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月東昇

第五卷 第七十六章 再組商行 文 / 蘇潛

    第七十六章再組商行

    天啟二年正月十五這晚。遼東總兵官與遼東經略袁應泰的一番交談,可完全忘了原本想一起參加晚宴的那些士紳們,這直到快午時了,也沒見袁大人召見,那些心思可算是完全白費了。

    不過,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這一晚之後,可徹底倒向了蘇翎一方。從此,蘇翎對袁應泰的提防之心,算是近於無,這能將全族之人都遷來遼東,便算是與遼東徹底捆在了一起。袁應泰由最初的對蘇翎百依百順,到如今可以走到一起來商議大事了。這除了袁應泰死而復生受到的刺激,也還有蘇翎不知道的一面。

    這還得說說袁家在鳳翔的境地,袁應泰所在袁家,果然如其所說。這袁家並不算什麼大戶人家,幾百畝地,在鳳翔當地,可還比不上蘇杭一帶幾十畝富裕。鳳翔一地,天干少雨,所種也不過是麥、棉而已。這與遼東是一樣的。袁應泰也是寒窗苦讀,走的科舉的路子,萬曆二十三年進士,這最初任臨漳知縣時,所作的一番農事水利之事,便與其家境有關。這幾十年下來,袁應泰起起伏伏,卻也沒積攢下多少家產。這什麼年例等等銀子往來雖然也是有的,但出出進進的,對袁家可並未作出多大的變化。

    若不在遼東一地,關內其餘任何地方,袁應泰就算是想遷居,怕也沒有這個先例,想都不會去想。而如今蘇翎提起,這振興袁家的心思,便就旺盛起來。大明朝文武官員,撈銀子做官,可不僅僅是為了白花花的銀子而已,這田產屋舍,才是儒家本源的財富。袁應泰既然動了心思,可就拉不住了。當然,蘇翎允諾的三倍田產,自然也是有吸引力的。

    當然。袁應泰本人是做不出什麼給自己分地的事情,這也就是蘇翎這位什麼都敢做的武官才能說出口的話,且說出來,就如呼吸一樣自然。袁應泰苦讀多年的詩書、經典,可就慢慢地被蘇翎所「引誘」,這變化,已不可逆轉。

    不管蘇翎將袁家遷居說得如何具有非凡意義,這具體做起來,還得花一番功夫,兩人就細節探討了許久,才最終尋到都較為滿意的法子。這自然便忘了其餘的事情。

    臨近午夜,蘇翎與袁應泰都覺得腹中飢餓,這才意識到時辰到了什麼時候。

    「蘇將軍,這菜都涼了,待我叫人熱一熱吧,這都快午夜了。」袁應泰說道。

    「好。」蘇翎笑道:「可的確餓了。」

    袁應泰便喚人,何丹旭忙進來招呼,這立即便讓人進來撤換了滿桌子的酒菜。好在府中伙房一直都有預備,這熱菜熱飯倒是很快便上來了,二人便悶頭吃了陣子,算是填了肚子。

    待二人吃完,何丹旭才看著二人,遲疑地問道:「大人,那些人可都還等著呢,要不要見見?」

    袁應泰恍然,說道:「這我都忘了。」

    袁應泰轉臉對蘇翎說道:「將軍,那幾人來見我,無非想要謀個差使,這遼東官員缺員甚多。這些人既然家在遼東,便走了這些路子。你看」

    僅這一句話,蘇翎便能肯定,袁應泰已經完全站在自己這邊了。既然這樣,考慮問題,也就有了新的方式。

    蘇翎說道:「這些人原來是做什麼的?」

    袁應泰說道:「左右不過是弄些田莊,做些生意罷了。他們已經聽說了那些土地被重新劃分過了。這回也有想要回來的意思,不過,還沒開口。」

    蘇翎想了想,說道:「他們有沒有在朝廷上傳說?或是朝廷上已經有人知道了,有何議論沒有?」

    袁應泰笑道:「還沒有。」

    這說道朝廷裡的事,袁應泰可就要比蘇翎要明白些。

    「蘇將軍,這些人可不敢亂說話,如今蘇將軍是朝廷眼中的紅人,他們若是真想謀差使、要回田產,只能來捧場,卻不敢自尋死路的。」

    蘇翎想了想,笑道:「也對。這事可沒什麼官司好打。」

    袁應泰說道:「這些人倒都是遼東的大戶世家,不過在朝裡倒沒有人做官的。不過,這些人的家世倒是不錯,據說窖藏的銀子,可都是數萬之巨,都運往京城去了。這回走這條路,也花了不少銀子呢。蘇將軍看如何處置?」

