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三十二章 新型魚雷出現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三十二章新型魚雷出現

    李慕菲坐在車廂中,望著窗外緩慢移動的景色發呆,這個年代的火車遠遠達不到21世紀火車的速度,火車慢得像烏龜在爬,從比勒陀利亞到共和港短短700公里的距離竟然開了一整天,這種速度在李慕菲眼中看來慢得令人髮指,但是在南非的老百姓眼中卻是快得不可思議,要知道,在火車發明之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可是傳說中千里馬才能達到的速度啊!

    李慕菲卻在盤算著怎樣才能將火車的速度進一步提高,或許重新設計一下車廂,採用內燃機等手段可以提高時速?李慕菲也拿不準,因為他對於這些方面實在是一竅不通。

    空間上不算長但時間上很長的旅程就在李慕菲無所事事的胡思亂想和一個舒服的午覺之間過去了,到了晚上,他已經踏上了共和港的站台,迎接他的正是他那坐鎮共和港的市長二叔李永瑾。

    李永瑾將李慕菲接到了他在共和港的宅院中,這所院子李慕菲也是熟悉無比,它正是李家的那所老宅院,李慕菲在共和港建造炮台和船廠的那半年時光就是在這所房子中度過,此時看來格外親切,李慕菲也想不到自己竟然這麼快就故地重遊了。

    在大廳中,李永瑾擺下一大桌酒菜為李慕菲接風洗塵,其中有許多共和港得天獨厚的新鮮海產,對李慕菲來說,海味這東西,要是天天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李慕菲住在共和港的最後一段日子幾乎都不想看到海物,但回到比勒陀利亞住了一陣,又無比思念共和港的海鮮,此時看到二叔如此體貼,不禁心中湧起一陣暖意。

    幾個月不見,李永瑾比在金呂市要曬得黑了一點,依然是那麼開朗豪爽,只是在提到張陽的所作所為時流露出不滿來,他在共和港,離得比勒陀利亞遠了些,並不十分清楚事情的具體經過,在聽完李慕菲的介紹之後歎了口氣道:「菲菲,你這次做的對,我李家雖然不怕他張家,但這次我們理虧,為了南非的穩定,這次暫且讓他們一次,下次想要在李家面前耍威風,哼哼,可就沒這麼簡單了。」他冷笑著。

    李慕菲知道這個二叔在海外跑貿易,但做的並不都是商人的事,有油水可撈的時候往往搖身一變成為海盜,這也是南非華人從福建李家那裡繼承下來的「優良傳統」(因為福建李家在明末的時候扮演的就是半商半匪的角色),李慕菲知道如果發怒的二叔想要對張家做什麼,肯定不是好事,甚至可能不是那麼合法的事,所以他在心裡默默祈禱那種事情千萬不要發生,那會給李家帶來很大的麻煩的。

    介紹完自己的情況,李慕菲開始詢問這段時間共和港的進展,尤其是他關注的港口防禦設施和內灣那裡秘密進行的魚雷艇研究進展。

    說起魚雷艇的研究,李永瑾可不敢怠慢,神秘兮兮地屏退了左右,滿面笑容地對著李慕菲說:「孩子,你這二叔不服你不行啊!你秘密建設的這個船廠現在成績斐然,假以時日,造出足夠數量的魚雷快艇,我們完全可以以小博大,讓英國人的艦隊不敢靠近共和港。」

    李慕菲一聽進展如此之快,不由得有些出乎意料,當李慕菲離開共和港的時候,船廠可是連能夠滿足技術參數一半的魚雷都拿不出一個,而研製一種威力巨大的新型魚雷可謂是魚雷快艇戰鬥力的關鍵所在,當時的情況說白了就是毫無進展,想不到才離開了幾個月就有如此大的變化?他把手中的筷子放在桌子上,聚精會神地聽起叔父的講述來。

    「我動身來共和港之前,你就和我提起過這所船廠的事情,讓我幫忙照看點,還說什麼這是對付英國艦隊的關鍵,我當時說實話,還是有些不相信的,你也知道,我常年在海上跑,海戰也經歷過一些,最常見的是火炮對轟、撞角對沖、貼身肉搏這些招數,倒是從來沒見過什麼魚雷建功立業的場合。所以來了之後,對你這個船廠的研究工作也不是特別上心,反正船廠有什麼要求給滿足了就是了。」李永瑾一邊說著,一邊夾起一塊海參放進嘴裡。

