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月東昇

第四卷 鐵騎奪金 第六十六章 將軍嫡系 文 / 蘇潛

    第六十六章將軍嫡系

    這一夜,鄧飛傑與丁萬良都睡得很沉。

    入營之後。與那些新編進大營的明軍一樣,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令人新奇,尤其是黑甲騎兵的裝束。但畢竟白日裡的一番奔跑,再加上高度緊張,這結果出來之後一鬆下來,反而使得二人感覺疲憊。要說這點動靜,可比當初隨潰兵逃命時差的遠了。

    那時大概所有奔命的明軍官兵都沒有料到自己能夠跑得如此之快,路程如此之遠,那可不僅僅是十里地,這其中也包括鄧飛傑與丁萬良。真要算下來,從遼陽到三岔河、再到西平堡,這一天多的時辰裡,豈止百里。那蘇將軍設置的十里路段,大概是沒料到還有這一說法。

    鄧飛傑與丁萬良在次日寅時二刻被一陣號角聲驚醒,隨即一名穿黑甲的武官進入營房,大聲叫道:「都起來了,快!快!鎧甲、兵器都穿戴好了,到校場集結。」

    營帳內住著約二十人,都被那名武官叫醒。這些人都是昨日篩選出來的人,尚不熟悉軍營內的規矩,但此時與鄧飛傑與丁萬良一樣。都默不作聲地聽從招呼,迅疾披掛起來。這蘇將軍精選出來的一封兵,畢竟算是精銳之士,至少這每一人都有一身本事,別的不說,單說一個「勤」字,便無需旁人催促的,否則,又哪兒來的精湛技藝?

    看著營帳內所有的人都動作很快,沒多少功夫便穿戴齊整,開始向外走去。站在門口的那名武官臉上明顯露出滿意的神色,暗暗點頭,這說話,也便沒再提高聲音。

    走出帳外,鄧飛傑與丁萬良看到軍營內其餘的士卒也與他們一樣,都在向校場行去,當然,論齊整,還是沒有他們這些人快。一些士卒在武官的喝斥下,一邊繼續綁鎧甲上的帶子,一邊夾著兵器小跑著行進。不過,這士卒集結到校場上,卻是相差不了不少時間。等到再一次響起號角聲,校場上已經站滿了營內士兵。鄧飛傑與丁萬良等人自成一隊,由一名黑甲武官管帶。

    很快,再幾聲呼喝聲中,列隊站立的士兵們開始一隊隊地依次跑動起來,鄧飛傑等人,也隨著那名黑甲武官的招呼,跟在前一隊的後面。看來這是軍營中例行的操練,所有的士兵都圍著軍營外圍,整整跑了三圈,算下來,也該有五里地了。鄧飛傑瞧了瞧整個隊伍,見落後的人也有不少,但都個個都仍然掙扎著繼續向前趕上隊伍,而一旁的武官卻沒怎麼喝罵。

    最後回到軍營之內,稍事休息一會兒,便見有武官宣佈開飯。不過,鄧飛傑等人卻是被帶到一處寬敞的木棚之內,額外開的小灶。那名帶隊武官還笑嘻嘻地說道:「往後,你們都在此吃飯。」

    早飯是熬的濃稠的米粥、大餅,看架勢是隨便吃,管夠。這種待遇,這些人可都從未享受過。就連鄧飛傑丁萬良身在李光榮的家丁之中,這吃得雖然不差,卻也沒有這般進行區別。當然,望著校場上排隊等待吃飯的普通士兵,這幫一等兵可是自然挺直了腰板,越發顯得精神。