    蘇翎笑道:「袁大人原先如何想的?」

    袁應泰說道:「我還沒想出什麼法子,此事自然要告訴將軍再商議才對。」

    蘇翎想了想,問道:「袁大人說說,這些人都能做些什麼?」

    袁應泰說道:「這世家大戶,田莊倒是精心打整的不錯。這店舖生意麼,也是拿手的。不過,蘇將軍,不是我替這些人說話。這幾家因朝中無人,倒是沒做多少欺壓良善的事情。反倒是辦了不少義倉、社學等好事。若不是我打聽到這些,蘇將軍也知道,我對遼東大戶人家,可沒多少好印象。」

    蘇翎笑道:「比如說李成梁、佟養性之類的?」

    袁應泰一笑,說道:「當然。」

    蘇翎說道:「既然袁大人覺得,這些人也辦過不少好事,那便見一見吧。」

    袁應泰便吩咐何丹旭叫那些人進來。

    這一下,進來了七八個人,均都規規矩矩地站著。當初的那些女人,自然不再此列,想必早已去休息了。

    袁應泰便示意何丹旭做了番介紹,什麼金州胡家,海州鄧家,復州張家不一而書,總之蘇翎一時間也記不住那麼多,只是面無表情地一一打量著。

    待何丹旭說完,蘇翎便緩緩說道:「你們家裡現在如何,我還的去查查才知道。不過,你們既然都已逃離遼東,這些事便也就不奇怪,你們若是想不通,那也情有可原。這次你們來遼東,是不是都想回來?」

    「是。」這幾個人紛紛答道。

    「好。既然願意回來,」蘇翎說道:「我也不會虧待你們。不過,這地,每人五十畝,是規矩,你們也不例外,你們的主宅,倒是可以還給你們,不過,這多的,便就沒有了。」

    眾人鴉雀無聲,即便不願意,卻也不敢此時便說話。

    蘇翎看了一圈,再次緩緩說道:「不過。我倒可以給你們個機會,能賺銀子的機會。有了銀子,你們照樣是遼東大戶人家,你們願意做麼?」

    眾人一陣遲疑,其中一位老者說道:「請問將軍,是何生意?」

    蘇翎卻先不說話,緩了片刻,這才說道:「你們也都知道了,如今遼東可不再是以往的遼東。這規矩都得改以改。這一點,你們可都要記住了。今日是看在袁大人面子上,我才見你們,給你們一條出路。這願不願意走,你們可以回去好好商量。」

    「別的,我也不多說了,你們回到家,自然能看到。」蘇翎接著說道:「但此刻我要說的,便是這經商一事。在遼東,任何人都可以經商。你們也可以經營鹽、鐵,這些以後統統不會限制。」

    這話一出,眾人可都是微微吃驚,但顧忌著蘇翎,不敢交談而已。

    蘇翎笑了笑,說道:「不過,我此時說的,不是這些。你們也都有不少銀子積攢著,只要肯拿出來做生意,我這個法子,可以讓你們的銀子,翻上幾番。這一萬變五萬,五萬變二十五萬。」

    蘇翎停了一下,看了看眾人的反應。接著說道:「你們不必擔心。縱然你們有百萬家產,我也沒放在眼裡,你們不必照朝廷的老規矩去想事情。我在遼東,只要你按規矩繳納商稅,你們做生意的事情,只有受到保護,而不會有任何阻礙。這便是遼東的新規矩。」

    那老者遲疑了下,問道:「將軍的意思,是做什麼都可以?在哪兒做都行?」

    「對。」蘇翎笑道:「只要繳稅,我不管你們將生意做到何處,相反,我還會獎勵那些將店舖開到各地的商人。」

    獎勵商人,大明朝可從來沒有。

    蘇翎接著說道:「今日也晚了,我便不多說。這給你們的機會,便是這些,你們都好生記住了,下去商量好了,便去尋遼陽商務局的胡世雲、嚴正安,他們會交待你們該如何去做。」

    那老者說道:「請將軍吩咐。」

    蘇翎點點頭,說道:「在鎮江堡,現在已經有六家船場,等今年開春,海州海邊還有一家船場修建。這以後,遼東的海船會越來越多。我給你們的機會,便是讓你們拿出銀子,購買海船,去東洋、南洋做海上生意。你們既然都是世家大戶,這海上生意如何,該有所耳聞吧?」

