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三十五章 在柏林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三十五章在柏林

    在大使的幫忙下,李慕菲在學校附近租下了一套舒適乾淨的樓房,除了兩個保鏢之外,又雇了一些僕人和廚師,原本李慕菲並不想如此奢侈,但李永瑜非常擔心自己「年幼」的兒子,所以在給大使的信中,提到了務必要給李慕菲租一套寬大安全的房間,錢不是問題,李慕菲的個人安全和居住環境才是關鍵,大使怎敢怠慢家主的指示?

    柏林大學那裡也很痛快的接受了李慕菲的入學,柏林大學並不保守,絲毫不覺得收下一個11歲的孩子有什麼驚世駭俗,只要智力和知識達到了要求,哪怕是做教授又有何不可?歷史上,柏林大學確實有過一個真正的神童教授,卡爾;威特,他才16歲的時候就成為了柏林大學的教授。

    (這個人的故事是大使在面見校長商談入學事宜的時候從校長口中聽到的,這是一個真正的天才,讓假冒天才李慕菲感到有些洩氣,又有些懷疑這傢伙是不是也是穿越的:他**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

    —

    李慕菲在柏林的學習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他的住處在學校的南邊不遠處。

    每天李慕菲都需要沿著河向北走上幾分鐘,來到一座橋頭,橋墩上,聳立著8座大理石雕像。刻畫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各位女神形象,體態婀娜,栩栩如生。

    站在這裡向正東方看去,會發現一座龐大的正正方方的建築,白色牆壁,黑色的窗框和欄杆,僅僅有三層,但每一層都異常的高,上面是平坦的屋頂,建築的四面都有入口,東西兩面的大門上方屋頂平台上各自矗立著一座有著巨大圓頂的建築。

    這座威嚴肅穆的建築便是德意志帝國**的象徵,權力的集中地,帝國的皇宮。

    德意志帝國的皇宮比荷蘭的皇宮要氣派得多了,正如兩國的國力對比一樣。

    每次走到這裡,李慕菲總是情不自禁地向東望去,他不得不承認,這座建築—-皇權的物質體現確實給人一種欺騙性的崇高和莊嚴的感覺,每到這個時候,李慕菲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如果自己像住在裡面的那個人掌控著德意志一樣,掌握了南非的大權,那會是一種什麼感覺?

    幸好,眼下,李慕菲的目標不是這座建築,他要在這座橋頭向西轉,沿著大街走不到300米,便到了他求知的柏林大學大門,回身望去,李慕菲往往會有一種迷幻的感覺:政治上**的標誌與學術上自由的象徵,離得如此之近,隔橋相望,彷彿是冰山上噴出了岩漿一樣荒謬。

    而柏林大學門口的這條大街同樣在歐洲赫赫有名,甚至連遠在中國的李慕菲前世都聽說過她的名字—-菩提樹下大街,這條大街簡直就是一個恢宏得多的阿姆斯特丹水壩大街。

    柏林大學的重要程度從它所處的位置就可以看得出來,她的校園和主樓位於菩提樹下大街6號,這條大街筆直向西不到1300米遠便是德國的另一個精神象徵,普魯士的崛起標誌,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次統一和興盛的見證者——勃蘭登堡門。

    這座門以古希臘雅典衛城城門式樣建造,用乳白色花崗岩築成,門高20米,由前後各6根陶立式圓柱支撐,分成5個入口處,城門上豎立著一座銅製的希臘勝利女神維克托裡亞乘坐戰車的雕像。

    這座建築曾經是柏林的城門,但在1870年以後,柏林城幾乎所有的城門都被拆除,勃蘭登堡門是至今仍存在的唯一一座柏林城門。她在李慕菲那個年代又成了東西德統一的象徵和見證,如果德意志這個民族像猶太民族一樣有面哭牆的話,那非它莫屬。

    望著這些意義非凡的建築物,尤其是意識到它們中的一些將會在幾十年後永遠地消失在世界上(二戰之後,德意志皇宮被拆毀),李慕菲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激動,想到自己在原來的世界中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而在這個世界中卻擁有了改變歷史的力量,他就格外地珍惜現在的每一秒。

    在柏林大學的日子中,李慕菲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如饑似渴地獲取知識,與遠在南非的家人通信,為夢工場和南非的諸多公司發送新的技術成果和研究指示。

    在柏林的第一個月,李慕菲沒有來自南非的任何消息,這並不出乎意料,因為在這個無線電還沒有發明的年代,人們之間最快的通訊方式是電報和電話,而這兩種通訊方式都需要事先鋪設線路,南非作為遙遠非洲最南端的國家,沒有任何通向其他地區的信號線路,要想與外界聯繫只能通過最慢的方式:郵件。