    「就在前幾天,船廠的研究主管向我匯報說,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要我去視察。」

    「聽他一說,我也對你口中威力巨大的新型魚雷產生了興趣,於是就抽了個時間到船廠看了看。」

    「聽負責人介紹道,原本的設計採用電池和電動機作為動力,而最大的瓶頸也正是魚雷的動力問題,目前南非在電動機設計領域基本處於世界前列,但根本設計不出符合技術指標的電動機,電池的電量也遠遠滿足不了要求。研究所曾經用已有的最好的電動機和電池搭配,製造了一枚實驗性的魚雷,但其時速僅僅只有13千米,還不到你提出要求速度的三分之一,航程也不到一半,而且裝藥量很小,威力太小。」

    「研究所卡在這個障礙上足有七個月之久,後來一位年輕的研究員重新嘗試了魚雷動力的方向,不採用電力,而是借助南非工業集團在內燃機和外燃機方面的先進技術,採用壓縮空氣和燃料在燃燒室內燃燒推動螺旋槳的方式,在經過僅僅一個月的設計與改進之後,新型魚雷的航速達到了驚人的45千米每小時,航程也達到了要求的3千米,研究所在這枚實驗魚雷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最終製造了一枚完善型號的魚雷。」

    李慕菲聽到此處,臉上不禁紅了一下,原來採用電力作為動力是他提出的構想,作為一個軍盲,他根本不知道魚雷是什麼動力,只是想當然地以為是電力,沒想到這個年代的電動機根本滿足不了要求,最終還是得用燃料。

    李永瑾倒沒看見李慕菲的神情,他正忙著消滅一隻螃蟹:「另一個技術難關就是魚雷的定向問題,採用外燃機作為動力的魚雷雖然在航速和航程方面都達到了要求,但是魚雷的前進軌跡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受波浪和海流的影響彎彎曲曲,嚴重影響了魚雷的攻擊效果。」

    「幸好這方面早就由你給出了答案。」李永瑾笑著說。

    「我??」李慕菲可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這些日子自己一直在比勒陀利亞忙來忙去,還真的沒有關心過共和港這邊的事情,李永瑾的這句話可真是奇怪。

    「是啊,你在比勒陀利亞的夢工場不是研製了一種叫陀螺儀的東西嗎?據說是你給出了設計思想,才被夢工場的科學家們進一步完善的。魚雷研究所的人員發現了陀螺儀之後欣喜若狂,這不正是他們苦苦尋覓的東西嗎!」

    李慕菲聽到這裡臉又紅了,陀螺儀的發明也是他剽竊了別人的創意。

    「果然,裝上了陀螺儀的魚雷其航線幾乎是一條直線,研究所隨後便將新型魚雷設計定型。」

    「幾日前,研究所做定型實驗的時候,我去了,印象是相當深刻,船廠使用一艘報廢了的1350噸的商船作為靶船,用新型魚雷進行攻擊。」

    「魚雷發射後,我能看到一條白色的浪花翻滾的尾跡筆直地向靶船延伸過去,尾跡非常明顯,但速度非常快,僅僅幾分鐘後就命中了目標,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之後,商船被炸出一個巨大的口子,甚至可以用眼睛看到船在急速地下沉,我感覺僅僅半分鐘之後,那船就消失在海面上了。」

    「看到的這一幕讓我非常震驚,如果是在大洋之上,一艘戰列艦被命中這樣的一枚魚雷,也難逃被擊沉的命運。」

    「當時研究所向我詢問這枚魚雷的名字,我想了一下,這魚雷的研製完全是研究所的努力成果,我雖說是個主管人,可實際上一點作用都沒有,就讓他們自己起名,最後他們起了個劍魚1型的名字,別說,還真像,那枚魚雷可不就是個沒有生命的劍魚嘛!」

    李永瑾一邊笑著說,一邊拿起一隻龍蝦。

    李慕菲聽得入神,一低頭間,發現桌上好吃的都被二叔不知不覺吃了一大半了,也急忙拿起筷子,夾起了一塊海參,嘴裡問道:「劍魚1型的技術指標是多少?」

    「你算問對人了,我在親眼目睹魚雷的威力之後,現在已經完全相信你所說的話了,以後我就是堅定的魚雷支持者,這所研究所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我特意瞭解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說現在我也算個知情人士了。」

    「劍魚1型直徑450毫米,航速50千米,航程8千米,裝藥量100千克,足以將大英帝國皇家艦隊的任何一艘戰艦送入海底。」雖然李永瑾說的是「大」英帝國,可李慕菲從他的口吻中聽不出一點尊敬,有的只是諷刺和一點點幸災樂禍。

    「還有研究所定型的『海鰩』魚雷艇,排水量140噸,採用極致動力公司(南非工業集團下屬子公司)的新式柴油機,功率2000馬力,航速達到28節,裝備三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2門40毫米速射炮,配合劍魚1型魚雷,簡直就是近海的霸主。」李永瑾哈哈大笑道,心情舒暢無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