    這定然是都聽說過的,只是海上風險也大,利潤當然更高,在屋裡的這些人家,怕是哪家都曾經琢磨過這些事情。

    蘇翎緩緩說道:「我說過給你們機會,便是要給你們一些幫助。只要你們拿出銀子,購買海船,成立自己的船隊,我便幫著你們開通海路,不僅這山東、天津之間的海上,你們可以任意往返販貨,這日後到東洋、南洋的海路,我還會命令水師幫你們護航。當然,這往蘇杭一帶販運絲棉之類的,要的銀子也不會少。你們若是沒有本錢,便就算了。」

    那老者猶猶豫豫,問道:「將軍的意思,是讓我們合夥做這海上生意?」

    蘇翎點點頭,說道:「合夥與否,你們自己商議,我建議最好這樣。當然,你們若是只想在遼東經營店舖什麼的,也是可以的。不過,這海上的生意,將來若是再加入,怕就沒這麼簡單了。」

    這經營海上商貿,沒點眼光與魄力,怕是不敢冒風險的。這些大戶世家到底如何,蘇翎可是沒底。

    蘇翎接著說道:「你們最好別惦記著做官發財。以後的遼東,做生意的商人,只要走正路,便沒有任何人會礙事,也不敢索要賄賂,這點我說到做到。當然,你們中間的人家,若是有子弟願意出來做事,我也是可以接納的,但最好想清楚。我屬下的官員,可都是要辦事的,而不是指望著辦事發財的。你們既然有人做過官,就該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這點也要想清楚,否則,到時候貪財被斬,就來不及了。」

    「你們想清楚了,我便將你們的祖宅都還給你們,算是獎勵。」蘇翎冷冷地說道:「但是土地就照規矩辦,不會多給你們一畝地。這是日後遼東的規矩。」

    袁應泰在一旁聽著,神情輕鬆,似乎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蘇翎又說道:「這一得一失,你們自己去衡量。這也是看在你們昔日也做過不少善舉,否則,我可沒功夫跟你們說這些賺銀子的事。」

    這倉促之間聽到這些,再加上一些傳聞,這些人站在蘇翎面前,可是都說不出什麼主意來。但親耳聽到蘇大將軍說話,可比那些傳聞要強上百倍。至少,蘇大將軍並非要絕了他們在遼東生存的路子。

    這些人既然逃了,若能留在關內,自然不會再回遼東。但人既然多了,這心思便也不全然一樣,在屋內的這些人,還都是想回來居住的。不管其祖上是怎麼來的遼東,既然居住數代,這故土的情感還是留下的。

    蘇翎笑了笑,將屋內的緊張緩和了一下,說道:「你們最好是到鎮江堡看一看,那裡聚集著不少商人大戶,原來大多都還是在遼陽城居住的,如今雖然遷居到了鎮江堡,可是並未損失半點家財。只不過,這不是土地,而是實打實的銀子。我建議你們最好也換個腦筋,別將土地看得那麼死板,只要銀子賺的多了,你們這些人照樣是過得富裕。」

    「另外,」蘇翎話音一轉,說道:「我不妨實話告訴你們,這鎮江堡一帶的生意,我本人以及兄弟們,便也有一部分合夥的生意。這麼大的遼東,可絕不會都由鎮江堡的商人都做了。所以,今日這個機會,我便給了你們,你們最好合夥成立一家商行,我會像支持自己的生意那樣,支持你們的生意。我要的是遼東商貨充溢,你們要的是銀子。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蘇翎瞧了瞧袁應泰,忽然笑著說道:「你們若是不放心,袁大人,你代表袁家,也參一股如何?」

    袁應泰一怔,說道:「我?」

    「對。」蘇翎笑道:「這樣,他們也才放心一些。你袁家日後,也有了家底了嘛。」

    袁應泰一想,隨即笑了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