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十一章 財神爺橫空出世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十一章財神爺橫空出世()

    他頓了一下:「法國、德國等西歐列強都已設立了完善的基礎教育,就連諸多強國中最不重視初等教育的英國都有著完善的小學系統,這些建設的深遠影響已經初露端倪了,我實在是心急如焚啊,可惜張陽這人鼠目寸光,任憑我如何勸說,就是認識不到這一點,雖然批准了每年20萬的教育特別撥款,可這相對於建立一個教育體系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啊!」

    陳羽青一著急,那恃才傲物的本性又流露出來了,說張陽鼠目寸光,恐怕南非也沒幾個人敢這麼說,而他身為張陽的晚輩兼下屬更是沒有多大資格。

    只是李慕菲根本就沒注意到這句話,他現在正在被陳羽青的話勾起了深深的思索,在他的記憶中,小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是憑藉著大力發展教育和軍事才能夠崛起為亞洲第一強國的,而馬關條約中從滿清那裡奪得的賠償款項也大部分投入了教育,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未經證實的傳聞,小日本發展教育之初缺少資金,倭皇的妃子甚至捐出了自己的首飾以獲取資金!

    念及此處,李慕菲可再也坐不住了,霍地站了起來,問道:「老師,若是眼下有足夠的資金,你有信心找到足夠的教師嗎?」在他看來,這個龐大計劃有兩處無法實現,一是資金方面巨大的缺口,二是南非國內能否找到足夠的教師?

    陳羽青正沉浸在深深地悲慟之中呢,被李慕菲這一下子差點嚇到,待到聽清了李慕菲所言,回答得倒也乾脆:「這個倒是好說,我認識許多有才學的年輕人可以充當教師,而南非國內眾多的私塾和教會學校也可以提供足夠的教師,這些教師的收入並不穩定,如果由官方出面聘請,再給予合理的工資,大多數人會接受這份工作,當然在教學之前,必須要經過培訓方能就任。」

    「我這倒有個一本萬利的法子,只是缺少啟動資金。」李慕菲說道。

    「一本萬利,有此等好事?莫不是什麼非法的行當?」陳羽青皺了皺眉頭,雖然他知道自己這個學生的人品,可是一本萬利這個詞在他一個書生看來,天然就是一個貶義詞。

    「那有此事,學生怎敢做不法的勾當。」李慕菲急忙澄清:「您還記得兩年前,您和我父親聊天時說道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宴請賓客的故事嗎?」

    聽李慕菲一說,陳羽青立刻回憶起來,那是1873年,拿破侖三世因病在倫敦去世,這個人物雖然和南非沒多大關係,但畢竟是影響世界的人物,也是所謂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他的去世,還是能在南非上層華人中成為談資的。所以陳羽青和李永瑜就談論起這個皇帝的一生來。

    其間陳羽青說到了他1866年遊歷法國的時候聽說的一樁趣事,拿破侖三世財大氣粗,宴請賓客的時候準備了兩套餐具,大部分人使用的是金餐具,而對於那些少數重要的人物他用鋁制的餐具來招待。

    同時他也聽說鋁這種金屬在地殼中含量巨大,甚至要超過鐵,惟其制備不易,所以價比黃金還貴,拿破侖才用鋁制餐具來招待極為重要的客人。

    陳羽青不由得感歎道如果哪個人發明了大規模生產鋁的方法,那他一定名垂青史。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旁的李慕菲這才想起現代社會中無處不在的鋁也曾有過這麼一段傳奇經歷,作為一個地質學專業的大學生,當然學習過鋁這種重要的金屬冶煉方法,畢竟這種金屬在未來的重要性可是僅次於鋼鐵的!

    回到他的實驗室,李慕菲就按照他的記憶做起了冶煉鋁的試驗。

    將氧化鋁和冰晶石在混合熔融狀態下加熱至1000度,然後在表面有一層碳層的坩堝中電解,雖然試驗的大致方向他記得很清楚,但仍然失敗了許多次,才獲得了成功,其中的艱辛甚至不亞於重新發明一種煉鋁的方法。

    這個試驗他從兩年前便已開始,但由於失敗了多次,再加上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所以直到近些日子才獲得了成功。

    現在陳羽青碰到了資金短缺的難題,他就將自己一半剽竊一半努力的研究成果提了出來。

    不出所料,雖然李慕菲常常令陳羽青吃驚,可這一次陳羽青仍然被小小地電擊了一下。

    還好,目瞪口呆的陳羽青很快就回過味來,說:「這確實是一本萬利的法子,利用氧化鋁和冰晶石就可以獲得價格昂貴的鋁,你父親知道此事嗎?」

    李慕菲點了點頭,說:「我第一個跟父親說的,可他並不重視,只是給了我幾千英鎊讓我建立一個小廠。」

    「豈有此理!」陳羽青很是憤怒:「我要和你父親好好說說,這麼一個賺錢的好機會竟然放過了?」

    陳羽青很快收拾完畢,出發去李府。

    看著陳羽青急吼吼的樣子,李慕菲不禁暗笑,這個老師平時對金錢不假於色頗有文人的風骨,可金錢一旦關係到了他的夢想,他表現得簡直像個守財奴。

    李永瑜在這方面確實沒有陳羽青那麼敏銳,一是李永瑜對於鋁的價值沒有陳羽青那麼認識深刻,二是李永瑜為人持重,李慕菲再聰明也是一個孩子,所以他認為所謂發現了鋁的廉價製法不過是李慕菲的小打小鬧,幾千英鎊的巨款足夠他折騰了。

