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二卷 帝國誕生 第一章 從幾內亞到加蓬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一章從幾內亞到加蓬

    南非海軍的巡洋艦比勒陀利亞號從德國的斯德丁港出發,沿歐洲海岸線直航西非,中間僅僅在法國的波爾多港短暫地停留了半日,補充過食物和水,李慕菲只來得及用腳踩了一下堅實的大地,就又揚帆起航了,甚至沒有離開港口區遊覽一下這個著名的美酒之鄉。

    繞過伊比利亞半島和佛得角,比勒陀利亞號來到了南非僅有的兩塊海外殖民地之一—-幾內亞的首府「科納克裡」港。

    這塊殖民地是在柏林會議上從法國人手中買來的,南非得到它甚至不到兩年,對於極其缺乏海外船隊落腳點的南非共和國來說如獲至寶,在一年多短短的時間裡,科納克裡港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南非第一大民族—華人們的印記。

    實際上,在法國人將幾內亞賣給南非之前,他們也不過是和當地的土著簽訂了一些保護條約,控制了沿海的一些地方而已。

    因此這座城市幾乎完全是由華人們建設起來的,科納克裡位於一處伸進大西洋十五六公里的狹長半島上,半島的前端還有一些小島擋住了海流和巨浪的衝擊,讓這座半島附近成為停靠海船的絕佳良港。

    陳明雨的殖民軍團來到幾內亞之後就以軍人的風格迅速修建了一條沿著半島延伸的公路,總督官邸、軍營、港口設施、工廠、商店、住宅區就在公路兩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南非鐵路公司也在這裡開設了辦事處,開始研究修建通往內陸的鐵路。

    這些建築的風格,李慕菲再熟悉不過了,看看那總督府門前的石獅子和台階,紅色厚重的大門,明亮的屋瓦,道路兩旁猶如江南民居的華人房屋,就知道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了。

    科納克裡如今人口已有數萬,除了少數做苦力的黑人和一些來此地尋找發財機會的外國人外幾乎全是華人。這樣的殖民速度遠遠超過了幾內亞南面的英國殖民地塞拉利昂。

    此地物產豐盈,水利資源充沛,有「西非水塔」之稱。盛產各種農產品,如咖啡、可可、菠蘿、棉花、芒果,尤其是香蕉,幾內亞號稱香蕉之國,這裡的香蕉產量多,質量好,還有許多的品種,有一種大香蕉,一隻就有一斤以上,吃一隻可以飽半天,由於這種香蕉又大又肥,幾內亞人叫它「豬玀香蕉」,一些當地人甚至把它當作一日三餐。

    似乎這裡只要是樹上長的,都可以吃,每天不需要幹活只要餓了去摘點水果就可以了。李慕菲並非種族主義者,可是他在穿越之後的所見所聞,卻明明白白地告訴他,非洲黑人大多數是好吃懶做欺軟怕硬的典型,此時想來,大自然賜予了非洲這麼豐饒的物產,可能也是造成黑人們如此懶惰的原因之一吧。

    在李慕菲前生今世見到的所有民族中,毫無疑問,最勤勞的就是華人了,雖然華人們有許多劣根性,可這種優秀的品質卻是任何一個民族都比不上的,記得前世在南非給人當職員的時候,李慕菲曾聽說,黑人們四五個人的工作甚至只要一個華人就可以完成,以至於黑人們因此特別痛恨華人搶了他們的飯碗。

    陳明雨軍團在鞏固了首府之後,開始大肆向內陸擴張,一隊隊的士兵開入了大陸上茂密的叢林和丘陵,軟硬兼施地獲取當地土著的保護權或者土地,一般而言,陳明雨並不喜歡使用暴力,但是如果使用和平手段無法達到目的,他也不介意動用自己的軍隊,此地的黑人雖然有近百萬之多,但卻根本不是人數達到5000人的裝備精良的陳明雨軍團的對手。

    對殖民軍團的士兵們來說,真正的敵人不是當地土著,而是這裡的氣候和生物。

    按照華人們的說法,現在正是初夏,按照非洲這片土地上的說法,這裡是旱季,無論怎麼稱呼,那烤死人的陽光都給李慕菲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岸邊的沙灘被曬得滾燙,悶濕炎熱的空氣讓人昏昏欲睡。

    為了避暑,一些華人向當地人學習,使用一種樹葉做涼席。這種樹形如芭蕉,四季常綠,高約10米,有的葉片能長到6米長、3米寬。葉片光滑,不生毛刺,而且散出一種特殊的清香味,在終年炎熱的幾內亞,躺在上面特別涼爽舒適。

    叢林中還滋生著千奇百怪的蚊蠅,也帶來各種稀奇古怪聞所未聞的疾病,其中最討厭最常見的是瘧疾。在來到這裡的第一年,種種疾病就給陳明雨的軍團造成了很大的非戰鬥減員。

    為了預防這種疾病,陳明雨的軍團每個人都配發了一副蚊帳,在這裡,蚊帳簡直就成了保命措施。

    此外還從南非國內運來了很多預防瘧疾的中草藥成藥和西藥,柳平恆的衛生部這幾年來奉行中西醫並舉的政策,很是在南非民間搜羅了一些祖傳秘方,也在西醫藥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效的衛生保障給南非的殖民軍團增加了許多戰鬥力。

