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五十六章 有志之人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五十六章有志之人

    聽到李慕菲的問話,吳鑄苦笑了一聲道:「此事說來話長,敝人是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技工,您或許不知,這江南製造局是李中堂李大人一手建立的大清第一等工廠,李中堂親任督辦,極為重視,局內以洋人為技術總管,下面聘請一些中國人充任技術工人,因為各國洋人都有,我這德語就是在製造局的時候學會的,也會一點英語和法語。

    「我小時候上過私塾,每每聽洋人之兵精船快,對西洋大炮之威力印象尤為深刻,故此特意改名為鑄,改字為成金,請任為製造大炮的技工,只可惜這製造局多為仿製外國槍炮,而技術秘密又往往把持於洋人之手,我們中國人竟是學不到什麼核心機密,頂多學會操作機器的手段。我干了七八年也還不過是個工人。

    「光緒三年(1877年),李中堂也曾派出過七名童生來到克虜伯學習技術,可惜,洋人只教了操炮技術,制炮技術隻字不提,概不洩露。

    「我深覺,不習造炮之術,則我大清永遠只能亦步亦趨隨人之後,仰人之鼻息,彼一斷絕大炮與彈藥之供應,則我大清立有無炮無彈之虞,不可不防啊。

    「故我辭去製造局之職,傾家中之積蓄,遠渡重樣,期盼能夠在洋人這裡學到制炮之術,歸國制炮,報效國家,護我大清。」

    聽到此處,李慕菲對眼前這位「無助」兄不由得肅然起敬,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研究過關於滿清洋務運動的一些資料,知道江南製造局中工人的薪水是一般城市中苦力的4-8倍,而且看無助兄的衣著也是薄有家產的人,能夠拋家捨業來到一般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歐洲,只為一個救國的理想,的確是非常難得。

    只可惜他這滿腔的熱血恐怕要被現實的冷水澆個透心涼。

    果然,無助兄接著說道:「可歎我中國人在這歐洲之地,備受歧視,我每每碰壁,處處冷遇,受盡了白眼,我去過施奈德兵工廠和斯科達兵工廠,都被人拒之門外,今天這樣的事,老實說,我已經遇見不下五六次了。」他說到此處,一個如此堅強的二三十歲的青年漢子,竟然眼圈泛紅語氣哽咽。

    李慕菲歎口氣道:「吳兄你的志向令人敬佩,只可惜你就算學會了制炮之術恐怕也沒法保護這大好河山。」

    「豈有此事,大清之所以屢戰屢敗,不正是器不如人嗎?若我有洋人的大炮巨艦,豈有不勝之理?」

    「買了大炮要有用炮之人,買了巨艦要有操艦之人,即使這些人都有了,也要有出色的將帥來指揮,即使有了出色的將帥也要有英明的統治者,你覺得滿清現在有這些嗎?」

    吳鑄再次默然,滿清末年官場之**慈禧之昏庸他心裡清清楚楚。

    良久之後他才開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什麼都不做,就連一點成功的希望都沒有了。」

    李慕菲心中對此人十分佩服,想把他拉攏到南非,但也知道,這樣的人是不可能輕易放棄自己理想的,於是說道:「吳兄,你我一見如故,我對你的人格極為欽佩,有心助你一臂之力,這裡有一張支票,算做我對你的支持,你若是交我這個朋友便把這張支票收下。」說著他打開支票本,在上面寫了一個數字5000。然後撕下來送給吳鑄。

    吳鑄接過那張支票一看,5000英鎊!被上面的數字嚇了一跳,他把那張支票遞了回來:「如此巨款,我斷不能收。」

    李慕菲生氣地說:「我雖然身在南非,但心懷故土,你的志向是抵禦外虜,這也是我的理想,我不可能像你一樣去學制炮之術,但這小小的幫助還是做得到的,你也是個讀書人,又有如此宏大的志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道理難道不懂嗎?」

    吳鑄也是個做大事的,聽了李慕菲說的重話,頓時醒悟,不再言語,將那支票貼身收好。

    「在我看來你要直接去兵工廠面試,哪怕被人錄用也不知多久才能接觸到重要技術,我這裡有一條正道,只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知你有沒有興趣?」李慕菲說道。

    「李兄快說,我如今已是無計可施走投無路了。」

    「你用這筆錢在歐洲住下,潛心學習,進入一所歐洲著名大學學習機械冶金等技術,成為一名工程師,如此一來,數年之間便可掌握初步制炮之術,到那時你是想留在歐洲進入兵工廠更加深入,還是歸國報效祖國任憑你選。」李慕菲為吳鑄指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

