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一卷 帝國前傳 第七十七章 歸國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七十七章歸國

    李慕菲道:「佔領是絕對不可能的,共和港的炮台堅固無比,岸防炮的口徑威力和射程都超過了英國艦隊的主炮,英國人只能在港口區幾十公里之外徘徊,至於說到封鎖嘛,通往德國人的納米比亞的鐵路正在修建之中,到時候完全可以作為南非與外界聯繫的通道來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

    「即使德國人在英國的壓力下斷絕了這條通道,南非也不畏懼什麼封鎖,在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廣大的農場可以提供足夠的糧食,贊比亞可以提供木材,無論是煤鐵銅,還是水泥炸藥都完完全全可以自給自足。」

    李慕菲還有句話壓在舌頭底下沒說,後世的南非因為種族主義慘遭國際社會的封鎖幾十年都沒崩潰,如今的南非可是列強之一,早就建立起了完善的礦業和輕重工業體系,又擁有資源豐富的非洲大陸為後盾,要知道後世的南非可是號稱世界五大礦產國的,這還沒算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和贊比亞,還怕一個英國的封鎖?

    「那是你的一廂情願,」卡爾忽然大笑起來:「你難道忘記了?我對南非的瞭解也不少,英國人只要封鎖了幾個月,你們華人世家中從事海外貿易的幾家就會首先動搖了抵抗的意志,然後是那些在國內生產產品銷往國外的家族,最後就連你所屬的李家也會喪失抵抗下去的決心!」

    「還有,你們這個國家的組織形式太過於鬆散,所謂的民主會害了你們,在面對英國人的侵略時,你們會各懷鬼胎,盤算著自己的小算盤,南非的民族構成太過複雜,有布爾人,有歐洲人,還有數百萬定時炸彈一樣的黑人,在英國人打過來之時,他們完全可能投入與自己的仇敵布爾人作戰的英國人那一方。」

    「甚至連華人自己也不是堅如磐石的一塊,你們有平民、小世家、大世家,平民中又有本地人和滿清移民,還分成各個地區的人,世家中又分成三大派,這麼多的利益團體在民主政體下根本無法將利益統一,每一個軍事上的決定,你們都會爭吵不休,等待南非的只能是分裂,雖然一定的外部壓力可以讓南非更有凝聚力,但當英國人的侵略取得初步的勝利,必然會有首先投靠英國人的勢力,那就是南非分崩離析的開始!」

    想不到卡爾說起南非來也如數家珍,這也難怪,他本來就是一個思想深刻的人,這麼多年來在李慕菲的耳濡目染之下,對於南非的瞭解幾乎不下於對奧地利的瞭解,說出這番話也就毫不為奇了。

    「那麼我要告訴你,李家事實上的家主已經是我,而且我的父親叔父和哥哥都毫無保留地支持南非的獨立,李家將會與英國人戰鬥到最後一刻,而李家真正的實力之大相信你只有模模糊糊的概念,我可以透露一點,單論財力,李家可以完全賠償其他所有家族在與英國人的幾年戰爭中所有的損失。」李慕菲說出了一番讓卡爾目瞪口呆的話來。

    「更何況,南非的蘭德金礦的絕大部分是掌握在李家手中,只要南非贏得了獨立,光是這個金礦的產出就可以補償戰爭中的損失了。」

    「至於,你所說的,民主的弊端。」李慕菲輕聲道:「我想會有辦法解決的,這個先放下不談,說說你打算怎麼進攻南非吧。」

    卡爾苦笑著搖了搖頭:「算了,李,我說服不了你,你也說服不了我。請原諒我,我很怕死,而且還有很多事情想去做,只能在德國祝你好運,但我向你保證,如果南非真的如你所說,贏得了獨立,只要你需要我,我一定會趕過去為你的祖國盡力。」

    「你說的可是真的?」

    「一言為定!」卡爾看著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佩服的人,堅定地說。

    卡爾能夠平靜的接受現實,可有人卻接受不了。

    愛麗絲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十四歲少女,有著一卷金色柔順的波浪長髮,美麗的藍色大眼睛,如天使般可愛,就連身材也成熟惹火起來。她長得比她母親漂亮多了,卻一點也不像她那個英國父親。

    當李慕菲告訴她要走的消息時,她臉上原本蕩漾的笑意一下子凝固了。

    「哥哥,你是在開玩笑嗎?」她試探著問道。

    「當然不是,比勒陀利亞號已經交付給了南非,等到官兵們試航訓練完畢,就是我乘坐這艘戰艦一起歸國的日子。」李慕菲故作輕鬆地說道。

    「為什麼要走啊?在德國的日子不開心嗎?」愛麗絲問道。

    「有你和卡爾,還有那麼多的朋友和同學,怎麼會不開心,不過,我的祖國馬上就會被捲入戰爭了,我必須回去,保衛我的祖國。」

    「不要回去,明知有戰爭還要回去,你會死的!」愛麗絲著急地說。

    「我向你保證,我絕對會活下來的,我說過的話,有哪一次不算數?」李慕菲說得輕鬆,可他也知道戰爭絕不是遊戲,死亡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降臨在任何人的頭上。

    聽到李慕菲滿不在乎的回答,愛麗絲生氣地靠過身來,全然不顧及淑女的身份,她忽然緊緊地握住李慕菲的手:「不,哥哥,我不許你回去,戰爭太危險了!」

    她的藍色的大眼睛亮亮的,一副就要哭出來的樣子,臉上也出現了一抹紅暈:「我喜歡你!所以我不許你去那麼危險的地方!」

    愛麗絲對自己的感情,李慕菲其實早就有所察覺,可他硬下心腸,搖了搖頭:「愛麗絲,如果我的祖國人人都像你這樣想,那麼南非人注定成為別的民族的奴隸。我必須回去。對不起,愛麗絲。」