    吃過早飯,鄧飛傑與丁萬良正琢磨著這下一步要做些什麼時。卻被那名武官告知,前往蘇將軍的總兵府報道。二人心中驚疑問,卻隨即上馬往遼陽城內而去。

    路上,丁萬良問道:「老鄧,你說這蘇將軍叫咱們去,為的何事?」

    「我哪裡曉得?」鄧飛傑也猜不出,難道是知道了二人是李光榮總兵的家丁?這大明朝武官之間,家丁可是私人財產,哪容彼此爭奪?且各自武官也都格守著不成為的規矩,彼此相安無事。除非是武官陣亡,或是被查抄治罪,這家丁們才會另尋去處。

    「也是,去了再說。」丁萬良說道。

    「總之不會是壞事吧。」鄧飛傑說道,但語氣,卻並非說的那樣。

    「應該不會。」丁萬良說道,「這蘇將軍治軍可真是花樣百出。瞧今早吃飯的樣子,大明軍伍中可只有武官才能有那種樣子。」

    鄧飛傑早已想過,便說道:「這一等兵,可當真是兵中一等。這樣一來,那些兵還不拚命使勁,往這一等兵裡鑽。」

    「嘿嘿,」丁萬良忽然怪笑,說道:「這蘇將軍可會算賬,這一等兵五兩銀子的月餉,你瞧瞧人數便知道了,怕也佔不到大營內的一成。按朝廷給月餉一兩五錢算下來,還省了不少呢。」

    鄧飛傑一怔,這倒從未想過。那顧南遊擊將軍的大營內,從早上看去,也就五千人左右,他們這些一等兵不過三四百人。當真不到一成。蘇將軍規定的,一等兵五兩,二等兵一兩。鄧飛傑、丁萬良是一等兵,那剩下的,最多也便是二等兵了,這少說也剩下上千兩的餉銀。這賬可算是精細,還讓人說不出話來。就算有人不服氣,可也找不到理由,有本事,你去當一等兵啊,沒那功夫,那能說什麼?要怪,也只能怪自己。

    這股改編所隱伏的怨氣,可都轉變了方向。要麼老老實實地拿一兩銀子的月餉,要麼,便自己好生練本事,去過那道一等兵的關卡。按說蘇將軍定下的一等兵的那些比試項目,倒真不是太難,只要當真練了本事的,稍微勤快些,便能達到。最難的,怕是與蘇將軍護衛們的那十招期限。

    昨日鄧飛傑、丁萬良沒參加最後一項,但卻觀看得十分仔細。以二人在戰陣上廝殺過的經歷看來,蘇將軍的護衛們無一不是上過陣,殺過人的老兵。這拿得雖然是木刀、木槍,使出來,卻一樣是虎虎生風,力大招沉,那些沒過關的,都是在三招之內,便被格飛了兵刃,或是一招便被架在了脖子上。那些護衛們動作迅猛,腳步靈動,可不像是明軍軍營裡練出來的。難道蘇將軍另有練兵的法子?

    鄧飛傑雖然想不出蘇將軍的護衛們都是如何練出本事的,但顯然,個個都是精銳之士。這可比李光榮手下的那些家丁們可要強上許多。鄧飛傑、丁萬良屈身與李光榮總兵麾下,一旦與那些家丁們熟悉了。便覺格格不入。這大明朝武官的家丁們,與一般明軍士兵相比,除了拿著遠高於明軍士兵的月餉之外,說起來倒也算是敢打敢拚之輩,但除了這一點,有一副好身手的,的確不多。或者說,也與鄧飛傑、丁萬良一樣,埋沒於默默無聞之中。至少。在李光榮手下,那些家丁沒一個能將鄧飛傑、丁萬良比的過去。

    想到這裡,鄧飛傑又意識到,既然自己與丁萬良都捨棄李光榮總兵前去爭這個一等兵,焉知不會有別的人也這馬做?這五兩銀子,與日後武職的升降,可是頗具誘人之力的。不知道蘇將軍麾下,此時已聚集了多少心懷大志,而又有一身傲人功夫的精銳士卒。