    吳鑄此時哪還有別的選擇,聽了李慕菲的話立刻奉為圭皋,連連點頭稱是。

    「若是回國之後,事不可為,速來南非。」李慕菲又加了一句,但抬眼看去,吳鑄似乎根本就沒考慮這種可能。

    兩個人又聊了一會,直到傍晚,李慕菲將吳鑄安頓好之後,才告別了他。

    坐著火車回到胡格爾別墅的路上,李慕菲長歎一聲,這個年代,滿清王朝的統治者們自己大多昏庸無能甚至喪權辱國,但卻是被他們統治著的漢人中,有許多如吳鑄這樣為了報效祖國抵禦外虜而披荊斬棘甚至拋頭顱灑熱血的人,為什麼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對她漠不關心,而這個國家事實上的奴隸卻以生命來捍衛她?

    因為這片土地自古就是漢人的,絕大多數的居民也是漢人,他們對於這片土地無比熱愛,他們不是在捍衛這個王朝,而是在捍衛他們的故鄉,他們的家園。

    而滿人呢,他們的「龍興之地」在關外,大不了再跑回去,畢竟這大好中原花花世界不過是多爾袞揀的一個大便宜而已,得到的時候毫不費勁,丟掉了自然也就毫不可惜。

    這就是這個時代漢人的悲哀,他們的家鄉就像人質一樣被滿清的統治者們綁架了。為了人質的安危不得不繼續忍受滿人的奴役,在戴著枷鎖的同時殫精竭慮地抵禦外虜。

    如果沒有滿清統治者的枷鎖,以中國人自己的聰明才智,從鴉片戰爭直到甲午海戰的這段最重要的時間,中國會不會像日本一樣崛起成一個強國?

    如果不是為了抵禦外虜,扶清滅洋,已經搖搖欲墜的滿清統治是不是早就終結了?

    不管答案如何,李慕菲最終都得出一個結論,必須推翻滿清!必須親手推翻這個荒唐的王朝!而且是越快越好。

    第二日一早,李慕菲去拜訪吳鑄的時候卻被告知,吳鑄半夜就走了,只給李慕菲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只寫了一句話:「大恩不能忘,李君觀後行」。

    與克虜伯的交易最終敲定了,李慕菲以十萬英鎊購得了8門120毫米火炮和20門75毫米野戰炮,告別了春風滿面的克虜伯父子。

    下一站,奧伯恩多夫。

    在德國這樣一個巴掌大的地方,叫奧伯恩多夫的城鎮竟然有好幾個,去的時候一定要說明是哪一個,比如皇家兵工廠所在的那個城鎮,因為位於內卡爾河畔,故其正式稱呼為內卡爾河上的奧伯恩多夫(oberndorfamneckar),當然,因為皇家兵工廠大名鼎鼎的產品—-毛瑟步槍,使得這個年代無人不知這座小鎮,所以一般而言大家聽你說奧伯恩多夫就知道是兵工廠的那座。

    事實上,現在的皇家兵工廠雖然仍是符騰堡國王腓特烈一世建立的那家工廠,但它的主人卻早已經換成了保羅;毛瑟,如同克虜伯一樣,毛瑟也親自迎接了李慕菲。

    這是一個圓臉,卷髮,有著孩子一般清澈的眼神的人,他彷彿隨時在微笑,那微微上翹的八字鬍更加深了這個印象。

    毛瑟人如外表一樣是個很和善人格很高尚的人,他非常善於培養工廠中的人才,如果發現誰聰明好學,就放手讓他實驗,正是他的勤奮和敬業使他的小作坊在數年間發展成為馳名世界的一流大工廠。

    參觀廠房的過程中,毛瑟得知卡爾是奧地利人,維也納大學畢業的時候,很高興地說,他的工廠裡現在就有一個高級工程師也有著同樣的經歷。

    「不會,是他吧?」卡爾喃喃地道。

    「是誰啊?你說的是誰啊?卡爾。」愛麗絲好奇地不停追問。

    毛瑟沒有讓卡爾繼續猜下去,他對著廠房遠處的一間小門大聲喊道:「保羅;威特!」

    「天哪!果然是他!」卡爾很沒有風度地叫道。

    「誰在叫我?」在毛瑟喊了幾聲之後,門開了,一個背微微有些駝的中年人走了出來,很生氣地問道:「我不是說過不許哦,是您啊,毛瑟先生,真對不起,我以為」

    「老頭,你怎麼在這裡!?」卡爾驚喜地打斷了他的話。

    「老頭?這個是他的外號嗎?很形象哎。」愛麗絲不合時宜地小聲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