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非洲帝國

第二卷 帝國誕生 第三十七章 西線大戰將至 文 / 放下屠刀留你全屍

    第三十七章西線大戰將至

    握手送別了滿意而歸的黃與明,李慕菲回頭對還在一旁滿臉不高興神情的楚清臣調侃道:「行了,我的大參謀長,洪水猛獸已經走了,你還陰著個臉幹嘛,他又看不到了。」

    李慕菲的話讓緊繃著臉的楚清臣不禁樂了,他得理不讓人地埋怨道:「校長,你怎麼能接受他的採訪呢,要是言語中一不留神洩露了點什麼出去,那就鬧得眾人皆知了,太危險了!這些記者最會搬弄是非,堂堂男子漢學那女流之輩扯些東家長西家短的事,令人不齒。」雖然此時在西方,記者已經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但在華人社會,這還屬於新生事物,楚清臣又沒留過洋,對待記者的觀點上還是比較保守的。

    李慕菲笑了笑,沒言語,心說,這要是放在我前世那個年代,記者這行在世界上有個頭銜喚作「無冕之王」,很多讀書人是把當個記者作為人生理想的,你這句話可好,一下子把記者打成跟女子相提並論的小人之流了。

    他岔開話題道:「參謀長,自從我昨晚得知英軍將開普敦的兵力調往裡士滿一線之後,便一直在考慮這個情況,不知道參謀部這邊可有對策?」

    說起軍事,楚清臣立刻進入了狀態,把記者啊小人啊什麼的一下子拋到腦後去了,他臉上多雲轉晴,道:「校長,放心,我們總參謀部針對這個新情況,昨天晚上討論了半個晚上,如今已是胸有成竹,早就拿出對策了。」

    李慕菲仔細看了看他,果然他頭髮略顯凌亂,衣著也有些發皺,這在一向注重儀容的楚清臣身上可是很少見的,眼睛更是有不少血色,知道他所言非虛,雖然這是總參謀部內諸人的職責,義務之內的事情,心裡也不禁湧上一絲感動,由衷地誇了一句:「幹得不錯啊,走,我們進指揮室去,你給我好好講講你們的推斷,為什麼開普敦的英軍會突然北上?」

    李慕菲當先帶路,楚清臣連忙跟上,邊走邊答道:「調軍北上的原因毫無疑問是為了加強西線前線的兵力,根據我們的情報,英國南非遠征軍總司令沃爾斯利上將還沒有抵達南非,此時西線的全部兵力臨時歸科利中將調遣,他有可能在裡士滿一線發動攻勢。」

    開普敦及時發來的情報讓總參謀部的人如獲至寶,總參謀長楚清臣更是對周能的工作效率大加讚賞,有了這麼及時可靠的一個情報來源,英軍的一舉一動南非方面都將瞭如指掌,戰場將變為對總參謀部單向透明,就好比這次,英軍調動不過數個小時,身為敵人的南非總參謀部便獲知了英軍的行動,這樣的場面不正是每個軍事指揮官夢寐以求的嗎?

    「哦,這麼說,我們原來的判斷有誤?英軍並沒有打算在東線發動攻勢,而是將主攻的目標放在了西線?」

    楚清臣停下了腳步,微微一笑道:「不,校長,總參謀部認為我們最初的判斷並沒有錯,開普敦的英軍的確是要運往東線的德班和伊麗莎白港的。證據就是,開普殖民地的英軍停留在城外近一周之久,如果這些部隊是要部署在西線的,那麼早就應該調往裡士滿,而不是等到現在,這不合情理;此外,根據我們的情報,幾日前,開普敦附近的一部分英軍通過海路運往伊麗莎白港,這又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我們的判斷:這些英軍是因為英國的海運能力不足以及東線的幾個港口吞吐能力有限才不得不滯留此地的。」

    李慕菲點了點頭,兩個人並排走進了主樓大門,李慕菲又問道:「那麼為什麼科利要改變原計劃,將開普敦的兵力調動,這是不是意味著英軍的戰略發生了變化?」

    楚清臣沉吟了一下:「這也是一種可能,但真正有權改動英軍戰略計劃的沃爾斯利上將還在來南非的船上,其對南非的戰局應當是一無所知,我並不認為科利中將有這個權力,所以英軍戰略發生變化的可能性不大,要真正改變計劃至少也得等到沃爾斯利抵達南非,對戰場的局勢有過一定程度的瞭解之後才可以。