    進入遼陽城,鄧飛傑、丁萬良雖然沒去過蘇翎的總兵府,但卻不需問路。

    如今遼陽城內有兩處人流最多,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自然是遼陽城內的焦點,尤其是朝廷傾全力海運糧餉以來,這每日派出派進的各個馱隊民夫,可都指向遼東經略衙門,弄得連何丹旭都得另配了幾個幫手。至於征夷大將軍、提督遼東軍伍的遼東總兵官蘇翎,其所在衙門當然是往來最多的所在。遼陽城外七大營,每日早晚都有武官前往總兵府辦理公事,這還不算那些整日不斷的哨探馬隊,還有撥付糧草、鎧甲、兵器的各式武官。

    據說蘇將軍麾下有十一名書辦,雖然沒有任何官職,卻是掌管著所有往來文書。至於核算數目之類的,則由另外十名據說是帳房先生出身的人在辦理。不過,蘇總兵府中的人數卻總體來說並不多,事務繁忙,但均是快言快語,沒有絲毫大明朝官員慣有的拖延習氣。當然,具體事宜,鄧飛傑、丁萬良是毫不知曉。

    此時天色尚早,但從遼陽各門進入的官兵已有不少,且都朝著一個方向前進。鄧飛傑、丁萬良也隨著跟在其後,很快便抵達一處懸掛著遼東總兵牌子的大院前。另二人不解的是,蘇翎總兵居然不用遼陽城內現成的總兵府衙門,反而在這處顯然是一戶大戶人家的院子裡懸掛招牌。

    此時大院兩扇大門完全敞開,門口有二十名黑甲護衛兩排站立,但卻不是擺威風,那些來此辦事的武官軍需稟明所來何事,然後又護衛們帶著往院內走去。這三言兩語便定下,可沒有半點虛言寒暄。

    鄧飛傑、丁萬良相互看了一眼,便走上前去,說道:「游擊將軍顧南屬下鄧飛傑、丁萬良奉令前來。」

    說著,二人雙手遞上臨行時那名武官給的腰牌。

    一名黑甲護衛接過腰牌看了看,又隨手遞給旁邊一人。

    「跟我來。」那人說道,便返身向院內走去。鄧飛傑、丁萬良連忙牽著馬,隨後進入院內。

    這座宅院很大,也不知前後幾重院落。鄧飛傑、丁萬良跟著那名護衛身後一直穿過了數道院子,在後院處停下來。

    「將馬拴在那兒吧。」那人說道,並指了指一旁的小院子。

    鄧飛傑、丁萬良依言將馬牽進,一看,卻是一座小院子改成的馬圈,一溜拴著上百匹戰馬。這位蘇將軍可真是奢侈,這般好的院子,卻拿來給馬用。

    待二人出來時,那名帶路的護衛卻已不見,出來的是另一位身形彪悍也穿著黑甲的漢子。

    「鄧飛傑、丁萬良?」那人說道。

    「正是。」二人齊聲答道。

    「我是蘇將軍護衛隊長唐平。」

    鄧飛傑、丁萬良一聽,稍稍一怔,也不知這隊長是何官職,該如何稱呼,話。

    「跟我來吧,一會兒將軍抽出空來,就會見你們。」唐平說道,便向不遠處的一間大屋走去。

    鄧飛傑、丁,卻見大屋內已坐著五、六十人,看樣子,也都是穿著一身新的梅花甲,顯然,這些人跟二人一樣,也是新近招來的,都在等著蘇將軍的召見。並且,鄧飛傑與丁萬良這次,可是來的有些晚了。

    「好了。」唐平開口對著眾人說道,「今日就算到齊了。算上這兩位,你們總計六十二人,自今日起,便是蘇將軍的護衛騎兵。

    這個消息,或許多數人都與鄧飛傑與丁萬良一樣,懵然不知,此時聽了,這面色神情是各自不同,但顯然沒有人對此有異議。這說高興,未免早了些,畢竟都是新近來的人,說誠惶誠恐倒是有些貼切。