    愛麗絲咬住了嘴唇,她愛上李慕菲了,想到有可能再也見不到這個「哥哥」,心裡就如刀割般難受,不能失去他,有一個聲音在她心中說,不能放棄他,不能錯過這次機會!她彷彿下定決心一般忽然站起來,脫掉了外面的那件粉紅色洋裝,然後將手伸到身後,開始脫下自己的裙子。

    被嚇了一跳的李慕菲急忙按住她的手:「你要做什麼?」

    愛麗絲的眼圈紅紅的,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蹦出了一句:「我,我要強姦你!」

    李慕菲頓時苦笑不得,她還未成年呢!「胡鬧什麼!快穿上衣服!」他板起臉來訓斥道。

    愛麗絲哇的一聲哭了:「我恨你!」她轉身跑了出去。

    在發現蘭德金礦幾個月之後,終於有人忍不住狂流的口水,對李家下手了,這個人不是旁人,正是沈知明的大哥,如今的南非總統沈知恆。

    當然說是他一個人的主意,卻也未必,事實上他只不過是代表著南非國內一大批心懷叵測的陰謀家而已,在金礦的問題上,幾乎沒有人會站在李家這一邊,不但沈家那一派垂涎欲滴,就連一向和金城李家走得很近的福建李家那一派也禁不住這麼巨大的誘惑。

    現在掌握著南非的最高權力,他開始在議會推動一項提案,直接威脅到金城李家賴以發家的根基—礦業,他提出,要將南非境內所有的礦產資源收歸國有,不再屬於其土地所有人,這一提案對於以盤古礦業為代表的李家諸多工礦企業來說,打擊是巨大的。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這一項議案目前看來已經得到了南非上下大多數人的支持,李永瑜等人對於沈知恆的這一釜底抽薪之舉,束手無策,急忙給遠在柏林的李慕菲發去了電報。

    但接到李慕菲的回電,他們的心卻安定了下來,上面只寫了一行字:「已有對策,靜待我回國。」

    李慕菲回國的那一天,陽光明媚,斯德丁的蔚藍色海浪輕輕拍打著岸邊,比勒陀利亞號那淺灰色的艦身也顯得明亮無比,彷彿老天也專門為這個盛大的送別儀式準備了一個好天氣。

    這或許是德國國內規格最高的一次送別儀式了,來到碼頭的政界要人有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夫婦和首相俾斯麥,有腓特烈王儲夫婦,還有威廉王子和他的弟弟妹妹,幾位德國重要的官員,這些人是和李慕菲私交很好的;此外還有學術界的重要人物比如赫爾姆霍茲教授普朗克教授等人,一些哲學教授和經濟學知名人士,許多地位雖低但前途光明的發明家如奧托;李林塔爾,這些人則是和李慕菲在學術上有密切往來。

    軍方則是以毛奇元帥為首的一些顯赫軍官和年輕參謀,這些人則是因黃埔軍校而和李慕菲有良好的關係;此外還有以愛麗絲的母親懷特夫人(她因愛麗絲的關係已經把李慕菲視為自己的孩子一般)為代表的一些社交界名流和貴族。

    由此可見李慕菲在德國的五年間苦心經營了一個多麼龐大的關係網。

    卡爾一改他以往略有些玩世不恭的態度,雖然送別的話不多,但卻可以看出他在克制著自己,他知道李慕菲最喜歡的就是鐘錶,於是送給了李慕菲一隻鍍金的極為昂貴的百達翡麗懷表,這是李慕菲的收藏中所沒有的,拋卻價值不談,這份意義就讓李慕菲覺得格外珍貴。

    幾年的相處,即使是出於政治目的而接近威廉的李慕菲也對這個王子有了彌足珍貴的友情,而威廉王子是個重感情的人,他在告別李慕菲的時候忍不住要哭出來,李慕菲輕輕地拍了他的肩膀,心中也清楚作為德國的皇太孫,威廉要在自己之外再找到一個能夠帶給他這麼多快樂的人幾乎是不可能了,他握住了威廉的手說:「王子殿下,您是當世最強大帝國的未來皇帝,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不可以在公共場合失態,這是你的責任和命運。」

    威廉明白地點了點頭,壓抑住自己的情感:「一路走好,我最親愛的伯爵。」

    而在李慕菲心中地位和上述兩人一般重要的愛麗絲卻沒有這麼成熟,也沒有淑女那樣的矜持,在告別的時候,她眼睛淚汪汪地望著李慕菲說:「哥哥,我要給你一個臨別的禮物。」

    沒等李慕菲反應過來,她便環抱著李慕菲的脖子,迅速地將自己的香唇印在了李慕菲的嘴唇上。

    吻過了自己這個「哥哥」,她就伏在李慕菲的胸前嗚嗚地哭起來,直到不好意思的懷特夫人將自己的女兒拉走。

    那淡淡的清香直到許久之後還留在李慕菲的唇邊,這可是他這一世的初吻啊,只是連他自己都糊塗,這個吻是沒有反應過來,還是那位美少女的誘惑太大了?

    隨著比勒陀利亞的一聲汽笛,南非的戰艦緩緩地離開了斯德丁港,李慕菲站在船尾,一邊向岸上的人群揮手,一邊默默地注視著這片土地漸漸遠去。

    雖然我很喜歡你們,但是我更愛我的祖國,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在二者之中選擇一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南非。只是,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李慕菲這樣對自己說。

    然後,他轉身走進了船艙。

    比勒陀利亞號向著未知的前方駛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