    「總參謀部傾向於認為,這次調動是科利中將的個人所為。科利一直在開普殖民地任職,也曾經在納塔爾殖民地待過一段日子,其服役的地方幾乎就是在南非周圍打轉,可謂是共和國最熟知的英軍將領之一了,也因此,總參謀部對於此人的情報十分詳細,其人性格剛愎自用,仗著自己貴族的身份,對待部下很是傲慢,又好大喜功,軍事上也很無能,是我們最喜歡的那一類型的英軍將領。

    「昨天,漢諾威附近的三個民團無視總參謀部採取守勢的命令,擅自出擊,在英國開普殖民地境內圍殲英軍一個旅,取得了西線目前為止最大的勝利,我們認為,這場戰鬥可能深深刺激了易怒的科利中將,所以他才會命令開普敦的英軍北上,看來是下定決心要在西線打一場勝仗了。」楚清臣將總參謀部內眾多參謀的結論細細道來,合情合理,聽得李慕菲不由地點頭。

    果然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啊,更不要說總參謀部內人才濟濟,群策群力之下,把英軍的情況判斷個**不離十。

    不過說到民團部隊的自行其是,楚清臣也很是無奈,甚至有稍許憤怒,但他也知道,總參謀部對民團部隊的約束力還真就不大,從法理上講,總參謀部是國防軍的指揮機關,負責協調國防軍、民團和武裝警察三方力量的協同作戰,能為民團下令,但是民團聽不聽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這比所謂聽調不聽宣還要高級一個層次。

    武裝警察還好說,畢竟那是一個權力比較集中的系統,只要武裝警察總司令合作,就不難解決,但民團系統卻是一個群龍無首的局面,東線的民團數量較少,較容易推舉出領導者來,目前為止雷默和韓天宇這兩個領導者與總參謀部關係不錯也很識大體,但是西線有三十個民團,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更為難辦的是,總參謀部歸國防委員會管,而國防委員會的權力是議會賦予的,從法理上說,議會的權力也不過是人民賦予的,民團就是拿槍的人民,由此可見,總參謀部面對民團的尷尬局面。

    (在李慕菲前世,布爾人的民團部隊也是一樣的令人頭痛,一次戰鬥中,民團指揮官博塔命令其右翼的奧蘭治自由邦部隊和米德爾堡民團對行進中的英軍第四旅發動進攻。但是布爾部隊自行其是的特點就暴露出來,博塔下命令的時候,這兩支部隊都離開了陣地,自作主張前去支援埃米洛民團,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戰爭後期,當英國人節節勝利之際,更是有許多民團士兵自行脫離部隊跑去照顧保衛自家的田地。這些不太好笑但卻很讓人無語的事情充分暴露了民團部隊的弱點,也是李慕菲堅定不移地將國防軍視作保衛南非最可信賴力量的最主要原因。)

    說話間,兩人進了指揮室,正在忙於工作的眾人看到兩人進來齊刷刷地立正敬禮,李慕菲微笑著還了禮,轉頭問楚清臣道:「那麼,總參謀部打算如何應對?」

    「事已至此,再想緊緊拉住民團脖子上的韁繩已經不大可能,他們既然想要咬人,就讓他們咬個夠好了,」楚清臣狠狠地說:「既然科利決定在這個方向大打,我們也沒必要在西線防守了,現在開普敦的英軍還沒有到達裡士滿,我們只有趁這個時機狠狠地收拾科利的部隊,將雙方的兵力對比拉大,不然等到援軍趕到,英軍的兵力大增,局面就比較難以處理了。」

    以前總參謀部在西線採取守勢,主要考慮是那時開普敦的英軍較多,而對民團部隊的戰鬥力放心不下,不如靜待英軍調往東線再動手,但如今科利主動惹事,不得不迎戰,經過前些日子的戰鬥,參謀們對民團的戰鬥力評價也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也不再束手束腳了。

