子,他自然是不會出面阻攔了。

    至於不痛快的大概就是林斌了,陳昌那句話看起來是好意,可仔細一琢磨這裡面的味道可就不對了,油和水都是液體,似乎沒有多大的差別,不過要是澆到火上,這裡面的差別就打了,剛才看起來陳昌是在勸說張誠,可是兩人本來就如同貓和老虎一樣,見面就掐,現在他冒出來勸說,張誠要是能聽才怪,這點道理他能不知道呢?可他還是這樣做了,這不是唯恐天下不亂嗎!

    想通了這點,林斌對這兩個同行可就欠奉好感了,本來還猶豫是在錢苡仁的面前說破這件事情,是否會讓兩個人難堪呢,現在卻是一點愧疚感也沒有了,索性開口說道:

    「不過這個玉碗用的卻也不是金銀錯的手藝。」

    這一句話一出口,頓時惱了一個,喜了兩個,陳昌惱了,他在玉玩行也混了十多年的光景,現在卻被一個毛頭小子指責自己說錯了,面皮如何能夠掛得住;張誠喜了,這下子陳昌不用在那裡得瑟了,且不說林斌分析的到底是對是錯,反正兩個人都是批了,一塊玩玩兒,嗯,典型的陰暗心理,至於另外一個喜的就是那個躺著比站著高的錢大胖子,這也是一個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主兒,事情越熱鬧他越是高興。

    陳昌面子被駁,心情肯定好不到那裡去,可是旁邊可還站著一個張誠呢,剛才他還冷嘲熱諷說人家張誠沒有長者風度呢,可不能轉眼間就讓人笑話回去,所以還是強打著笑容說道:

    「哦?也有可能是我看錯了,畢竟在這玉玩行,高手雲集,難免有打眼的事情發生,少東家有其他的見解何不講出來,大家商議一下呢。」

    說這番話的時候,陳昌已經極力的壓制心中的怒火了,可是話說出來卻還是包含火氣,不過長者的風度反倒是留下了,比起張誠還要好一些。

    「是啊,是啊,這鑒寶大會為的不就是互通有無嗎,免得大家以後再吃同樣的虧。」錢苡仁也在一邊說道。

    話雖然是這樣說,可是同行是冤家,鑒寶的初衷雖好,可是涉及到了利益,難免就有些走樣了,可是錢苡仁這番話出口,林斌要是再不說的話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表面上十分客氣的說道:

    「既然幾位抬愛,我也就班門弄斧了,要是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兩位前輩指點一下。」

    這番話說出來,張誠和陳昌兩個人的臉色總算是好了一點,礙於情面也都點了點頭,沒有人再說暗中尖酸刻薄的話了。

    林斌接著說道:

    「其實這金銀錯的手藝原本不是用在玉石上的,最早出現在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上,主要是器皿,車馬器皿和兵器等器物的裝飾圖案上,先畫圖,然後在照圖鏨出槽溝,將純金或純銀拉成細絲或壓成薄片嵌入圖案中,最後是拋光磨亮,讓器物上的圖案顯得突出絢麗,而且因為圖案使用的是金銀,也更顯得雍容華貴。」

    張誠點了點頭,雖然對林斌的印象不太好,不過林斌這番話說得卻是中規中矩,雖然沒有出彩的地方,可是所說的內容十分的準確,

    「嗯,這些倒是沒錯,看來少東家對這個有瞭解。」

    投桃報李,既然人家張誠率先說出話表示善意,林斌也不可能蹬鼻子上臉,也是客氣的說道:

    「那裡那裡,跟你這樣的老掌櫃的比,我的經驗還要差上好多呢,以後少不了要找您請教的地方。」

    一番順毛的馬屁拍過去,張誠的心中也總算是好受了一點。

    看到林斌跟張誠走得近乎,陳昌心裡頭卻不是滋味了,不由開口說道:

    「別光顧著套近乎,先說正題!你還沒有說為什麼這個玉碗不是金銀錯手藝呢。」

    不識抬舉!林斌心中微怒,雖然知道自己只是被殃及的池魚,林斌卻還是無法釋懷,索性看著陳昌說道:

    「方纔陳東家說這玉碗是韃靼人的,其實並不準確,據我所知在西南也有一個古國叫做痕都斯坦,該國有善琢玉的匠人,可以在玉器上鑲嵌金銀和寶石,而且器形獨特別緻,圖案是以類似鐵線蓮或鐵線蓮和菊花等植物為主體,而且無論是造型做工或者是紋飾圖案都具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

