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超級書生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六章 四齋新齋長 文 / 筆筒

    華安離開了修己樓,怒氣難平,不過念到鄭嬋月喜歡自己時,覺得可能嗎?高興是有點的,但真實性恐怕不大。但聽鄭教授說,鄭嬋月即將參選選秀,只在這幾天的事兒了,得想個辦法去阻止。一天到晚被困在學裡,事情變得有些難辦,略覺頭疼地搖搖頭,回到了爐亭上課。

    由於鄭?的加入,四齋共計三十一人,可謂是濟州官學人數最多的齋。華安不得不承認,鄭?的學識非常不錯,與劉明之等人相比不遑多讓。

    課後,華安本想直接回房,卻見眾人坐著蒲團不動,鄭?走到華安身旁,躬身道:「華兄,鄭某有一事相求。」

    「你求我?」華安訝道。

    鄭?點了點頭,欠身道:「華兄義薄雲天,在齋中威望甚高,鄭某不才,只因與鄭教授有血親關係,方得此職位。今日我特意留下各位同窗,就想大伙做個見證。上古便有禪讓之制,而今,鄭某與華兄,如同螢螢之火與皓月爭輝,何以敢當?是以鄭某欲將齋長之位讓賢於華兄,還望華兄成全!」

    他兩天前入學,高高興興地當上齋長,本來呢,新官上任三把火,卯足了熱情準備大幹一場,豈料四齋諸人對他不理不睬,在路上能叫他一聲齋長的,僅有寥寥數人。心灰意冷下,聽眾人在議論前任齋長華安即將回校,並在商量著歡迎儀式,於是對華安很是好奇。今日得見,雖與心目中想像的模樣很有差距,但眾人對他的敬意卻出自內心,令他感慨不已。

    鄭?度量大,才學又好,就是差點魄力,華安對他很有好感,沉默了會兒,站起身道:「你不用說了,你是四齋齋長就是四齋齋長,什麼讓賢不讓賢我承受不起。」

    眾人驚訝地看著華安,只見他捧起書本續道:「我知道大家對我好,不過,我確確實實違反了齋規,能繼續在這裡讀書已經是阿彌陀佛,謝天謝地了!」(眾人都笑了起來)他接著說道,「所以呢,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配合鄭齋長,就像當初大家配合我一樣。賈戴把他的齋諭讓給我,我很感激他,我也會輔助我們的鄭齋長,帶四齋走向輝煌!」

    他開始在齋裡來回走動,恰似講師授課一般:「你們想想,今天早上你們冷落他的時候,他有惱怒嗎?沒有。他見你們都圍著我的時候,他有嫉妒我媽?沒有。我想,此前他可能也受到過你們的冷眼相待,我相信他也一定沒有對你們大吼大叫吧?既然都沒有,那說明他氣量大,氣量大的人才能當好齋長,為何大家就不能配合一點?」

    眾人一怔,望著華安說不出話來,鄭?感激地連連點頭,對華安愈加心悅誠服。公孫鵬撇撇嘴道:「其實也並非有意冷落他,只因他是教授派來的,擔心他是細作。」

    「豬頭!」華安給了他一個暴栗。

    公孫鵬揉了揉腦袋,委屈道:「為甚總是只打我一人?」

    眾人捂嘴直笑,鄭?愣了一下,暗道:「怪不得眾人對華兄服服帖帖,與華兄在一起,便如知己一般,毫無顧及,我明白了。」想到自己是靠裙帶關係升任齋長,又是一陣黯然。

    「細作,什麼是細作,你知道嗎?」華安笑著叱喝道,「細作是來打探消息的,我們有什麼內部消息值得教授打探?無非就你上課偶爾瞌睡,抄書偷工減料,吃飯打嗝放屁是不是啊?」

    「你,你怎麼知道?」公孫鵬故意奇道。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華安又想給他個暴栗,結果被公孫鵬閃開了。華安唉喲一聲,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比如我吧,什麼作弊,夜不歸宿這點破事,教授他老人家也早知道了,何必派鄭?來?如果鄭齋長沒點真材實學,他會隨意安排嗎?」

    眾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鄭?頓時激動,忙施禮道:「多謝華兄!」

    「呵呵,謝我幹什麼,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其實我這人不大愛說謊話!」華安嘴角一揚,兀自出了爐亭,身後傳來「齋長,多有得罪之處,望見諒」之語。鄭?望著華安肥胖的身影,感悟良多,因為他的一番說教,使得齋中同窗與自己結識,他一輩子也不會淡忘。

    齋長對於華安來說,不過是個稱號,沒得到時,百般爭取;一旦到手,便如玩物一般,無所謂在與不在。只要威望樹立,他不在乎那點東西。

    午膳用罷,蕭讓來訪,華安早先便猜到他會來的,茶水也先泡好了一壺。蕭讓是王爺身份,逕自坐上凳子,華安笑道:「這次能回學讀書,多虧你了。」

    蕭讓抿了抿嘴,向四寶使了個眼色,華安會意,道:「四寶,你先出去吧,我和蕭兄有點事要商量。」

    四寶點了點頭,恭敬地退出房外。華安笑道:「什麼事這麼神秘?」

    蕭讓歎道:「明天本王要趕回開封,這裡要提醒你局,你脾性太過衝動,可務必要懂得收斂啊!」

    「回開封?」華安吃了一驚,尋思道:「我記得開封是北宋的都城,他回開封會有什麼事?」

    「是啊!」蕭讓道,「我父皇早便得知本王留居此地,昨日突派密使傳旨,命本王速在三兩天內啟程回京。方今北國戰事紛擾,女真部落日益壯大,數年前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大金。不久前,他遣使節來我大宋,要我大宋與金朝聯合,夾攻遼國。目今朝中就此事爭論不休,是以父皇遣我速回京城。不知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華安是庶民,蕭讓不但向他告知他回京所為何事,還讓他參與國政要事,可見他對華安的信任。華安擔心說錯了有殺身之禍,故作憨厚地撓了撓頭笑道:「這些事我哪知道呀!」

    蕭讓道:「但說無妨,本王赦你無罪。」

    華安頓了頓,這段歷史他還是聽過的,宋金夾攻遼國時期,宋軍隊在奄奄一息的遼國面前節節敗退,使得金國大吃一驚,看準了吞併宋朝的契機。至於是宋朝叫金國聯盟,還是金國叫宋朝聯盟就不清楚了。華安臉色凝重道:「王爺,我認為不應當與金國訂立盟約,夾擊遼國。」

    「哦,為什麼?」蕭讓眼裡精芒一閃,問道。

    這事非同小可,華安沉思片刻道:「金國,豺狼也,若他攻佔遼國後,勢必對我大宋不利。宋遼之間唇亡齒寒,兩國應當聯合才是,怎能對敵呢?」

    蕭讓驀地大喜,連道幾聲好後,歎息道:「我父皇好大喜功,必定同意金國皇帝的請求。所以,本王當盡快趕回京城,進諫父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