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十四章 飛速發展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十四章飛速發展()

    要建立一個礦業公司,在南非這個礦產豐富的國家並不是什麼難事,難得是下一步,在南非建立起最基本的工業。

    十九世紀末正是西方列強飛速發展的年代,隨著工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的生產方式不斷湧現,新的工具機器不斷發明,這是一個幸運的時代,意味著那些落後的國家可以抓住這個機遇,略過那些早期的發展階段,實現跨越式發展。

    歷史上的德國、美國就是在這段時間,通過新的發明發現站在了科技發展的最前沿,一舉超過了老牌的英法等國,成為新的世界強國,幾十年之後的日本也走了同樣的道路。

    但這並不意味著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至少許多核心的技術,是不會有人賣的,需要自己去發明發現。

    這就是說,用錢可以買到一座煉鋼廠,但卻買不到最核心最先進的煉鋼技術,這個道理在未來也是一樣。

    不過李慕菲首先要考慮解決的是有無的問題,至於提高鋼鐵的生產效率的質量只能是以後再考慮的問題。

    1877年,憑藉著李慕菲名下的巨額資金,南非工業公司一舉引進了一家鋼鐵廠和一家水泥廠,在南非工業發展的道路上前進了重要的一步。

    為了進一步提高南非共和國的工業製造能力,李慕菲說服了自己的父親李永瑜,讓李永瑜在華人的幾大世家和布爾人中宣傳開工建廠的好處與巨大回報。

    在南非華人們中,最受尊敬的是讀書人,然後是做官的,其次是經商的,然後是有幾分薄田的農夫,最受歧視的是那些為礦井工作的人,這些人的地位幾乎只比乞丐和妓女高一點,也因此,華人們流行的是有錢就去買船出海經商,或者是買地租給平民,當個地主,從未有人考慮過買下礦井採礦賺錢。

    而布爾人的觀念更加偏激,他們只看重土地,有錢的話,統統要投入在他們那已經很龐大的農場中去,這就使得他們的農場越加龐大,最大的農場甚至大到要騎馬跑上半天!

    兩個民族不約而同地對採礦業的忽視使得英國人趁虛而入,這也是英國人之所以能夠控制南非的大部分礦業生產的最主要原因。

    李永瑜的遊說並不能改變這兩個民族根深蒂固的對於手工業者的歧視,但在李家興辦廠礦所得巨大收入的影響下,還是有一些華人世家將資金投入到了工廠,興辦了一些工業,一些布爾人農場主也因為農場經營的不景氣,而嘗試著將農場買掉,用得來的資金投入工業和礦業,在李家和陳家的帶動之下,原本一窮二白的南非工業漸漸有了發展起來的跡象。

    為了推動南非工業的發展,李慕菲甚至做出了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決定,他主動將一些擁有專利的發明與華人布爾人企業家共同生產,所得利益雙方按比例分配,這些舉動更進一步地推動了南非工業的發展。

    到了1877年年底,短短兩年間,憑借南非制鋁公司,陳羽青和他的家族就得到了超過120萬英鎊的收入,其中有80萬都成為他個人名下的財產,而這筆巨款幾乎全部被陳羽青投入南非的基礎教育建設之中。

    而李家在制鋁一項上所得的收入更加巨大,超過了180萬英鎊,李永瑜也拿出其中的100萬無償投入了南非共和國的基礎教育,兩家的舉動令一向標榜推行教化的沈家坐不住了,而一向自認為領袖南非的福建李家也不能無動於衷,幾大世家牽頭之下,陳羽青的教育部又獲得了60萬英鎊的捐款。

    到了1877年年底,加上兩年來共和國政府撥給教育部的特別撥款和增加的預算,教育部名下可供支配的款項已經達到了300萬英鎊,遠遠超過了陳羽青最樂觀的估計。他的計劃也隨著財政的寬裕而越發龐大起來。

    1877年,教育部部長陳羽青(陞官了)、農業部部長李永瑜等人提議,張陽總統推動下,南非共和國議會通過了《國民教育法》,規定年滿7週歲的兒童必須接受至少3年的免費小學教育。

    最遲至1878年年初,南非國內一共建設了1020所免費小學,87所中學,5所大學,10所師範學校,聘任了一萬名以上經過培訓合格的教職人員,並且從一些歐洲國家高薪聘請了大學講師,因為許多南非華人會說德語和荷蘭語,所以這兩個國家的教師最受歡迎,南非各地的私塾基本上消失,教會學校也無奈地推出了歷史舞台。

    此外,為了提高國民的素質,陳羽青又在全國各地開辦了義學、夜校,為成年人提供再教育的機會,在陳羽青1878年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教育部世紀末發展綱要》中,陳羽青制訂了一個空前的宏大夢想,要在22年之內,也就是1900年之前,將全國的識字率提高到95%以上!

