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鬼子六大傳

卷二 驚蟄 一百二十九回 搶人 文 / 浮竹

    一百二十九回搶人

    德卿對國家大事並不感興趣,只是難得王爺肯說話,她自然默默地在旁傾聽。忽然問道:「洪逆自稱皇帝,那他有太子嗎?」這話如果當著外人說,那是大逆不道至極,只不過奕訢卻不怎麼在乎,想了想道:「不叫太子,叫做幼天王。名字也奇怪得很,姓洪,名喚天貴福,呵呵!」說著說著,想起太平天國的種種奇形怪狀,忍不住笑了起來。

    王寶兒聽王爺說得有趣,不禁掩口葫蘆,噗哧一笑。奕訢瞟她一眼,眉頭微微一皺。自秘密處死了榮全之後,便一直覺得有些對王寶兒不住,可是這些天來卻沒見她有一點兒傷心難過的樣子,要麼是德卿弄錯了,她的心上人壓根不是榮全,要麼這個女人就太善於掩飾自己的情緒,也太可怕了。他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套出來她的真話,只是她的嘴巴似乎上了封條,就算是指使與她交誼最好的姊妹去拐彎抹角地哄騙,也沒從裡頭撬出半個字來。

    過了一會,德卿有些累了,奕訢便叫王寶兒去服侍她歇下,自己也到寢室去睡覺。在榻上躺了一會,卻覺一點都不睏,索性重行穿衣起身,再出去散散步。

    這整座王府都是他的,他要往哪裡走,自然不會有人阻攔。他也沒看路徑,只是意之所之,信步走去,心中卻一直在想著士官學堂招生的事情。

    從眼下各地反饋上來的情形來看,已經有將近五百人報了名字並且通過初步篩選,其中有七成以上是隸籍直隸、山西、河南、山東幾省的。江南一來戰事頻仍,政令不好通達,二來估計也是人心不尚武,對士官學堂沒什麼興趣。這個數目對於一次全國性的招生來說一點都不算多,並且還少得很可憐了,跟科考場上過江之鯽一般的熱鬧情形根本沒法比。不過這也難怪,現在絕大多數人還都不知道這士官學堂為何物,倒是免收學費、統包膳宿的優厚政策,能夠吸引一些窮家子弟來投,估計他們也是把這學堂當成義學性質的了。作為第一期學生來說五百人上下似乎已經夠了,本著寧缺毋濫的精神,奕訢覺得還是就此打住的好。

    眼下他要著力操辦的是另一件事:看看端陽將近,同文館又該招募第二期學生了。因為第一期肄業的生徒如今出息都算不錯,大多數已經頂了六品往上的頂戴,在製造局裡當差,所以當第二次招生的公文一發下各部的時候,就有許多窮候補的京官前來投刺。這也難怪他們,這年頭到處都在打仗,朝廷沒錢就只好開捐賣官,官賣得多了,哪裡能夠人人都有差事?只好把那些沒路子沒後台的扔在那裡候補。所謂窮候補,候補窮,越窮越候,越候越窮,流落在京,既沒嚼裹度日,又沒盤纏回家的外籍候補窮官著實是不少。

    他們眼見那幾個搶先進同文館來吃螃蟹的監生、筆帖式都已經飛黃騰達了,心裡就像貓爪撓了似地後悔得要死,深恨自己不曾有那先見之明。忽然間朝廷又下了詔書,又有那等好事從天而降,自然是立刻望風而從,報名的人把國子監的門檻都給踏破了。

    奕訢忍不住好笑,一面叫人安排他們接受自己的親自審核,一面下令收拾出來箭桿胡同那所同文館以前的老房子,準備把同文館從製造局搬遷回京師來。這一次京師同文館重開,所用的教習大多數已經是華人,就是兩年以前入學的第一批學生了。他們既通英文,又在製造局實習過一段時日,加一個學貫中西的考語已經不算過分,而且如今製造局工作已經漸漸走上正軌,華人工匠日漸熟練,對洋人的依賴也與日俱減,似乎已經沒有必要配屬大量的翻譯。這兩年來,徐壽跟華蘅芳、李善蘭等人忙裡偷閒,合起來譯了幾本書,像徐壽的《格物入門》、《槍炮測算》、《汽機發軔》,李善蘭的《算學課藝》以及他與偉烈雅力合譯的《幾何原本》後九卷,華蘅芳也把早前曾經在江南刊印過的《代數術》、《微積溯源》稿本拿出來與眾人相互切磋一番,重新作了修訂。這些書籍都可以拿來當作教材使用了。

    但是當他寫信去告知徐繼畬此事的時候,卻遭到了包括徐壽等人在內幾乎從上到下一致性的反對。他們不樂意的緣由很好理解,因為眼下製造業的中心就是在開平,這裡有煤井鋼爐,有兩年來先後募集的十幾名英法技師,而且還有二百餘名的熟練工匠。徐壽向來是反對坐而論道的,他編訂教材都以槍炮和汽機為本,把同文館弄到京師去,學生既摸不到槍炮,又不能親手操作車床銑床,怎麼能談到博學篤行?所以一聽徐繼畬轉述了恭王的意思,他便第一個出口表示反對。跟著李善蘭和華蘅芳也附和起來,大家都覺得眼下邊讀書邊動手的形式很不錯,為何一定要把學生拘束在學堂之中呢?