    「要在裡士滿有大動作了?」李慕菲感興趣起來:「你們是怎麼設想的?」

    「裡士滿西邊的西維多利亞英軍較少,有兩個旅,亨伯特的民團恰好在這附近,既然他們這麼想打,就放手讓他們去圍攻,不過千萬不要打下來。」楚清臣說道,他心裡又補充了一句,憑民團的攻城能力,想打下來恐怕也比較吃力。

    (布爾戰爭中,布爾人民團對英國殖民地城市的所有圍攻行動幾乎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

    「哦,要圍點打援?」李慕菲隨口問了一句。

    「是的,以科利的個性,他十有**會去支援,我們邊境上的數萬民團就可以切斷兩地之間的聯繫,堵住這支援軍的後路,吃掉他們,然後再慢慢對付西維多利亞和裡士滿的英軍。即使科利不上當也無所謂,我們可以圍住裡士滿,來一個更大規模的圍點打援,反正西線的兵力我們有十萬之多。由前些日子的表現看來,民團的戰鬥力還是靠得住的。」

    「這樣一來,西線就成了主戰場了。」李慕菲看著牆上的大地圖道。

    「是的,所以我們的計劃要有所改變了,西線方面的一些隱患要盡快拿下!」楚清臣用力敲了敲桌上那巨幅沙盤上的一個點:「這個毒瘤,在共和國境內潛伏了這麼久,也是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李慕菲定睛一看,楚清臣手指指在了金伯利,他立刻明白楚清臣說的是什麼了:塞西爾.約翰.羅德斯的得比爾斯礦業公司。

    說起來,羅德斯與李慕菲可謂不折不扣的死對頭,兩人一個是英國吞併南非的得力干將,一個是南非抵抗英國侵略的中流砥柱,政治觀點針鋒相對,在業務上也是競爭對手,得比爾斯礦業公司多年來一直是盤古礦業掌控全部金伯利鑽石礦的最大障礙,以前雙方尚屬文明競爭,但戰爭一爆發,就演變為赤裸裸的正面交鋒了。

    為了收回全部金伯利鑽石礦,總參謀部調集了四個民團總計一萬兩千餘人的部隊圍困得比爾斯礦山,指揮官是林傑。

    羅德斯也可謂有幾分骨氣,雖然跑回開普敦無疑安全得多,但他憑借大英帝國必勝的信念,拒絕離開金伯利,糾集了公司的一千多保安隊員,和三千多親英市民,躲進了得比爾斯礦業公司總部。這地方建在礦山之上,是羅德斯苦心經營多年的堅固要塞,又囤積了大量的軍火,攻佔的難度極大。

    (布爾戰爭中,得比爾斯礦業公司的勢力更加龐大,整個金伯利都是羅德斯的產業,又因為金伯利歸屬英國,還有一支正規英軍部隊協助羅德斯防守,布爾人民團對金伯利的圍攻幾乎連其毫毛都沒傷到,最終羅德斯輕鬆堅守到英軍大部隊到來,成了大英帝國的英雄。如今,於情於理,李慕菲都絕對不會讓羅德斯再次得逞。)

    此前,考慮到民團弱小的攻城能力,以及西線相對平靜的現狀,總參謀部給予林傑的命令是圍困住羅德斯,不要讓他跑出來害人即可。但隨著形勢的變化,西線已經成為雙方角逐的主要場所,再在共和國國內保留這麼大的一個隱患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總參謀部內眾人經過一番商議,楚清臣轉頭對一旁的通訊兵說:「命令,林傑下屬的民團部隊立即發動對得比爾斯礦業公司總部的圍攻,務必在近日內將其拿下,有任何要求和條件請報之總參謀部,總參謀部將盡力予以解決!」

    在決定了得比爾斯礦業公司的命運之後,楚清臣又接連下令,命令亨伯特下屬三個民團向西圍困西維多利亞,漢諾威附近的民團除一部分留守漢諾威之外,分批次南下,逼近邊境。共和國即將在西線對英軍大打出手了,科利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調兵之舉會為自己招致失敗的結局。

    大戰,一觸即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