    護衛隊長唐平掃視了一眼眾人,說道:「這做將軍的護衛,不用多說,這頭一條便是確保將軍的安全。平日裡你們都聽我的安排,何處設防,何處建立暗哨,到時我都會教給你們。都記住了麼?」

    「是。」眾人齊聲答道。

    「好,另外,還要說一點,你們最好都聽清楚了。我們將軍與別的武官不同,這個以後你們慢慢便會知道。所以,遵守軍紀,聽令行事。這八個字,可半點不能含糊。」

    「是。」眾人再次應到。

    唐平接著說道:「在將軍麾下做事,只要你們肯盡心盡力」說道這裡,唐平再次將眾人環顧一周,這才說道:「你們可要知道一點,如今遼陽城外各大軍營之中,少說有半數的武官,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這句話,自然會在新進護衛們心中升起一股煙雲。

    「你們都是有一身本事的人,以往,怕也就是一個小兵,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想不想立功,就看你們自己的了。」唐平說道。

    「好了,你們各自熟悉一下,以後大家都是兄弟。」唐平說完,便出門而去。

    鄧飛傑、丁萬良與其餘的人一樣,彼此相互打量著,卻是一時沒人說話。

    過了片刻,大約是耐不住這般氣氛,一人自中站出來,說道:「我說各位兄弟,大家以後都在一個鍋裡吃飯,此刻新來,我看都自保一下姓名,說說自己拿手的本事。」

    有人帶頭,自然便有附和的。

    「好,你先說。」幾個人紛紛叫出聲來。

    「行。」那人爽快地說道:「我叫何述。這拿手的,是這個。」何述說著,拍了拍腰間的腰刀。接著說道,「上過陣,殺過建奴。」說完,便坐下。

    「殺了幾個?」人群中有一人叫道,這語氣,也聽不出是什麼味道。

    那何述也沒再起身,只是伸出三個手指,說道:「不多,三個。」

    這話倒沒引起什麼疑問。隨後,有一名大漢站起來,虎聲虎氣地說道:「俺叫劉大虎,用的這個。」俯身提起一把大斧,雪亮的斧刃足有一尺寬。

    「我叫秦思和」

    「鄭曉丹」

    隨著各人所報的拿手兵器越來越多,鄧飛傑是越聽越是心內驚奇,不說別的,單是以弓箭作為自身本事的,便有二十多人,這讓鄧飛傑收起了自比試時便升起的傲氣。不過,丁萬良卻是不同,因為這些人裡,顯然只有其一人,是背著鳥銃的。

    隨後鄧飛傑、丁萬良也都各自報了姓名,這六十二人便開始三三兩兩地小聲聊了起來。不消片刻,鄧飛傑、丁萬良便打聽到,這些人也都是最近幾日篩選出來的一等兵,自己二人算是趕上了這一撥。

    不久,就聽得門外傳來腳步聲,眾人立時停聲,只見唐平大踏步地走進來。

    「都在院子裡站隊,將軍立時便到。」唐平說道。

    眾人立即向院子裡湧去,旋即在唐平的招呼下站成三排,昂首挺胸,等待蘇將軍的到來。

    隨著一場串的腳步聲,伴隨著偶爾幾聲鎧甲相碰的聲響,遼東總兵官、征夷大將軍蘇翎,帶著十幾個護衛來到眾人面前。

    「稟報將軍,新進護衛六十二名全部到齊。」唐平行禮說道。

    「嗯。」蘇翎點點頭,緩步上前,向這些一等兵們一一看去。

    鄧飛傑、丁萬良與其餘的新護衛們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見到蘇將軍,但卻都不敢對視,紛紛將頭下。

