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洪荒苦竹

大道小說網 13回 永不朝商 文 / 火之傳承

    如今已經是帝辛即位第八年,這年四月乃是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小侯一起朝商的日子,天下諸侯皆到朝歌朝拜天子。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雖有商榮等大臣勸諫,但紂王為準提所施惑心術所迷,並不聽從。是以日子長久,各諸侯俱知此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以求交結權貴。

    就算是東伯侯姜桓楚,以國丈之尊也是不得不屈尊前往。可是這其中有一位諸侯,姓蘇名護,乃冀州侯,此人剛方正直,從未有做過此等賄賂之事,當然也就根本沒往費仲尤渾處送去一點禮物。何況此人平日就算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此二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少了蘇護一人的禮單,心中大怒,懷恨於心。暗罵蘇護不識抬舉。

    第二日,帝辛上朝,一眾文武參拜完畢之後。有中官上前奏道:「今年乃是朝駕之年,天下諸侯皆在午門外朝賀,聽候陛下發落。」帝辛向首相商榮詢問當如何處理。

    商榮出班奏道:「陛下可宣四鎮首領諸侯面君,采問民風土俗,淳龐澆兢,國治邦安;其餘諸侯俱在午門外朝賀。」帝辛聞奏說道:「愛卿所言甚是。」轉首對中官言道:「宣四鎮首領諸侯上殿面聖,其餘眾人在午門外朝賀。」侯在午門外的八百鎮諸侯聞詔,便在午門外山呼朝賀,而東、南、西、北四鎮首領諸侯整齊朝服,輕搖玉?,進午門,行過九龍橋,至丹墀,山呼朝拜畢,俯伏於殿前,等候帝辛降旨。

    帝辛讓四人起身後,便詢問民風土俗等事,四人按序回答,帝辛聞言龍顏大喜,命首相商容、亞相比干於顯慶殿治宴相待。四臣叩頭謝恩,離丹墀前至顯慶殿,相序筵宴。

    帝辛退朝後便召來費仲、尤渾,問道:「前日寡人欲命四伯諸侯進獻美女,被首相商榮所阻,今寡人欲重提此事,可好?」費仲和尤渾對視一眼,上前說道:「前日陛下已然答應老相國,不再選美,今日若是舊事重提,不免讓人覺得陛下不足以取信於臣民,臣切以為不可。」小心的看了帝辛一眼說道:「臣聞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艷色天姿,幽閑淑性,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役使。況選一人之女,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不動人耳目。」卻原來是費仲、尤渾惱恨蘇護不肯向自己行賄,故意整治蘇護,二人想到蘇護耿直,定不會將女兒送進宮中,到時天子震怒,蘇護人頭不保,也算是報了蘇護不敬自己之恨。帝辛聞言大悅,即招蘇護進宮商議此事。

    紂王聽言,不覺大喜,道:「卿言極善!」即命隨侍官傳旨:「宣蘇護上殿。」不一時,蘇護來到。禮畢,俯伏聽命。

    卻聽紂王道:「寡人聽說你有一女,德性幽閒,舉止中度。朕欲選侍後宮。卿為國戚,永鎮冀州,坐享安康,天下莫不欣羨。卿意下如何?」蘇護聽言,大驚失色,忙正色奏道:「陛下宮中,上有后妃,下至嬪御,不下千人。妖冶嫵媚,何不足以悅大王之耳目?為何聽信左右諂諛之言,自陷不義之境!況臣女蒲柳陋質,素不諳禮度,德色俱無足取。乞陛下留心邦本,速斬此進讒言之小人,使天下後世知陛下納言聽諫,非好色之君。」

    紂王聞言笑道:「自古乃今,誰不願嫁女豪門。況女為后妃,你為皇親國戚,尊榮顯貴,莫過於此!卿勿迷惑。」

    那蘇護乃是耿直之人,聞言不覺厲聲說道:「臣聞人君修德勤政,則萬民悅服,四海景從。今陛下不效祖宗之法,而效彼夏桀,是取敗之道也。況人君愛色,必顛覆社稷;卿大夫愛色,必絕滅宗廟;士庶人愛色,必戕賊其身。且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下皆效仿,天下事盡廢也!臣恐商家六百餘年基業,自陛下紊亂矣。」紂王聽蘇護之言,勃然大怒,厲聲道:「自古君命不敢違;況選汝一女為后妃乎!膽敢忤旨,將寡人說成亡國之君,此乃大不敬!速速拿出午門,勘問正法!」

    左右隨將蘇護拿下。

    費仲、尤渾二人見狀,對視一眼,皆沒想到事情會發展至此。本來只要選蘇護之女入宮伴嫁,好趁機折辱蘇護一番。沒想到這蘇護竟如此愚直,若因此而殺蘇護,天下諸侯恐怕都要對自己心生不滿了。