    在陳羽青的努力下,遍佈全國的教育網絡體系已經形成,南非也擁有了從小學到大學完善的優秀的教育體系。

    在這幾年中,南非工業公司又從歐洲購買了大量的生產設備,建設了其他一些工廠,李慕菲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至少能夠保證戰爭一旦暴發,南非工業公司能夠生產出足夠的軍火來支持南非的戰爭。

    槍支的生產相對大炮來說要簡單一些,但對現在的南非仍然是個大難題,南非能夠提供鋼鐵和銅,而南非工業公司從歐洲引進的生產設備能夠製造槍管槍身和彈殼等幾乎一切部件,所缺的就是彈藥。

    此時,槍彈使用的彈藥依然是黑火藥,直到布爾戰爭時期,英國人才第一次裝備使用無煙火藥的槍彈。

    黑火藥的製造相對容易,尤其是對於南非這麼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大國來說,南非工業公司建造的一個小型的火藥廠,就可以製造所需的黑火藥,而且所有的原材料都可以在南非本地獲得。

    但是這種火藥的性能並不能讓李慕菲滿意,李慕菲需要的是威力更大的爆炸物。

    使用黑火藥的槍彈無論在威力射程上面都遠遜色於使用無煙火藥的槍彈,更重要的是黑火藥燃燒產生的白色煙霧不利於隱蔽。

    一直關注世界科技進展的李慕菲終於從瑞典一個叫諾貝爾的人那裡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李慕菲花重金買入了tnt的生產權,並且建立了一家專門製造tnt的工廠,名義上是用於採礦,幾乎一夜之間,南非的所有礦井都拋棄了黑火藥,而使用雷管+炸藥進行爆破。

    但只有李慕菲一個人明白,這種東西大放異彩的場合,是用於戰爭,一旦需要,南非的炸藥廠可以迅速轉為軍火廠,源源不斷地為南非共和國的軍隊提供槍支彈藥。

    大炮在戰爭中的作用沒有人可以忽視,這個年代最好的大炮莫過於德國克虜伯公司製造的,原本南非與德國的關係就一直不錯,這幾年來,隨著南非工業的發展,與德國的經貿往來也在不斷加深,再加上許多德國退伍軍人在南非工作,雙方的關係可以說十分友好,但即使這樣作為大炮製造的核心機密炮鋼的鍛造技術,依然是非賣品,李慕菲也沒有打算這麼容易就從德國人那裡獲得想要的。

    李慕菲採用了相對來說更加實際的辦法,一方面命令夢工場加緊煉鋼技術的研究,務必使得南非這方面的技術迎頭趕上,另一方面從德國進口一批大炮,學習德國人的技術,訓練南非的軍人。

    直到1878年,李慕菲苦心孤詣打造的南非工業公司才終於達到李慕菲最低的要求,在戰爭爆發之後能夠生產出足夠的軍火來支持南非的戰爭,雖然大炮的質量還比不上德國克虜伯的水平,但至少可以自己生產大炮,李慕菲一直奉行的就是先解決有無的問題,然後再去考慮性能的提升。

    此時南非制鋁公司和南非工業公司所在的金呂市已經發展為人口超過10萬,南非共和國境內首屈一指的工業城市了,這座城市提供的稅收已經超過了金伯利,而身為未來人的李慕菲也十分注意城市的基礎建設,從一開始就是按照21世紀的城市建設標準來嚴格要求的,這筆城市建設的巨款也全部由南非制鋁公司和南非工業公司提供,城市不但整潔美麗幾乎可以和比勒陀利亞媲美,而且沒有要政府的一分錢投入。

    因為金城李家佔據了城市80%以上的產權,市長又是李永瑾,有些華人乾脆取諧音稱這座城市為金李市。原有的運輸原材料和製成品的公路雖然一擴再擴,並且很多的馬車都使用了充氣輪胎,大大提高了運輸能力,可還是滿足不了龐大的物資運輸的需要。

    李慕菲開始考慮在金李市和比勒陀利亞之間鋪設南非第一條鐵路,並且在以後將這條鐵路從比勒陀利亞延伸到共和港和布隆方丹,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李慕菲還打算將鐵路一直修到開普敦。

    張陽的第二任總統任期即將過去,而他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現在他已經沒有剛剛上任時的那種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了,現在的張陽總統更加喜歡無為而治,政府的大筆財政收入,除了被他用於首都比勒陀利亞、布隆方丹和共和港的市政建設之外,幾乎都存在了國庫。

    儘管國庫豐盈,但張總統卻沒有一絲一毫動用的念頭,當身為金呂市市長的李永瑾提議政府應當在最大的工業城市和首都之間建設一條鐵路的時候,張陽的批示竟是:一切由你負責。

    李永瑾看到這句批示幾乎要罵街,他之所以向張陽提議目的就是希望總統能夠從滿得快爆炸的國庫中抽出錢來進行鐵路的建設,如果一切由自己負責,還反映個屁啊,這麼多年來金李市的建設不全是由李家和陳家負責嗎?

    李慕菲聽說張陽的批示之後,笑得像朵花一樣,他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件事的,修鐵路雖然費錢,可運營鐵路卻是不光賺錢而且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大事啊,世界上除了半殖民地國家之外,修路權基本都是掌握在國家政府手中的,一切由李永瑾負責,那意味著李家能夠完全掌握南非境內鐵路的建設和運營,其戰略意義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再說現在李慕菲名下的諸多企業每年為李慕菲賺得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南非每年的政府稅收的一半,達到了200萬英鎊,而修築一條從金李市到比勒陀利亞的鐵路造價不過10萬英鎊。

    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李慕菲隨即投資60萬英鎊建立了南非鐵路公司,一舉壟斷了南非國內的鐵路建設和運營,並且開始興建連接比勒陀利亞至金李市的南非第一條鐵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