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章 私試 文 / 筆筒
次日天明,天空濁然,死氣沉沉,過了一晚上,這天一滴雨水也不曾打過,頗有暴風雨來臨的緊張氣氛。不過,初春時節,鬧不起大風大浪,倒不必擔心。戶外的光線暗淡,陰霾的讓人心裡憋悶。
濟州官學的私試就是在這麼一個毫無生氣的日子裡舉行了。差不多的學生都於昨天下午抵達官學,只有極少部分人在今早匆忙趕來。
華安悠然到了爐亭,令他驚異的是,四齋的學生全居然聚集在外,竊竊私語,間雜著一些疑問:「怎麼回事?」又是搖頭,又是驚歎。
公孫鵬眼尖,擠出人群,一臉的愁眉苦臉,訴道:「華齋長,你快看,有三個監考,今天的考試死定了。
「對呀,往年的考場只置一監考,即便是公試也無須如此嚴格呀!」
還有一點更怪的事,往年私試學裡會派人搜身,以免學生作弊,夾帶小抄;可今天,門口空空蕩蕩,居然沒人!便使得眾人心生猶豫,躑躅不進。
「你們這般亂紀的學生,還不進去,要等到什麼時候!」背後突然傳來一聲怒吼,卻是鄭教授負手走來,眉宇凶煞猙獰,好是可怕。
華安輕輕拍了拍公孫鵬的肩膀,尋思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們作弊的事情傳到了教授耳裡。」
眾人唬了一跳,急忙魚貫而入。監考分別是蔣呈、顏九儒,還有一名外齋的學究,叫熊言。蔣呈在前,顏九儒在後,而熊言卻是坐在中間。單是蔣呈一人便眼觀九路,耳聽八方,再添兩員監考,眾人暗暗叫苦。
鄭教授氣哼哼地走到講台上,正眼掃視一圈,沉道:「古人云: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誰能告訴我這句話的意思?」
底下一片默然,沒人能答。幾個稍微晚一步到達的人,見教授滿臉陰沉,怯懦地站在門口,不敢進來。鄭教授轉頭喝道:「站著做什麼,快進來!」
那幾人毛骨悚然,嚇得連連稱是,進屋尋座。鄭教授頓了許久,翹立的眉頭終於放下,語氣仍然嚴肅:「便要開考了,老夫也不想耽誤大家的時間,念你們初犯,老夫已命齋僕將你們書桌底下的小抄通通取出來,此次可以既往不咎。但若發現誰有藏匿,必將嚴懲不貸,立刻捲鋪蓋回家去,濟州官學沒有這樣的學生!」
他的鬍鬚微顫,顯然非常生氣。昨天聽聞四齋集體作弊時,大為震驚,暗想事態嚴重,好在還沒開考,犯不著張揚,低調處置便是了。頓了頓,又對蔣呈道:「蔣老師,可以開考了!」
說罷拂袖而去。作弊小組並沒有恐慌,平靜地看著鄭教授離去,因為他們早便防患於未然。昨天華安叫眾人塞進凹槽處的紙團,並非小抄,而是作業紙,隨便撕下一頁抄寫的紙張塞了進去。
華安斜視一眼,和賈戴的目光正巧交接,冷冷地一笑,早就猜出是賈戴搗的鬼了。賈戴心慌,連忙低頭,暗道:「奇怪,怎麼大家都沒有反應,按理說緊張才對啊!」
作弊小組互相對望一眼,長吁口氣,好在昨天沒把小抄貢獻出去,否則今天怎麼死都不知道。然而,面對三名監考,眾人心底發虛,第一計劃是按照固定路線傳遞答案還沒實施,便要宣佈夭折。第二計劃:隨機應變。看這狀況,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明裡暗裡,眾人目光齊聚華安,徵求意見。
面對這種幾乎不可能作弊的境況,華安也只能無奈地聳聳肩膀。
蔣呈一改往常神經質的大吼大叫,一臉嚴肅,將裱糊撕掉,取出試卷,和熊言一起分發試卷,顏九儒坐在後頭,警惕地監視眾人的一舉一動。公孫鵬四下裡看了看,一隻手緊緊捏著鞋襪處,手心冒了許多汗水。
先分到試卷的人急忙閱卷,華安坐在最後一位,看似悠閒的他,百無聊賴地看看窗外,叫道:「老師,今天天空昏暗,視線不明,會影響到實力的發揮!」
蔣呈正走到他面前,瞪道:「你想留到晚上考嗎?」
熊言和顏九儒都投來目光,暗裡笑了笑。就在這個時刻,眾人行動了,緊記華安教他們的金玉良言: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利用這短短的一瞬間,有人抓耳撓腮,有人抓腿,有人故作倒著毛筆敲了敲,暗中一伸手,小抄已順利壓從伏擊處衝出,滑入卷子底下。
昨晚上,眾人為了使作弊達到最佳效果,加班訓練,今天的運用還算是得心應手。賈戴兩眼一瞪:不會吧!彭的一聲,膝蓋頂到桌底處,硯台就在右側邊緣,隨著桌子掀起順勢滑落,掉到地上,墨水潑了一地。
「賈戴,你幹什麼?」蔣呈耳朵一豎,喝道。
賈戴嚇了一跳,矢口不知所措,指指點點哎呀一聲,終究不敢光明正大地揭發,頗感自討苦吃地哀怨道:「老師,我腿腳突然抽筋,撞到了桌子。」
「下次小心點,快收拾一下,別影響到他人。」顏九儒溫言道。
賈戴歎了口氣,把硯台收拾起來,重新研磨。他這異常的舉動,眾人都留了幾分心眼。不過正巧他的無心之失,幫了大夥一個小忙。
試卷上的題目有兩大類,一類是詩詞強默寫;一類是辭賦原創。
「初春時節,繁花似錦,就以此春色,作題《滿庭芳》。」華安皺著眉頭看完第二類的題目,登時傻眼,詩詞歌賦這麼高雅的東西,怎麼可能寫的出來嘛。《滿庭芳》倒知道是個詞牌名,高中的時候從《語文讀本》看過,不知道是蘇軾還是秦觀寫的,估計也就那幾個人,但講到格式,狗屁也不會。
他瞄了幾眼,發現眾人或多或少都提起了毛筆刷刷刷地快速解答,頓時心急,媽的,三個監考,太嚴了,根本找不到機會下手。
「華安,你東張西望地看什麼!」這個科目是蔣呈教的,試卷也將由他批閱,因此格外關注。
華安連忙低頭,翻了翻試卷,有則《論語》初中學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滿意地點了點頭,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