    從南非到歐洲的郵船需要航行一個月,也不是每天都有,所以李慕菲只有耐心地等待,落後的通訊速度讓他油然產生了發明無線電的衝動,想到就做,李慕菲一頭扎進了學校的圖書館,開始研究電磁學,大學物理的課堂上也開始經常出現一個11歲的中國男孩。

    李慕菲也去聽過著名的馬克斯;普朗克教授的課程,前世的記憶中,這個學者給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普朗克常數,但對於其人本身,李慕菲卻並不瞭解多少,在聽過他的課之後,李慕菲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非常正直,物理學上造詣名至實歸,而且既有德國人的嚴謹又有中國人的謙虛。

    (歷史上,普朗克是一個以偉大人格著稱的科學家,即使是在二戰中,他也一貫反對納粹,為了捍衛科學的尊嚴與正義,對希特勒政府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還有他戰爭中遭受的悲慘的遭遇,這一切,都為他贏得了世人的崇敬,甚至有來自敵人—-英國人的尊敬。)

    雖然普朗克教授的課程是理論物理學,和李慕菲的目標無線電關係並不太大,但普朗克教授講課的內容和方式深深地吸引了他,李慕菲不由自主地每節課都跑去聽,彷彿是前世聽評書廣播一樣上癮了。

    一開始,普朗克教授在表示了好奇之後,並沒有過多關注這個東方人,白人優越論此時在西方非常有市場,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學者,他並不認同白人優越論,但心中肯定多多少少被這種觀點潛移默化了,在他看來,一個黃種人能否聽懂大學課程都是個未知數,李慕菲或許只是因為好奇而坐在那裡。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普朗克漸漸發現,這個學生年紀雖小,卻是他目前的學生中最勤奮聰明的一個,而且在物理學領域有許多新穎的觀點。

    柏林大學物理學領域中另一位非常有名氣的教授是赫爾姆霍茲,這是一位電磁物理學方面的資深學者,麥克斯韋的電磁學理論就是在他手中發揚光大的,他也是一位非常喜歡鼓勵學生研究的老師,與普朗克一樣,他也發現了李慕菲是個超出同輩的優秀學生。

    在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李慕菲向赫爾姆霍茲教授透露了自己在進行電磁物理學方面的實驗研究,在向教授詳細闡述了大致的設想之後,這位令人尊敬的學者嗑了嗑自己的煙斗,若有所思地望著空氣,緩緩回憶著說道:「李,你也知道,我主要的研究方向偏重於電磁物理學的理論研究,而你所進行的是實驗物理學研究,在這方面,我可能給不了你多大的幫助。」

    「但是,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在師從我學習的時候就表示了研究電磁學的志向,同時他下定了以實驗來證明理論的決心,或許你能夠從他那裡得到更多的幫助。

    「太好了,教授,您能給我他的聯繫方式嗎?」李慕菲高興地說。

    「當然,當然,他也和我一直保持著聯繫。」赫爾姆霍茲一邊微笑著說,一邊從內衣口袋裡翻找著什麼:「他的名字叫赫茲,地址和聯繫方式在這裡。」

    赫茲!?李慕菲懊悔地敲了敲自己的腦袋,都怪自己大學時沒認真學物理,自己明明學過電磁波的存在是由赫茲來證實的,但卻把這一點忘記了,以至於走了這麼多彎路,要不是因為柏林大學的教授恰好是赫茲的老師,自己恐怕又要浪費不少的時間。

    得到了赫茲的地址之後,李慕菲立刻開始了與這位科學家的通信往來,此時的赫茲正在卡爾魯厄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同時利用教學空餘時間從事自己的實驗。

    但赫茲實驗遭遇到了許多挫折和困難,還遠遠沒有取得成果,李慕菲的通信好比雪中送炭,不但解決了他許多的困難,而且為他提出了一些很新穎的設想,李慕菲的支持讓他幹勁更足了。

    與赫茲、赫爾姆霍茲、普朗克等人的交往和通信,使李慕菲很快融入了這個時代的學者們的圈子,通過書信往來與許多著名科學家建立了私人親密的友誼。

    在歐洲歷史上,通過書信建立聯繫的偉人們非常多,歐洲的上層人物似乎有一個自己的聊天頻道,不光是那些物理學家化學家哲學家,還有著名的工程師、演員、明星,甚至有一些著迷於科學和哲學的皇室成員,都加入了這個聊天頻道,得到他們的承認,也就意味著你也成為創造歷史的人們中的一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