    七嘴八舌地議論一番,徐繼畬虛按雙手,令眾人安靜下來,說道:「雪兄話雖說得沒錯,只不過王爺已經發了話,總不好拒絕罷?」徐壽頓足搖頭道:「哎呀,松翁怎麼糊塗了!咱們的新槍不是今天剛試放成功了?送一支給王爺去,再附一封剴切書信,王爺是明大體之人,諒必能懂得咱們的苦衷。」

    徐繼畬想了想,覺得這倒是個辦法,卻猶豫道:「可是新槍太不穩妥,光是試制火門,就已經炸傷了好幾個工匠,拿這種東西去給王爺使用是不是有些不妥?」徐壽沒話說了,這新槍是他們在褐貝絲式燧發滑膛槍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不僅加刻了膛線,而且還在槍尾加裝火門,比起原先的槍來有三大好處:一是再也不用擔心雨雪天氣的影響,二是大大降低了啞彈的發生概率,只要火門的質量靠得住,啞彈就幾乎可以從原先的每射擊七八次就有一發,直降低到射擊二百來次才有一發,三是拋棄了燧石發火,所以從擊發到子彈出膛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因為火門是靠雷汞發火的,雷汞又是一種容易爆炸的東西,所以幾乎是剛一擊發,子彈就離膛了。初速提高了不少。但是這種槍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裝彈所需要的時間變成了滑膛槍的三倍上下,一分鐘才能發射一次,實在是太慢了,以至於大家都不得不擔心,槍手射擊完畢之後還沒有裝好子彈,敵人就會衝到面前了。

    想要既保留能夠讓槍的射程和射速都大大提高的膛線,又解決裝填慢的問題,就只有後裝槍一條路可以走。實際上,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已經設計出了一套後裝槍的圖紙,並且也製作成功了數支手工樣品。但是當付諸批量化生產的時候,成品卻讓他們大大失望了。由於所用車床精密度不夠--可能也要歸罪於工匠操作的失誤槍膛的氣密性總是很差,以至於第一次試射的時候,槍手的臉面就被槍尾噴出來的灼熱氣流給燒傷了。後來幾名試槍手誰也不敢再試這種槍,徐壽也只好十分無奈地把這幾支樣品封存在庫房裡了。

    後裝槍的失敗讓徐壽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於是他決定對現在製造局所用的十幾台製造零件的機械進行改進,每天傍晚收工之後,洋技師自己到他們的俱樂部裡打牌喝酒找樂子去了,徐壽的房間裡卻都是燈火通明,一群人聚在一起,面對著一卷卷、一堆堆的圖紙冥思苦想。

    這件事眼下也正進行到了關鍵的時候,照目前的進度而言,再有個半年,徐壽幾乎就有把握做出樣品來了。到那個時候,大清就不僅僅只有一個開平製造局而已,憑藉著他們生產出來的車床和銑床,將會再出現十個、百個甚至一千個開平製造局。將來不論哪裡的製造局,技師們在使用新式機床的時候,都會提到無錫徐雪村的名字,這可是足以讓他光耀一生的大事業啊!在這節骨眼上王爺卻要從自己手下把人抽到京裡去,這勢必就要影響進度,讓他怎麼能心甘情願?剎那間他已經打定了主意,不論徐繼畬是不是讓步放人,他都要上書王爺,細陳其中的利害,勸王爺放棄這個念頭。

    奕訢瞭解到了他們的想法之後,細細地思索了半天,終於還是覺得徐壽所言有理。製造局的實際需要也是不能不考慮的,否則他當初又何必特地寫信給他們徵求意見,直接發一紙調令不就完了麼?他提起筆來,打算給徐壽寫回信,想了一想,卻又把筆掛回了筆架上,順口喚道:「榮全!」叫了兩聲,並沒有人答應,他正有些惱怒,想要斥責他兩句,忽聽門口一個護衛怯怯地答應道:「王爺,榮全他不是已經……」

    這一句話好像一記重錘,砸得他有點發蒙。奕訢撫著臉頰,讓自己鎮定下來,苦笑道:「忘了,忘了。這樣罷,你去開平送一趟信,叫楊慶城帶幾個人,護送徐壽進京。就說本王有事情要跟他面談。」那護衛答應一聲,匆匆去了。奕訢迷惘地歎了口氣,搖搖頭,順手又抓起一本奏折翻了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