    「都抬齊頭來。」蘇翎說道,聲音十分嚴厲。

    鄧飛傑等人一聽,立即抬頭、挺胸站得筆直。

    「好,這才算是兵的樣子。」蘇翎緩緩說道,隨後,又向鄧飛傑等人看去。

    「你們都是各自有一身本事的人。」蘇翎說道,「既然能參加這次比試,相比以往未必有什麼出頭的機會,也沒人關心你們這身本事有沒有用處。」

    這話算是說道這些人心坎上了,除了鄧飛傑、丁萬良算是有個把總的官職但眼下卻也不敢說出來,其餘的人,無一不是湮沒在數以萬計的衛所旗軍之中。別說什麼出頭,就是有這一身的武藝,怕也是知道的人不多。大明朝軍伍之中,連日常的出操都流於應付,哪兒還有施展的機會?就算這次到遼東作戰,大部分人也都是隨著大軍一路潰敗,即便能殺敵的,也被裹挾而退。當然,戰死的人中,怕還有更多的被埋沒之輩。

    如此看來,這些人無疑都是幸運的,而這幸運,也來自面前這位年紀看著並不大,卻已榮升總兵官的蘇將軍。這一回的改編,不僅這些人是頭一次參與,就連整個大明朝,也是獨此一份。

    「只要有本事的人,」蘇翎果然再次提到這個令漢子們心潮起伏的詞句,蘇翎略停一下,才接著說道:「只要肯殺敵立功,用心辦事,我便會讓你們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屬於自己的東西?這說法很奇特。鄧飛傑、丁萬良等不由自主地緊盯著蘇翎。

    「作為一個男人,一個有著一身武藝的男人」蘇翎越說越是令人驚奇,「這亂世,這遼東,正是為你們而興起的。」

    鄧飛傑睜大了雙眼,仔細地看著蘇翎那雙堅毅的眼睛,他還注意到,護衛隊長唐平,也是與其一樣,不過是看著蘇翎的側影,但顯然也是全神貫注,聽著蘇翎的每一句話。

    「一人活著,不外乎是土地,屋舍,老婆兒子。當然,銀子是不能缺的。」蘇翎緩緩在眾人面前走動著,「這些東西,都是屬於敢打敢拚的人的。只要你們不枉生的是漢子,不枉你們這身苦心練就的本事,我便會讓你們擁有花不完的銀子,大大的屋舍,土地,到那時,怕是跟你們提親的人就要踏破門檻了。」

    這些東西,又有哪一個人不想要呢?俗語云:陞官發財,在當今的大明朝,這些東西無不是每一個男子所夢想得到的東西。而對這些軍漢,或是世代都是軍籍,以及僅僅是為了吃月糧而當兵的人來說,這又無異於登天,就連大明朝的武官都在文官面前憋屈,何況是他們?

    而此時,面前的蘇將軍說,這些東西,他們都會有。

    「跟著我的人,」蘇翎又再次說道,「我只看本事,看是否用心辦事,盡力辦事。殺敵要拚命,做事要用心」說道這裡,蘇翎轉過頭,看了看鄧飛傑的方向,接著說下去。

    「做護衛,是你們對外的名字。」蘇翎這話更是讓人提心。

    「我的規矩,很多都與大明朝的不同,你們初來,不懂沒關係,唐平都會教給你們。但我剛才說了,這做護衛,只是其一,我還會交給你們別的事做。這些事,不僅僅需要用上你們的本事,還有用上你們的心思。」

    蘇翎面向眾人,接著說道:「自古,有萬人敵的英雄,也有統兵數萬的將軍,做哪一種,就看你們各自的心思用在何處。」

    鄧飛傑、丁萬良聽見這一句,胸中曾有過的熱血,頓時翻滾不停。不知道其餘的人是否類似,但二人顯然已經將這短短的一刻間蘇翎所說全都記在心裡,並且,作為今後的一個目標,恍惚著。

    就在這恍惚中,蘇翎已然帶著護衛離去,留下這些被勾起無數心思的一等兵們浮想聯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