    因為殖民軍團正在準備向東北方向的馬裡地區擴張,作為指揮官的陳明雨眼下不在科納克裡。留在此地的只有幾內亞的最高政治長官—-殖民地總督,而殖民地處於剛剛開發的時期,這位總督大人可說得上是日理萬機,在和李慕菲和船長何杉等人一起用過幾次餐之後,便忙於自己的政務去了。

    船上的眾人都是第一次踏上這塊殖民地,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再加之比勒陀利亞號在此地停留時間較長,不知道誰提議到內陸地區走一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何杉船長、李慕菲、大副、二副還有一些水手組成了一個臨時的探險隊,找了一個執行例行巡邏任務的小分隊,一起出發,進入了幾內亞的茂密的叢林。

    出於安全的考慮,比勒陀利亞號上的眾人並沒有離開科納克裡很遠,而且聽同行的士兵們說,這時候正是幾內亞的旱季,是蚊蠅相對較少的時節,據說雨季開始才是遍地蚊蠅的季節。

    可即使這樣,李慕菲還有幾個倒霉的水手在這次短短的野外出行之後還是著了道,被幾內亞本地的蚊子叮在了胳膊上,以咬點為圓心形成了一個數厘米大的白色圓斑,看起來十分恐怖,卻不疼也不癢,幾日後便消退了。表面上看來何杉船長並沒有被什麼蚊蟲咬到,可誰知道,船長的遭遇比李慕菲還慘呢,當然這是大家在許多日之後才發現的。

    比勒陀利亞號在此地停留了幾日之後便起航向下一個目的地—-加蓬殖民地的首府「利伯維爾」而去。

    利伯維爾港位於加蓬河口,加蓬河在這裡膨大成喇叭狀,寬十公里,長六十多公里,水域面積廣大,科納克裡和利伯維爾都擁有共和港所不能相比的巨大港區,因此這兩個地方很快就成為了華人船隊在海外重要的貿易中轉站。

    華人在此地的最高政治軍事長官恰好都在利伯維爾,此地的總督和幾內亞總督一樣,招待了眾人幾餐之後便告罪失陪,去忙於自己的政務去了。而殖民軍團的指揮官趙敢卻是黃埔第一屆的畢業生,聽到過李慕菲的開學演講,也得到過李慕菲的接見的,對於李慕菲的深謀遠慮十分佩服,又有師生名分,可萬萬不敢怠慢。

    趙敢親自領著李慕菲將軍團的各處考察了一番,又分析了加蓬殖民地周圍的形勢,總體而言,李慕菲對這個人的才能非常滿意,對加蓬殖民地的發展前景也很有信心。

    趙敢的軍團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將加蓬境內的大大小小的黑人部落用恩威並施的手段收服了,正在積極準備向東北方向的中非地區擴張。

    此地北面是德國的喀麥隆殖民地,東面和南面是法國的剛果殖民地,德國首相俾斯麥現在奉行重視歐洲大陸的政策,在殖民地擴張活動上並沒有英法南非這麼熱衷,也因此德國在喀麥隆的實際控制範圍僅僅從沿海向內陸推進了不到200公里。

    而東邊的法國倒是熱衷此道,不過它將擴張的重點放在了東方,要趕在比利時人之前全部控制剛果盆地,也因此暫時忽視了向北面的中非地區的擴張。

    趙敢的計劃就是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加蓬東北方這一片空白地區控制在南非手中。他的野心得到了國內的大力支持,沈知恆和非洲開拓公司開始將人員和資金向趙敢軍團傾斜,為此甚至暫時削弱了贊比亞方向的擴張力度。

    停留在加蓬的幾日中,幾內亞那次不成功的叢林探險的最後一個受害者終於出現了,何杉船隻開始覺得自己的右腳大腳趾頭酸痛難當。

    幸好趙敢軍團隨軍配有相當不錯的醫生,趙敢等人將何杉送到醫療室那裡,脫下船長的鞋襪,只見他的大腳趾頭腫脹出很大的一塊,稍作檢查,那醫生便明白具體的病因了,他用刀將腫脹的部位剖開,從裡面夾出一隻白白胖胖活生生的蛆蟲來。

    李慕菲和幾名船員只覺得耳後發麻,趙敢等殖民軍團的人卻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趙敢笑道:「這一定是被非洲這裡的蠅子叮了,它們會在人的身體裡產卵,卵孵化出來就在人體內長大,咬何船長的這種蠅子還算是相對無害的。」

    李慕菲問道:「難道還有別樣的蠅子?那又是怎樣的病情?」

    「這一點問問馮大夫就知道了,他是最有發言權的。」趙敢笑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