    直到陳羽青來訪,他才認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他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個賺錢的機會。

    李慕菲所在李家自從脫離福建本家,自成一家之後,雖然人丁不旺,但卻家業龐大,素有金城李家之說,一是形容李家有錢,故以金城稱之,二是由於比勒陀利亞附近礦產豐富,華人稱之為金城,而金城李家發家於此,故此名之。

    金城李家分家的歷史並不久遠,也就是李慕菲曾祖父那輩的事情,當時布爾人成群結隊離開開普敦向南非內陸遷移,而華人的形勢並沒有那麼嚴峻,許多華人並不打算離開好望角一帶,只有一些大家族的子女眼見繼承家業無望,抱著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念頭跟隨布爾人一起遷移,還有一些中下層的華人農民因為開普敦附近人口稠密,地價攀升,抱著去內陸開荒獲得耕地的想法跟隨布爾人一起行動。

    華人的數目在遷移的人流中比例也不小,達到了40%以上,而且由於華人幾乎都是青壯男子,而布爾人還帶著老人孩子,所以在面對土著人襲擊的時候,華人起到了作戰主力的作用,這不僅僅使得華人中湧現了一大批有才華的領袖人物,為華人以後在南非獲得領導地位鋪平了道路,而且為華人贏得了布爾人的敬意和信任。

    李慕菲的曾祖父就是在這次遷移的浪潮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南非上層人物,而且贏得了廣大的地產,為子孫後代奠定了基業。

    當布爾人在比勒陀利亞定居不久之後,李家也在這座城市安居了下來,並且脫離了福建李家,自立門戶,成為南非人口中的金城李家。

    諷刺的是,十年之後,留在開普敦的華人世家因為生活情況的惡化,不得不離開開普敦,投奔比勒陀利亞附近的南非共和國,經過這一番折騰,福建李家的地位大大下降了,而金城李家若不是因為李慕菲曾祖父和祖父去世太早,以至於勢力衰落,幾乎快和本家平起平坐了。

    勢力不再,但是家業依然龐大,而陳羽青所在的陳家也是有錢有勢的世家,不然眼高於頂的沈家也不會與之聯姻。

    雙方一番商談,最後決定李家和陳家各投入二十五萬英鎊,這幾乎是兩個家族能拿出的全部資金了,兩家共計50萬英鎊的巨款,在此時的南非簡直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一筆大投資,這筆巨款用於建立一家制鋁公司,名字倒也簡單,是由李慕菲起的,就叫南非制鋁公司,公司的所有人是李永瑜和陳羽青,而實際的建設工作幾乎都是由陳羽青和李慕菲兩人來完成的。

    制鋁需要大量的電力,而發電又離不開煤,南非制鋁公司憑藉著雄厚的資本,首先收購了數家煤礦,然後建立了一個發電廠,最後組建了一個制鋁廠。

    在公司的產業中,陳家占資本的40%,李家占60%,這個分配方法李家有些吃虧,畢竟這個制鋁的方法是李慕菲發現的,但李慕菲知道陳羽青得到的收入恐怕要大部分投入南非的教育建設,所以沒在這方面過度堅持。

    這個工廠可以說承繼著陳羽青的夢想,所以工廠從選址到建設到進口原材料,陳羽青一直是忙前忙後,保密工作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李慕菲在歐洲諸國和美國都為制鋁法申請了專利,只有在南非本國,還沒有完善的專利保護之說,這點讓李慕菲感到很不安全,李家和陳家對此也很重視,不斷遊說張陽和南非的華人世家,推動專利保護法的通過以及專利局的建立,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時間內只有靠公司自己來維護知識產權了。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陳羽青將工廠建在了比勒陀利亞西北方向荒蕪的內陸地區,並且將工廠的保安工作交給李慕菲,後者則設立了一隻工廠保安隊來保護制鋁的秘密。

    這時的南非要拉起一隻有槍的武裝很容易,因為各個金礦鑽石礦都備有槍支,槍支氾濫到了甚至成為發給黑人勞工薪水的地步,而南非共和國鬆散自由的國內環境又使得政府根本無力控制那些建立私人武裝的礦主,所以許多礦產公司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甚至可以說私人軍隊,這個情況的嚴重性在歷史上的布爾戰爭時期充分暴露了出來:

    戰爭期間,英國人在南非建立的得比爾斯礦業公司甚至憑借自己的私人武裝與南非的民團部隊硬扛,而且堅持了數月之久,直到英國人的軍隊打到了比勒陀利亞!

    李慕菲對於這支保安隊可絲毫不敢懈怠,專門花費重金請了一些德國的退役軍官士兵來訓練,此時歐洲戰事稍平,俾斯麥在擊敗了法國,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之後,專心於國內的發展,德國國內出現了大量的退伍人員,李慕菲深知德國陸軍之精銳,所以力勸陳羽青引入了許多德國人,以其為骨幹,建立了這支保安隊。

    在李慕菲心目中,這支小小的武裝將會是未來屬於李慕菲自己的私人軍隊的雛形,所以很是下了一番心血,將一隻保安隊搞得儼然一隻小型部隊,畢竟這個制鋁廠現在就是一個點石成金的工廠,若是秘密洩露,損失可太大了。

    就這樣,短短一個月內,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廉價生產鋁的工廠就建設了起來,在南非西北方向貧瘠的土地上,開始了神話般的造錢生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