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孫策

第五卷 東山再起 第十章 挑撥離間 文 / 凝楓

    第十章挑撥離間

    徐州太守車胄被殺一事,鬧得沸沸揚揚,許都人在咒罵袁紹的不擇手段,只有少數人發覺有些不對勁,但是終究沒能抵擋得住大部分潮水的的而後天下開始呈現了更加混亂的局面,因為各個諸侯間的心腹大將或者是某個重要戰略之地的守護者,往往會發生一些意外之事。尤其在益州境內,這樣的事情屢禁不止!

    「主公,最近五斗米道頗為猖獗,我等應秘密派人向公祺具言,讓其約束手下,否則到時候我軍內部自相殘殺,白便宜了外人。」一身材短小之文士向劉璋秘密的稟報著,劉璋書房內此刻僅他們兩人而已。

    「永年,這事我覺得有些不妥。此事就僅有三人知道而已,倘若有天張魯不幸死了,那麼漢中郡豈不是不姓劉而姓張乎?這段時日來,經常有人請戰,雖然我竭力反對,但是各個郡縣內仍舊有不少人慘殺五斗米道眾。如果一直這麼胡來,到時候恐怕我和張魯不想翻臉都不成!」劉璋此刻也是身心疲憊的向張松抱怨著。

    「主公勿憂,凡事松代勞。他日若真被發現有什麼紕漏之事,松定然不負主公信任!」張松其實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早在幾年前他就安排好了一切。

    「永年……」劉璋想說幾句貼心和安慰的話,突然覺得自己竟然說不出口了。

    「主公,當年松所派人四處製造混亂,無非就是為了保我益州安定。鬆手下冒死假扮袁紹手下謀士郭圖,不料後來卻是被江東孫策破壞,這袁紹竟然因此而逃脫了一條罪名,反倒是成全了他和孫策兩人的忠義。好在孫策後來被人刺死,這袁紹也經不起誘惑而實行了立新帝的舉動。如今中原之地。袁紹和曹操之間的戰爭一出即發,徐州車胄之死,據傳也是袁紹派人所為。曹操大怒,已經向青州進攻了。張松趕忙轉移話題,這劉璋什麼都好,惟獨做事卻有些猶豫不決地。前怕狼後怕虎,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如其父劉焉成就大事,不過,他自被劉焉招募,甚感劉焉恩情,可惜劉焉早死,他只好把這些恩情還報在劉璋身上。早幾年,為了劉璋能夠安全坐鎮益州。他鼓惑劉焉大力提拔張魯,並且一手策劃了張魯割據漢中的局勢,為益州的發展爭奪了幾年的時間。然,隨著孫策一統江東,袁紹一統幽並青冀。曹操和劉備共謀徐州成功之後,益州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了。因此他也不得不和劉璋兩人繼續相商,如何才能保益州這天府之國的安定。張松知道,劉璋沒有乃父劉焉的雄才偉略。更沒有如劉備一般的梟雄之心,因此,他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力保益州不落他人手中。

    可,最近整個益州內,夷族開始出現了不滿,五斗米道和益州軍地衝突事件頻繁增加。這像是有人在惡意搗鬼,可又卻沒有十足的把握。同時他也擔心。這正是張魯此人搞出來的貓膩。畢竟張魯當了這麼幾年的漢中太守,也發展了不少五斗米道眾。如若他真的想翻臉不認人,又能拿他怎麼辦。當初可是犧牲張魯母親及其母親一家人的性命才換取如今這個計劃的。

    夷族一向和張魯走得很近,如今夷州竟然會向周邊的郡縣攻擊,這種事件可不是小事。張鬆開始有些後悔當初竟然只派了個貪財地楊松在張魯身邊,而且還是以推薦為由向張魯派遣過去的,楊松和張松一樣長得都有些抱歉,也因此張松和楊松成為了好友。可張松知道楊松貪材。因此而秘密書信一封給張魯派遣了楊松給他。張魯並不知道楊松是張松的人而非是劉璋的人,因此他一直把楊松盡力培養成為心腹。在他心中,以為楊松也知道,故而他對楊松的貪財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才有了楊松從開始地秘密小貪到如今的公開大貪,凡是有事先委託楊松,幾乎沒有什麼辦不成的。就好比孫策入住房陵縣一事,也儘是陳宮用錢財打通楊松的。

    張松並不擔心楊松會被張魯識破,反倒是擔心楊松太過於貪而忘記了自己交代給他地任務,雖然每個月楊松也是如約書信傳遞而至,漢中情景也盡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他卻擔心楊松反倒成為張魯的心腹,被張魯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和主公劉璋。

    「這事頗有蹊蹺,好像是呂策入主房陵縣之後,這事情就一件一件的發生個不停。而且聽說這個呂策不但不尊奉五都米道,竟然還在房陵縣內的所有將士下令不得尊奉這五斗米道,否則軍法處置。而且這樣的情況下,張魯竟然都沒有出聲,顯然這楊松有所隱瞞,莫非真讓自己猜中了。到底是這張魯有問題還是楊松有問題,或者是兩人都有問題。」

    張松專心的神情讓劉璋有些奇怪:「永年,永年,想什麼呢?剛才我都喊了你好幾遍了,你到底想出了什麼對策來沒?」

    對於張松在自己面前竟然呆了有一刻鐘的時間,劉璋覺得他實在有些過分,不過畢竟自己所能倚重的也只有他這麼一個元老級謀士,其他人他可不敢大用,畢竟不貼心,而且這個張松還是益州蜀郡內地最大豪族張家的子弟,有他幫助,益州豪族才沒有什麼叛逆之舉。

    「主公,松思來想去,看來只有一招了,那就是再次和張魯修好,免得夜長夢多!」張松見劉璋有些等得不耐煩的樣子,趕緊把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來。

    「只是如今張魯坐大,雖然當初有那事相約,但此刻就算他願意,恐怕他手下也不願意,聽說張衛到此時還對我懷恨在心啊,當初為什麼就不讓他也一起參與進來,或許今日就不會有這麻煩事了。」

    「主公勿憂,當初讓張魯掌漢中時,我們有意不給他配備強將,就算如今他兵多糧足,只要我軍派遣一上將,就算是張魯的手下眾將士不肯,他們也戰勝不了,最後只能被迫投降而已。如此一來,無論是戰還是和,張魯都將重返主公帳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