    林斌光顧著順口,可是話一出口,就覺得不妥,雖然說後世一貫都是稱呼伊斯蘭,可是誰知道這年頭到底是怎麼個稱呼呢,果然聽完他說話之後,張誠和陳昌臉上露出了一絲畢節,而錢苡仁更乾脆,直接開口問道:

    「伊斯蘭風格?伊斯蘭是什麼東西?」

    「伊斯蘭就是回回人所信奉的教派,跟我們的佛教和道教一樣,只不過他們信奉真主,自稱是穆斯林。」

    聽到林斌這樣解釋,眾人總算是明白了,可是隨後錢苡仁卻開口問道:

    「我自從做生意以來,走南闖北的十多年,自認為見多識廣,誰知道今天聽少東家這樣一說,才知道自己是那井底之蛙了,真是不知道少東家如此年輕為何卻知道這麼多呢。」

    林斌卻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說不清楚的,跟自己家裡人還能扯個謊,家人就算是不相信也不會過多的追究,可是在外面卻就不一樣了,索性不開口,讓他們猜測去吧,指不定他們自己還能想來一個十分合適的借口呢。

    「可是為什麼說這個玉碗不是那個什麼金銀錯呢?」

    錢苡仁這句話算是問出了張誠和陳昌的心裡話,聽到了這個,他們兩個不由都豎起了耳朵想要聽聽林斌是如何說的。

    「這個玉碗上面圖案主體的確是鐵蓮花,這點陳東家說的沒錯,可是你看著金邊卻只是箍在碗邊。如果說這個用金銀錯手藝來做的話,那麼這朵鐵蓮花的邊沿全部都應該被刻出溝槽,將金銀打成細條嵌在裡面,這是最為考究手法的,首先溝槽深淺寬窄要一致,而金銀細條的打造也要十分的合適,否則的話,鑲嵌上去之後就會脫落或者嵌不到位的情況。而這個玉碗雖然有說有金有玉,可是一點金銀錯的特點也沒有,所以我說這個不是金銀錯的手法。」

    聽到林斌這樣說,張誠和陳昌都皺起了眉頭,對於林斌所說的他們也是將信將疑,畢竟無論是身份還是資歷,林斌都站不住腳,可是方纔所說的似乎都是若有其事的讓子,而且對於金銀錯工藝的手法和特點都作出了較少,要不是以前就知道,肯定說不出這樣圓滿的話,這讓兩位玉玩行的老前輩都犯了愁。

    礙於身份兩個人都不好意思再提反對的意見,可是這裡面也有疑惑所以也不可能贊同,兩個人都感到有些頭疼了,一邊的錢苡仁似乎是熱鬧看夠了,再次出來為兩個人解圍,他看著林斌說道:

    「聽少東家對金銀錯手藝知道的這麼確切,而且方纔所說的也有板有眼,莫非在霽月齋中也有類似的東西?」

    林斌搖了搖頭,說道:

    「霽月齋有沒有我不太清楚。」

    「可是聽少東家的意思,似乎是見到過真正的金銀錯,難道說是少東家家傳寶物?」

    林斌笑了笑,隨後看了看錢苡仁和正用期待目光看著自己的張誠和陳昌,說道:

    「真正的金銀錯我的確是見過,是一套茶具,清一色的白玉,雖然說質地不能跟和田玉比,可是也差不了多上,最主要的是胎薄如蟬翼,手放在上面,透過胎壁連掌中紋都能夠看的清楚,最讓人竟然的是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畫著精美的圖畫,金絲銀條鑲嵌在上面,還有不少的寶石鑲嵌在上面,絕對的雍容華貴。」

    張誠和陳昌還要追問下去,可鈺福祥的夥計卻已經滿院子招呼那些過來參加珍寶大會的人了,無奈之下幾個人也都下山去了。

    ps:有關更新的情況,嗯……這個……那個……好吧我承認我自己偷懶了,存稿用盡了,這兩天決定加班加點了,希望能夠攢出來點,其實也不能怪小弟,畢竟俺跟那些專業的不能比,更何況小弟碼字的速度並不快,希望大家能夠原諒一下,好了不廢話了,我自覺的滾去碼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