    於是連忙奏道:「蘇護忤逆,本該正法;但陛下因選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聞之,必以為陛下輕賢重色。不若赦之歸國,蘇護感陛下不殺之恩,自然將女進獻宮闈,以侍大王。亦使天下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此一舉兩得。願陛下恩准。」紂王聞言,乃道:「依卿所奏。即令蘇護還國,不得久羈留朝歌。」

    蘇護回轉驛館,眾家將接著,問蘇護面君之事。蘇護怒氣不息地將朝上之事說了一遍,就問計與眾將。

    眾將聞言,正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當下齊聲說道:「君不正則臣投外國!今主上輕賢重色,折辱主公,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國,也可保全一家。」此時蘇護正在盛怒之時,聞聽此言,正是火上澆油。不覺性起,竟不考慮得失,當即大呼道:「大丈夫做事當明明白白!取文房四寶來,我當題詩在午門牆上,以表永不朝商之意。」

    當下題詩: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詩罷,蘇護領著眾將出了朝歌,揚長而去。

    帝辛聞言後大怒,本想親帥大軍前往征伐。為一眾大臣所阻,後決定派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二人各自率軍前往征伐。朝中大臣聞言,一時大驚,卻是無法可想。

    那西伯侯姬昌這兩年來,聞得帝辛有所失德,心中極為不快,唯有姬發心中暗喜。此次聞得蘇護反出朝歌,且帝辛讓自己和崇侯虎前往征伐,心中卻是憂慮,想道:「這蘇護與自己相交多年,且蘇護之女妲己與我兒伯邑考情投義合,早時就已暗結親家,此時王上命我征討於他,實在為難,若不為,則是不忠,若是為了,則是不義,當真煩惱啊。」想了半天,心中實無決定,正為難時,卻有那姬發前來,姬發道:「父親可是為了王上命你征討蘇伯伯之事?」姬發這幾年來表現良好,深得姬昌所喜,聞姬發之言,姬昌皺眉歎道:「正是。想那蘇護與我乃是至交,他女兒妲己早年又與你哥伯邑考定親,若是我證討於他,實是不義之事。」

    姬發道:「只是此事乃是王上之命,若父親不征討蘇伯伯,便是不忠,想來父親定是為此事為難吧。」

    姬發所說的正說到姬昌心裡了,姬昌也點點頭道:「確實為難啊。」姬發見姬昌心裡為難,眼珠一轉,道:「父親請聽兒臣一言,征討蘇伯伯之事,本就是十分為難之舉,但此事本是王上的不對,王上寵幸小人,朝政不清,蘇伯伯反出朝歌,雖有不妥,但終究是王上失德所致啊。」這廝一心想要先將姬昌心中的忠孝心思改過來。

    姬昌聞言大怒,道:「庶子豈可有此想法?王上行事,便是天命,我等為殷商大臣,自該攜命勸諫王上,怎可數落王上之過?」

    姬發心中失望,自己父親果然還是老樣子,此事得慢慢來,不然,把他逼急了,還不定做出什麼事情來,甚至,殺了自己都有可能……等等,殺了自己……殺?殺!哼哼,是了,把我惹急了,我讓爾等也不得好死。

    姬發眼珠再轉,道:「父親請息怒,兒臣非是這個意思,兒臣看來,王上只是一時受小人迷惑所致,想當年,王上雄才偉略,治國有術,天下無不傾佩,而今之事,定是那費尤二賊迷惑王上所致。」一番話說的姬昌直點頭,在他看來,這紂王的確是受奸人所惑。

    姬發看見父親高興,於是急忙道:「此番王上命父親征討蘇伯伯之命,實則對蘇伯伯也有好處。」見姬昌疑惑,姬發繼續道:「想來父親與蘇伯伯是至交,妲己又與大哥結下姻親,蘇伯伯雖反,實出於無奈之舉,此情我等雖然知道,但不代表其他人知道,王上還遣了北伯侯與您一同出征,若是北伯侯不知此情況,便要與蘇伯伯開戰,實對冀州百姓不利,父親與蘇伯伯是至交,想來父親若能及早趕到翼州,興許還能勸得蘇伯伯,讓他停了反意,隨您一同回朝歌向王上請罪。」頓了頓又道:「而父親與蘇伯伯回朝歌之後,再帶著大哥向王上稟明一切,言明大哥與蘇伯伯之女妲己的婚事,同時再勸說王上將那費尤二人除去,免得此二人危害朝政,二人一除,王上恢復清明,自然悔悟到當初的錯誤,定不會再為難蘇伯伯,要是蘇伯伯誠心悔過,說不定王上一高興,還會親許下旨意,讓大哥與妲己完婚呢。」姬發說的條條是道,讓一心為忠的姬昌不停點頭稱是,倒叫他心中歡喜,兒子如此聰穎,定然能更好的輔佐他大哥治理西岐。遂與崇侯虎相約,由崇侯虎先行,自己隨後就到。

    三才島上張勇一直關注著朝歌的動向,在看見那蘇護所提詩以後,詭秘的一笑,對身後的童子苦石道:「你去把閉關的倉頡叫來,我有事情吩咐他去做!」

    今天的第二更,感謝冰cot←ms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